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89|回复: 0

云石:小地方体制内的岁月静好,即将在不远的将来被打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6 07: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经济下行,全社会疯狂内卷。这种背景下,上岸成为大学生及被社会毒打怕了的职场年轻人心心念念的避风港湾。

  当然,体制内其实也不是那么美好的。真要想往上走,能力人脉运气等等,外面要经历的坎一点也不少,付出甚至更多——别说996、甚至007都不奇怪——而且这种付出,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直接回报,甚至连加班费都没有。

  不过体制的好处,在于下限较高,而且稳定体面。

  而这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绝大部分考编人士,也并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抱负,也自知自己资质平庸,不过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所以上限虽然不高,但只要保住下限且稳定体面,对他们来说就已经心满意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镇——当地经济落后,体制外就业机会稀缺,上岸难度又远低于大城市发达地区,所以成为普通大学生和职场人的回归首选。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风潮愈烈。

  但很快这种好日子,就将走到尽头。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两个原因——钱没了,人也没了。

  过去十几年里,中西部小地方的钱从哪儿来?按照常规逻辑,无非是工农业创造财富,然后再由第三产业进行财富再分配。这个搁在全国这个整体来说是没错的,但搁在不同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小地方,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中西部小城镇有工业吗?当然也是有的,但除了有资源的少数地区(比如这地方有矿、有水电),其他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作坊式手工业——比如小食品厂,以及沿海发达地区淘汰下来的高污染、低收益企业。后者随着环保收紧和产业升级,基本上在逐渐淘汰,前者本身也高度依赖于本地经济内循环。

  当然,工业没有,农业是有的。但农业虽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在任何工业化国家都不属于财富创造的主要来源——甚至还需要大量补贴。

  所以,过去二十年里,普通中西部小城镇的财富来源主要是两条——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土地财政。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是将沿海地区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收取,转移给中西部落后地区,主动给当地注入财富,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提供经济循环的市场腹地;同时通过教育,在本地培育出大量符合工业化需要的人才和劳动力输送到沿海,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生力军。

  至于土地财政,则是将转移支付过程中再分配到个人的财富以及赴沿海打工者的薪酬——乃至于未来几十年的预期薪酬,以以卖地卖房子的途径再收取上来——个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商品房,以及以房价形式存在的虚拟财富,政府则得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有了这笔钱,小地方政府才有钱去扶贫、保民生,维持日常开销,以及给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发工资和津贴。而这些前进入当地社会流通,又可以维系包括本地小国企在内的各类企业生存。由于无论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还是土地财政,钱都是先交到当地政府手里,然后再一层层分配下去,所以掌握财富分配权的政府自然要保障自己的雇员——它也有这个能力。

  但这两条路,未来都会被堵死。首先,随着房地产红利的枯竭,土地财政无以为继——而中西部小城镇因为人口大量外流,所以首当其冲。

  这样一来,土地财政自然就没了。

  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来也势必大幅缩减。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进入长期滞胀,以及中美博弈的增加,中国需要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产业升级创新和军备扩张、经济圈拓展等短期内见不到收益的博弈消耗当中。这种情况下,中央财政必然吃紧,所以必须提升利用效率——而缺乏经济发展前景的内地中小城镇,无疑是这一轮财政整顿的重点。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由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变。

  以前大家最注重的是什么?是GDP增长速度。谁增速高,谁家官员就有前途。而GDP构成很复杂——你老老实实做产业是GDP,你卖地盖房子也是GDP,你举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也是GDP,甚至你建形象工程,那同样是GDP。

  这个在之前历史阶段,算是利大于弊——毕竟那时候我们是总量稀缺,各方各面历史欠账都很多,所以甭管你做产业还是盖房子还是修路造桥造景区,大部分都能见到效益——哪怕短期内没效益,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过几年效益也会显现——也就是投资能得到回报。

  所以这个历史阶段,你们爱建就建呗。只要别盲目的太过分,基本上搞出来从中长期看主要还是正收益的。

  但现在不行了。大部分地方房子已经供大于求,基础设施该建的也建的七七八八,这时候你再搞这些低端玩意,投资收益率就大幅下滑,甚至亏损,造成债务黑洞——比如贵州独山水司楼。

  所以,现在就不太讲GDP增速了,而是要讲质量。什么是质量?就是钱要砸到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上头。至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这类GDP,虽然也不是不可以搞,但规模从中长期看要肯定要缩小,审批也会更严,举债贷款更谨慎。

  既然是这种思路,那基本上内地中小城镇就基本没必要折腾了——毕竟资质禀赋决定了,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高大上玩意,它们根本就玩不了。他们搞GDP就只能修路盖房子卖资源——至于没资源的,那除了玩土木工程,也没其他的路可走。

  所以,这些地方,接下来就是维持。既然是维持,那当然用不了俺么多资源投入,尤其是随着人口总量的减少和向沿海以及大城市的集中,内地中小城镇的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会尤为严重——而无论是数量减少还是老龄化的加重,都意味着社会治理成本的下降。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地方经济活力的下降,或者说维持中小城镇经济体系的必要性降低。意味着土地财政,以及举债发展经济的必要性降低。

  没有了土地财政,也不能举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也逐渐稀薄,这种情况下,本来就缺乏造血能力的内地中小城镇,财富源头就被掐断,工农业又撑不起这么大的经济盘子,所以第三产业也会随之萎缩,接下来自然就会人口进一步外流,地方进一步空心化。

  人没了,钱也没了。那还留着这么多体制内人员干什么?不光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就是当地提供民生服务,或者依赖于本地经济循环生存的小国企,规模也会持续压缩,甚至破产清算。

  所以,可以预料,接下来几年,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缺乏资源等特殊禀赋的中小城镇,将进行一场大范围大规模的缩量化调整。他们不仅不再会被赋予发展经济的任务——因为这只会加剧债务扩张,拖垮金融体系,创造出的低端土木GDP,大部分未来注定无法取得正向收益。与此同时,中小城镇广义上的体制内人员和机构,也会随之裁撤并简。这类低效益地区的收缩,将会节省出大量的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到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投入到中美博弈的战略支出。

  对一个有产业能养活自己的地区,裁撤并简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意味着当地利益集团对所掌握的利益的支配能力会减弱,所以它们自然会抵触——而且也有抵触的底气。但对于本来就仰赖土地财政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落后地区中小城镇来说,鉴于它们从来就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所以他们本来也没有真正掌握过生产资料——大部分利益都来自中央和外地给予。当外出打工人口不再回乡购房,当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逐渐衰减,他们维持当地经济乃至体制运转的成本会会无法承受,这种情况下,只要做好部署引导,适当给予一些补助,所以这种难度,其实并不会太大。

  而这对这几年疯狂上岸内地小城镇的体制内,乃至于地方小国企人员来说,就不是福音了。他们不仅要面对来自于上面裁撤并简的政治压力,还要面对中央转移支付和回乡购房者支撑的财富流入骤减延伸出的收入来源掐断的压力。再考虑到原有地方经济循环体系,因为财富源头缩水,势必被打破而急剧收缩,大量人口外迁,所以本就闲散的基层财政人员和国企员工,将会更加富余。

  所以,先是小国企,继而事业单位,很多机构和单位将不复存在,或者缩小规模,甚至部分弱势地区和单位被强势者并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想挤入体制的上岸者大门将被大幅关闭,甚至有很多已经上岸者,也会面临裁员的困境——就算侥幸未被裁撤者,收入和岗位也会严重降级。

  公务员可能会好点。毕竟这个群体数量不多,其所肩负的社会治理任务,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期也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通过提前布局收紧入口等,大致还能逐步消化,还不至于有裁员之忧。

  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们日子好过。本土经济萎缩和财政紧张之下,工资之外的津补贴肯定会大幅削减;外聘人员裁撤后,他们的工作量也会增加;但事业前途,却因为机构乃至行政区划合并,职位数的减少,以及社会资源分配权的削弱(没有那么多资源供你分配了)而大打折扣——随之而来的,其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同样会逐步下降。

  总而言之,小地方,尤其是没有造血能力的内地中小城镇,都会在接下来的财政整顿、经济转型进入一个趋势性的萎缩期。这个过程中,所有属于落后地区体制内的岁月静好,都将成为往事。至今沉迷在这种外来财富输入所营造的美好幻境中的朋友,建议早作打算,有好出路的可以开始未雨绸缪;没啥出路的,那就有必要紧衣缩食,并做好心理准备了。疾风骤雨,即将来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8 22:2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