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01|回复: 0

环球科学:乌干达暴发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已上升到50,正在紧急开展疫苗测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公共卫生 ·

  乌干达暴发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已上升到50,正在紧急开展疫苗测试

  埃博拉病毒的电镜图像(图片来源:CDC/Cynthia Goldsmith)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自9月20日乌干达宣布埃博拉疫情暴发至今,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0例(其中31例确诊,19例疑似),死亡病例已上升到24例(6例确诊,18例疑似),密切接触者414人。这次埃博拉疫情已影响乌干达中部的三个区。

  据《科学》新闻消息,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多个国际团队正在乌干达紧急启动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部分疫苗将于下个月月底进入临床试验。此次,在乌干达传播的埃博拉病毒为Sudan ebolavirus,它与2014年在刚果(金)传播的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针对后者的疫苗无法用在这次疫情中。

  目前已研发出的3种针对Sudan ebolavirus的疫苗(均未进入临床试验),其中由葛兰素史克研发的单剂疫苗处于领先地位,在此前的猴子实验和小规模临床试验中均表现良好。该疫苗含有埃博拉病毒的表面蛋白基因,它连接在一种无害的黑猩猩腺病毒(ChAd)中,后者能将病毒基因运送到细胞中。WHO建议即将在乌干达开展的临床试验,采取环接种策略(ring vaccination strategy),也就是给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而不是普通人接种疫苗,此外不设置对照组,将其改为“推迟组”,即延迟一段时间后接种疫苗。

  · 天文学 ·

  韦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有史以来最遥远的球状星团

  韦布的第一张深场图像(图片来源:NASA, ESA, CSA, STScI)

  今年7月,天文学家公布了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第一张深场图像。昨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图像中距离我们90亿光年的Sparkler星系,研究发现该星系中的12个致密球状星团里,有5个是已知最古老的星团。

  银河系中大约有150个球状星团,但我们至今仍不清楚这些致密星团是如何以及何时形成的,因为测量它们的年龄极具挑战性。而Sparkler星系距离我们远得多,因此更容易确定其球状星团的年龄。Sparkler星系被前景中的SMACS 0723星团的引力透镜效应放大了100倍,但此前哈勃空间望远镜仍无法观测到Sparkler星系周围的致密天体,直到韦布分辨率和灵敏度提高,才使得观测这些致密天体成为了可能。

  · 化学 ·

  回收聚乙烯的新方法

  图中的灰白色球棍模型代表聚乙烯链,在绿色球代表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图片来源:Brandon Bloomer, UC Berkeley)

  聚乙烯塑料是全球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多的塑料材料之一。但这种材料的回收率很低——只有14%的聚乙烯塑料得到了回收。并且由于聚乙烯很难分解,因此一般只能经过重新熔融制成低价值物品,效率很低。近日,一项《科学》上的研究提出的新方法或为聚乙烯回收带来了新突破。

  科学家用铂-锡和铂-锌金属催化剂打破聚乙烯分子链上的饱和碳碳单键,形成双键。接着,在钯催化下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在此过程中双键断裂,长链被分解为丙烯单体。实验显示,这项技术能将80%的聚乙烯分解为丙烯,并用于重新合成,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医学 ·

  阿尔茨海默病候选药物在Ⅲ期临床中能减缓认知衰退

  当地时间9月27日,卫材(Eisai)和渤健(Biogen)联合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Lecanemab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试验涉及了1795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组每两周给予10mg/kg的Lecanemab,持续18个月。

  与安慰剂相比,接受了Lecanemab治疗的患者在18个月的治疗周期中,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减缓了27%(以CDR-SB量表测试结果为评估依据)。这是首款在完整的Ⅲ期临床试验中仍然展现出明显抑制阿尔茨海默病病情发展的药物。另外,实验结果显示在18个月时,β-淀粉样蛋白减少的程度与阿尔茨海默病综合评分(ADCOMS)以及CDR-SB等评分的下降较慢相关,这或许为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假说提供了有力支持。

  · 医学 ·

  癌细胞释放一种物质后,免疫细胞只能放下武器

  来源:Gregory Baker, HMS

  人体内的癌细胞能快速生长、分裂,还能通一些改变实现扩散。但新生的癌细胞如何躲避免疫系统,长期困扰着科学家。最近,在一篇发表于《科学》的新研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能通过一种方式来避开免疫系统,这样癌细胞就能生长。

  他们关注到在3.5%的癌细胞中存在表达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的基因IDH的突变。在低级别的胶质瘤和继发性胶质瘤中,这种基因突变存在于近80%的癌细胞中,它们能分泌D-2-羟戊二酸(D-2HG),这种物质在人体内的水平通常比较低。此前的研究显示,D-2HG能让肿瘤进入一种激进的快速分裂状态。而新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D-2HG进入T细胞后,会抑制细胞内的一种关键的酶——乳酸脱氢酶。而一旦被抑制,T细胞将无法继续产生细胞因子和维持毒性,而这两者正是T细胞维持肿瘤杀伤能力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可逆的。研究人员还观察到肿瘤微环境中D-2HG增多,也会降低T细胞对肿瘤的渗透性。这一研究或能促进一些利用免疫系统杀死肿瘤的疗法的开发。

  · 行星科学 ·

  火星南极冰盖下存在液态水的新证据

  左侧图像显示了火星南极的表面地形,其中黑色范围内是火星南极极冠,浅蓝色范围内是计算机模拟使用的区域,绿色方块范围是推断含有冰下水的区域。右侧图像显示了冰盖表面的起伏变化,黑色范围是依据雷达数据推断的冰下水区域。(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Cambridge)

  与地球一样,火星两极也覆有厚厚的冰盖。由于火星寒冷的气候,科学家此前认为火星的极地冰盖一直冻结到地表。直到2018年,科学家采集到火星南极冰盖的穿透雷达数据,部分区域强烈反射了雷达信号,被解释为冰盖下的液态水区域。但有研究表明其他物质也可能产生类似的反射信号,导致该推论一直存在争议。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的一项研究首次使用雷达数据以外的独立证据,证明火星南极冰盖下方存在液态水。

  在地球上,冰下湖泊会降低冰盖与地表的摩擦力,改变冰层的流动速度,从而影响冰盖表面的地形,导致冰面上形成凹陷与升高的区域。科学家利用航天器上的激光高度计测量了火星南极冰盖表面的地形,发现存在一个10-15千米长的表面起伏,这与地球冰下湖泊导致的冰盖起伏规模相似。科学家还用计算机模拟了火星气候条件下,液态水对冰盖地形的影响。模拟冰面出现的起伏,其大小与形状都与实际测量结果相似。这项研究证明火星南极冰盖下方存在液态水,同时也表明火星地下仍有岩浆活动,通过地热加热,使得水能保持液态。

  · 新冠疫情 ·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9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广东15例,上海14例,福建8例,北京5例,江苏5例,四川4例,天津2例,辽宁2例,黑龙江2例,山东2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4例,四川2例,北京1例,天津1例,江苏1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97例(贵州17例,广东16例,黑龙江13例,天津11例,四川8例,云南6例,西藏6例,陕西4例,山西3例,福建3例,宁夏3例,河北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湖南1例,重庆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宁夏3例,四川2例,陕西2例,山西1例,黑龙江1例,贵州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11例,其中境外输入86例,本土625例(宁夏176例,贵州80例,西藏66例,天津61例,黑龙江54例,新疆28例,云南25例,河南19例,四川17例,广东15例,陕西15例,河北9例,山东9例,广西9例,浙江7例,安徽7例,甘肃7例,上海6例,江苏4例,湖北4例,青海4例,湖南2例,江西1例)

  截至2022年9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663.0万剂次。

  文:二七、不周、clefable、马一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06:20 , Processed in 0.0937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