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89|回复: 0

金桥智库:“流浪气球”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0 06: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两个小球让美国很受伤,《流浪地球2》让美国的文化霸权和精神防线破防了,好莱坞电影几十年树立起来的美国硬核科技形象,美国救世主形象被彻底颠覆了。《流浪地球2》告诉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中国才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和制造业大国,中国也在现实世界里早已取代了美国的救世主形象。

  “流浪气球”则让美国的军事霸权和北美防空系统破防了,一个小破球从驻日美军基地上空一直途经阿拉斯加、加拿大和美国领空,美国和加拿大重金打造的北美防空系统居然都没有发现,还是老百姓看月亮才发现的;而且就算发现了美国的空军也打不下来,还是等到气球降到了18000米的高度才击落的。关键是中国多次重申这是民用气球,因不可抗力失控偏离了航线,美军还是打下了它,这一下就彻底丢掉了道德高地,不要脸了,吓得美国众议长麦肯锡连忙否认要窜访台湾。

  为啥呢?美国众议长访问台湾肯定不可能坐军舰过去,因为中国驻美公使早就说了,美国军舰抵达台湾港口之日,就是大陆武统台湾之时。并且从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的情况来看,那会儿中国就具备阻遏美国军舰进入台湾的能力了。而且也不可能坐军机去,只能坐民用飞机去,现在好了,美国打了中国的民用气球,那谁敢保证中国不会打下美国窜访台湾的民用飞机呢。

  一个流浪气球把美国上下整得惊慌失措,其反应过度明显是超过了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冷战的本质就是美国和苏联两国争霸,各自拉帮结派,美国搞了北约,苏联就搞了华约,美国打着“自由”旗号,苏联就打着“民主”旗号,两种体制、两个国家集团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和争斗。

  苏联率先发射卫星,成功将人类带入太空时代,就是苏美争霸的一个重大事件。冷战时期其实是人类科学发展一个黄金时期,美苏两国都在科学竞赛中不遗余力,争夺高科技制高点,我们今天人类科技的底色其实还是在冷战中奠定的,比如卫星、载人航天、互联网、核电站、家用电器等等高科技成果都是冷战的产物。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11月,又成功发射了“斯普特尼克”二号,同年12月,美国发射了一颗小卫星却没有成功。这个事件,对美国社会上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怎么说呢,其历史影响大致与二战时的珍珠港事件或者本世纪的911事件差不多。

  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因为在美苏高强度的科技竞赛的大背景下,苏联的卫星率先发射成功,严重挫伤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发了整个美国社会对美国衰落的担忧和恐慌。当时担任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政府和国会受到了民众和媒体的狂轰烂炸,指责他们无能,在太空竞赛中输给了苏联。

  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是两个阵营的对抗,美国输给了苏联,就会使西方各国对美国的权威和能力产生质疑。换句话说,老大无能,小弟弟们就会三心二意,队伍不好带了啊。苏联的咄咄逼人,民众的怒火,盟友的质疑,都让超级大国的脸面挂不住了,美国统治集团无能狂怒。但是经过二战大场面的艾森豪威尔还算比较清醒。

  当时美国科学界有两种反应,以奥本海默的朋友拉比(I. I. Rabi)为代表的温和派科学家们认为,苏联卫星事件是对美国科学与教育的长远挑战,不必急于一时,主张对科技和教育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应以加强基础研究与科学教育来应对。

  而以泰勒(Edward Teller)为首的鹰派科学家则认为,苏联卫星是美国国防科技的危机,甚至称其比“珍珠港”更严重,应以加强核武器的研制来作为对策,也就是要以拳头对拳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艾森豪威尔总统出于缓和冷战、避免核战争、减少美国军费支出的考虑,以及他通过技术情报对苏联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选择了温和派的应对策略,任命了MIT(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基里安(James Killian)做全职科技顾问,并把原来拉比担任主席的一个委员会升级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简称科顾委),在总统科顾委的领导下,对全国的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改革。

  1960年艾森豪威尔在白宫会见总统科顾委们

  正是因为有了艾森豪威尔的这一次重大改革,美国科技界知耻而后勇,迅速团结起来,在太空竞赛等科技领域赶超苏联,最终在12年后,美国率先实现了阿波罗载人登月(不讨论真假,反正当时人们都以为是真的),取得了美苏太空竞赛的胜利。而苏联当时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却对美国登月反应过度,不顾科学规律,强迫科学界赶进度,结果导致了接二连三的火箭爆炸,损失惨重,未能实现载人登月。

  而由艾森豪威尔创立的总统科顾委制度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帮助美国一直走在了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成就了美国的科技霸权。但是呢,如果我们拿这一次的“流浪气球”事件与“苏联卫星”事件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发现,美国政府的应对简直就是胡来,错上加错了,一叶落而知秋,未来美国的科技只会越来越堕落,与中国的科技实力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直到最后彻底被中国碾压,就因为美国错误应对了挑战。

  我在前在的文章《流浪汽球”让美帝破防了,纸老虎原形毕露!》里面已经说了,这种能在三万多米的高度飘荡的气球,欧美国家是造不出来的,全世界只有中国能造,主要是用于气象观测。一个有意识的现象是,在美国击落流浪气球以后,国内互联网上立马就出现了对中国气象局前领导的各种谣言,这更说明了这种气球主要用途就是气象观测,属于民用无疑了。

  在国际上来说,击落他国的民用飞行器是违反国际法的。这个非常好理解,假如一国的民航飞机,比如失踪的马航M370客机,因为失控了,误入到了他国的领空,打个比方说是越南,他能将其击落吗?肯定不能啊,民航飞机不是军用飞机,并不会对越南产生国家安全威胁,你怎么可以将其击落呢。

  同样的道理,中国的“流浪气球”并没有武器装备,没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更何况中国政府反复向美国方面澄清过了,这就是民用飞行器,因为西风带不可抗力因素偏离了航线,所以飘荡到了美国。而且王委员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专门通电话讨论了这个事情,应该说是充分交涉了的。

  但是美国总统拜登还是下令美国军方用很大的阵仗,击落了中国的民用气球,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而且我们也没看到美国政府进一步抓住根本,加强北美防空系统建设等等,进行更为根本的改革。纯粹就是逞一时之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任何的反思与改革。

  这就说明了,同样是面临竞争对手的重大挑战,拜登与艾森豪威尔的格局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试想,如果拜登下令扣留下流浪气球,并且将它交还给中国,作为布林肯访问中国的见面礼,那么中国方面肯定会积极配合,给布林肯以相当高的礼遇,同时也会积极缓和中美关系。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可以私下里,对美国的军事体制,尤其是北美防空体制进行检讨和改革,把流浪气球探测出来的漏洞和短板都给补齐了。这样的应对才应该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家应当有的风范。但是拜登却完全没有那么做,这说明眼下的美国政府鼠目寸光,既因为打下一个小小的气球,得罪了中国,又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面,同时也没有堵上北美防空系统的漏洞。

  这就是一种蠢猪一样的操作,拜登果然是老糊涂了。事实上特朗普就比他聪明,特朗普执政时期也发生过三起流浪气球事件,都被他冷处理,压了下去。从这起“流浪气球”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已经患上了末日综合症,失去了自我革命、自我改革的动力。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必将在高科技领域,对美国形成碾压之势,那一天也举太远了。而且等到那时候,美国不管如何改革,也无力回天,再也没有反超中国的可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9 03:17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