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99|回复: 0

树神彧:纪念他,忽视他,都只和你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 14: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这篇文字,可能会让你看得不太舒服,甚至心绪难平。但如若能耐心读完,小树相信这些不迎合的内容,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界。

  1

  昨天晚上,小树的读者群内,有一位群友发了一些纪念武汉李医生的内容,结果引发了一些争议。

  而这些争议促进了小树的思考,以至于今天可以写出一篇长文。

  一个人的悲与喜是一个人的悲与喜,但一群人的悲与喜就不止是一群人的悲与喜了,而是处于时代的变迁之中,由大陆板块的变动带动了起与落。

  在向逝去的生命致哀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思考,疫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李医生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正是处在了两个时代的交界。前者,是瞒报还会成为选择的旧时代,后者是瞒报不再会成为选择的新时代。

  科技和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信息自下而上的通畅程度。

  瞒报一直是几千年来的痼疾。下面对于个人得失的犹豫,会让上头错失第一时间整顿和挽救集体利益的最好时机。

  而如今,这个千年痼疾,可能正因为这三年+科技进步有了根本性改变。

  这主要有四点:

  首先,病毒的特殊性使得汇报必须及时,晚了一个小时,可能就是成百上千的扩散。

  这让很多干部养成了及时汇报的肌肉习惯。而这种提升效率的习惯会因为进入机制、考评等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

  其次,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进一步夯实,舆情采集能力的进一步升级,使得信息的隔离成为愈发困难的事。

  上级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还要瞒,那就是找死。必须赶紧汇报,以免被其他渠道的时间差证明自身工作不力。

  第三,疫情防控大幅增加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力度,这是历史行程中的助推器。

  下面权力的相对削弱,其实也意味着责任的相对削弱,及时汇报的顾忌也相对削弱。

  最后,当年疫情初期汇报不及时、不充分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得所有人心中都有巨大震动。

  一边是及时汇报可能导致的问责,一边不及时汇报导致问题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后者的期望值E由于疫情而指数级扩大后,下面在权衡时,都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了。

  虽长期以来,上面一直三令五申严惩瞒报,可侥幸者总是层出不穷。而这三年+科技进步,终于使得瞒报的动机和可能性有了划时代下降。

  诸位读者朋友可以回忆一下,这三年来,有关官方对于下级瞒报的惩戒的新闻,是不是远比过去少了?

  而信息通畅带来的治理能力与执行力的抬升,终究会转化成我们个人的利益。

  2

  回到开头。

  当那位群友转发李医生的纪念内容时,各位猜猜小树是什么感觉?

  说实话,我觉得很不舒服,觉得这是戳痛处、揭伤疤,觉得这是借机攻击体制,觉得这是刻意的负能量,甚至觉得是对我个人的冒犯。

  大概也是因为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和小树的一样,不喜欢李医生被刻意地拿来说事,所以相关内容才引发了争议。

  可是,当我完成了1部分的思考后,又觉得戳戳痛处、揭揭伤疤也是好事,毕竟,这等于是提醒所有处在体制乃至非体制的人士们,信息涩滞的旧时代正在过去,上下通畅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无论传播者是出于什么“居心”,都能客观上促进新旧时代的加速翻篇,而翻篇带来的好处,都是和我们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

  事实上,李医生能评上烈士,能被追授五四奖章,主要原因并非之前传的对部分人情绪的安抚,而是他之前的信息突破了阻隔并倒逼了重视。

  这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为什么客观上对我个人利益有益的行为,会让我第一感觉如此不适呢?

  事实上,这样的第一感觉并非偶发,而是我察觉到的,自己已然长期存在的现象。

  这些年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得负能量了,任何一丝对宏观的批评,或是变相的批评或暗示(如对李医生的纪念),都让俺第一感觉不舒服,即便这些批评许多确实是客观、切实的。

  虽然我也知道,自满会带来退步,而批评和容纳批评的谦逊能带来进步和改善,这对我个人都是利远大于弊的。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我把个人的荣光,和更宏观的荣光绑定得太深,导致我为了情绪价值让渡了个人利益。

  或者说,我正在拿个人利益换取情绪价值。

  但这是我的错吗?或是屏幕前的,和小树一样,越来越看不得负能量的你的错吗?

  这又不尽然。

  小树曾经写过当下的时代主题,即,风雨交加,加之灯塔熄灭,人们更贪恋起家里的温暖火光。

  三年前写的,今日依旧适用。

  当狂风更加猛烈,豪雨更加滂沱,我们自然也更为依恋家里的温暖火光。而有损火光的光芒的任何行为,我们都会自发自觉地加强维护。

  这越来越是我们在环境中得到的,少有的温暖了。

  “第一感觉”是神奇的存在,它是我们潜意识(在长期不为我们知晓的深思熟虑中)做出的判断,它的正确性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得多。

  可是,它的运用却并没那么直接,或许还需要稍曲折的翻译。

  比如,当我们看到那些负能量内容而第一感觉滋生不快时,有没有想过,不快针对的也许并非负能量内容本身,或是传播负能量内容者的“居心”本身,而是对于温暖火光的损害的不满呢?

  第一感觉的不舒服越是强烈,越是说明我们对温暖火光的依恋,越是说明我们对风雨程度的判断。

  出于趋利避害,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会主动忽略很多负面信息,比如一些重要数据,比如一些可信大V的判断,而主动选择偏信那些会给我们好消息或是情绪抚慰、情绪发泄的内容。

  我们为了让日子更好过,主动选择了降智。

  但是我们的潜意识理性得多,它没有趋利避害的人性弱点,它会完全调动智力和经验对摄入信息进行分类判断,最终在“第一感觉”触发时给了我们直接反馈。

  我们的潜意识深深知道,什么信息是对的,什么信息是错的。

  很多人每天不是只看正能量内容,就是只看远避现实的东西,可对温暖火光的强烈依恋还是出卖了他们,他们潜意识里对当下现实的判断已然如此不乐观。

  回忆一下,在十年前,在十五年前,咱需要如此地热衷地维护温暖火光么?

  有没有想过,不是他们变了,而是环境变了,周期变了。

  别再麻痹自己了。一起做好过冬的准备吧。小树与你共勉。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9:47 , Processed in 0.1566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