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11|回复: 0

小太阳:是诬陷还是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1 18: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

  一位名叫赫什的记者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

  爆料美国总统拜登亲自批准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计划。

  这可真是个“猛料”啊。

  文章说的有板有眼:

  “爆炸计划最初由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提出,美国总统拜登与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副国务卿纽兰,经过了长达9个月的讨论后决定实施,并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具体的计划。”

  这要是真的,那可就玩大了。

  今天太阳姑娘就跟大家聊聊“北溪”管道爆炸背后的那些事儿。

  一 爆料者赫什是什么人?

  1937年,西摩·赫什出生在芝加哥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在芝加哥大学主修历史学系,毕业后,开启了他的新闻事业。

  西摩·赫什是美国顶尖的调查报道记者。

  划重点,顶尖的。

  他本人曾在1970年获得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获奖原因是,在1969年发表的一系列报道中,他率先披露了美军在越南制造的“美莱大屠杀”真相,广泛激发了美国人的反战情绪,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终结越战的作用。

  要知道,普利策奖是国际上新闻领域的最高奖项,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总体来看,

  他是:

  纯种美国人、家庭条件尚可、历史学背景、普利策奖得主、因虚假报道倒过霉、老了。

  虽然白宫极力否认,说他的这篇文章完全虚假和纯属捏造。

  但太阳姑娘觉得,现年85岁,有着这样背景的一个记者,大概不会在耄耋之年造这种大谣。

  二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欧洲能源供应的生命线,欧洲人能不能扛过严冬都指着它呢。

  因此,欧洲各国在此项目上已经投入了数百亿欧元。

  2022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海底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Nord Stream 2)发生泄漏。

  9月27日,北溪1号(Nord Stream 1)管道上又发现两处泄漏点,并在附近发生了爆炸。

  (图为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8日发布的航拍照片)

  这一炸,真是要冻死欧洲人!

  当时欧洲各国也是纷纷表态。

  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导致通往欧洲的两条主要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把它称为 "恐怖袭击"。

  瑞典和丹麦的总理说,泄漏显然是由蓄意行动造成的,有信息表明可能是蓄意破坏。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告诉商界领袖,泄漏是由对基础设施有针对性的攻击造成的。

  这一炸,不仅是欧洲过冬的问题,带来的蝴蝶效应是巨大的。

  地缘政治冲突也不断加剧,以能源为筹码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三 谁是凶手?

  就在大家震惊和猜疑的同时,有个人出来说话了。

  这个人就是斯诺登。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他么?

  10年前,他通过媒体揭露美国政府广泛监听国内外电话并监视互联网通信内容,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政府随后以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及情报信息的罪名对斯诺登发出通缉。

  2月8日,斯诺登转发了赫什的文章,并在推特上发文称,

  “你能想到历史上白宫负责但却坚决否认的秘密行动的例子吗?”

  有意思的是,去年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白宫召开联合记者会时表示,

  “如果俄罗斯发动进攻,俄罗斯坦克和部队越过乌克兰边界,“北溪-2”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终结它。”

  事实上,北溪管道是维系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关系的重要一环。

  所以美国才对其虎视眈眈,欲“炸”之而后快。

  破坏了这个管道,也就意味着欧洲国家失去了一个可依赖的能源供给国。

  不能依赖俄罗斯了,可不就得转向求助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么?

  以上种种,是不是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爆炸还真就是美国干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9 04:17 , Processed in 0.0781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