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0

姚尧:诗词日赏:2023年3月3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5 07: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宋·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辛弃疾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顺便插一句,拥护的“拥”,在普通话里是读第一声,可是在平水韵中属于上声二肿韵,所以应该读第三声。大家听我平常讲诗词,可能有时候会觉得我普通话不标准。普通话不标准的地方肯定会有,但更多的时候,是古诗词中的有些字,你没办法按照普通话来读。那样的话,整个平仄韵律都乱了。所以,有些在古诗词中该读仄声的地方,我可能还是按照普通话的平声读的。但有些地方,我会按照中古音的平仄来读,否则实在是觉得别扭。

  这首词有个题注,叫“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意思是说,因有客人感慨谈论功名之事,词人亦由此追念其少年时建立功名之事,于是写作了这首词。一般认为,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周岁。那么,辛弃疾追忆的“少年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出生地在历城(今山东济南),当时已经是金人的统治区。辛弃疾的父亲英年早逝,自幼是由祖父辛赞抚养大的。在靖康之难时,辛赞由于家族的负累,无法随宋室南渡,不得已在金国做官。尽管如此,辛赞的心里一直盼望着朝一日能够赶走金人,也一直刻意培养辛弃疾的抗金思想。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南侵,号称要在百日之内消灭南宋。打仗靠的是士兵和钱粮,完颜亮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自然要大规模地征兵征粮,这就引发了金国占领区汉族人民的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起两千人的队伍,投靠当时声势最大的耿京所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不久,金兵入侵南宋频频遇挫,朝廷内部又发生政变,完颜亮在前线被部将所杀。继任的金主完颜雍见军事上征服南宋已无可能,于是,一方面与南宋议和,一方面集中精力对付统治区内的起义军。通过征讨和招抚并用的手段,许多起义军要么解散,要么投降。为了让自己这支起义军有条出路,辛弃疾建议耿京南下投靠南宋。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派副手贾瑞和辛弃疾一起去和宋高宗汇报。可就当贾瑞和辛弃疾带着宋高宗的册封文书回来时,耿京已经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作为投降金国的见面礼,群龙无首的起义军也四处溃散。辛弃疾得知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后,带着五十名骑兵从金国大营里将张安国擒获,并且日夜兼程一路狂奔带回到南宋首都临安。这个英雄壮举在南宋引起极大轰动,用洪迈在《稼轩记》中的话说就是“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鹧鸪天》,追忆的就是这段“少年时事”。

  上阙一二句“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拥万夫,是指在北方统领着上万的抗金义士。襜,就是短衣。突骑,就是突击敌人的骑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年轻的时候,统领着上万的士兵。我身穿锦制的战袍,率领突击的骑兵,南下渡江归宋。

  三四句“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燕兵,字面意思是燕国的兵。由于先秦时期的燕地处于北部,当时正值金国统治,所以这里的“燕兵”就是指代金兵。同样的,后面的汉箭,就是指代自己统领的宋军的箭。娖,就是整理、整顿的意思。胡?,就是箭袋,多用皮革制成,既可以用来装箭,也可以用来监听。杜佑《通典·守拒法》记:“令人枕空胡?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于胡?中,名曰‘地听’,则先防备。”金仆姑,是箭的名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金兵连夜整理箭袋,我们清晨向其射击。

  下阙前三句“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髭须,就是胡须。《说文解字》记:“髭,口上毛也。”亦即嘴唇上的胡须叫作髭。这三句诗的意思是说,追忆往事,感叹今时,一年一度的春风,染绿了万物,却染不黑我的白胡须。那些壮志凌云的青春岁月,再也不回来了。

  后两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万字平戎策,是指在辛弃疾在乾道元年(1165年)向宋孝宗上的《美芹十论》以及在乾道六年(1170年)向宰相虞允文上的《九议》。在这些文章中,辛弃疾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抗金的战略战术。可惜的是,南宋君臣对此根本就不予重视。所以,辛弃疾在这两句中说,只能将洋洋万言的克敌策略,去换作东邻家研究种树的书籍。《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秦始皇当年焚书,称“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所以,这里的“种树书”应该是双关。既可以是实指与种树相关的书,也可以是泛指那些与治国平天下无关的技术类书籍。

  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写尽了他一生的悲愤、凄凉、无奈和感慨。我们再回想昨天欣赏的那首《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就更能理解词人为什么“欲说还休”了。他难道不想说话吗?他难道无话可说吗?他二十五岁就给皇帝写了《美芹十论》,他三十岁就给宰相写了《九议》,可是没人听他的啊!直到现在六十岁了,还是没人要听他说如何抗金。那么,他不说“天凉好个秋”,又能说什么呢?

  好,今天的诗词欣赏就讲到这里,喜欢的读者请帮忙点赞、转发和评论。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1 18:49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