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1|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91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4 0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 汉景即位

  公元前157年 甲申

  汉文帝 后七年

  【原文】夏,六月已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惧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跣;绖带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已下棺,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①,释服。他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②。”乙巳,葬霸陵③。

  【白话】夏季,六月,己亥日(初一),文帝驾崩于未央宫。遗诏道:“朕听说:天下万物萌生之后,就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恒常道理,是万物的自然法则,又有什么值得特别悲哀的呢!当今这个时代,世人都赞美生而厌恶死,为了厚葬而致使家业破败,为了服丧而致使生命受损,我很不赞成这些做法。况且,朕原本就没有什么德行,没能帮助百姓,现在死了,又要让百姓长期服丧哭吊,忍受寒暑变化,致使民众父子悲哀,老人伤感,减损了他们的饮食,停止了对鬼神的祭祀,这是在加重我的无德,又怎么对得起天下人呢!朕获得保护宗庙的权力,以渺小之身而成为天下的君王,已有二十多年了。依赖上天之灵,社稷之福,才使得境内安宁,没有战争。朕不聪明,经常害怕自己行为失当,致使先帝的圣德蒙羞。由于执政的年岁久长,又害怕自己不得善终。如今幸而能够享尽天年,又能获得供养于高帝庙,那又还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要诏令天下的官员百姓:令到之后,哭吊三天,就都脱下丧服;不要禁止民众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亲戚中应当参加丧事而服丧哭吊的,都不要光着脚;绖带不要超过三寸粗;不要用丧布蒙盖车辆和兵器;不要征发民众到宫殿中哭吊。宫殿中应当哭吊的人,都在早晚哀哭十五次,礼仪完毕后停止。如果不是早晚哭吊的时间,禁止擅自前来哭吊。已经下棺后,应服‘大功’的,穿丧服十五天;应服‘小功’的,穿丧服十四天;应服‘纤服’的,穿丧服七天,然后脱下丧服。其他没有在诏令中规定的事项,都要比照此诏令的精神去办理。要将诏令公告天下,使得民众清楚知道朕的心意。霸陵周围的山川都要保持原貌,不要有所改动。后宫中的妃嫔,自夫人以下直至少使,都送回家。”乙巳日(初七),文帝被安葬于霸陵。

  【姚注】

  ①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按照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需要为去世的亲属服丧,关系亲近的服重,关系疏远的服轻,根据服丧期限和服丧粗细的不同可以分为依次递减的五个等级,即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就是所谓的“五服”。其中,《礼记·丧服小记》:“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年也。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也;五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丧,一时也。”盖斩衰之服最重,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丧期为二十五个月,横跨三个年度。齐衰之服次之,丧期为十三个月,横跨两个年度;大功之服又次之,丧期为九个月或七个月,横跨三个季度;小功之丧又次之,丧期为五个月,横跨两个季度;缌麻之服最轻,又称纤服,丧服用较细的熟麻布制成,丧期为三个月,只在一个季度内。文帝为减省丧礼,将服大功的缩减为十五天,服小功的缩减为十四天,服缌麻的缩减为七天。

  ②归夫人以下至少使:《汉书·外戚传》记:“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由此可知,文帝在遗诏中将除皇后之外的妃嫔全部都遣送回家。

  ③乙巳,葬霸陵:《礼记·礼器》记:“天子崩,七月而葬。”文帝于六月己亥日(初一)去世,乙巳日(初七)就下葬,可谓“七日而葬”。

  【姚论】

  《论语·阳货》记:“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姓宰,名予,字子我,故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四科十哲”中言语科的代表,排名犹在子贡之前。可就是这样学有所长的优秀弟子,竟然是整本《论语》中唯一被孔子点名骂作“不仁”的人。

  在这段对话中,宰我对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三年之丧的传统礼制提出了质疑,认为三年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为此,他还给出了一个看似让孔子难以反驳的理由,即三年不习礼乐,则礼乐必将崩坏。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就足够了,因为经过一年的时间,去年的谷子已经吃完,新的谷子已经上场,钻燧改火[1]用的木料也轮着用了一遍,这意味着一个完整周期的结束,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于是,孔子反问道:“父母去世尚不满三年,你就吃好的白米饭,穿好的锦缎,心里能安吗?”宰我答:“能安啊!”孔子道:“你要是心安,那你就去做吧!君子在守孝时,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家里不觉得舒服[2],所以才不那样做。现在既然你觉得心安,那你就去做吧!”宰我退出后,孔子道:“宰予真是不仁啊!子女生下来,得三年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就没有在他的父母那获得三年的爱护吗?”

  [1]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木料。马融注:“《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燧,取火之木。

  [2]《礼记·间传》记:“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意指为父母守丧期间,孝子不应住在温暖舒适的家中,而是应该住在临时搭建的草庐里,睡草垫,枕土块,不脱丧服上的麻布带子。

  于是,在正统儒家的观念中,父母死后服丧三年,被视为不容挑战的道德标准,凡拒不遵从者,都会被视为不孝。《孟子·滕文公上》记:“孟子曰:‘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意思是说,要守丧三年,穿粗布缝制的衣服,吃稀粥之类的食物,自天子以至平民,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做的。《礼记·间传》记:“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意思是说,为父母守丧期间,孝子不应住在温暖舒适的家中,而是应该住在临时搭建的草庐里,睡草垫,枕土块,不脱丧服上的麻布带子。

  《礼记·檀弓上》记:“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意思是说,事奉父母,要包容而不触犯,服侍左右而没有限制,勤劳服侍直至父母去世,极尽哀戚地为其服丧三年。事奉君主,要直言而不隐藏,服侍左右而各司其职。勤劳服侍直至君主去世,哀戚之情比照父母去世,也为其服丧三年。事奉老师,要包容而不隐藏,勤劳服侍直至老师去世,虽不为其服丧,但内心哀戚三年。

  因此,按照儒家的观点,皇帝去世后,天下臣民亦有必要为之服丧三年。

  《史记·礼书》记:“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由此可知,汉文帝因崇尚道家学说,厌恶儒家的繁文缛节,故而在遗诏中反复要求天下臣民不要对其实施儒家所主张的繁琐冗长、耗财伤身的丧葬制度。

  【原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白话】文帝即位以来共二十三年,宫室、园林、车骑、服饰器具等,都没有增加;凡有对民众造成不便的禁令,就将其解除以利于民众。文帝曾想修建一个露台,召来工匠计算,需花费一百斤黄金。文帝道:“一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我奉守着先帝的宫室,经常害怕会使其蒙羞,还修建露台干什么!”文帝自己身穿黑色的绨袍,他所宠幸的慎夫人,衣服不会拖到地面;帷帐没有刺绣花纹,以显示其敦厚朴素,为天下人的表率。文帝修建霸陵,用的都是瓦器,不准使用金、银、铜、锡作为装饰,利用山川原有形势,不再另外兴建高坟。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却赐给他几案手杖。群臣之中,袁盎等人的谏言虽然急切,文帝却经常予以宽容并采纳意见。张武等人收受金钱贿赂,事情被觉察后,文帝反而多加赏赐,以使他们心中感到愧咎。文帝致力于用德政教化民众,因此国家安宁,百姓富裕,后世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

  【姚论】

  文帝即位前的汉朝,主少国疑,外戚干政,诸侯抗命,权臣掣肘。经过文帝二十三年的执政,天下得以稳定,百姓得以安宁,故文帝历来被奉为千古名君。然文帝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始终未能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薄昭身为国舅,立有大功,却未受审判而被逼自杀;张武贪污受贿,证据确凿,却未受惩罚而获得赏赐。如此赏罚不一,则礼法空置,制度混乱,官员无所行政令,民众无所措手足,天下终不能长治久安。

  【原文】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白话】丁未日(初九),太子刘启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尊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原文】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白话】九月,西方出现孛星。

  【原文】是岁,长沙王吴著薨,无子,国除。

  【白话】这一年,长沙王吴著去世,他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原文】初,高祖贤文王芮,制诰御史:“长沙王忠,其定著令①。”至孝惠、高后时,封芮庶子二人为列侯,传国数世绝。

  【白话】当初,高祖欣赏长沙文王吴芮的贤德,给御史下达诏令道:“长沙王忠诚,特令他为王。”到惠帝、高后执政时期,将吴芮的两个庶子封为列侯,各自传国数代之后断绝。

  【姚注】

  ①其定著令:《汉书·韩彭英卢吴传》记:“初,文王芮,高祖贤之,制诏御史:‘长沙王忠,其定著令。’”邓展注曰:“汉约非刘氏不王,而芮王,故著令中,使特王也。或曰,以芮至忠,故著令也。”颜师古注曰:“寻后赞文,或说是也。”

  公元前156年 乙酉

  汉景帝 前元年

  【原文】冬,十月,丞相嘉等奏:“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制曰:“可。”

  【白话】冬季,十月,丞相申屠嘉等上奏道:“论功劳,没有大过高皇帝的,论德望,没有超过孝文皇帝的。高皇帝的庙,应该作为汉朝皇帝的太祖庙;孝文皇帝的庙,应该作为汉朝皇帝的太宗庙。以后的天子应该世世代代供奉祖宗的庙,郡国诸侯应该都要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景帝批复:“可以。”

  【原文】夏,四月,乙卯,赦天下。

  【白话】夏季,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

  【原文】遣御史大夫青至代下与匈奴和亲①。

  【白话】派遣御史大夫陶青前往代下与匈奴和亲。

  【姚注】

  ①御史大夫青:御史大夫陶青,西汉开国功臣陶舍之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开封:以右司马汉王五年初从,以中尉击燕,定代,侯,比共侯,二千户。(高帝)十一年十二月丙辰,闵侯陶舍元年。十二年,夷侯青元年。”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张苍罢相,御史大夫申屠嘉继任丞相,陶青继任御史大夫。

  【原文】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

  【白话】五月,再次对民众的田租减半,税率为三十分之一。

  【原文】初,文帝除肉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是岁,下诏曰:“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

  【白话】当初,文帝废除肉刑,表面上有减刑之名,实际上却多杀了人。原本判处砍断右脚的改为死刑,原本判处砍断左脚的,改为鞭笞五百下;原本判处割鼻子的,改为鞭笞三百下,结果很多人在行刑时都被打死了。这一年,景帝诏令道:“加重鞭笞与重罪没有什么差别,就算侥幸不死,也不再是正常人。要制定法律:将原本判处鞭笞五百的减为鞭笞三百,原本判处鞭笞三百的减为鞭笞两百。”

  【原文】以太中大夫周仁为郎中令,张欧为廷尉,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宗正①,中大夫晁错为左内史。仁始为太子舍人,以廉谨得幸。张欧亦事帝于太子宫,虽治刑名家,为人长者,帝由是重之,用为九卿。欧为吏未尝言按人,专以诚长者处官,官属以为长者,亦不敢大欺。

  【白话】景帝以太中大夫周仁为郎中令,张欧为廷尉,楚元王刘交之子平陆侯刘礼为宗正,中大夫晁错为左内史。周仁最初做过太子舍人,因廉洁谨慎而得到宠幸。张欧也曾经在太子宫中事奉过景帝,虽然研究刑名之学,但他是个忠厚长者,景帝因此器重他,任用为九卿。张欧做官时,从未说过要办谁的罪,专门以诚信长者的风度为官。部属们认为他是位长者,也不敢太欺瞒他。

  【姚注】

  ①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宗正:按照《资治通鉴》的这种记载,给读者的感觉是在景帝元年(前156年)时,刘礼已经是平路侯,景帝于本年任命他为宗正。然《史记·孝文本纪》记:“后六年冬,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宗正刘礼为将军,居霸上。”可知自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时,刘礼就已经是宗正了。又《汉书·楚元王传》记:“景帝即位,以亲亲封元王宠子五人:子礼为平陆侯,富为休侯,岁为沈犹侯,执为宛朐侯,调为棘乐侯。”由此可知,刘礼被封为平陆侯是在景帝即位之后的事。因此,本句改成“楚元王子宗正礼为平陆侯”似更妥当。

  公元前155年 丙戌

  汉景帝 前元二年

  【原文】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

  【白话】冬季,十二月,西南方出现孛星。

  【原文】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

  【白话】令天下男子年满二十岁开始登记服役。

  【姚注】

  ①傅:颜师古注《汉书·高帝纪》曰:“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注《汉书·景帝纪》曰:“旧法二十三,今此二十,更为异制也。”由此可知,景帝将天下男子为公家服徭役的初始年龄由二十三岁提前至二十岁。

  【原文】春,三月甲寅,立皇子德为河间王,阏为临江王,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川王,发为长沙王。

  【白话】春季,三月,甲寅日,景帝立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刘阏为临江王,刘余为淮阳王,刘祖为广川王,刘发为长沙王。

  【原文】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薄氏崩。

  【白话】夏季,四月,壬午日,太皇太后薄氏去世。

  【原文】六月,丞相申屠嘉薨。时内史晁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也①。嘉闻错穿宗庙垣,为奏,请诛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上。至朝,嘉请诛内史错。上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冗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丞相嘉谢。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错以此愈贵。

  【白话】六月,丞相申屠嘉去世。当时,内史晁错多次请求单独谈论政事,景帝总是听从他的建议,对他的宠幸超过了九卿,法令也多次作出修改。申屠嘉因谏言不为景帝所用而自行黜退,深恨晁错。晁错在内史任内,因内史府的东门进出不便,就在南墙另开了一个门进出。这个南门出口,开在太上皇(刘邦之父)祭庙外面空地的围墙上。申屠嘉听说打通宗庙的围墙,因此上奏景帝,请求诛杀晁错。有个宾客将此事告诉晁错,晁错恐惧,连夜入宫谒见景帝,向景帝自首。到了早朝时,申屠嘉请求诛杀内史晁错。景帝道:“晁错所打通的围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围墙,而是宗庙外面空地的围墙,还有一些原来的闲散官员居住在那里。而且,这事是我让晁错这么做的,晁错没有罪。”申屠嘉只好谢罪。罢朝之后,申屠嘉对长史道:“我后悔没有先将晁错斩首,而是先去奏请,以至于被晁错所出卖。”回到府中,吐血而死。晁错因此越发显贵。

  【姚注】

  ①堧(ruán):宫殿、庙宇、城墙外的空余地。垣:墙。

  【姚论】

  申屠嘉本是高帝时的功臣,文帝时的宰相,且“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虽然未必有良相之才,但无论是就年资、德望,还是就权势、人品而言,在天下臣民心中都是极其令人敬重的。晁错刚当上内史,就将申屠嘉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宰相气得吐血而死,纵使短期之内越发显贵,可从长期来看,必定会因遭人嫉恨而成为众矢之的,不得善终。

  【原文】秋,与匈奴和亲。

  【白话】秋季,汉朝再次与匈奴和亲。

  【原文】八月丁未,以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丁巳,以内史晁错为御史大夫。

  【白话】八月,丁未日(初一),景帝任命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丁巳日(初二),景帝将内史晁错升任至御史大夫。

  【原文】彗星出东北。

  【白话】东北方出现彗星。

  【原文】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

  【白话】秋季,衡山天降冰雹。冰雹大的有五寸,堆积在地上,深的地方有二尺厚。

  【原文】荧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间,岁星逆行天廷中。

  【白话】火星逆行,靠近北极星。月球亦出现在北极星左右,木星逆行进入太微星。

  【姚论】

  荧惑,即火星;岁星,即木星。北辰,北极星;天廷,太微星。古代认为,北极星和太微星代表君主之位,其它星体在其周围靠近、出没和逆行,都属于不正常,意味着变局即将发生。《论语·为政》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孔子说:“用道德来治国理政,就像是北极星一样,安居于自己的位置,而众星在周围环绕它。”现在天象大变,为来年的七国之乱埋下伏笔。

  【原文】梁孝王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馀城,居天下膏腴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招延四方豪俊之士,如吴人枚乘、严忌,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人司马相如之属,皆从之游。每入朝,上使使持节以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至,宠幸无比,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射猎上林中;因上疏请留,且半岁。梁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白话】梁孝王刘武因为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故而深得宠爱,封地多达四十多座城池,居住在天下最富饶的地方。所获赏赐之多,难以叙述;仓库里的金钱,不计其数;珠玉宝器,比京城里的还多。在国内修筑东苑,方圆三百多里,将都城睢阳扩充至七十里,大肆兴建宫室,修筑复道,自王宫一直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招揽四方豪杰才俊之士,像吴人枚乘、严忌,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人司马相如等,都与梁王结交出游。每次入京朝见,景帝都派遣使者手持符节,用天子的车驾在函谷关外迎接梁王。梁王抵达京城后,所获得的宠幸无人能比,入宫则与景帝同辇,外出则与景帝同车,前往上林苑射猎。梁王因而上书景帝,请求能够留在京师,一留就是半年之久。梁王的侍中、郎官、谒者等官员,只需要在簿册中登记,就可以随意进出天子的殿门,与汉廷的相应官员没有什么分别。

  至此,《通鉴五》的正文已经连载完毕。鉴于《精读通鉴》系列将由黑白版升级为彩色版,地图需要重新绘制,故而出版流程将不得不延迟。预计我们将在今年12月底之前完成《通鉴四》的改版,明年三月左右出版。明年春节前完成《通鉴五》的彩图绘制,明年中出版。明年四月左右完成《通鉴一》《通鉴二》《通鉴三》的改版,明年秋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03:44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