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6|回复: 0

戎评:“流浪气球”后续:一出黑色幽默的美式喜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1 1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浪气球”事件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

  但这个事情在美国卷起的风暴,却还在持续发酵中。

  可以说,这个来自中国的气象飞艇,在引爆美国反华情绪的同时,也引爆了美国内部的混乱和虚弱。

  老牛仔拜登,再次为全世界贡献了一出荒诞的美式黑色喜剧!

  下面咱们一一说来。

  回目一:

  特朗普兴妖作怪,老拜登暗怀鬼胎

  1月28日,中国飞艇最先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被发现,直到漂流整整一周后,2月4日,在大西洋海岸上空被击落。

  咱们中国人看这个事儿的视角或许是,哦,中美沟通失败了,老美居然真打了。

  但在美国人眼里,看到的则是另一个关键信息——

  时间差!

  从发现,到被打下来,中间有整整一周时间!

  拜登政府怎么能容忍一个“中国气球”游遍美国,而在一周的时间里毫无作为的?

  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把气球打下来?

  对于这种级别的国家安全问题,拜登这七天不是“玩忽职守”是什么?

  于是,美国两党各界,以各种方式彰显对华强硬的政客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拜登。

  美媒也是天天骂,什么“反应迟缓”“软弱”“优柔寡断”“隐瞒事实”,各式帽子轮流戴。

  想曝光率正想得发疯的特朗普,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特朗普主要就出来说了两点。

  其一“北京非常尊重他领导下的华盛顿”,所以在他任上,就从没发生过“中国气球”事件。

  其二,如果,他执政的时候发生了这种事儿,他“会立即将其击落”,压根儿就不会出现“等一周”的操作。

  言下之意,跟我的英明神武一比,老登子是不是遇事软弱、决断无能,在中国面前还特别吃不开排面?

  这么一对比,前后两任总统,是不是高下立判了?

  但拜登能允许他这么抹黑吗?

  于是,就在五角大楼击落中国飞艇的当天,一名国防部“匿名官员”给媒体爆料了,说你们别听前总统瞎咧咧,事实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中国气球”至少有三次飞越过美国上空,只不过“没有被发现”而已。

  你看,拜登好歹还发现了吧,最后还击落了吧,但你特朗普呢,连发现都没发现,被中国人耍得团团转,这么一对比,是不是还是现总统强一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特朗普都变睁眼瞎了,还能说什么呢?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五角大楼这个爆料,是存在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的——

  既然特朗普时期的气球过境一次都“没有被发现”,那这个匿名的拜登政府官员又是怎么知道的?

  假设他说的是真的,是不是就证明了特朗普此前的猜测——在美国政府系统里存在一个“深层政府”——连总统都不知道的顶级国安情报,某些人却知道得一清二楚 。

  假设他说的是假的,那就是帮拜登撒谎咯?就是说拜登在用这种拖前总统一起下水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颜面咯?

  这么说来,特朗普指责白宫在散布“虚假信息”,以分散对拜登“无能”的注意力,是不是更可信些?

  所以这一轮的PK赛,特朗普无疑是胜了一筹的。

  好,那现在问题就来了——

  拜登为啥没有第一时间击落中国飞艇,以至于给自己留了把柄呢?

  这个问题,有两个版本的答案。

  第一个版本,是拜登自己说的。

  按照拜登的说法,当他得知美国上空漂流着一个“中国气球”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就命令五角大楼给打下来。

  那为啥当时没打呢?

  因为国防部长奥斯汀和参联会主席米利联袂上谏,认为气球可能会向美国城镇上方移动,击落后的碎片可能会危机地面上的生命和财产,而且他们断定,“气球没有被评估为情报风险或人身威胁”。

  所以,拜登就听取了专业意见,等到飞艇飘到了大西洋上空才击落的。

  因此也就等等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你看,这是“迟缓”吗?是“软弱”吗?

  分明是心怀美国苍生的大爱啊!

  另一个版本,则更贴近现实。

  早在美国政府开始调查之前,这个“飞艇”就已经被华盛顿的鹰派和舆论界铺天盖地定性为“间谍气球”。

  但前面咱们也说了,按照五角大楼最初的评估,这个飞艇是没有“情报威胁”的。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不是来自于专业的情报认定,而是舆论给认定的。

  所以,这事儿到底几分成色,拜登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一方面,为了迎合了国内的反华情绪,采取了一些激烈措施,包括推迟布林肯访华、最终击落飞艇,都是在做出对华强硬姿态给国内反华势力看的,顺着这股舆论来。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中美博弈的白热化,拜登政府是有自己的对华政策和外交节奏的,又不可能完全跟着这股子极端情绪跑。

  所以,这个气球一路从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经过加拿大一路飘行,都没动静,直到飘进有洲际导弹基地的蒙大拿州,美方才突然向中国发难,却又迟迟不击落,显然是有借着这一波“中国威胁”的势,掌握对华话语主动权的意思。

  毕竟,美国一向是无风都能起三尺浪,现在好容易抓着个“侵犯美国主权的间谍气球”,不趁机逼着中国让步就不是老美的性格了。

  至于怎么逼迫让步,下面咱们接着说。

  美国海军回收飞艇残骸

  回目二

  布林肯拿乔装相,外交部顺水推舟

  为展示拜登政府“对华强硬”,原计划2月5日访华的布林肯,宣布无限期推迟行程。

  这事儿也是有说法的。

  首先,面对气势汹汹的反华情绪,布林肯只是“无限期推迟”,而不是“取消”访华行程。

  这说明什么?

  说明拜登政府是留有余地的!

  这个余地是什么呢?

  也就是咱们前面说的,趁机逼着中国让步。

  相当于布林肯这一脚,把球踢给中方了,后面布林肯来不来、什么时候来,甚至麦卡锡去不去台湾,都看中国的“表现”而定,美国现在占据主动,静等中国让步!

  然而,这种施压策略,以前或许还唬得住中国,但现在随着中美打交道多了、尤其是随着中国实力上来了,我们已经能坦然面对这些小把戏了。

  所以在布林肯单方面取消行程后,中方的回复那是啪啪打脸,一点面子都没给——

  “中美双方都没有宣布过什么访问,美方发布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们予以尊重。”

  话里话外就七个字:你作吧,我不在乎!

  从去年中美元首G20期间在巴厘岛会晤后,“布林肯访华”就一直是美媒热炒的话题,但你去翻翻中方的发言,有宣布过布林肯要访华吗?有为此做过什么公开准备吗?

  并没有!

  咱外交部的这个表态,至少释放了两层意思——

  其一,布林肯访华,更像是一场美国主动寻求的访问,中国是无所谓的态度。

  你来,我们欢迎。

  不来?

  不来就不来呗,反正我们也没准备给你锣鼓喧天、张灯结彩!

  其二,一个“小破球”的摩擦,中美双方现有的沟通渠道居然都解决不了,直接导致了这样一场国家级规格的访问被“无限期推迟”。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下,布林肯的这种来访,并没有承载什么大的使命、没有什么亟待对话的问题,或者说没有非来不可的意义,形式大于内容,不然也不会一言不合就变卦了。

  你看,中国为什么一直没有公开证实布林肯访华的消息?

  很可能就是认为当前中美之间变数太大,或者双方重大议程没有达成共识,那么没到最后一刻,布林肯能不能如期来,都得打上一个问号!

  咱们再看看布林肯临近访问前,美国都干了啥:联手日荷发起对华半导体设备禁运、拉拢印度在供应链上对华脱钩、在菲律宾增加4个军事基地、前印太司令窜访台湾……

  这种情况下,对布林肯访华,中国还能有什么期待?

  所以反过来,又证实了第一点的说法:布林肯来不来,中国是无所谓的。

  那么,既然中国认为无所谓,之前热炒布林肯访华也好,现在借着“气球事件”单方面取消访华也好,不就是美国的一厢情愿么?

  所以拜登想故技重施,讹下中国一块肉来,看来是想多了!

  回目三:

  美利坚化身嘤嘤怪,旧帝国花落大西洋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21年10月那会儿,中国有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被美国大肆炒作为“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测试”。

  美国参联会主席米利当时就说,这是中美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啥是“斯普特尼克时刻”呢?

  1957年,前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卫星率先上天,美国上下震惊到了恐慌的地步,因为这意味中,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被苏联反超了,或者说,美国自二战后赖以争霸的科技优势,被苏联反超了。

  说白了,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就是美国作为霸主的优越感和安全感,被人挑战了。

  类似这种“时刻”,本来应该是形容历史的重大转折的。

  然而这几年,美国媒体上却频繁出现了各种“斯普特尼克时刻”——

  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斯普特尼克时刻”来了!

  中国创新数据超越美国,“斯普特尼克时刻”来了!

  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更有优势,“斯普特尼克时刻”来了!

  ……

  包括这次“中国气球事件”,又是一次“斯普特尼克时刻”!

  那这次一个“小破球”,怎么就被定性为改变历史的“时刻”呢?

  美国人的道理是这样的——

  此前,中国对美国的各种“军事行动”,都是“被巧妙隐藏在幕后”的,直到上周,“中国气球”公然“入侵”了美国本土,而这“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安全感”。

  毕竟,面对一个更主动“侵犯”美国的中国,一个在五大洲都布有“气球舰队”的中国,一个有“称霸全球计划”的中国,美国人“绝对安全”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

  ……

  类似这样的“道理”,现在在美国还有很多版本。

  比如,卢比奥说,这次的“气球事件”是中国精心策划的,因为拜登2月7号要发表国情咨文演讲,中国就是掐着日子,故意要给拜登一个难堪。

  荒诞不?

  但人家却说得言之凿凿!

  这背后反映的,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那种无所不在的焦虑,顺着这种焦虑展开想象,中国当然就是“邪恶且无所不能”的。

  不知道大家最初对美国建立印象是什么时候,可能年龄稍长的读者,更能感觉到这其中的差异——

  你看,从前的美国,是自信且强大的,谁敢质疑就灭了谁,但现在呢,就跟个嘤嘤嘤的小媳妇儿似的,一个气球,就把“安全感”搞没了。

  你90年代那种动不动“地球上最强大的”豪横劲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8 22:04 , Processed in 0.1250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