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9|回复: 0

西西弗:欢迎回来,滴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4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的相互信任,是中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这是一篇节前写的文章,没发。这篇也算是我对兔年的一个希望吧。

  1

  1月16日,滴滴发布微博。监管部门恢复了滴滴的新用户注册。

  读者微信群里聊天。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为啥政府放了滴滴一马,为啥不彻底禁用滴滴?

  我的观点不同。我一直认为,政府不会把滴滴一棍子打死,滴滴恢复用户注册,恢复常态,是一个好消息。

  2

  2021年7月关于滴滴的事情,我写了两篇文章:

  《滴滴到底错在哪里?》

  《有小聪明,缺大智慧-再说说滴滴》

  滴滴在上市问题上阳奉阴违,犯了愚蠢的严重错误。文中我对滴滴的评价是有小聪明,但缺乏大智慧。

  滴滴之所以做这个选择,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历史和基因。当时我是这么写的:

  做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和传统监管存在碰撞和博弈。VIE架构,就是这种碰撞博弈形成的一种妥协结果。这个咋一看不可思议的架构,也造就了中国全球第二的互联网行业。

  而网约车的诞生,直接挑战严格牌照管制的出租车行业。无论是滴滴还是Uber,都一直在挑战法规边界。很多西方国家,对网约车监管,比中国更加严格。

  从滴滴的过去发展历程,并非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老实孩子。无论是2014年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还是2016年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滴滴都没有主动向监管部门申报。

  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财经》获悉,在(合并)上一周,交通部官员还专程和滴滴、优步中国确认过是否有可能进行合并,但当时交通部得到的答案是——不会合并。上述接近反垄断局的人士也表示,他们在上月也向优步中国求证此事,依然被告知——不会合并。

  2016年9月,商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滴滴和优步的合并,并未向商务部申报。商务部将对合并案进行调查。然而,直到今天,这个反垄断调查仍然没有结案,滴滴也没有受到处罚。

  在过去,滴滴经过了很多风风雨雨,在与监管的博弈过程中,可以说是步步前进。中国在网约车领域的监管政策,可以说是非常自由宽松的,比德国、日本以及美国部分大城市都要宽松。

  在一次次的监管博弈中,滴滴形成了不管监管咋说,只要没有明令禁止,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了再说的习惯。确实,如果滴滴是一个老实听话,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好孩子,网约车这个生意,根本一开始就做不起来。

  当滴滴还是一家小公司,在监管模糊的情况下,低头前冲,糊弄一下,做了再说,还算说得过去。国家一直也是愿意保护新生事物。但当你已经是垄断平台,是系统重要性公司时,再这么做,就一头撞上铁板。

  3

  当时我写道,滴滴这件事,对中国最大的伤害是破坏了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的相互信任。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只有政治家,没有企业家,更不要提企业巨头了。那时的中国,只有政治力量(党),没有商业力量(民营企业)。

  改开以后,商业力量被释放出来,成为四十年经济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十年后,中国不仅仅有了企业家,他们中的佼佼者,已经可以称之为巨头。和美国不同,中国还是一个政治力量起绝对作用的国家。中国的商业力量的成功,是建立在政治力量对商业力量信任的基础上。

  在中国,政治力量相信,大多数企业家虽然有点小牢骚,但还是爱国的,是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上是拎得清的,关键时刻是会和国家站在一起的。

  这种政治力量对商业力量的信任,是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石。

  与此同时,商业力量也信任政治力量。相信政治力量会依法治国,不会再搞阶级斗争。政治力量不会用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激烈方式去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企业家愿意在中国创业、发展、投资、生活。

  这种相互信任一旦受损,甚至只是给了外界一个受损的印象,都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过去的一年多,这种信任被损害后的负面影响,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

  当时文中我写道:

  我相信我们的监管部门有高度的智慧,能处理好这个问题,让滴滴这样的调皮捣蛋的坏小孩得到教训,改正错误,永不敢再犯,同时不会一棍子打死。

  如果滴滴并没有蓄意泄密,卖国的话,该重罚,但不该打死。

  确实,监管没有一棍子打死,罚款了,停止新用户注册一年多。但企业没垮,坚持下来了,也不容易。

  滴滴重新恢复新用户注册,但留下的信任伤痕不可能一夜之间消失,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修复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的相互信任。这种信任的修复,需要的时间也许要以年计算。

  4

  有些人阴阳怪气的说我是“爱国博主”,姑且算是一种赞誉吧。说“爱国”总比“卖国”好。

  我一直认为爱国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如果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和比如美国这样的其他国家相比,更爱中国,我认为就可以说是爱国。

  大家常常说祖国母亲,把祖国和母亲画等号。但是要问我更爱国还是更爱妈,我更爱妈。要问我爱国还是更爱孩子,我更爱孩子。我并不会觉得因为和国家相比,我更爱家人,我就不爱国。

  创业者亲手创办了一家企业。很多创业者眼中,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那么,创业者应该更爱国还是更爱自己创办的企业?如果一个创业者更爱自己的企业,还算不算爱国?

  我觉得都应该算爱国。不同层面的事物不能比较。在中国和外国发生利益冲突时,站在中国一边就算爱国。法律框架下,在国家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个人利益一边,是大多数正常人的选择,不值得提倡,但也无可厚非。就算在国企工作,也得拿工资呀,工资少发了也得去据理力争呀。

  为国献身,是英雄。我们尊敬英雄,但没必要用英雄的标准去要求对普通人。祁瑞全是英雄,祁瑞宣也不是什么坏人。小事有些毛病,大节无亏就没问题。什么是大节有亏?在关键问题上,为个人利益,出卖国家利益,就是大节有亏。

  举个例子,一个中国人在外企打工,政府采购时,在商业谈判中争取企业利益,虽然是外企,但这我觉得没啥问题。但一个中国人在外企打工,去窃取国家机密,就是大节有亏。

  爱国是相对的,其实忠诚也是相对的。

  之前创业的时候,我和搭档常说一句话。什么员工对企业最忠诚?是除了我们这里,外面根本找不到工作的人,对企业最忠诚。优秀的人才,外面各种机会,随时可以跳槽,怎么可能对我们这个公司多忠诚。

  成功的企业家情况更加复杂。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有很多选择,国籍自由。优秀的企业家很多国家都争先恐后邀请。我认为,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中国遵守中国的法律;如果中国和外国利益发生冲突,必须要二选一时,会选择中国。就是忠诚,就是爱国。

  特斯拉,苹果把生产转移到中国。这个一定是基于特斯拉或苹果的企业利益做出的决策,但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有比较轻微的冲突,选择企业利益,很正常。但如果特斯拉或苹果面临二选一的站队选择,只能选一个国家。特斯拉和美国100%会选美国,会遵循美国的利益,不会遵循中国的利益。

  马斯克,库克是爱美国的企业家;特斯拉和苹果是爱美国的企业,不爱中国。

  同样,如果真有一天要二选一。我相信,90%以上的中国企业家都会选中国。无论是从利益角度,还是感情角度都会选中国。

  有人说,企业家选中国因为利益,大部分收入、员工、工厂都在中国。二选一只能选中国。但那又如何呢?

  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又何必纠结。在关键时刻能站在中国一边,我认为,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9:04 , Processed in 0.0937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