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5|回复: 0

明哥:《流浪地球2》的缺陷,和所有急吼吼要教育观众宏大叙事的电影一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 03: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能够让我提前退场,其他电影都没有做到,只有一部《流浪地球2》做到了。

  这个春节档,由于《流浪地球2》、《满江红》的片方,疑似在宣传、发行环节下了大力气,投入金额以亿元计,网上的好多意见带头人,在急吼吼地吹嘘,因此想不关注到它们,都不太可能了。

  我是先看的《满江红》,再看的《流浪地球2》。

  虽然我早就熟悉了电影行业在宣传、发行环节,要花资源买通在微博、小红书、知乎、豆瓣上的意见带头人(KOL)们,但是那么多人下场说着那么多溢美之词、高度评价,电影质量总要过关,不至于让观众提前退场吧?

  《满江红》让我看完了,并且在结尾之前成功地将我代入情节之中,最后情绪达到高潮。

  只有在走出影院冷静下来之后,才觉得张艺谋导演在结尾的设置,很不合理,强行让历经艰难险阻即将成功的主角们格局升华,放弃了原来的目标。其实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流浪地球2》却成功地让我提前半个小时退场,有了「果然又让我浪费2个半小时」的想法,并且萌生出了再有吴京参与拍摄的宏大叙事电影,就再也不看的意图。

  上两部有同样效果的电影是《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

  2022-02:不糊弄观众,《狙击手》做到了,《长津湖之水门桥》没做到。

  其实,无论是长津湖战斗的历史题材,还是中国作者笔下国人拯救地球的科幻题材,不得不说,有大量的宝库值得电影从业者去挖掘,去制作、去树立一座标杆。

  如果拍好了的话,前者媲美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韩国的《高地战》、《太极旗飘扬》,后者达到美国的《绝世天劫》(Armageddon)、《独立日》的水准,票房和口碑齐飞,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你不是观影经历丰富、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深度,光看互联网上的那些评价和推荐用语,还真的会以为《流浪地球2》已经超越了经典呢,然后乖乖地掏钱花3个小时坐电影院里。

  2

  首先,我要承认,《流浪地球2》在大科幻场面、特效的突破方面,确实告别了国产电影简陋的「五毛钱」特效效果,非常具有科幻重工业打磨出来的宏大、震撼效果。

  如果你只是想欣赏一则未来科幻纪录片的话。

  太空电梯、无人机大战、空间站……等场景的静态画面和动态视频,在之前所有国产电影里都没有出现过。

  哪怕是在美国好莱坞的经典科幻电影里,可能在单一场景上有胜过《流浪地球2》的某一部电影,但是如此高频的科幻多场景叠加起来,能超过它的好莱坞电影也不多。

  我能想起来用于场景、特效对比的同类题材电影,包括但不限于《绝世天劫》、《星际穿越》、《独立日》、《天地大冲撞》、《火星救援》、《超时空接触》,等。

  所以,如果你一开始抱着欣赏未来科幻纪录片,或者是鉴赏宇宙视觉效果的心态,去观赏它,那么值回票价。

  可问题在于,观众想看的是一场:电影。

  一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以人为本,讲述故事。

  要么剖析人性,要么代入历史,要么针砭时弊,要么感受未来。

  无论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必须把故事给讲好、把人物给刻画好。

  如果不专注于讲好一则故事、刻画好主角,按照如今吹捧《流浪地球2》的逻辑,任何大题材、新题材,就必然会是好电影了。

  为什么好莱坞的战争、科幻、探险、罪犯电影,经常出现佳品?

  为什么他们拍摄出来的平凡小人物拯救世界的故事,经常会在全球收获口碑、票房的双重反馈?

  其实,不是所有以小人物的身份拯救世界的电影,都是好电影,而是无论主角是什么身份,好电影会围绕主角人物,充分挖掘了主角的成长历程、心态变化,包括家庭、爱情、同僚、故乡、社会经历。

  比如:

  开场用多少场景,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和社会关系;

  再细致描绘他的情感寄托、个人理想;

  接着让他突然卷入战争、政治危机、重大事件、罪犯阴谋;

  然后,强调危机事件的严重性、主人公的亲人朋友也被卷进去,被迫参与;

  最后,在不断发展、反转、加深的剧情中,通过平行、穿插、悬疑等叙事节奏的变化增加紧张感。

  这些都是商业片的标准程序。

  之所以这会成为电影界的标准程序,是因为情节发展的思路,充分尊重观众的人生体验、并且是顺其人性而自然的拍摄方式。

  这种程序,又岂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专属的?

  难道前几年徐峥主演的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不仅收获了口碑、票房的双高,还直接推动了我国在进口药物政策方面的变革,不也是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讲述时代大故事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

  反观《流浪地球2》的主角有3组,分成了三条不同的叙事线,几乎是互相独立的。

  吴京的角色,代表的是流浪地球计划的执行者,经历了和反派数字生命派的正面硬扛,然后又参与领航员计划参与核爆月球;

  刘德华的角色,代表的是数字生命派的一个工程师,他参与修复互联网根服务器的动机,仅仅是想延续已经失去生物生命的女儿在虚拟数字空间中的生命;

  李雪健的角色,代表了一个在全球联合政府大会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中国代表,从头到尾,负责高喊口号,在其他国家代表面前推行拯救世界者的主旋律。

  3条叙事线,几乎没有剧情、情感、冲突方面的互动,而每条叙事线自身又错综复杂、场景繁杂,甚至来不及交代冲突、事件的起因,遑论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主角的情感、动机了。

  这一点毛病,和2021年十一黄金周、2022年春节贺岁档,同样是吴京参与的《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一模一样的。

  作为两大主角,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刘德华扮演的图恒宇,擦身而过,是不同组人物之间的唯一交集。

  没有对话,没有互动。

  其实,如果单独把每一条线,甚至每一条线里的一个独立情节,拍摄成一部1.5-2个小时的电影,素材厚度都绰绰有余了。

  比如,刘德华扮演的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理解,以及对女儿的思念,最终自己化身肉身牺牲之后,也化身成为了数字生命,和女儿在另一个虚拟世界里,完成了对人类的拯救。

  这完全可以单独拍摄一部厚重的电影。《黑客帝国》、《黑洞频率》的题材,就非常接近。

  再如,吴京扮演的刘培强,核爆月球的任务,不仅要在月球安置核弹,还要在月球距离地球洛希极限距离前引爆,最终发现自动引爆失效,必须牺牲宇航员现场引爆,与月球一起消失。

  《绝世天劫》的题材,不就是如此,甚至除了将月球替换为超大行星陨石之外,其余完全相同吗?

  (电影:《绝世天劫》(Armageddon))

  同样是从普通小人物中选拔航天员、工程师,携带核弹头登上行星,同样遭遇无数的危机,包括被地面控制中心的负责人埋下了Plan B,同样面临生离死别,同样在最后时刻手动起爆核弹。

  爱情、父女情、同僚情谊、在危急关头忍痛启用Plan B牺牲主角团队的决心,在一场危机和拯救的大戏中,完全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3

  《流浪地球2》的制作团队,想把它打造成为一鸿篇巨制。

  然而,想表达的太多、错综复杂,最后一条主线都没有表达清楚,甚至容易让观众产生严重的疲劳感,到后来对同样的莫名其妙的冲突、高潮,已经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就好像,电影根本没有打算告诉观众,为什么会有这场冲突,为什么要有这个拯救计划,反正把主角们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表情推到你的面前,你就要照章接受。

  一部大制作科幻电影,最起码要有点抽丝剥茧、破除悬念、层层递进的味道:

  危机怎么出现的、主角们怎么卷进去的,然后抽丝剥茧发现了背后是谁在推动危机,再和配角们一起制定拯救计划,最后经历了艰难险阻、在放弃亲情或者爱情后拯救了全人类,让亲情、爱情、战友情等从小爱升华到大爱。

  然而,《流浪地球2》非要把纪录片的风格,发扬到底。

  图恒宇在修复根服务器时灵机一动,将密码告诉了虚拟世界里的女儿数字生命,然后化身成另一个数字生命,携手女儿拯救全人类。

  这是整部电影中唯一的悬念、惊喜。

  除此之外,对每次重大危机、拯救任务成功的时间线,采用的是倒计时的编年史方式,并且倒计时画面给出了拯救成功的明示语言。

  如果看完3个小时的电影,观众有可能一直是出戏状态,不可能沉浸在剧情中。

  观众意识不到危机的来源,感受到一切都在主角们的掌控之中,这完全让观众丧失了最后一点的好奇之心、代入后或者揪心或者感动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流浪地球2》的制作团队,是太实诚了,还是讲故事的能力不足。

  他们把自己当成科幻事件的记述者,而根本就没有打算讲好一个故事。

  正是因为没打算讲好故事、刻画好主角,那么,配角就更是脸谱化、模糊化、群像化了。

  电影中配角出现最多的场景,一是全球联合政府的会议大厅,二是历次危机和拯救计划中的指挥控制大厅。

  所有的外籍代表、指挥控制负责人、通讯员、工程师,永远是慌里忙张、情绪失控、歇斯底里骂人,然后动不动扔文件的表现。最后在主角成功后鼓掌、赞叹、拥抱的。

  哪怕是俄罗斯的宇航员:诺夫,应该也是正面角色的,出现的画面次数较多,然而除了让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外,想不出来他有什么个性,如何和主角搭配的。

  同样有一个俄罗斯宇航员作为配角,《绝世天劫》中,就通过他迎接主角们进入空间站说的一句话,以及最后紧急关头用扳手维修飞行器的画面,让观众印象极其深刻。

  如果不刻画好配角,甚至是反面角色,如何烘托主角的艰难、牺牲和伟大呢?

  也许《流浪地球2》的制作团队,将全部心思花在特效上,而没有放在演员表演上。

  所以,表演痕迹太重,很容易让观众出戏,更不可能记住哪个人物的哪句台词、经典画面了。

  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5年来,国产电影中弘扬主旋律的题材越来越多、厚、密集。

  《红海行动》、《战狼》、《万里归途》、《八佰》、《长津湖》、《狙击手》、《夺冠》、《满江红》、《流浪地球》、《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此类题材,容易通过审核、安全、群众基础好、流量大、适合节假日合家欢观看。

  尤其是能够激发观众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的宏大叙事、主旋律题材,井喷。

  大家一起找「自豪感」。

  可是,谁说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就不是主旋律电影呢?

  主旋律电影,同样要讲究电影拍摄的基本法,同样大有宝藏可挖。

  电影的初衷是以人为本,让人有代入感。

  人物和故事,在宏大叙事中应该占据主体地位,而不能沦为特效、场面的背景板,成为面目模糊的、标签化的群像。

  只有让观众沉浸其中,随着主角人物在故事中的进程而揪心、紧张、开心、忧伤、感动,宏大叙事的主旋律目标,才能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油然而生,深深回想。

  否则的话,观众走进电影院,花了金钱、耗了时间,还被强行教育了一通,下次可能就不会这么轻易上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18:20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