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40|回复: 0

良文师:大国雄心:秦并天下与华夏复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4 09: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会儿要登机,简单聊几句。

  评价一位leader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他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比如昔日秦国,嬴政之前的六位国君,都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最终大秦方得一统天下。

  六位国君成绩如下:

  一、秦孝公迁都咸阳,启用商鞅变法,秦国从此日益富强。

  二、秦惠文王以连横破合纵,并出兵灭蜀、苴,不断向外拓展领土,使秦国进一步崛起。

  三、秦武王在位虽仅有三年,却留下了“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的豪言壮语。

  表面看想要参观周天子的王城,实则是想取而代之,一句“死不恨矣”,字里行间已经再也掩藏不住,对一统天下的那种强烈渴望。

  四、秦昭襄王时代,建立起秦对六国的压倒性优势。

  秦昭襄王以魏冉为相,白起为将,持续攻打三晋。

  伊阙一仗,白起打败韩、魏联军,杀人二十四万。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赵国精锐全军覆没。

  此外,秦昭襄王还采纳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为秦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制定了总体战略方针。

  五、秦孝文王,正式在位时间仅有三天,但好歹实现了权利的交接和过渡,也算幸不辱命。

  六、秦庄襄王,也就是嬴政的父亲异人,重用吕不韦为相,对韩赵多次用兵,进一步削弱了韩赵两国的实力。

  正因连续六代明君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才有了日后嬴政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千秋伟业。

  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汉语不愧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即便历经悠久岁月变迁,依然散发璀璨光华,就以《过秦论》为例,我刚才上面说那么多,贾谊仅用寥寥几段,就讲得非常透彻详尽。

  贾谊怎么说的?

  原文如下: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自秦孝公到秦始皇,七位国君一百多年的奋斗史,贾谊仅用区区500字就讲得如此透彻精彩。

  这就是天才的能力,更是汉语的魅力。

  我们回到正题,继续文章开篇的话题。

  继先烈们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以来,历届领导集团也都有各自的历史使命。

  第一代领导核心,救民族于水火,建立新中国,掀开了华夏复兴的伟大序幕,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二代领导核心,建立起一套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代领导核心,坚定践行了这条道路,并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准确引导着正确的航向。

  如今,中国更是在复兴的道路上大步流星,势不可挡。

  每一届领导核心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排除万难,努力完成着各自的历史使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世界从不太平,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长者一路走好,后人继续砥砺前进。

  华夏荣耀,中华民族必将完成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5:51 , Processed in 0.1719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