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1|回复: 0

姚尧:诗词日赏:2023年2月7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0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道:“在一切写出的作品中,我只爱一个人用血写成的东西。用血写:你会体会到,血就是精神。”

  《红楼梦》为什么那么伟大?因为曹雪芹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诗文写作中,有一门基础功夫,叫作“炼字”。所谓炼字,不是写书法的那个“练字”,而是要对诗文中的字词,进行锤炼、提炼、凝练的意思。而要谈到炼字,人们通常都会以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作为经典范例。他的初稿是这样写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位于今天的江苏镇江,在长江南岸;瓜州,位于今天的江苏扬州,在长江北岸。京口和瓜州之间隔着一条长江,所以叫“京口瓜洲一水间”。

  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在今天的江苏南京。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江宁,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很快,宋神宗又召王安石出任翰林学士兼侍讲。次年,亦即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与王安石讨论了变法的事宜,确定了变法的决心。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开始了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知江宁府。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

  于是,对于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后世通常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在熙宁元年,自江宁府前往京城开封出任翰林学士的途中。第二种是在熙宁七年,罢相后自开封返回江宁的途中。第三种是在熙宁八年,再次拜相后自江宁前往开封的途中。对此,我个人倾向于是第三种,就是他再次拜相后,自江宁出发,从京口渡过长江,泊船瓜洲时,再回望钟山,就已经被几座山峦所阻隔了。至于我之所以倾向于是第三种的理由,我们待会儿再说。

  三四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注意,这时候的王安石已经在瓜州,也就是江北了。他说:“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要还到哪里去呢?还到江南,对吧?所以,这一次王安石刚从江宁出发,能不能成功尚未可知,就已经在盼望着身退了。

  而在这首诗写好之后,王安石对于“春风又到江南岸”这一句觉得不满意,就改成了“春风又过江南岸”。还是不满意,又改成了“春风又入江南岸”,还是不满意,又改成了“春风又满江南岸”。就这样连改了十多个字,最后确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就叫炼字!

  请读者思考一下,这个“绿”字,为什么会比“到”、比“过”、比“入”、比“满”要好呢?

  在我看来,用现在的话说,无论是“春风到”“春风过”“春风入”还是“春风满”,这都只是物理变化。江南岸,还是那个江南岸,看上去,没什么本质变化。而“春风绿”则是化学变化,江南岸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江南岸了,它已经变绿了。

  不仅如此,“草绿”在中国古诗词中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王维一首诗叫《送别》,他是这样写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还有在更早的《楚辞·招隐士》中,有这样的两句诗:“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所以,在中国的诗词传统中,“草绿”是暗含有“盼归”之意的。所以,王安石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就能通过“绿”字里的盼归之意,很好地与“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相呼应上了。而这,是“春风又到”“春风又过”“春风又入”“春风又满”都无法体现的情感。

  现在我们来讨论,为什么这首《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只能是熙宁八年,而不可能是熙宁元年和熙宁七年。

  如果是在熙宁元年,也就是王安石从江宁知府升迁为翰林学士,前往京城开封赴任的途中。那么,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内心必定是踌躇满志,希望能够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平治天下的。这个时候的王安石,他的心情不应该是想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而应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坚定。所以,这首《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不应该是熙宁元年,这个情绪不对。

  而如果是在熙宁七年,也就是王安石罢相后自开封返回江宁的途中,这就更不对了。这就变成了,诗人身处于江北的瓜州,眼睛已经能够看到江宁的钟山,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岸,可是诗人对此却毫不在意,只想着何时能再次被召回京城。要是诗写成这个样子,那还有什么意境,还有什么品格?

  所以,这首《泊船瓜洲》只能是写在熙宁八年,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后进京赴任的途中。对于这次拜相,王安石已经没有了初次拜相时的意气风发和踌躇满志,甚至都只不过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已。所以,他刚过长江,就回望钟山。一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马上就想着“明月何时照我还”。事实上,王安石再次拜相的施政非常不顺。第二年,也就是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就再次辞职罢相,又回到江宁。

  所以,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实际上,这首诗里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巨大的辛酸和无奈。这就叫作“字字看来皆是血”,一首伟大的心血之作,就是这样炼出来的。

  好,今天的诗词欣赏就讲到这里,喜欢的读者请帮忙点赞、转发和评论。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6 05:20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