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6|回复: 0

司马平邦:最危险一步:日本自卫队要对谁开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21: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美国媒体热炒有关日本正在扩军备战的话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布兰德斯,发文称,日本一直在秘密研究,一旦驻日美军靠不住的所谓“B计划”。日本希望通过所谓的“大国威胁”,让美国解除日本军事力量发展过程中的禁锢。借此机会,日本政府将对自卫队实施更加宽松的进攻性“防御策略”,并且,还意图借助所谓的“大国威胁”来“获取武器”。

  无独有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本国举办的“国际海上阅兵式”期间,多次对中国大放厥词。据悉,岸田文雄登上美国"里根"号核动力航母,进行参访期间,突然就中国最新型航母的技术水平,向美方提问。下船不久,岸田文雄就对媒体发表讲话,再次强调,要加强海上自卫队建设,提升军事实力,并且还煞有介事地提醒各国,准备好面对“侵略者”。

  日本一再强调,所谓“迫在眉睫的侵略”,到底是想干什么?实际上,为了实现自己扩充军备的目标,日本一直在引导舆论,故意抹黑周边国家,营造所谓地区紧张局势,为了应对所谓“大国威胁”,日本右翼政府多次强调,日本应该拥有主动攻击敌方军事基地的能力。

  我们必须看到,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日本的对华策略正在积极地从“软制衡”转向“硬制衡”,其具体手段包括外交“围剿”、扩充军力,以对抗大国的“反介入战略”和“军力投射”。在安倍晋三长达9年的执政期,军事大国化,早已成为日本的国家意志。

  日本正在借各种机会,提升自己的军事存在

  岸田文雄上台后,其加强自卫队军事能力的努力,依然没有放松,从日本自身的角度讲,日本的核心政治议题,是加速推进军事大国化进程,以应对国际秩序变动调整、地缘政治的安全压力,并加强对华博弈的能力,进而成为“正常国家”。为实现军事大国化,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日本政府不断调整防卫预算,打破了占GDP不超过1%的惯例。

  从日本防卫预算逐年增长的趋势看,日方已经铁了心,要发展军事大国能力,其军事预算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已经不可逆转。需要特别指出一点,那就是当前日本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受制于庞大的养老年金和国债压力,日本财政早已经濒临崩溃。即便如此,岸田文雄政府仍然坚持将2023年防务预算提升至7兆日元,增幅超过了10%。

  除了自己要加速扩军备战之外,日本还不忘“拉帮结派”。一开始,已故首相安倍晋三,期望通过构建所谓“价值观联盟”,将域外势力拉进本地区的安全议题,意图以共同价值观,打造美日印澳民主安全联盟,进一步凸显欲在印太地区孤立本地区大国的战略设计。然而,安倍晋三辛苦打造“大国包围网”,却不能得到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

  除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域外国积极配合之外,日本右翼势力拉帮结派,孤立东亚大国的企图,最终均以失败告终。眼看其他国家不愿意“上日本的当”,安倍晋三政府就决定亲自下场,利用日美同盟机制,大量购买高科技军事技术,加速国防自主现代化和量产化。

  日本还借着鼓噪半岛局势恶化,和所谓的“大国威胁”等因素,加快扩军备战进度。2018年以来,日本决定引进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目前双方已经进入详细谈判阶段,不久后,将与美国签署引进合同。与此同时,日本还大力发展国产巡航导弹,该弹是以本国反舰导弹技术为基础,开发可以多平台发射的远程巡航导弹,未来将作为美制“战斧”导弹的补充。而在远期,日本还在研制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对陆打击武器,企图在武器技术上赶上周边大国,达到所谓“实力制衡”的目的。

  当前,日本已经确认,将在短期内拥有多种进攻性武器,将进一步推翻日本的专守防卫政策,令日本自卫队完全突破其自身限制,当与其它国家发生军事冲突时,日本可直接向对方发起攻击,这对整个东北亚地区造成了威胁。射程超过13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可通过空中作战飞机、海上舰艇和水下潜艇发射的方式,覆盖中国多座沿海城市,如果日本自卫队装备射程2500公里的增程型“战斧”巡航导弹,那么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基本被全部覆盖。

  事实证明,日本大力发展进攻性军事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防卫需求,其目的路人皆知。照此势头发展下去,未来10年,日本将大概率以邻国极不乐见的方式实现某种军事崛起,我们中国尤其必须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1 08:19 , Processed in 0.0781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