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48|回复: 0

云石:我们必须要重新学会适应不确定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1 22: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心思有点乱,随便聊聊吧。

  优化20条出台以来,大家都有点人心惶惶。虽然国家已经反复重申不会放弃动态清零,但口子既然已经打开,根据当下奥密克戎的恐怖传播力,以及并未降低到大众真能让大众无感的毒性,那么哪怕国家再怎么想办法压曲线,想办法医疗挤兑,所有人也都将不得不面临一场甚至无数场即便不说生死,但至少也是非常揪心的考验。

  说实话,我最近也有些心神不宁。我所在的城市,最近也正在静默中(当然,因为优化20条的出台,所以当地为此又专门发明了个全域协同防控的绕口词汇),从双十一前夕开始,我已经在家蹲了十来天,不出意外的话最少还得再蹲十天。

  今时不同往日,在如今这个时候,尤其是优化20条出台的关口静默,肯定是会遭很多人骂的。不过我对此还是能理解的。毕竟本市这次是全域范围大规模集中爆发,不静默估计现在已经全城皆阳,并直接导致全国失控。就算我自己不太害怕奥密克戎,我也不想让我那因年龄没到所有没打疫苗的宝贝女儿去冒这个险,受这门子罪——这应该也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人的共同心理。

  当然,经济方面也是我有底气的。毕竟我的财务状况很健康,工作方面无论是本职收入还是码字创作也都不受影响——甚至呆在家里,我反倒有是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写文章——这份稳健是绝大部分欠着贷款的房奴、要应付各种经营开销的老板,或者手停口停的打工人比不了的。

  所以一开始时我自身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毕竟3年前武汉那次也不是没封过。但封了一周后,心态就有点稳不住了。码字也很难集中精神,甚至家里闷着都觉得头晕脑胀。

  这种情况是3年前武汉那次完全没有过的。

  我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但琢磨一下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像我们这种长期写作的,本来性子就是喜静不喜动;而且家里物资保障也跟得上——虽然买菜什么的确实跟静默前比贵了些,但涨价幅度也不算离谱,对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何况3年前武汉那次封城时,我还没有孩子,现在这次已经有了个可爱的小闺女,天天有她陪着,我还多了个解闷的开心果。

  可即便这样,我还是忍不住莫名其妙的烦躁焦虑。

  为什么会这样?

  想来想去,我觉得原因只有一个——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了。

  三年前的武汉那次全国封城,按说当时的情况是很糟糕的——毕竟那时候的病毒杀伤力基本呈现出无解状态,大众又初次面对,恐慌情绪在所难免;而现在,虽然病毒依然无解,但杀伤力已经大幅衰减,大家也对病毒有了一定认知,按说心态会平和很多。

  但现状却截然相反。现在这一轮,整个社会的戾气和躁动,明显要远高于3年前,不配合甚至反抗防疫的言论屡见不鲜;哪怕我们这些支持动态清零并积极配合的,心里也远不如3年前踏实。

  主要还是因为情况变了。3年前虽然从病毒角度来说更加凶险,但当时国家的强势出手,也给了大家极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仅是公共卫生方面;在心理方面,这种国家层面的坚定,也让大家相信,只要熬过这一阵,一切都能回到从前,回到2019以前那个相对确定的环境当中。

  正是基于在对国家能够搞定的充分信心,大家才能在那个更加恐慌,更加充满未知的环境中安下心来,并积极配合防疫,最终实现全国境内病毒的彻底清除。

  但这一轮,明显这种信心已经没有了。即便没有优化20条,即便国家依然坚持之前的追求绝对清零,但今年以来病毒传播力的大幅增强,以及屡扑不绝的现状,也逐渐摧毁了大家对国家保障兜底的信心。等到优化20条出台,虽然国家依然强调不是躺平和放开,国民在防疫方面的信心更是遭受重挫——别说清零派了,即便是共存派,绝大部分也只是基于经济压力而被迫支持共存,并不是真的认为病毒已经衰减的毫无影响,更不愿意自己成为那个概率和代价——哪怕这个概率和代价很低也不愿意。

  既然如此,心态的焦虑和烦躁就不可避免——归根结底,还是出现了不确定性。

  生活的不确定性,确实是社会秩序的大麻烦,也是人的心态失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我们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文明,农业的特点,就是极端讲究生存环境的稳定;现在虽已转型为工业文明,但工业本身也是极为讲究秩序的。所以存在决定认知,中国人对确定性的追求,可以说是刻在文明的基因里。

  这也是我们文明一直采用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原因之一——这种政治体制,能够最大限度的统筹资源,以维持社会的稳定。而现实中,历朝历代的中央集权制政府也一直有这个自觉,但凡还有能力,都会竭尽全力的给社会提供这个稳定性。

  但政府的能力也是有极限的。一旦环境的变化,超过了政府承受能力的极限,那政府也就无可奈何。而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不确定性就会出现,社会心态乃至社会秩序的失控风险就大大增加。

  现在的情况,就有这么点意思。政府的理想状态,是鉴于病毒毒性衰减与传播效率提高大致同步,所以通过对传播效率的强力人工干预,将其拖到毒性衰减至大众基本无感状态时再放松——这样病毒对社会秩序和大众健康的冲击就基本忽略不计,不确定性也自然消于无形。

  但现状是,病毒毒性衰减与传播效率提升的并行趋势虽然看上去没有错。但若以大众无感为标准的话,前者的衰减速度,与强力人工干预后的传播效率上升速度,依然不能完全匹配——也就是衰减尚未到社会可承受,人工干预的资源和力量就已经接近极限。

  这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已经不能完全消除。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家必须要多少承担一些不确定性丧失带来的冲击。

  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状。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才是一种常态。实际上自人类诞生以来,绝大部分历史时间段里,人类都是在与不确定性相伴的——哪怕是最追求确定性,也最有能力实现确定性的华夏农耕文明,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元盛世时,普通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是今天的人无法想象的。

  那我们所习惯的这种程度的确定性,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西方那边大约是从二战后;至于中国,则是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后。这个历史时间段,东西方的共同特征,是拥有一个和平的政治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也没有遇到重大瘟疫(中间出了个SASE,但很快被中国扑灭)或者重大气候环境灾难,这才给了人类高度确定性环境营造的底气。

  但实际上,这种确定性也是相对的,而且带有极大偶然性。长时间的和平政治环境,这在人类历史上本就很稀有,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这更是有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庇荫——经济发展其实天然就是充满不稳定的,只不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使得这个历史阶段不断创造出大量增量财富,这种疯狂财富增长,使得传统经济形态即便出现问题,也会因为快速发展期更多就业机会、更多财富创造机会而将其掩盖,使得其呈现出一种动态确定性。至于瘟疫,重大气候环境变化等等,那更是看天吃饭。

  我们很幸运,在长达20年、甚至40年的时间里,赶上了这种偶然的高确定性时代。几十年时间,对一代人来说确实很漫长,甚至可以形成惯性思维,认为世界本就如此,本该如此。但搁在人类百万年历史,现代智人几万年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几千年历史的大背景下,区区几十年时间真的不过一瞬间,是很偶然的存在,本来就不足以成为历史常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直面病毒,不过是一种历史常态的回归罢了。甚至即便没有病毒,我们也回不到从前。世界形势早已翻片,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已经吃干抹净,经济危机乃至滞胀、大萧条正在降临,和平与发展,也正在被战争和动荡所取代。20大报告中,也专门提到要我们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考验——这可不是指疫情,而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预判。

  所以,躲是躲不过去的,该来的总会到来。也许过些年回头看,我们会发现,毒性已经大幅削弱的奥密克戎,只是我们接下来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各种物质、心理考验中,较弱甚至微不足道的一项,真正比这个更艰难的日子,更艰巨的考验,恐怕还在后头。

  大势如此,我们更多的,还是要调整自身——一方面调整生活方式,降杠杆,降低奢侈消费,做好相应的准备——攒好余粮、做好防护;另一方面,与过去20年乃至40年的岁月静好真正告别,调整好心态,消除心理恐慌,逐步适应这种不确定,学会与其长期相伴——毕竟这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常态。

  总而言之,努力追求确定性,但也要坦然面对不确定性,这才是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族群,真正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的祖传技能。过去几十年,我们似乎对此已经有些生疏,但现在,无论是我们是否愿意,是到我们回归现实,重新熟悉,将其再捡回来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5 12:25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