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828|回复: 0

环球科学:欧洲发现巨大龟类化石,身长接近小轿车;《科学》撤稿“天使粒子”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8 17: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撤稿观察 ·

  《科学》编辑撤稿“天使粒子”论文,多数论文作者反对

  当地时间11月18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撤稿声明,撤回了2017年7月发表的一篇关于“天使粒子”的论文。论文称,实验中观测到了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又称“天使粒子”)。该撤稿声明由编辑署名,表示“未能重现研究结果的读者要求论文作者提供原始数据文件。随后,原始数据的来源受到质疑;而且,原始数据和已公布数据出现了严重的差异和不规则。这些问题导致《科学》的编辑对论文结论失去了全部信心,因此进行编辑撤稿。”在该论文的20位作者中,有14位不同意撤稿。4位通讯作者中,张首晟已经离世,何庆林、寇煦丰、王康隆均不同意撤稿。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王康隆在回复《中国科学报》时表示:“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的论文具有科学价值。我们认为,《科学》的编辑决定是没有根据而且不公正的。”而《科学》杂志发言人对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表示:“《科学》杂志编辑部与多名签署保密协议的专家协商后作出了这个决定。经过仔细的审议,编辑们认为,作者没有对原始数据中不合规之处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中国科学报、Retraction Watch)

  · 古生物学 ·

  欧洲发现迄今最大海洋龟类化石

  Leviathanochelys aenigmatica化石挖掘现场(图片来源:?ngel Galobart)

  《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一篇论文表示,西班牙发现的一个新的古代龟类物种体长估计达3.74米,是欧洲迄今发现过的最大海洋龟类。

  全球已知最大的海洋龟类,如已灭绝的古巨龟属(Archelon),可以长到4.6米长,重达3.2吨。相比之下,并没有已知的欧洲海洋龟类壳长能超过1.5米。这项研究的研究者在西班牙东北部Cal Torrades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的海洋龟类化石,并命名为Leviathanochelys aenigmatica,其大小接近古巨龟属。该化石可追溯至晚白垩世坎帕期(Campanian Age,约8310-7210万年前),由破碎但几乎完整的骨盆和部分上盖(壳)组成,有一个独特的骨质突起,从骨盆前部向前突出。研究者认为,这一突起或与呼吸系统有关。

  基于骨盆大小,研究者计算出该龟类体长可能达到3.74米。他们估计,Leviathanochelys骨盆最大宽度为88.9厘米,大于最著名古巨龟属标本的骨盆最大估计值(81.0 厘米宽)。从前往后的骨盆长度估计为39.5厘米,略小于古巨龟属(46.0厘米长)。这使Leviathanochelys成为欧洲发现的最大海洋龟类,也跻身世界最大之列。作者说,这些发现表明,海洋龟类的巨大体型在北美和欧洲不同支系里独立发展。

  · 气候变化 ·

  图瓦卢宣布将在元宇宙中复刻整个国家

  图瓦卢是世界第二小的岛国,土地面积仅有26平方千米,位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由3个礁岛和6个珊瑚环礁组成。图瓦卢由于地势极低,已被联合国归类为“极易受到全球气温上升的影响”,根据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预测,该国到2100年可能会被完全淹没。在近期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图瓦卢的外交部部长西蒙·科夫(Simon Kofe)在虚拟的Teafualiku岛上宣布图瓦卢计划成为第一个在元宇宙中复刻自己的国家。

  Teafualiku岛是图瓦卢最小的岛屿,也是该国预计将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的第一部分。因此图瓦卢数字化项目的第一步就是重建了Teafualiku岛,希望以此为图瓦卢的人民提供慰藉。科夫在发言中恳请其他国家对气候变化采取认真的行动,来帮助图瓦卢避免最坏的情况,只有全球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图瓦卢不会从现实世界中消失,成为世界上只能永久存在于元宇宙中的数字国家。

  · 生态学 ·

  蝙蝠生境变化促使人畜共患病毒出现

  人畜共患病外溢是指一种病原体从动物传播至人类,一般需要通过某种中间宿主。亨德拉(Hendra)病毒便是其中一种,这是一种通过蝙蝠传播的病毒,主要感染大型果蝠。亨德拉病毒不会导致蝙蝠死亡,但能传播给马,然后从马这个中间宿主再传给人类,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近日,《自然》(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变化或促进了病原体从蝙蝠溢出到其他动物。

  研究者分析了关于亚热带澳大利亚土地使用变化、蝙蝠行为和亨德拉病毒从蝙蝠溢出到马的历时25年的数据(1996-2020)。这些数据显示,土地使用和气候的变化驱使蝙蝠的居住地向农业和城镇地区迁移。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因素导致蝙蝠食物短缺,随后蝙蝠栖息地会更多地向人类定居地区(能提供食物来源)靠近。与此类似,蝙蝠自然生境的丧失也使蝙蝠栖息在离人类更近的地区。这两大因素都与亨德拉病毒外溢至马的风险增加有关。作者指出,以上结果阐明了从土地利用变化到蝙蝠应对食物获取变化的行为改变导致病毒溢出的关键过程。

  · 大气科学 ·

  洋流显示热带气旋增强

  热带气旋登陆时会给沿海社区造成灾难,其中70%都是弱热带气旋。但近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海洋暖化,在过去30年里所有海盆的弱热带气旋都有所增强。

  理论和数学模型一致发现,热带气旋会随海表温度升高而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准确的卫星观测证据,这个结论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卫星的传统证据可能会受到暴雨、云层、破碎波和飞沫的污染。但研究者利用一组独特的洋流观测数据——由名为表面漂浮器的漂浮装置测得的高质量洋流数据——作为传统方式的补充,以全新方式量化了热带气旋的强度。热带气旋与洋流密切相关,而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部署的漂浮器能提供非常准确的洋流测量数据。分析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弱热带气旋在1991年到2020年期间有所增强。以上结果可作为基线值,用来评估热带气旋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帮助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 科学美图 ·

  太阳上游过了一条“蛇”

  一条相对低温的等离子体“蛇”以超过每秒170千米的速度滑过太阳表面。图片来源:欧洲空间局

  近日,欧洲空间局(ESA)发布了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Orbiter)在9月5日拍摄到的一段延时视频:一条较冷的等离子体划过太阳表面,形成了类似蛇的形状。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下发生电离的气体,而太阳表面超过一百万摄氏度的超高温使得太阳大气中所有气体都是等离子体,极易受磁场影响。这条“蛇”是一条相对低温的丝状等离子体,太阳磁场使它悬浮在周围较热的等离子体中,由于磁场发生扭曲,使得探测器从俯视的角度观测到等离子体如蛇一般扭曲的运动轨迹。

  这段视频是根据太阳轨道飞行器的极紫外成像仪拍摄的图像延时制作而成。事实上,这条“蛇”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这段旅程,但从它穿越太阳表面的距离来看,等离子体需要以每秒170千米左右的速度前进。这条丝状等离子体起源于一个后来在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中爆发的太阳活动区,很可能是对后续爆发事件的预兆,而这次事件也是高能粒子探测器(EPD)迄今探测到的最剧烈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之一。

  · 新冠疫情 ·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11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6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6例(福建52例,广东20例,上海3例,四川3例,江苏2例,重庆2例,北京1例,天津1例,湖北1例,陕西1例),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4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2276例(广东1338例,重庆193例,内蒙古112例,四川109例,河南108例,北京100例,陕西74例,山西63例,云南33例,新疆27例,江苏21例,贵州18例,浙江16例,黑龙江10例,福建10例,山东10例,青海6例,甘肃5例,上海4例,西藏4例,天津3例,湖南3例,河北2例,湖北2例,海南2例,辽宁1例,安徽1例,广西1例),含110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017例,重庆35例,四川9例,北京8例,内蒙古6例,浙江5例,黑龙江3例,新疆3例,山西2例,江苏2例,河南2例,湖南2例,贵州2例,青海2例,福建1例,广西1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2991例,其中境外输入138例,本土22853例(广东9110例,重庆4473例,河南1579例,甘肃1563例,内蒙古1287例,新疆938例,陕西584例,青海569例,北京366例,山西348例,河北326例,黑龙江312例,四川280例,湖北145例,山东138例,云南135例,湖南129例,江苏121例,天津94例,吉林72例,广西55例,安徽51例,浙江34例,宁夏28例,上海25例,辽宁23例,贵州21例,江西15例,福建13例,西藏12例,海南7例)。

  截至2022年11月1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168.0万剂次。

  撰文:不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02:27 , Processed in 0.0937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