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54|回复: 0

云石:优化20条后,小城镇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9 12: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优化20条的逐步落地,中国防疫将进入新常态,而在这个过程中,全国防疫形势也会发生重大改变。

  这种改变无疑是多维度的。不同群体面对必然增加的感染风险,其应对能力和条件也必然不同:身体强壮者与有老弱病残,资源富集者与资源匮乏者,工作环境恶劣者与优越者,认知高自律意识强者与认知低无所顾忌者,感染概率以及染疫后的救治条件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最大的变化之一,应该是在城际间和城乡间。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鉴于疫情主要是境外输入,以及经济上为保第二产业实行的绝对清零政策,所以大城市成为防疫主战场,而且是追求绝对清零下的严防死守。

  这种背景下,三线以下城市和县乡可以说是相对岁月静好的,受到的干扰很少。除了少数大城市破功的地区和时间段,大部分内地中小城镇,甚至连核酸检测都很少进行,民众连口罩都带的不多。

  但随着病毒传播力的极速提升,大城市已经防不胜防,优化20条出台后,绝对清零已经不再成为防疫标准,所以接下来疫情向三线以下城市以及县乡的扩散已经在所难免。

  这就会产生严重问题。三线以下城乡,大家都知道,越往下越是财政没钱,也没医疗资源。再加上小地方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流失,留下来的整体人口素质和认知水平也跟年轻化、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大城市也没得比。而且小地方劳动群众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差——很多体制外普通打工者也就是两三千一个月工资还没社保,家里也没什么积蓄,而且从事的也不是什么可以居家办公的线上工作,手停口停那真不是随便说说。这种情况下,未来随着新常态的到来,越小的地方,防疫工作的压力山大。

  那未来小地方怎么应对?现在看来,除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体制内的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

  其实小地方也是有小地方优势的:最主要就是人口密集度低。农村就不说了,即便是城镇,人口密集度也比大城市要好的多——很多都是自建的单体楼,即便是单元楼,容积率也比大城市要低很多。各种公共活动场所的占地面积也比较宽广开阔。再加上人口大量流失,日常文化活动本就匮乏,所以只要宣传到位,增强民众自我防护意识,那么无论是避免大规模聚集性疫情,还是染疫者的隔离阻断,都要相对容易些。

  最大的问题,还是防疫资源匮乏这个硬伤。很多县城甚至一张ICU病床都没有,医生的水平跟大城市大医院也肯定没得比。而且优化20条不是躺平,而是依然要坚持动态防疫——至少要压住曲线,所以防依然十分重要——甚至对医疗资源匮乏的小地方来说,相较于治,社会化精准防控需求比大城市更加紧迫。

  而社会化防控,就涉及到钱和人的问题。小地方中青年人口少,财政现在又穷的要命。人不够钱不够的情况下,拿什么组织社会化精准防控?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发动体制内人员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口总量已经触顶。而随着过去20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小城市和县乡人口大量向大城市集中,但我们现有的编制划定还是大致按照20年前的标准设定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信息交通工具的升级,现有的体制内人员已经明显出现冗余。

  而且这种趋势还随着接下来的经济环境而加剧。越小的地方,越没有像样的工业,至于高大上的互联网、金融什么的那更是提都不用提。所以这类地区,除非家里有矿,经济运行的财富源头主要是土地财政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土地财政明显已经到头——越小的地方越是如此,至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来也不可能增加——甚至有可能逐步降低。这意味着小城镇经济循环的财富源泉大不如前——人口势必进一步流逝。

  所以,内地大部分中小城镇,存在大量体制内冗员——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地方小国企,他们的整体供养成本,实际上是远超其社会作用和价值的。

  这也是舆论这两年近年来一直强调要在内地基层裁撤并简的原因。

  不过,这些冗员,也为接下来小地方的防控新常态,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小地方医疗资源匮乏,财政收入匮乏,民众收入较低且缺乏保障,所以防的重要性,依然远大于治。而防就需要人——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更需要社会化防控人员。而这现有的大量财政供养冗员,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小地方社会化防控的主力军:

  首先,不用支付额外开支——他们本就是财政供养人员,国家已经为其提供了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福利待遇和保障。在财政匮乏的情况下,直接征用他们合情合理,财政无需支付额外开支——至少开支水平大大降低。

  其次,素质有保障——社会化精准防控对个人素质是有要求的,既要求掌握相应技术,也要求工作方式。而内地小地方居民整体来说素质确实不如大城市,外部招聘临时工,素质得不到保障,既影响防控效率,也容易激化矛盾。而体制内作为小地方唯一的精英聚集地,个人综合素质应该说是相对最高的一波。而且作为财政供养人员,他们组织性和纪律性相对较强,制度约束也更明显,所以处理问题的会更科学,跟群众打交道时也会更理性。

  再次,可以趁机起到练兵和甄别人才的效果。未来机构精简和和行政区划合并势在必行。大量人员面临边缘化甚至下岗分流的命运。鉴于小地方特殊的政治和人文生态,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大量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

  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似乎也很难避免——毕竟体制内工作大多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好与不好很多时候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所以这人行不行很大程度上是领导说了算——在小地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关系说了算。

  但这一次的社会化精准防疫,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练兵场和人才筛选器。把大家拉到基层,去攻坚克难,去直面群众,工作水平一下就可以显露出来——搞的好的,防疫精准,群众满意,那大概率水平就是不错——接下来机构改革时留下来甚至继续受重用的可能性就大。搞的不好的,防疫除了大漏子,或者因为自己工作方式的缘故跟群众起了大矛盾,那你很可能就是水平不行——后面机构调整时,有这个污点,你出局或者边缘化的可能性就大的多。

  虽然这种甄别方式比较粗糙,有一定随机性,但至少是一个看的见摸得着的标准,比领导一言而定要相对靠谱。至于留下来处理本职工作的人,因为人员减少任务量增加,偷奸耍滑的空间也被大幅压缩,本职工作水平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总而言之,接下来一两年的基层防疫,可以为未来很可能到来的人员分流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甄别标准,将一部分水平差的人甄别出来,同时也可以起到练兵效果,让留下来的人,能够更好的面对分流后加重的工作压力。

  总而言之,随着优化20条的落地,以及未来进一步优化政策的逐步施行,过去两年里一直被大城市防疫体系庇护的小城市乃至县乡,将不得不更大程度的直面疫情。精准防控下对防疫的更高要求,也将对这些地区提出更大的考验。在本身财政和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明显富余的财政供养人员以及地方国企员工,是当地政府应对精准防疫大考时,仅有的跟大城市相比更具优势的筹码,也是小城镇领导完成任务,保住自己仕途,维护一方平安的最大依仗。

  这种大背景下,小地方的体制内和半体制内人员的岁月静好,肯定会将被提前打破;所有悠哉惯了,或者那些过去干着看上去忙碌,实则毫无意义工作的体制人员,都有必要,也有责任成为这次本土精准防疫的主力军,并在这场考试中证明自己的成色——行,前途和饭碗都会增加一层重重的保障;不行,那不仅前途不保,甚至饭碗,都有可能在未来的财政整顿和机构调整中,被直接拿掉!

  相关人员,还是做好心理准备,打起精神,准备迎接这场下沉式内卷的考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9-21 09:2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