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时的文章中,我讲了明清的国际贸易和现在的国际贸易。其实在古代,包括明清,在欧洲真正搞掂高端瓷器生产之前,中国对外贸易,除了茶叶这个必需品之外,基本都是高端产品。即使是茶叶,早先也是高端,因为从中国运输到欧洲,早期还有阿拉伯人做中间商,晚点是穆斯林阻断了中欧贸易路线,因此即使是茶叶,从中国销往欧洲,早期也只有贵族才能够消受得起。这么远的行程,只能运那些好的,贵的,然后中间商加价卖过去,到欧洲一定是天价。
穆斯林世界的崛起,导致欧洲必须寻找新的航路,于是人类历史就此有了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后,人类就进入了罪恶的殖民时代。
因此,明清的时候,中国商品特别是海路运输的商品,一者非常高端,二者利润非常丰厚。大家现在不时会看到相关沉船打捞的消息,从打捞上来的东西可以看出,一般都精美异常;运到欧洲,只有早期的贵族、皇室,后期的资本家和城市中高端才有实力使用。
所以,结论是,明清时代,中国输往欧洲的产品,利润很厚。这是那个时代中欧贸易的特点,利润很厚。
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明清时还有海上贸易,明代不是搞海禁吗?的确,明初有片帆不许下海的政策,但中国海岸线有18000公里,明代历史有276年,历史教科书上,有一节叫做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讲的就是江南,也涉及到福建广东。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就是海上贸易带来的结果,也就是以万历时期为代表。南宋偏安于一隅,但南宋经济是很发达的,原因也在于海上贸易。泉州崛起于宋,原因就在于这一点,海上丝绸之路。正是海上贸易这条经济线支撑了南宋150年历史,如果没有这条经济命脉,南宋早就完蛋了。
所以,明清中欧贸易,中国挣老鼻子钱是有原因的,一者是出口高端产品,二者是贸易垄断,所以盈利丰厚,而且时间还比较长,总共数百年,年年顺差。全球白银流入中国的大背景,正是这个。这导致了西方白银不足出现通货紧缩。
本轮中国经济大扩张,跟明清相似的一点就是,中国产品走向全球。但有两点有差别,也可以说差别很大。第一,时间短。第二,是低端产品到中低端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品真的走向全球,主要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之前也还行,但差别很大。199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606.3亿美元,出口1949.3亿美元,进口1657亿美元,顺差292.3亿美元,以我前期所说的近似毛利率来算,毛利率为15%。
200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4743亿美元,增长31.49%;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进口2250.9亿美元,顺差241.1亿美元, 近似毛利率为9.67%。
2001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为5096.5亿美元,增长7.45%;其中出口2661亿美元,进口2435.5亿美元,顺差225.5亿美元, 近似毛利率为8.47%。
2002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为6207.7亿美元,增长21.8%;其中出口3256亿美元,进口2951.7亿美元,顺差304.3亿美元, 近似毛利率为9.35%。
大家注意看下面的表(单位,亿美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4年,中国出口产品平均毛利率都很低,最低的年份只有5.41%,这是2004年,出现连续五年的下降;类似的情况,2008年到2011年又有过一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就是出口产品杀价抢市场,08年中国产品平均毛利率为20.84%,2011年降为8.17%;这种情况在2015年到2018年又出现过一次,2015年毛利率26.07%,2018年降到14.14%,连续三年下降。
入世之初,中国是血汗工厂,这从毛利率数据就能得到证明。每当世界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出口毛利率就会下降,一般连续降个3年,就会稳定下来并开始上升。但即使是去年,中国产品的毛利率仍然只有24.42%,仍然不及2015年的26.07%。但总体上,中国产品毛利率已经上升到超过20%,比入世之初强很多。
产品毛利率下降的年份,顺差也是下降的。它们的方向相同。
而从进出口顺差来看,2005年是一个极大的变化,这一年顺差超过1000亿,前面都只有两三百亿。第一个高峰在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第二个高峰在2015年,5929.99亿美元。金融危机对毛利率影响了3年,对顺差影响了5年(第6年才超过上一个高峰)。第三个高峰是去年8776亿美元。2015年之后的激烈竞争,中间夹杂着中美贸易战,对顺差影响了4年,到第五年才超过前一个高峰。
也就是,这20多年中,中国从血汗工厂蜕变到了中低端产品出口,也有少数高端产品出口。毛利率数据说明了这个问题。
尽管如此,中国这24年中积累了大量的盈余财富,主要是从世界各国的贸易中挣的。表中可以看出,总共通过贸易积累了6.8万亿美元的顺差,这才是我前面讲的,美国要搞中国的原因。它与历史上鸦片战争之前的情况非常相似。全球财富大量流向中国。明清是白银,现在是美元欧元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国人来讲,这个时间还毕竟很短。即使算上改革开放,也才45年不到。入世才20年出头。就是说,中国积累的财富,主要集中在资本手中,城市老百姓和乡村一部分老百姓也比较有钱,但离真正的富裕,还很远。简单地讲,一个中产之家,假设年收入50万,各种花销35万,一年余15万,20年也才300万,离富裕还远着呢。但如果是连续100年呢?就是1500万,理点财或干点啥,至少三五千万是有的。欧洲老资本主义三五百年,美国也有快300年,所以他们富裕,靠的是长期的财富积累,这个长期才是关键。时间在这里就显现了很大的价值。中国跟老欧洲和美国比,差的是这一层,时间积累远远不够。
但底层则未必。
就是中国如果再这么发展20年或30年,那可能就是另外的样子。如果再发展50年或100年呢,差别更大。明白吗?
还有,这20多年,中国进出口、进口和出口都是很大的增量。比如出口,从1999年1949.3亿美元,到2022年35936亿美元,增长了18.44倍。23年时间,年均增长13.51%,这是一个指数型增长,一个非常大的增量。中国出口如此高速增长,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这些数据就开口说话了。
只是时间现在还不够久。如果再久一些,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中国现在的情况,跟明清的差别是什么?明清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就是美国上世纪的情况,那时的中国是上世纪的美国,占据了贸易食物链的顶端,毛利率很厚。现在的美国,在高端仍然占据着世界的大头,挣钱得很。大家可以看看一些科技公司,好多毛利率百分之五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八十,不少公司净利润率超过30%,是真的富得流油。
美国要搞中国的原因,除了贸易顺差,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产业升级。中国产业升级,意味着上表中,毛利率的上升。前20来年,从5.41%,升到去年的24.42%,而且中国瞄准的是40%、50%甚至70%的毛利率。这些产业美国人认为是美国的,美国的根本,他国动不得。中国更不能动。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打日本,打的就是高科技,特别是芯片产业,因为那里利润极为丰厚,背后又是高科技。然后像每次金融危机,美国资本进入全球,比如像当年收割韩国的三星,湾湾的台积电,都是通过资本来控制,借危机低成本介入。美国控制这些公司,就控制了丰厚的利润。未来美国控制中国的高利润公司,也会是一样的手段。
2009年到2010年,我一直在博客上讲中国的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就是,中国只要统一,一和平就繁荣。因为从国内来讲,中国只要统一,一统一就搞休养生息,历朝历代都如此,像这些年国家搞减税,其实就是休养生息,本质上就是休养生息;国内一休养生息,市场就一定繁荣,一繁荣就有好些百姓通过工农商业挣大钱。还有,对外来说,中国一统一,就比较容易搞对外贸易,即使像明朝早期搞海禁,中间只要有那么几十年的时间搞贸易,或者像清代广州十三行那样开个窗口,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就能抢到一个好位置。汉代如此,唐代如此,宋元如此,明清也是如此。而1978年到现在的历史,则刚好又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前45年的历史,中国又在全球贸易中抢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只是现在还没有拿下高端。但中国开始出口导弹了,开始出口军用无人机,还有C919这些就又要开发出来了,相信只要和平,只要10到20年时间,中国就一定能够拿下高端产业。因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就有这个基因。
最后,我想说一句的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靠的并不是什么西式民主。经济史表明,中国繁荣跟这个没有关系,跟中国统一直接相关。中国经济史表明,统一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全民福利。中国如果搞西式民主,就一定是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历史上的藩镇割剧,民国的军阀政治民主,都是如此。军阀时期,从国内来说,各省各地设岗收税,因为军阀要养兵养政,必须要收税,这其实恰恰是加大了经济运行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根据地当年搞减租减息,后面搞土改,其实是有利于农民的,有利于降低负担和成本的)。从国外来讲,就一定是各省军阀背后都有代理帝国主义势力,各军阀一掌权,就得出卖民族的利益给背后的帝国主义支持力量。这个很简单,就如民主党和共和党上台,给背后的财团送政策好处一个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