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51|回复: 0

鉴茶院:胡鑫宇事件告诉我们,逆风局训练是多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4 0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胡鑫宇事件真相大白了,这个花季少年自缢身亡。

  没有阴谋论。大家只要简单的想想就知道,这么一个持续100多天的,全国热议、从县市省到央媒都关注的事件,参与其中的民间、警方和公职人员接近万人,怎么可能都愿意赌上自己的声誉和仕途去掩盖这么一件小事?又怎么掩盖得了呢?

  背后要真有阴谋论的主使,他花这么大代价什么得不到?图什么?

  警方为何要搞现场发布还做了动画,就是告诉大家这结果经得住推敲。

  这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少年,因为中考失利、高中厌学,在现实打击和身心失衡的双重折磨下,最终轻生的简单事件。

  我们当然要为这个孩子感到痛心、惋惜,

  但也要看到,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0版》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高达10.9%-12.5%。

  孩子尚如此,大人的情况就更多了,这些年轻生厌世的故事比比皆是。

  问题在哪?我们的很多人,缺乏逆风局训练,没有应对失败境遇和低潮期的经验,一遇到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不适,只能选择最后的逃避方案甚至了解自我。

  02

  那对孩子、对自我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塑造完整的世界观,不要窄化自己的格局。

  长期以来,我们望子成龙,我们成王败寇,除了考试成绩,其他都不是知识,除了有钱,其他都不是成功。

  这种长期歪曲的氛围熏陶下,人生就变成了为单一目标努力的机器,没分数没钱,你就是loser,该死。

  小胡的世界里成绩就是天和唯一,所以他中考失利、高中厌学之后,找不到挺下去的理由。

  正如他日记里写的,“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天以万物养人,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大王早就讲过,人生有家庭、事业、情感、社会、财富这五大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都值得称道,没必要以己之短非要去比人之长。

  你钱不多,但家庭生活很幸福,那很不错,你职务不高,但养了一双好儿女,一样是成功人士。

  又何必把怨憎会、求不得的苦,要强加给自己,甚至寄托到孩子身上呢?

  然而,我们的很多人、很多家长,认为你看课外书是不对的,他不涨分数,你听会交响乐也是扯淡的,它不挣钱。

  除了成绩,其他都是虚的,除了搞钱,其他没有必要。本末倒置啊。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塑造完整人格,金钱的目的是什么?以财润身,去解决生活的需求。这一切,都是让你进而去发现那个最好的自我。

  人,才是一切的核心,一开始就人为扭曲,又怎能有好的结果呢?

  第二,增强逆风局训练,模拟失败者场景。

  长期以来,中国的家长和环境只教人们“招数”,如何搞钱,如何提高数学成绩,但却对更重要的“心法”领域漠不关心,不教人们如何调整心态。

  中国人“耻于言败”,连不吉祥的话都不准说,更不会有遭遇失利的心态疏导和对策拿出来,甚至演练几下,告诉你一要深呼吸、二要放松心态、三要告诉自己没事、四要XXXX等。

  结果导致连曾国藩这种“一代完人”、朝廷高官,在鄱阳湖被石达开打的大败以后,也没有心态调整预案,气急之下去跳水自杀,还好被人拦腰抱住。

  更著名的楚汉争霸,刘邦失败多次嬉皮笑脸的,项羽失败一次乌江自刎了。

  曾国藩这种“养气”多少年的大儒和项羽这种万人敌都如此,何况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呢?

  缺乏败者组情景模拟和心理建设啊,这是多难的事情吗?

  把一些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掰开揉碎的给自己、给孩子多讲几遍,结合具体,脑海中模拟一下“万一如何如何,自己该怎么办”,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人如何变的皮实,还不是经历的多,司空见惯不care了吗?自我的AI模拟演练,那也是练习啊。

  第三,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培养兴趣广泛的自我。

  大王多次说过,人生就是一个资产负债表平衡,碰到那些不喜欢的东西,你得有资产对应能化掉才行。

  中国古代为什么写那么多诗歌?70%以上都是排遣抑郁和发牢骚的啊,什么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无一不如此。

  体育、音乐、美术等各种爱好不是末学,他是平衡身心的重要工具。对小胡同学来说,考试的失利和高中的不适应,可能打几场篮球就发泄掉了,可能自己创作几幅连环画就解决问题了,但他终究没有卸掉。

  另外,带孩子见世面、出去玩也不是某些人认为的不干正事、不利于成绩,一个人的心胸视野开阔以后,就不会再汲汲于某些芝麻绿豆的事情,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就寻死觅活,世界那么好,我还没玩够呢?

  一个对世界充满希望的人,未来又怎么能差呢?

  03

  总而言之,小胡同学的事情,是自己的悲剧,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悲剧,背后更深刻的原因在哪里?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孩子不逼不成才、不打不成器,什么不舒服、不想学,都是找借口,简单粗暴的把成绩窄化为学生的人生唯一。

  但我们要说的是,

  那种思维,适用于农业社会和六七十年代,在物质匮乏的时期,家长们有挨饿和受冻的记忆,考试就是一切,你不读书就跳不出农门,一生从此无望,只能在村里干成二舅,人生是一条单行道。

  但是今天,我们早已生活在物质过剩的年代,吃饱穿暖早已不是问题,顺应人的天性发展,才是自然人获得幸福的第一性。

  真想要王者荣耀,两句话时刻提醒,

  高歌猛进时,

  “猥琐发育别浪”。

  遭遇逆风时,

  “稳住我们能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15:30 , Processed in 0.3283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