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2|回复: 0

如松:末日极寒,变态高温,终极审判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 04: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22日,黑龙江漠河遭遇了“末日极寒”。

  当天漠河的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53度,打破了1969年2月13日的低温记录零下52.3度,创出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低温度,堪称“末日极寒”。记者户外打蛋,12秒后蛋清就能结冰;由于温度太低导致家门被冻住,有女子请家人在里面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大门打开;有一女子回娘家拜年,发现单元门被冻成了“冰窖”,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展现了《后天》的情景。当天,中国大陆南北方之间的温度差达到了惊人的82度。

  在漠河遭遇极寒之前,俄罗斯和中亚也遭遇了极端的气候。

  1月11日,随着北极冷空气倾巢南下,俄罗斯迎来了一股史诗级的寒流,让多地陷入了冰天雪地之中,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雅库次克的气温更刷了寒冷纪录,气温骤降到摄氏零下73度。

  寒流当然也袭击了中亚。中亚国家的吉尔吉斯坦当地有一座湖泊叫伊塞克湖,因其终年不结冰被当地称为“暖湖”。这座湖泊在中国历史上也非常著名,唐代称之为热海、大清池,清代称呼为特穆尔图卓尔、图斯池,位于吉尔吉斯的东北部,天山山脉的北侧,湖的长度达到182公里,最宽处达60公里,面积高达6332平方公里(我国鄱阳湖面积是4400平方公里,青海湖是4186平方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602米,最深处达到702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仅次于南美洲的的喀喀湖,参见下图。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到:“山行四百馀里至大清池。周千馀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汩?,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但就是这样一座常年不会封冻的“暖湖”,却在2023年1月11日之后的寒潮袭击之下冰封了起来,当地居民Taalay Orozakunov说:“在有些地方,冰有1.5米厚。我们当地人还没见过这种事。太新奇了。”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地球就不断爆发极寒事件。

  2016年1月24日广州降雪是一次标志性事件,这是1929年之后广州首次出现降雪,此后,极寒事件就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

  比如北非和中东地区一直都以炎热、干旱著称,但近年来却开始频繁降雪,撒哈拉、也门、沙特都在其中,今年则是阿曼;

  还比如在北美,各地的低温记录被批量打破,有些地区的低温记录甚至被屡次打破,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德州冰雪事件。2021年2月12日,冬季风暴“乌里”在太平洋西北地区形成,然后向东移动横跨了整个美国,给美国西北部、南部、中西部和东北部带来大量的降雪,14到15日德克萨斯州多地气温都出现了同期历史新低,当暴风雪结束时,积雪已经覆盖了80%的得州,以至于长满椰子树的靠海地区都被积雪覆盖,见下图。考虑到墨西哥湾是地球上以炎热而著名的地区,中国的朋友们大可以将休斯顿暴雪理解成在广州降下暴雪。

  2021年不仅只有德州冰雪事件,冰雪事件还曾组团在南半球出现,南非、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和地区都遭遇了极寒天气,其中80%的国土位于热带的巴西,下雪原本就是一件新鲜事,但在南部43座城市出现了罕见的降雪,最低气温竟然直接降至零下8℃。

  这说明,地球各地的最低气温在不断向更寒冷的方向上拓展。

  但与此同时,地球各地的最高气温也在向更炎热的方向上延伸。

  说到极端高温事件就必须说到2021年6月底7月初、发生在北美西海岸的热穹顶事件。当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气温均创下了历史纪录,这些地区可不是将历史最高温度提高一点点,而是大幅提高。

  比如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利顿地区,气温连续数日刷新历史最高纪录:6月27日是46.6摄氏度,这个温度已经比 1937 年 7 月 5 日创下的记录高出 1.6摄氏度,6月28日达到47.9摄氏度、6月29日更是飙升至49.5摄氏度。在那些日子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每个地区都创下了高温记录。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6月27日、28日分别创下40、42摄氏度的高温;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6月26日、27日分别创下42、44摄氏度的创纪录高温之后,随后又继续飙升至46.6摄氏度;华盛顿州东部一些内陆城市以及俄勒冈州的最高气温升高至46.1至48.9摄氏度。7月,美国佛尼斯克里克(死亡谷)的最高温度达到54.4度。

  当时的北美西部,完全被变态的炎热所覆盖,多数地区的历史最高温度被大幅提高了4-10度,气候专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这种热浪属于千年一遇。

  紧随其后,7月底的欧洲上空开始出现“热穹顶”。热浪席卷的希腊、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内的巴尔干半岛国家的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15摄氏度!与此同时,热浪也袭击了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半岛。到8月,意大利锡拉丘兹的气温达到48.8摄氏度,这是欧洲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根据彭博新闻报道,专门研究极端天气的西班牙气候学家和天气历史学家埃雷拉的统计表明,2021年并不是历史上最热的年份,有记载以来只能排在前五位(或前六位),但当年全球有400多个气象站打破了历史最高温度记录!有阿曼、阿联酋、加拿大、美国、摩洛哥、土耳其、中国台湾、意大利、突尼斯和多米尼加共10个国家或地区打破或追平了当地最高温度记录,有107个国家或地区打破了月度高温记录。

  在北美和欧洲爆发热穹顶事件之后就曾经说国,这种多地的最高温度被大幅打破的极端气候现象,肯定不是偶然,一定代表着地球气候在发生剧变(而且很可能是由地球内部构造所诱发),最终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所有人。

  2022年就开始显现了出来。

  2022年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当然就是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大面积高温与干旱。

  在欧洲,莱茵河的夏季正常水位大约为两米,但2022年的夏季水位不足一米,在科布伦茨附近的一个狭窄河段八月初的水位甚至一度降至56厘米。

  据路透社报道,多瑙河位于塞尔维亚境内的河段水位走低,20多艘二战时期沉没的军舰露出水面,这说明多瑙河的水位至少已经达到七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据路透社的报道,2022年多瑙河的水位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

  在欧洲的河流中,由于河流水位的大幅下降让大量的饥饿石开始露出庐山真面目,见上图红点处。在易北河(Elbe river)流域,距今已经400多年、还是明清小冰期时期的1616年所刻下的饥饿石居然也重见天日,上面的文字用德语写成:“如果你看见我,就哭吧”。

  河流水位大幅下降、饥饿石大量重见天日代表的就是欧洲的干旱水平,气象学家认定2022年欧洲的干旱是500年一遇。

  在南亚次大陆,4月开始就遭遇了122年以来最严重的热浪袭击,以至于印度政府因小麦减产而紧急停止出口。

  中国的高温干旱程度可以用以下三件事说明。

  2022年4月的时候,鄱阳湖的湖体面积还高达4000平方公里,但从七月开始,鄱阳湖的湖体面积就急速减少,到8月22日,鄱阳湖的面积只剩不到600平方公里,相比之前“缩水”近85%,过往烟波荡漾的鄱阳湖变成了青青草原。

  2022年6月13日至8月31日期间,有366个国家气象站突破历史最高温度,这当然是史无前例的。比如7月13日上海徐家汇气象站录得的最高气温追平了自1873年建站以来最高气温纪录;8月17日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站最高温达44.6℃,打破重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气温,而18日最高气温再破记录,为45℃。区域性高温事件持续79天,覆盖范围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重庆有66条河流彻底断流,而湖南境内断流的河流长度超过1000公里,以至于连长江都接近断流。

  2022年北美的高温干旱就不再赘述,美国中南部很多地区达到了200年一遇,而西部局部居然达到千年一遇。

  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的基准线高出1.11度,2022年则高出1.15度。有记载史以来的最高年份是2016年,比基准线高出1.2度,紧随其后的是2019年和2020年。

  这可以让我们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哪?

  从2016年广州降雪开始,低温事件不断爆发,很多国家或地区的低温都在突破历史极值;从2021年北美和欧洲的热穹顶事件开始,高温、干旱在全球加剧蔓延,有向更广阔的地区蔓延的态势,另外还有一些地区不断出现百年甚至数百年一遇的豪雨事件。

  这说明,气候在加速极端化,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造成极寒、高温(干旱)日益极端的原因,科学上还没有成型的理论可以解释。如果用温室效应来解释则显得十分牵强,源于在远古时期人类的活动很少,但依旧有极寒和高温的出现。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地球内部构造和海洋洋流的变化在改变着地球的气候,比如洋流流速下降之后,有些地区的热量难以疏散出去就会造成酷热(当局部条件具备时就形成热穹顶),而有些地区在冬季得不到足够的(洋流所输送的)热量、在强寒潮南下之时就会出现极寒,而地球的能量加速释放则会导致酷热和干旱(也会形成地震,这就是旱震理论),等等,所以,气候极端化更应该是地球的内部构造变化所导致。

  以前说过,明清小冰期就是非常典型的气候极端化,当时北半球的气温下降幅度约为1度,这种降幅的影响有限。但明清小冰期时期的冬季奇寒无比,太湖多次冰封,连广东都不断降下暴雪,而夏季则是持续的高温干旱,干旱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并波及全国所有地区,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崇祯大旱(1637-1643连续七年),所以,明清小冰期是很标准的气候极端化。面对过去数年的气候遭遇,地球已经给人类带来一个终极的拷问:地球的内部构造所带来的气候变化一般都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一旦冬季的极寒和夏季的炎热干旱不断持续,就会打破农业生产能力和人类需求之间脆弱的平衡,人类将何以自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14:57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