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521|回复: 0

环球科学:颜宁正式受聘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新型药物在60%骨髓瘤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2 16: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医学 ·

  新型药物在60%恶性骨髓瘤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

  在接受标准化治疗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几乎都会经历复发。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往往较差,需要附加治疗。近日,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经两期临床试验,证实一种新药物Talquetamab具有明显的疗效,能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Talquetamab的靶点是癌细胞表面受体GPRC5D,它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与T细胞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合,并诱导T细胞杀灭肿瘤细胞。在1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于2018年1月~2021年11月之间在世界各癌症中心招募了232名患者接受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从而确认了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推荐剂量。在2期试验中,143名患者每周接受一次治疗,145名患者每两周接受更高剂量的治疗。结果显示,药物对两组合计约73%的患者产生了治疗效果,其中30%完全缓解,60%左右大幅缓解。Talquetamab副作用较轻微,最常见的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皮疹、味觉变化和指甲疾病等。

  · 新技术 ·

  纸一样薄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将任何表面变成电源

  传统的硅基光伏电池需要被封装在厚重的玻璃保护层中,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场景;而过去开发的薄膜光伏也面临着制造复杂、容易撕裂、效率低等挑战。近日,一项发表在Small Methods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开发出了超薄有机光伏电池,不仅易于制造、重量极轻、产电效率更高,还能贴附到任何表面,使之成为电源。

  科学家用槽模涂布机将电子传输层、光活性层等的材料涂覆在载体基材上,组合成仅厚15微米的有机光伏电池。接着,他们将超薄的光伏电池转移并压到轻巧、高强度的复合纤维织物Dyneema上,使之不易被撕裂,并易于安装到其他表面上。新开发的光伏电池功率可达每千克370瓦,比传统光伏电池高18倍,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科学家 ·

  颜宁正式受聘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

  据公众号“深圳特区报 ”消息,12月10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市委书记孟凡利,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出席活动并向颜宁颁发聘书,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颜宁在致辞中表示,将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努力把深圳医学科学院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领湾区、辐射全国、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转化创新基地。深圳医学科学院(筹)主要承担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各项筹备及项目推进工作。深圳医学科学院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主要职能包括科学研究、教育交流、创新孵化、政策咨询等。

  · 古生物 ·

  恐龙尾巴并不能制造超音爆

  MIT根据模型模拟的梁龙尾部前8节施加初速度后,尾端的运动过程(视频来源:Simone Conti)

  过去曾有研究人员提出假设,梁龙尾端结构是类似于鞭尾的毛簇,它的移动速度会超过音速(340米每秒),并造成小型超音爆。近日,一篇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文章显示,研究人员用一个基于5个化石梁龙标本的模型,模拟了梁龙尾部运动。这一模型尾部超过12米长,重1445公斤,由82个代表椎骨的圆柱体组成,附着在一个不能移动的髋骨基部。当尾基部以弧形移动时,它会产生挥鞭运动,最大速度可达33米每秒——比声音在标准空气中的速度慢十倍多,无法产生超音爆。

  研究人员测试了他们的模型尾巴是否能够承受足以产生超音爆的高速带来的压力。他们发现,细的鞭状尾在340米每秒的最大速度下无法不破碎。研究人员随后测试了三种一米长的假设结构(模仿粗鞭的结构末端),加在模型尾巴的末端,看是否使之能以音速移动而不至破裂。第一个是皮肤和角蛋白组成的三段结构,第二个由编织的角蛋白丝组成,第三个是软组织组成的连枷状结构。没有一种结构能够承受340米每秒的速度下的压力而不令尾部破碎。这些发现共同表明,梁龙的尾巴可能无法达到制造出小型超音爆的速度。但研究人员推测,梁龙仍有可能快速移动尾部,作为防御武器或与其他梁龙打斗。

  · 神经科学 ·

  人体“第六感”中的关键基因

  本体感知神经元(proprioceptive sensory neurons,pSN)是人类协调自身关节、肌肉运动的关键,能在人体无意识下,协调人体的姿势、行动等等,也称为人体的“第六感”。此前的研究显示pSN的胞体位于脊髓的背根神经节,通过长神经纤维连接到肌肉和肌腱等,能不断记录身体每块肌肉的拉伸和张力,再将信息发送到中枢神经系统。近期,在一篇发表于《自然·通讯》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腹部、背部和腿部肌肉的pSN中被转录的基因,发现了与每个肌肉群相连的、pSN表达的特征基因。此外,他们还发现了表达数个肝配蛋白(ephrin)及其受体的基因,这些蛋白质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参与引导新生神经纤维到达目标,在肌肉特异性神经网络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这项研究能促进对本体感知的了解,帮助治疗一些相关的骨骼或肌肉疾病。

  · 新技术 ·

  新型光学逻辑门比现有技术快100万倍

  光学手性逻辑门会根据输入光束的手性发出不同的圆偏振光。图片来源:YI ZHANG / AALTO UNIVERSITY

  逻辑门是计算机的基础结构单元。传统的逻辑门是基于电子的,但科学家一直在开发基于光的光学逻辑门,以满足下一代计算需求。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篇文章显示,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光学手性逻辑门,它比现有技术快约100万倍,具有独特的并行运算潜力。

  科学家使用了二氧化硅块和单层二硫化钼构造逻辑门,这种晶体材料对圆偏振光手性敏感,因此使用圆偏振光作为输入信号,使得输出光束取决于输入光束的手性。由于这种手性过程仅来源于晶体的几何对称性,因此它也适用于其他具有三重旋转对称性的晶体。同时,由于该过程与光的波长无关,因此它不也受带宽约束。甚至还可以结合使用FWM(四波混频),SHG(二次谐波产生)和SFG(和频产生)三种不同的光学过程,在同一个器件里实现多逻辑门并行运算。此外,科学家还展示了这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逻辑门可受电压控制,因此也可用于实现光电混合计算。

  撰文:马一瑗、韩佳桐、陶兆巍、clefable、不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3 23: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