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13|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42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9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而当各自核心利益受到巨大损失的时候

  早已心怀鬼胎的欧洲诸国恐怕就距离做鸟兽散便为期不远了

  【消息】11月24日,据媒体报道,联合国副秘书长公开呼吁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的军事行动应立即停止。

  【时事视点】对于联合国副秘书长公开呼吁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的军事行动应立即停止的言论,看上去似乎大公致正,但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则是避重就轻。所谓“重”,就在于身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上,仍然极力回避谈及究竟谁是炮击核电站的幕后真凶,尽管这一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从2015年“转折年”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8年,西方全球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已从“绝对霸权”转为“相对霸权”,尽管如此,其仍然把控目前国际秩序,具体表现就在于,包括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仍为其所掌控。这也是此前我们多次建议国际社会不妨以国际原子能机构“渎职”为切入点,评判扎波罗热核电站核安全问题,评判核不扩散问题的初衷所在。

  在此,我们再度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将联合国总部迁出美国。既然今天西方不要脸到了“自毁长城”的地步,那国际社会还要这些脱胎于“美、苏”两超级大国“G2共管”框架、现为西方一家主导国际秩序之基石的“破规矩、烂条框”有什么用?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未来,联合国的命运恐怕会与WTO的命运类似。包括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等国际组急需改革。改革,改革,革的就是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命”。换句话说,改革的本质,就是瞄着从根本上打倒西方金融霸权。

  在继续展开下一节讨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11月24日,据俄媒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外部供电再次被切断,目前依赖自身的柴油发电机运行。

  【时事视点】为了更好的展开讨论,我们不妨先分享一段“《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简评》-0021-关键词:中东全面破局、中东大乱、尊王攘夷”的内容,原文如下:

  …

  第一、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提议的所谓“安全区”之所以让俄罗斯无法接受:其一、这一提议涉及此前刚刚写入俄罗斯宪法的入 俄东乌四州相关主权问题,而这又直接关系到普京政权的权威性与稳定性;其二、俄罗斯逐渐意识到,即便同意西方提出的建立“安全区”的建议,恐怕也不能阻止 西方对俄罗斯核讹诈进一步进行;

  第二、在西方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提议建立“安全区”并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国际原子能机构质就是“西方豢养之走狗”之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所谓“淋漓尽致”,其一、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其丑陋的角色,与“绑票开条件的绑匪对受害者进行敲诈”的嘴脸一模一样,不仅“越权”, 且严重背离其成立之初衷与安身立命之本,对此,我们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其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拙劣手段堪称西方惯用之“左手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的典范,其险恶用心显然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狮子大开口般开出“高价”且坐等俄罗斯前来“还价”;另一个层面、如果俄罗斯仍然拒绝配合,则,后果自负(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严厉警告)!

  …

  结合上面这段内容分享,不难看出的是,消息中描述的“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外部供电再次被切断,目前依赖自身的柴油发电机运行”这一情况就是西方惯用“左手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典范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展示出的拙劣手段中内嵌的险恶用心之“另一个层面”,即:如果俄罗斯仍然拒绝配合,则,后果自负(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严厉警告)内在逻辑之必然发展。

  此外,消息中描述的“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外部供电再次被切断,目前依赖自身的柴油发电机运行”这一情况也意味着,目前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的氛围仍然极为紧张,且愈发类似于2月24日俄乌战争(俄方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爆发前夕的那种紧张氛围,显然,乌克兰局势仍持续运行在“高压”状态。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俄罗斯虽然等到了冬天,但距离严冬恐怕还有距离的情况下,俄罗斯或也逐渐认识到,继续被动的等下去恐怕是不行的。

  我们继续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11月23日,据媒体报道,当天导弹袭击造成乌克兰国内所有核电站以及大多数火力和水力发电站暂时停机,输电设施也遭到破坏。乌克兰全国各地的绝大多数用户遭遇断电。

  【时事视点】11月23日,俄军发起了新一波空中打击,乌克兰的重要政府设施,如总统府等仍然不是俄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对此,东方时事解读想要着重强调的是:

  第一、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在今年3月底,俄军兵临基辅城下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出过建议,俄军不妨效法当年北约空袭南联盟之法迫使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迅速垮台。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大规模空袭乌克兰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迅速激起乌克兰民众对泽连斯基政权的不满,在乌克兰内部亲俄势力的策应下,迫使亲西方的乌克兰政府下台。在此基础上,对已经群龙无首的乌军重兵集团围而不攻,对突围的乌军(脱离其坚固防御体系)露头就打。遗憾的是,俄军在兵临基辅城下的关键时刻,极度令人匪夷所思的撤围而去。而撤围而去的原因,至少在堂而皇之的层面有一条——出于人道主义。

  第二、如果我们将11月23日俄军发起的新一波空中打击与“第一”中的内容相比较,不难发现,虽然“做的事情类似”,但时间上却从3月底,推到了11月底,中间差了整整8个月。

  第三、我们想说的是,俄罗斯不也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早前相当“宋襄公”,8个月过去了,却又想做“秦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战争,是残酷的,所以,我们要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这没错,但,只要有霸权主义,在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与霸权主义及霸权主义的走狗进行坚决地斗争去追求和平,别无它法!然而,11月23日空袭中的俄军然不打乌克兰总统府等重要政府机构、设施,让霸权主义的走狗们做抱头鼠窜状,而去打民用基础设施,恐怕无论从战略时机层面,还是从人道主义层面上,都不合适。显然,俄罗斯仍然与西方“黏黏糊糊”,其决策层仍对西方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四、从基辅撤围而去,到近日俄军退出赫尔松,相当一批乌克兰内部的亲俄人士遭到泽连斯基反人类政权的残酷镇压与清洗,包括8个月内阵亡的俄军士兵在内,他们的牺牲仅仅为的是俄罗斯可以继续与西方“黏黏糊糊”。

  以上四点内容构成了我们对于11月23日俄军对乌发起新一轮恐袭之观察的一个侧面。

  在观察的另一个层面,我们也要客观看到本次空袭所产生的巨大破坏效果,那就是“乌克兰国内所有核电站以及大多数火力和水力发电站暂时停机,输电设施也遭到破坏”。

  现代社会,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一时一刻都离不开电力,所以,乌克兰的大停电,也必然导致已经因战争而大受打击的乌克兰经济快速走向崩溃。不仅如此,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会大为下降,比如,生产、修理受损的军事装备,没电恐怕是不行的。而面对“无电”的生活,乌克兰社会在指望不上乌克兰政府提供什么的同时,恐怕也很难指望欧美的援助,包括那个跳得最高的波兰。如果欧美、特别是波兰最终“做缩头乌龟”,那么,“隆冬”之下的乌克兰民众恐怕除了“大规模”越境逃生,走上街头举行反饥饿的游行示威外,别无它途。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空袭不仅造成火力和水力发电站暂时停机,更造成乌克兰国内所有核电站(除去扎波罗热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之外)的停机。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其中或内嵌了俄罗斯发出的一段“低调、涉华、有内涵”的强烈警告,那就是,西方玩得核讹诈,那么俄罗斯难道玩不得核讹诈?如果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最终演化成为严重的核灾难,那么不排除乌克兰其它的核电站全部一起“陪葬”、大家同归于尽即可!

  不过,尽管被西方逼得无路可走的俄罗斯终于反其道而行之反向威胁了一把西方,但我们仍然坚持此前我们给出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与中国实质性联手,是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对俄罗斯无限制核讹诈或只有最极限,没有更极限的极限战略讹诈的唯一途径。换言之,俄罗斯此举虽有几分“狠厉之色”,但仍不能根本上杜绝“西方邪恶势力的核讹诈”,因此,未来一段,我们对“以扎波罗热核电站为代表的核安全”的担忧是持续的!

  在展开最后一节讨论之前,我们最后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11月25日,据媒体报道,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出席一艘新核动力破冰船的下水仪式。普京发表视频讲话时说,这类船只对俄罗斯具有“战略”重要性。俄罗斯正在大力推动开发北极,寻求新的能源市场。

  【时事视点】随着冬季的到来,随着西方对俄罗斯施压愈发趋于极限,随着中国开始向国际局势的发展中注入“变量”,俄罗斯在乌克兰与西方继续死磕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退路,加紧制造核动力破冰船,显然瞄着的北极航线,瞄着的是中国市场。尽管至今俄罗斯仍然怀揣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但残酷的现实恐怕也让俄罗斯愈发深刻的认识到,没有中国这一“大后方”的支持,俄罗斯极难与西方在乌克兰继续对抗下去。

  随着俄罗斯新一轮空袭造成的破坏性的持续发酵,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愈发密集的向西方要东要西,在这个问题上,欧盟首当其冲。然而,欧盟的主要国家、欧盟的“两大旗手”之德国和法国哪有更多的物资和资金可给?

  有趣的是,近日有消息显示,俄罗斯公开指责乌克兰截留过境输往摩尔多瓦的天然气,显然,俄罗斯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直接激化乌克兰与欧洲的矛盾,间接欧美之间的矛盾。无论是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称德国曾希望乌克兰政府迅速垮台、波兰要求就德国拒绝支付二战赔偿事宜展开国际讨论也好;还是访华归来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大呼“震撼心灵”、法国总统马克龙“请客吃饭”要求企业不要前往美国也罢,至少到期目前为止,距离我们所说的“欧美公开争吵”还有距离、但已经隐约听到“争吵声”似乎在变得愈发清晰。

  “肚子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在“肚子问题”之前,一切都是浮云。尽管美国对于这种愈发清晰的“争吵声”感到十分不满,但恐怕面对西方整体实力的大幅下降也只能“望(大西)洋兴叹”。随着严冬脚步的不断接近,乌克兰正在变为西方手中的“巨大包袱”,而当各自核心利益受到巨大损失的时候,早已心怀鬼胎的欧洲诸国恐怕就距离做鸟兽散便为期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23:02 , Processed in 0.0937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