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64|回复: 0

云石:经济恢复:防疫爱好者拉动消费,放开躺平派承担损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5 1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之前大家是持何立场,中国与病毒共存已是既成事实——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奥密克戎的极高R0值,财政的枯竭和经济的不堪重负,民众、尤其是线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压力倒逼,共同促成了这个结果。这种情况下,恢复经济取代防疫,重新成为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而恢复经济,内需消费重启成为重中之重。中美脱钩、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投资和出口在明年已不可指望,内需成为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问题是,内需能启动吗?很多人对此抱有存疑:毕竟三年疫情下来,各地财政早已空空如也,民众也是大把大把的喊没钱。而疫情未灭前提下的放开,势必导致接下来工业生产和物流效能受损——所以通货膨胀势必到来。这种情况下,内需能否如预期般拉动,确实让人忧心。

  不过,对此我还是有些信心的。在我看来,内需启动是可以期待的。只不过方向上,可能跟之前鼓噪放开的人——尤其是线下服务业从业者的预想大相径庭——明年的内需市场复苏,很可能呈现出两个极端,就是防疫派加剧消费,放开派失业破产;工业产能有限复苏,线下服务业萎缩。换句话说,防疫爱好者,将撑起明年内需消费,稳定中国经济的脊梁。只不过最支持放开的第三产业从业者——尤其是线下服务业从业者,不仅很难从中分享红利,反而有可能继续失血,加速萎缩。

  为什么这么说?这还是要从不同群体的心态和经济状况中说起。

  首先,内需启动,需要人民有钱才行。当然,现在很多人喊着没钱了腰包空了,但这个只是部分人,或者说是很多之前支持放开的群众的身边统计学而已。实际上,根据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6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80亿元。

  这份统计数据,清晰的告诉我们——其实社会上是有钱的,而且钱还不少。之所以很多人觉得没钱,是因为之前的疫情和防控,阻断了钱的流动而已——部分人钱不断累积,部分人积蓄则不断缩水。

  所以,接下来我们只要让这部分有钱人把钱拿出来消费,内需启动就迎刃而解。

  但怎么才能让这部分人消费?主要由中低端第三产业,尤其是线下服务业者构成的放开派,希望的是放开后大家出来吃喝玩乐消费。但实际上,这段时间放开的经历,已经狠狠打了他们的脸——报复性消费不仅没来,反而大街上更加冷清。

  当然,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不死心,认为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春节过去第一波高峰结束,市场会恢复正常,所谓的烟火气会卷土重来。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跟放开初期比,烟火气肯定会有所恢复;但别说重回2019,就是重回解封前,也是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其实原因,在之前的那篇《别做白日梦了,解封后也不会有消费反弹》中已经分析:现在社会上还有钱消费的是哪些人?除了极少数的土豪外,主流人群中还有钱的,一部分是工业人群,另一波就是高认知中产——前者因为封控期的闭环管控,社会消费场景大幅减少;后者一方面更清楚奥密克戎的真实危害,一方面自己从事的行业受疫情直接冲击较小(体制内或者金融、互联网等中高端第三产业),所他们算是封控阶段清零派的主要拥趸。

  当然,随着管控放开,清零派已经不复存在。但这并不代表这部分人就会拥抱开放——疫情并未真正结束的现实,决定了工厂为了尽可能维护生产秩序,未来依然会加强工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工人与社会面的直接接触——工厂较高的组织化、纪律性也有助于他们落实这一点。

  至于中产,虽然清零已成往事,他们会自动转化为防疫爱好者——感染后的痛苦,重复感染折损劳动效率和身体的潜在风险,以及对家中老小的担忧,会让他们长期尽可能减少社会面接触。

  这是不可避免的。不管舆论怎么扯,不管专家怎么掰,毕竟海外的大量数据摆在这里——这玩意普通人不看,但拥有相较较高知识搜集和分析能力的中产——至少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心里有自己判断的。所以在疫情真的变得无害前,能不得就不得,能晚得就晚得,能少得就少得,依然会成为这部分有消费力人群的信条和法则——办法就是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社会面接触。

  当然,这只是部分人群而已——甚至可以说只是少部分。但问题是,真正有消费能力的本来就只是大众中的少部分。但这少部分有消费力人群中的相当一部,从清零派转型为防疫爱好者,深居浅出,对线下服务业的打击依然十分严重——他们不仅自己减少消费,而且由于他们的不消费,导致钱无法顺利传导给线下服务业,所以线下服务业从业者也会面临收入减少,进一步导致他们本就有限的消费力也随之萎缩。这一连串的滚雪球下来,依然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比例——原先爆火的老店网红店盈利会减少,变得无利可图。再加上一波波持续感染,尤其是小高峰反复到来时很多人的阶段性脱离社会接触,这些原因,会共同促成原本就生意一般,勉强维持的店,跌破盈亏平衡线,然后关门倒闭。

  所以,除非疫情真正结束,否则明年的线下服务业,依然会十分艰难——对于支持放开、期待放开,放开后发现情况不对,但又仍在咬牙支撑,寄望开春后生意回暖的大部分实体店主来说,恐怕愿望依然会落空——开业赔死,不开业等死,或许才是放开后的新常态——直至疫情真正结束,或者从业者残酷内卷后的冗余体量淘汰出清。

  但这么一看,内需启动岂不是无望?

  非也!中低端第三产业,或者说线下服务业,确实会面临残酷的洗牌。但内需从来就不单指线下服务业——甚至它们本来就不是内需的根基。虽然第三产业占据了总就业人口的48%,线下服务业又占据了其中大部分。但由于这部分产业从来就不直接创造财富,它们的作用,本来就只是提供就业岗位,以及为大众提供更舒适的社会生活状态而已。内需的真正关键,还是在于生产,所谓的内需拉动经济,主要也不是购买服务,为服务支付额外溢价,而是对商品本身积极付费购买——这才是消费带动生产的真正逻辑。

  在这一点上,其实明年还有希望的。因为,有钱的防疫爱好者,也会因为防疫需要,而激发出新的刚性需求——而且是大宗需求。

  首先就是改善型住房。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调整,基本上算是阶段性调整到位。接下来,考虑到地方财政枯竭和经济形势不振,房地产作为夜壶又会被拧出来。

  而明年也确实是改善房入手的好时机。消费力方面,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人民手中其实是有钱的。只是因为疫情的原因,钱的分配逻辑较疫情前发生变化,被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

  而这部分人,就是防疫爱好者——毕竟他们之所以之前支持清零,现在热衷防疫,除了本身的高认知外,一个更关键的原因,就是这部分人的收入,在过去几年肯定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甚至还有所增加的。

  而明年,就是他们出手购房,尤其是购买改善房的最好时机:毕竟一套低密度,高品质的改善房,无疑是减少感染概率,增加深居浅出环境下生活舒适度的迫切诉求。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调整,价格已到阶段性底部;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明年房地产市场政策肯定会更加友好;全球经济危机、房住不炒、以及生育率降低、乃至超额死亡率上升的大背景,以及线下服务业明年继续萎缩,部分中小老板割肉卖房所形成的对冲,也会共同组成稳定阀,不会让市场行情失控——防疫爱好者不必担心房价飙升、高位接盘,自己沦为最后一波韭菜。

  所以,房地产——主要是改善房,应该会迎来一波复苏。并带动装修、家具家电等几十个行业回暖。

  家用汽车消费也会有力反弹。

  这种逻辑依然是构建在防疫需求增加的基础上。防疫爱好者既然要坚持能少感染就少感染,能不感染就不感染,能晚感染就晚感染的原则,那自己开车而减少公共交通工具就势在必行——以前很多人觉得公共交通便宜、方便又省心,自己没必要开车的,现在因为防疫需要,现在会倾向于购车;原先家里只有一辆车的,现在也可能购买两辆车。

  这就是防疫带来的内需基础。内需启动需要有人买单,买单就必须要手里有钱的人把钱花出来。而现在的环境下,有钱的基本上都是以前的清零派——也就是现在的防疫爱好者。

  在疫情未歇的大环境下,你专家和舆论再怎么鼓吹奥密克戎是感冒(当然,现在这些专家已经被打脸了),防疫爱好者也是不会搭理的——毕竟这些人心里都有杆秤,也都比较惜命——至少上怕痛,现在国外的数据和身边的例子都在那摆着,普通人不看、看不懂或者不在乎,他们是有心思看、看得懂也在意的。所以岂能被你轻飘飘几句话就给说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们重新去线下服务业大肆消费,这根本就不可能。但顺着防疫爱好者的思路,再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环境,就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

  而且这种消费,可比单纯的刺激线下服务业消费有用多了!毕竟吃一顿饭、唱一场K才花得了几个钱?而一套改善房,少说就是小几百万,连带着装修又是几十万、上百万;一辆车也是十几万到几十万!顺着防疫思路把房、车两大市场刺激起来,内需数据立马就会反弹!

  而且质量也更高——毕竟这些开支,对应的都是实体——别说汽车、家具家电了,就是房地产本身,在去除泡沫后,其实也是实体经济。再加上防疫爱好者会相应增加的全效空气净化器、日常防疫物资等开销,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对应上实体产业的。

  这就是明年稳定内需、稳定中国工业、乃至稳定中国经济的基石!

  当然,第三产业,尤其是线下服务业,因为防疫爱好者的离场及其连锁反应,肯定会面临萎缩——除非疫情真正终结,否则一场残酷的内卷出清在所难免。

  但这也反过来,会给中国工业体系的运转提供了补充。中国靠工业立国,工业效能以及相应配套的物流效率,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疫情并未结束,参照国外经验,未来一年数次的疫情反复小高峰不可避免——员工阶段性的休假看病,还是long—coivd概率都会增加,带来劳动效能的下降,这都会对工业生产和货运物流带来极大的冲击。虽然工厂管理会比社会面相对严格,但放开的整体大环境下,效能受损也是或多或少的问题——缺乏严格管理的物流业就更是如此。

  这种情况下,工厂和物流企业要尽可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唯有临时招聘或者储备更多员工对冲——这势必会增加企业负担,进而提升商品价格,加剧通胀。

  而三产难以避免的萎缩,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这种困境。三产提供了48%的大众就业岗位。它的萎缩,会为工业和物流业提供相应的劳动力资源补充,这不仅有利于保证工厂运行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压低因工人紧缺、工价过快上涨导致的商品价格提升,进而减少因疫情影响而对中国制造的冲击。

  不过,就算二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三产,尤其是线下服务业的大幅出清,在所难免。毕竟员工可以跳槽到二产——在社会整体劳动效能下降的情况下,健康者甚至有可能涨薪,但实体店经营者是没法跳的——而萎缩出清的过程,也会让他们的前期重金投入成为沉没成本。

  这恐怕是很多实体业主没有想到的——毕竟在之前关于清零和放开的争执中,实体业主是支持放开最积极的。但实际上,参照海外数据,各国放开后,实体业都经历了严重的衰退——所谓的反弹都是短暂的,小幅度的,衰退萎缩才是周期性的,整体性的。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势就是如此,疫情叠加经济危机,本来就是致命双杀。以前的封控虽然多有不便,但至少为大部分地区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线下经济运行环境,随着防疫屏障撤离,部分有钱消费者的离场,线下服务业只能直面市场萧条的后果。与此同时,在丧失了足量以及稳定安全的线下服务机构后,即便继续支持线下服务业的消费者。也将面临店家数量减少、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不安全感增加带来的多重困扰——这也是共存大环境下,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何况谁叫门是他们撞开的呢!

  总而言之,疫情过后,通过激活防疫派需求,内需反弹还是有希望的——所以经济运行秩序会得到维持。但这种维持,是建立在新平衡基础上的。因为经济危机和疫情骚扰的双重存在,这个新平衡,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让人感到舒服——不仅不如2019,同样也大概率不如解封前的绝大部分平稳时候。只不过,在现在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不坏的选择——毕竟好的环境是要大量成本维持的。三年严防死守,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社会成本,都已经无法承受。再想回到过去那样,客观上也已不具备可行性。所以,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以当下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出相对最不坏的新平衡。至于大家,无论是否不愿,也只好调整心态!毕竟,既然大趋势无法逆转,那就只有尽量适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5 14:31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