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61|回复: 0

环球科学:短暂的剧烈运动,可以让人更长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8 12: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健康 ·

  短暂的剧烈运动与寿命延长有关

  在忙碌的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出整块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在空闲时间进行少量运动并累积起来可能更为现实。最近,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发现,每次两分钟以内、每周总计15分钟的剧烈运动,与降低死亡风险有关。

  研究者招募了71893名未患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成年人(年龄在40-69岁之间,中位数62.5岁),利用腕带式加速度计测量每个人在一周内剧烈运动的总时长,也记录单次时间短于两分钟的剧烈运动次数。此后,研究者对这些人进行了平均6.9年的追踪,在排除第一年发生的事件后,分析剧烈运动的量和频率与死亡(全因、心血管疾病、癌症)之间的关系,以及剧烈运动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剧烈运动量和频率的增加,五种不良结果的风险都有所下降。从5年内死亡的风险来看,没有剧烈运动的参与者的风险为4%,每周剧烈运动少于10分钟的参与者的风险降至2%,每周剧烈运动60分钟的参与者在5年内死亡的风险仅有1%。与每周2分钟剧烈运动相比,每周15分钟剧烈运动与死亡风险降低18%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15%有关。另外,平均每天进行四次2分钟以内的剧烈运动,与死亡风险降低27%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周内将短时间的剧烈运动累积起来,可以降低健康风险,帮助人们活得更久。

  · 天文学 ·

  首次观测到中子星合并产生的稀土元素

  双中子星合并的想象图。图片来源:日本东北大学

  当两颗中子星合并时会产生千新星(kilonova)爆炸,产生大量重元素。但自从2017年人类观测到GW 170817以来,除了在光谱中确认到的锶元素,科学家仍然无法确认双中子星合并时会产生哪些元素。而近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解答了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用超级计算机ATERUI II模拟了合并期间的核合成过程,并将其产生的光谱和2017年观测到的千新星光谱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稀土元素镧和铈可以解释光谱的特征。这是首次通过光谱推测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元素类型,之前的的元素产生模型都是根据千新星整体亮度变化推测的。

  · 行星科学 ·

  通过陨石撞击的数据研究火星内部结构

  对火星表面地震波的观测揭示了火星内部的细节。图片来源:Kim et al., (2022) Science.

  近三年数据中,火星经陨石撞击形成的地震波均来自火星深处,然而在2021年12月24日,研究者首次发现了沿火星地表传播的震波。研究者怀疑震源可能在地表附近,他们通过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图像发现了距洞察号探测器约3500千米的震源。同时,在距洞察号约7500千米深处还发现了另一个震源。

  由于地质结构,震波在不同地壳深度频率不同,速度也不同。故研究者通过测量不同频率震波传播的速度,分析了地壳5-30千米深度范围内岩石的平均密度。岩浆和火山活动过程能填补岩石间的缝隙,从而加快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而由于洞察号的测量位置与震波位置正隔着一个火山区,分析结果可能不具备代表性。研究者计划在未来更深入地进行火星地质研究,揭示火星南北半球的地质差异。火星壳层是早期幔层活动中岩浆沉积的结果,蕴含着十亿年前早期火星的地质信息,该项研究的思路可为早期火星结构研究提供突破。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医学 ·

  用声音操控梦中情绪来缓解噩梦

  持续的噩梦往往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经调查,高达4%的成年人经受着长期噩梦的折磨。有些患者会接受影像排练治疗(imagery rehearsal therapy),将噩梦改写成积极结局,并在白天排练——但有时并无疗效。近日,一项发表在《当代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在睡眠时播放与积极情绪有关的声音能帮助人减少噩梦频率。

  科学家让36名接受影像排练治疗的患者中一半人接受额外的声音干预,练习将噩梦的积极版本与特定声音联系起来。然后,这些患者需要在睡眠时戴上头带,在快速眼动睡眠(REM)期间收听该声音,持续2周。在声音干预期间及之后的3个月,这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噩梦频率更低,梦中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这项实验指出了潜在的联合治疗方向。

  · 化学 ·

  用“纳米岛”实现稳定且富有活性的原子级分散催化剂

  氧化铈“纳米岛”稳定铂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过程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多相催化中,原子级分散的金属催化剂因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特性、最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均匀的活性位点而备受关注。然而,高度分散的金属原子或因高表面能而移动团聚,稳定性差;或因与载体作用过强而固定不动,导致活性位点钝化。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上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用“纳米岛”型催化剂解决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

  研究人员用氧化铈在氧化硅平面上制作纳米岛,通过一种液相静电吸附的合成方法,首先将高密度的铈原子附着在氧化硅表面,随后使其自下而上受控团聚为仅2纳米的孤立“岛”。随后,他们再次利用液相静电吸附法,让单个铂金属原子吸附到岛上。稳定性研究表明,氧化铈“纳米岛”上的铂原子可以抵抗高达600℃的空气煅烧。经此活化后的催化剂,在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活性提升两个数量级,并兼具高稳定性。

  · 医学 ·

  设计快速起效的新型抗抑郁药

  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全球有数亿人受其困扰。目前,抗抑郁药物多是以SERT这种血清素转运蛋白为标靶,但这样的药物通常需要大约4周才能起效,且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在一些患者身上还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包含精神分裂症和自杀)。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为抗抑郁药的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方案。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能够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物,它能够破坏SERT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发现,在小鼠脑中一个名叫中缝背核的脑区中,SERT与nNOS的相互作用被破坏后,这个区域内的细胞间血清素会减少,而5-羟色胺能神经元(serotonergic neuron)的活性会增强,显著增加了向内侧前额叶皮层释放的血清素,快速产生抗抑郁作用。科学家找到一种名叫ZZL-7的小分子化合物,在治疗2小时后即对小鼠产生抗抑郁作用,且未发现不良副作用。科学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希望找到更适合的化合物,开展临床前研究。

  · 新冠疫情 ·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10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6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福建13例,广东11例,四川7例,北京5例,上海4例,云南4例,江苏2例,天津1例,内蒙古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214例(内蒙古37例,广东27例,山西26例,湖南24例,四川15例,福建13例,陕西13例,新疆12例,江苏10例,北京6例,重庆6例,青海6例,黑龙江5例,河南4例,安徽2例,山东2例,云南2例,天津1例,河北1例,浙江1例,西藏1例),含1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陕西5例,四川3例,北京2例,福建2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浙江1例,青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44例,其中境外输入121例,本土1123例(福建163例,内蒙古110例,新疆110例,青海103例,山东91例,广东88例,山西81例,湖北57例,湖南51例,陕西35例,黑龙江30例,四川28例,云南28例,江苏25例,重庆23例,河北20例,河南16例,甘肃14例,上海11例,安徽7例,广西7例,天津6例,西藏5例,浙江4例,北京3例,辽宁3例,宁夏3例,江西1例)。

  截至2022年10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929.9万剂次。

  文:王昱、栗子、韩佳桐、马一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02:42 , Processed in 0.2500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