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2|回复: 0

北风:“早阳早自由”,居然是根据“专家建议”推论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2 09: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人口密集的城市,出现了阳性病例增多的现象。

  同时,因为许多人根据“建议和指引”开始屯药,于是这些城市出现了“感冒与退烧药”的临时短缺。

  网上出现一些病例的“两个特性”非常的普遍。

  特性一:就是“防不胜防”,无感觉也不知道解除了谁,就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阳性了。

  特性二:因为病例所在城市“药品短缺”,病例“中招”太突然,没有准备药物,只能找同事或朋友求助,非常狼狈。

  结合这两大特性,网上有“大聪明”提出,为了防备“无准备的突然感染”,是不是可以尝试在早期有准备的“先感染”,然后最先获得半年的免疫性?

  既然已经准备好“奥密克戎”是间隔半年就会得一次的“重型流感”,那么最先得一次,然后换六个月的彻底自由,是不是“很聪明”?

  这一“反套路”的建议,居然还自称是“根据专家建议推论出来”的,流传很广,因此值得我写文章分析一下。

  壹,对专家建议“断章取义”,就是最大的“恶”!

  今天的几条热搜,只看标题的话,“感觉打架严重”。

  比如那些建议“早阳早自由”的观点,就说从钟南山院士的“观点”推论出来的。

  热搜中呈现的钟老的一句话,是“感染奥密克戎等同打了一针疫苗”。

  这个观点即便是一个“修辞手法”,也显得比较突兀。

  于是我特意去看了钟南山院士的表述全文。

  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对奥密克戎毒株在我国的发展,给出了一些防疫检疫与科学判断。

  其中介绍了奥密克戎的许多特性,前面八条许多人都视而不见,钟南山院士的这句“修辞比喻”出现在第九条。

  原话确实是“感染奥密克戎后,绝大多数人不会二次感染与重症,相当于打了疫苗”。

  在这句话的后半段,钟南山院士紧急补充“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钟南山院士的这个观点是有世界多个国家的研究数据支撑的。

  首先是卡塔尔的数据,根据卡塔尔的数据研究,感染奥密克戎后,无论有无症状,78%的人在随后几个月都不会二次感染。

  然后是丹麦的数据,丹麦的数据是观察一个超过“过万病例”的样本总结出来的,

  其中98%的病例,在未来半年没有二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因为一般的疫苗“防感染”的概率,也很难超过78%与98%,不谈症状与伤害,只从“二次感染概率”来说,奥密克戎感染后,确实像一针“加强针疫苗”。

  因此这个比喻本身是没问题的。

  但是钟南山团队的科学判断包括许多条,前面一些条款还是希望大家做好防护,不要“患病”。

  到了第九条,是考虑到未来许多人确实会感染至少一次,然后感染后“不用过度担心症状”或“二次感染”。

  就给了一个“感染就好比打疫苗”的安慰性说法。

  许多人不管科学团队的全面表述,只截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部分,做成“热搜”,并且广泛传播。

  这种“断章取义”,是真正的“作恶”。

  贰,患一次奥密克戎,免疫不了下一种变异株

  首先钟南山团队的研究结论确实有几个国家的数据支撑。

  但是有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奥密克戎依旧在快速变异。

  奥密克戎的每一代变异株,感染之后,确实可以形成对本变异株的免疫,但是抵抗不了下一个变异株的感染。

  而随着现在欧美各国培养“新变异株”的速度,下一个新变异株进入国内的时间,往往短于半年,甚至已经登陆港台地区。

  所以不同专家,关于“患奥密克戎”之后关于二次感染的判断,看似“打架”,实际上却是“科学统一”的。

  目前科学界的统一观点,就是奥密克戎还在不断变异,如此短时间的科学判断不可能“权威而且全貌”。

  不过目前的公示有两条。

  第一,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一段时间内,确实会获得对“该毒株”的免疫力。

  这句话换成“稳定军心”的版本,就是“感染后”不要慌,对于你一段时间内不再次得病是有好处的。

  第二,感染一种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力,对下一种变异毒株无效,因此只要下一波来得快,前一波的免疫力无法阻止北下一个变异感染。

  第三,每感染一次奥密克戎,都是对自身“免疫力”的削弱,因此为了获得“免疫力”而刻意感染,是得不偿失。

  这些“共识”综合起来,就是“感染了不要慌,增加了一定时间免疫力,不算血亏”。

  但是,重点是“但是”,感染一次就削弱一次抵抗力,而且免疫力对新变异毒株无效,所以“刻意”感染就血亏了。

  所以专家观点总结起来就是“感染了就安慰安慰,但是能不得就不得,能晚得就晚得。”

  叁,“晚半年感染”,对自己和家人意义非常大!

  这次奥密克戎不断变异后,让我们清零防守失效的,是R0接近20的传播率。

  就是说,一个人感染后,如果没有任何干预措施,会平均感染20个熟人。

  所以任何一个人,做出“早阳早自由”的决定,都不是他一个人的选择,而要顾及自己最亲密的二十个人,以及他们每个人“亲密的二十人”。

  这其中有一些是年纪大有基础病的父母至亲,有一些是不满三岁还没有完成任何一针接种的婴幼儿。

  而一旦你一个人做出了“早阳早自由”的选择,也就是把他们二十人过早的暴露在“第一波患病高峰期”里。

  我们抗疫三年的最大成果就是让全世界各地区的疫情“都加速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可以不抹着他们过河。

  奥密克戎的重症率与死亡率确实极低,但是在港台,躺着不能动,吸入低纯度氧气,只要不仅ICU的,都算“轻症”,所以要确保这样的轻症充分治疗,而不至于转为重症,压平患病曲线,降低患病最高峰是防疫措施放开后的“第一诉求”。

  可如果是“早阳早自由”,就正好将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二十人,暴露在“第一个月的患病早高峰”里,迎接第一拨医疗挤兑。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感染曲线与奥密克戎变异曲线来看,确实每隔一个季度到半年,就会被新的变异株所取代。

  因此如果以半年为一个变异株的感染周期的话,大家努力成为这“半年里相对靠后感染的人”,甚至做好个人防护,是有可能跳过当前感染株,直接在几个月后感染下一个变异株。

  而根据目前的奥密克戎变异规律,感染下一次的“毒性”和重症率,对免疫力的伤害,相对会小一些。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两年来看,我们用“不一定准确但直观简易”的病毒毒性减半来做推算:

  加入一个人“早阳早自由”,他与身边亲近人两年内要感染四次,伤害是8+4+2+1,对身体的总伤害是15。

  一个人做好个人与身边弱势人群的防护,尽量将第一次感染,延迟到几个月甚至半年后,那么未来两年感染三次,伤害是4+2+1,对身体的总伤害是7。

  两种选择,对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体伤害,相差一倍以上。虽然这个“病毒衰减一半”的算法有些草率,但是目前的科学研究,支撑的是类似的规律。

  所以说,借用“专家观点”推导,得出“早阳早自由”的外力,就是要把人带进沟里。

  现在得科普方向,是放弃妖魔化,让我们不再恐惧阳性,勇敢拼经济,闯发展!

  但并不是头铁的“去做病毒加速器”,个人防护不能丢。

  我们不怕阳,这是勇气。我们尽量晚阳,这是智慧。我们保护身边的老弱病残幼尽量不阳,这是仁心!

  智仁勇兼备,老祖宗智慧传承几千年,多狠的天宅疾疫都闯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11:48 , Processed in 0.0781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