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34|回复: 0

孙立平:从一张图看新老欧洲的差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0 1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援乌上新老欧洲的差异

  下图是一些国家对乌军援在本国国防开支中的占比。这应该不是最新的数据。但这无关宏旨,本文不是讨论对乌军援的问题,甚至也不是讨论俄乌战争。本文主要是想通过这张图,来诠释一下新老欧洲的差别。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按军援在本国国防开支的占比的标准来衡量,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在其中位列三甲。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一起,都是属于原苏联集团国家,或者说属于新欧洲。从图的左边到右边,我们可以看到新老欧洲在对乌军援上的差别。

  这再次提醒我们,要注意新老欧洲的差异。平时,我们说欧洲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指的是老欧洲,但从未来世界格局的演变来说,新欧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在30年前,现在属于新欧洲的那些苏联卫星国,主要是中东欧国家,在经济上与老牌欧洲国家有明显的差距。但在苏东剧变之后,这些国家中的相当一部分,经济发展很快,目前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这些国家,大部分加入了欧盟甚至北约,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老欧洲与新欧洲

  新老欧洲这个提法最早是由小布什时代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的。2003年,小布什政府要发动伊拉克战争,此举遭到美国传统盟友法国和德国的激烈反对。于是,拉姆斯菲尔德在一次讲话中把法、德、比归入了老欧洲的行列。而把愿意与美国合作的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尤其是很多当时正在申请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称之为新欧洲。可见,这里的新欧洲既有加入欧盟早晚的时间上的含义,也有在与美国的关系上站队的政治态度的含义。

  由此,新老欧洲的概念开始流行起来。现在,在通常的意义上,人们是把原苏联阵营之外的欧洲国家称之为老欧洲,把原属于苏联阵营或从苏联独立出来的欧洲国家称之为新欧洲。前者包括西欧的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的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南欧的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等。后者则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等。

  老欧洲与新欧洲的边界或区别虽然是含糊的,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确实有立场和态度上的差别。比如对接纳难民的态度上,老欧洲和新欧洲的态度迥然相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老欧洲白左渐成气候的同时,新欧洲与过去意识形态的切割似乎是更为彻底。就此而言,尤其是由转型而来的新欧洲,在价值观和政治立场上可能更接近美国,而不是老欧洲。

  俄乌战争的影响

  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欧洲重塑的过程。在俄乌战争之前,说欧洲是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状态,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说其是一盘散沙,应当并不为过。这当中,既有现实利益分歧的基础,也是和平时期的一种慵懒。

  中国有句老话,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现在欧洲的情形大体就是如此。俄乌战争促使欧洲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使欧洲从睡梦中醒来。在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以法、德为代表的老欧洲曾试图通过外交斡旋的方式解决冲突。但以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为代表的新欧洲则态度更为坚决,甚至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对乌克兰提供各种可能的援助。但随着战争进程的进展,事情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德国曾因仅提供5000个钢盔而沦为笑柄,而现在已经在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大批先进武器。法国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变化。

  此外,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首先,俄乌战争使得无论是老欧洲还是新欧洲,都越来越感觉到安全问题的紧迫性,于是纷纷增加军费开支,欧洲处在重新武装自己的过程中。前一段时间,德国总理舒尔茨曾宣布,国库将拿出1000亿欧元专项基金提升德军现代化水平,军费也相应的提高到GDP的2%。按照德国目前近4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来计算,则其每年的军费将高达800亿美元。波兰则宣布将军费比例提升至GDP的3%。罗马尼亚则是这几个国家中最早宣布扩军的,俄乌双方还未开战之际,罗马尼亚就从挪威进口了32架二手的F-16战斗机;在俄军进入乌克兰境内即几天之后,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又宣布了将从美国进口F-35战斗机的消息。

  其次,新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会越来越引人注目。在这当中,尤其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表现会更为抢眼。应当说,在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的离心离德的倾向就最明显,在苏联解体时,独立的态度也最强烈。不仅如此,在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一方面大规模拆除境内的苏联遗迹,抹去苏联的痕迹;另一方面则拒绝加入独联体,同西方尤其是美国,走得更近。这不仅有历史积怨的原因,更有现实中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因素。从这当中,我们也许可以窥见其未来的走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14:44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