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44|回复: 0

老君说战略:俄乌战争结果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31 15: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乌战争到现在已经打了250天,从俄军对乌克兰发动闪电突进的钳形攻势围困基辅,却因兵力不足战局推进困难反被乌军到处袭扰,到俄军不得不收缩兵力实施重点进攻,却又久攻不克三次换将,再到现在的乌克兰局部反攻的战争脉络看,似乎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逐步陷入了被动,而乌克兰则由原来的措手不及被动防守到局部反攻,似乎正在逐步取得战场的主动权。

  因此,面对这场战争很多人(国内国外)开始怀疑俄罗斯是否会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取胜,甚至有些人干脆认为俄罗斯必输。

  这种观点对吗?

  只拘泥于俄乌战场双方一时之表象必受其迷惑,观点也自然会受战局走向左右程摇摆状,因此也是无法真正看清这场战争的最终胜负的。

  此畏“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那么什么是这场战争的全局呢?

  这场战争是美国在大国对抗战略下以北约和乌克兰为工具对俄罗斯发动的一场代理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美俄之间的较量。

  而考量这场战争的胜负是要看乌克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和北约国家是否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以及美国是否能长期的支撑起这场战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析才能真正正确洞察这场战争的结果。

  下面老君就对这些因素做逐一分析

  一、乌克兰

  当前的乌克兰在军事上的战争资源已经枯竭。

  乌克兰海空军以及国家防御体系在战争初期就被俄军全部摧毁,只剩下二十万陆军据城据险坚守,但经过八个月的鏖战,乌克兰20万陆军也几乎被消耗殆尽。这几乎就等于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正规作战中的失败。

  但是,不甘心失败的泽连斯基而为了继续战争,发布了全国动员令,开始强制征兵。在短短的半年内进行了9轮扩军,兵力迅速增加到了百万。乌军也因此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在乌东红利曼等地对俄军发起了反攻。如今又开始把反攻的矛头对准了赫尔松,看上去气势如虹,但实质如何呢?

  我们来算两笔账,一笔是乌克兰的兵源质量,一笔乌克兰到底能有多大的征兵潜力?

  1、乌军的兵源质量?

  目前乌军已经征军九轮,在这九轮征兵中,质量最好应该是头两轮,这两轮兵基本属于壮年兵,其中服过兵役的因为退役时间短,恢复技战术水平快,可以较快投入战场,当然与之前经过八年战争锻炼的乌正规军相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老君估计攻打红利曼的就是这部分乌军,不排除夹杂着北约部队。其余的7轮只会越来越差,直至16岁~65岁的老弱残兵。这些兵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通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如果被投入战场只会成为可怜的炮灰。

  2、乌克兰到底有多大的征兵潜力?

  战前乌克兰总人口大约在4100万,开战后俄占四州人口数为,乌东两州人口700万,赫尔松人口130万,扎波罗热州人口300万,共计1100多万,再加上因战争逃离的1000万人口,乌克兰目前只有2000万不足的人口,按最大征兵限度16~65岁,乌克兰最多也只能扩军200万左右(10:1,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举国战争体制比例是7:1,这其中已经包括了大量的少年兵)。这里还要除去之前消耗掉的正规军以及为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必要的警察和公务人员等,乌克兰最多能扩军150左右。而乌克兰现在已经进行了9轮征兵,总兵力据说已经达100万。可以说乌克兰的兵源已经接近枯竭。

  乌克兰征兵中出现的老弱残兵

  3、乌克兰的军工能力?

  乌克兰的军工制造工业基本集中在东部,大多被俄军占领或者打残,已经不具备生产能力,根本无法保证战争需要,只能依赖外部的武器输入了。

  4、乌克兰的经济

  战前乌克兰以欧洲面积最大国家位列欧洲最穷国之一,而开战后乌克兰GDP最低损失45%,国家经济走向了彻底崩溃,根本无法支撑起战争需要。

  综合以上因素,乌克兰国家的战争潜力已经枯竭,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支撑起对俄战争的,只能依靠外部输血来坚持。

  因此决定乌克兰是否能在对俄罗斯的战争中获胜的因素不是乌克兰自己,而是美国和北约。

  二、俄罗斯

  1、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

  围绕这场战争,在俄国身上出现了两个现象,一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不佳,网络上也有用“拉胯”来形容的。为什么会如此呢?

  老君经过对俄乌战争的观察可以发现,普京在发动这场战争时,真的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这包括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建设与培养,武器装备、弹药的更新储备等。

  当然这些准备都是需要经济基础做支持的,而俄罗斯的经济真的不支持普京做好这些,普京也只能继续让俄军吃苏联的老本。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总能在俄乌战场上看到大量的老旧装备和俄军有空无制(摧毁了乌克兰空军和国家防御体系获得了天空,在战争中却没有发挥出空中优势,使俄军在战场上绝大多数时间没有打出空地联合的战役,而只限于步坦和步炮结合的战役)的原因。这也不能全怪普京,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普京在俄军没有准备好,起码在武器弹药量都不足的情况下就贸然跳入美国为他设计好的乌克兰之坑,是相当不慎重的,轻敌了。

  除此之外俄军在战役方案的精细化设计上也是有缺陷的。比如俄军特别行动的第一阶段,俄军快速突进到位后,乌政府及乌军没有投降,俄军似乎就僵在原地被动的陷入了与乌军的攻坚战巷战。这是没有第二套、第三套作战方案的表现。

  显然战争准备不足再加之战役设计缺陷是导致俄军战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俄军还是在战争准备不足,武器装备不行的情况下以部分兵力几乎完全摧毁了乌克兰国家军队,打击了北约雇佣军,就凭这,俄军也配得上是世界战力最强军队之一的称号。

  二是经济表现相当亮眼,与俄军在战场上表现不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在经济战上的表现是相当亮眼的。这也使得美国北约想利用俄乌战争消耗俄罗斯的目的大打折扣,更让美欧在对俄经济战中受制于俄罗斯,不得不被俄罗斯牵着鼻子走。

  而俄罗斯之所以能在经济战上取得辉煌战绩,一是要归功于俄罗斯央行行长,俄罗斯女英雄纳比·乌琳娜。二是仰仗于欧洲国家对俄的能源高度依赖。

  然而目前俄罗斯在经济战上的对美欧的优势遇到了挫折,那就是俄欧之间的输油管道被美英炸得千疮百孔。如果不能及时修复,俄罗斯必将失去经济上控制欧洲的武器,同时也会损失掉一大块经济利益,这在美欧俄的经济大战中是不利的。

  如何恢复对欧洲的能源供给,夺回欧洲市场和经济战的主动权,无疑是对普京战略制衡的一个大的考验。

  2、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与乌克兰战争潜力枯竭只能依靠外部输血维持不同的是,俄罗斯只是以特别行动的方式动用了部分军事力量把战争推进到了乌克兰的土地上,打烂的只是乌克兰,俄罗斯本身并没有受到战争创伤,生活生产依旧,直到现在(250天)俄罗斯也是只是启动了局部战争动员和在占领区实施了战时状态。

  与乌克兰的战争资源枯竭相比,俄罗斯有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军工制造能力(世界排名第二的武器出口国),有世界排名前列的能源储量和生产能力,有巨大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亿级的人口含量,有世界最大的战略纵深,这些不仅可以支撑起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甚至还可以支撑俄罗斯参与一场世界大战。

  说到这里有朋友会问,老君关于俄罗斯战争准备不足和俄罗斯具备强大的军工制造能力之间似乎有矛盾。

  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从俄军在战场上出现大量的老旧装备和俄空天军弹药量不足无法发挥出作用的情况上看,俄罗斯的确是战争准备不足的,即使俄罗斯为了防备北约下场不敢过度使用空天军也是基于其弹药量不足的原因。而俄罗斯是世界军工第二出口大国,军工制造业强大也是基本事实。这两件事合在一起也从侧面证明了俄罗斯确实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通过对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和战争潜力的分析,我们显然可以清晰的看到,俄乌战争完全不是一场对等的战争。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俄乌在战场上的厮杀,但实际上则是美欧与俄罗斯的综合对决,比拼的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三、北约的欧洲国家

  与俄乌相比,北约的欧洲国家虽然没有卷入直接战争,却不幸的成为了这场战争中被消耗的一部分。

  这是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经济上对俄欧双杀策略决定的,即要消耗瓦解俄罗斯也要打压欧盟经济避免欧盟经济发展,欧元国际地位的发展形成对美国经济霸权的威胁。

  当然美国制造这场战争也是要拉紧欧洲,使美欧关系更紧密。

  这时有的朋友又会问,老君说的自相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美国打压欧盟是防止欧盟强大了不服他这个老大。

  美国拉欧盟是需要欧洲成为自己霸权战车上的一员。

  即美国需要一个没有威胁的听话的欧洲。

  如是,欧洲各国不由自主的被卷入到了俄乌战争中消耗,资本逃离、欧元狂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通货膨胀高企,各国政局、社会开始出现动荡。

  然而这只是开始,因为能源危机导致欧洲制造业成本负担加重,恰在此时美国又趁火打劫,对欧洲制造业资本出台补贴政策,于是欧洲制造业资本开始大量逃向美国,欧洲的通货膨胀,失业率进一步升高,政局与社会动荡进一步加深。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抢占欧洲能源市场,彻底斩断俄欧经济关系,打击俄罗斯经济,进而推动对俄罗斯的消耗,美英又上演了一场炸毁俄欧输油管道的大戏。

  至此欧洲百姓在这个冬天被彻底送入了冰窟,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人们开始清醒了,反美浪潮开始在欧洲涌现,伴随这一现象的是席卷整个欧洲的反政府运动。

  欧洲已经耗不起了,早日结束战争是欧洲摆脱这场噩梦的唯一出路。

  朔尔茨联合马克龙欲回击美国

  但这与美国以代理人战争方式消耗俄罗斯的目的是相违背,因此美欧在俄乌问题上走向分裂也是必然的。

  可以这样说俄乌战争时间越长,欧洲对美国的怨言越重,美欧裂痕就越深,撇开美国与俄罗斯苟合的可能就越大(这也是普京需要利用的)。这与美国利用俄乌战争牢牢捆绑欧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而欧洲与美国的裂痕越大,对美国拉长俄乌战争的信心打击越大。

  四、美国

  1、美对乌的战争输血能长期化吗?

  从美国策划这场战争的战略目的来说,对乌克兰的战争输血无疑是必须要长期化的。

  但如今的乌克兰就是一个无底洞,美国能有多少钱和武器往里添呢?

  半年(美国援乌276亿美元)、一年、十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也必然会被吃干榨净。

  这也是美国国内出现反对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援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其中美国共和党的反对发声音是最大的,对美国拜登政府的援乌政策的威胁也最大。一旦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战败民主党(这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美国拜登政府的援乌政策大概率就会被叫停或严重缩减,这也就意味着只能靠外部输血维持战争的乌克兰的战争失败。

  这只是美国是否能长期化支持乌克兰战争的内因,还有制约美国的外因。

  那就是如果欧洲局势继续恶化下去,欧洲必然会对这场战争产生极度厌倦的心理,必然会与积极推动这场战争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实上欧洲已经开始出现反美言论与反美浪潮。这些都会导致美欧之间的分裂。

  这与美国利用这场战争深度捆绑欧洲是矛盾的,是对美国盟国体系的严重威胁,是美国承受不起的。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美国就必须要放弃乌克兰而选择维护美国与欧洲的关系,毕竟美国世界霸权的必须。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还有美国的经济和军工制造业的约束,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衰落了,美国的军工制造业(碎片化或称全球定制)是否能满足乌克兰的战争需要和美国自身的军事需要是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美国在俄欧双杀,国内党争,经济衰退,制造业空心化的几个前提下,想长期支持乌克兰战争是很难的,这不仅预示着乌克兰战争的失败,也预示着美国对俄代理人战争的失败。

  2、美国是否敢直接下场?

  美国直接下场无俄罗斯开战一直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但这不符合美国发动这场代理人战争的战略目的。它一旦下场这场战争的性质就改变了,就不是对俄罗斯单向的消耗,美国也自动陷入了消耗之中,这也是美国承受不起的。

  更何况一旦美俄开战,核战的危险就无限度的扩大了。

  要知道俄罗斯虽然在常规军力上落后了,但在核武方面无论是量还是质却都是世界领先的,他的高超音速武器完全可以轻松击碎美国的国家盾牌,这种情况下美国下场无疑是自取灭亡。

  退一万步说,即使美国下场,俄罗斯不使用核武,美国在常规战中就真的能打败俄罗斯吗?

  并不那么简单,虽然目前的俄罗斯在常规军力上已经落后,只是在吃前苏联的老本度日,以美军的高度信息化的常规军力完全可以吊打俄军,但这并不等于俄罗斯真的会败给美国,要知道俄罗斯可是这个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战略纵深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再加上亿级人口的战争支持力和北极熊的战争耐受力,美国是根本无法通过常规战争手段战胜俄罗斯的,并且可以肯定只要美军踏上俄罗斯土地的那一刻,失败就是注定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发生核战,只要美国敢下场,美国就已经输了。

  而只要美国不下场,这场战争的常规战俄罗斯必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1 22:51 , Processed in 0.1094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