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56|回复: 0

畅明:普京的动员令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祖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8 2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乌冲途的根源是什么?

  俄乌冲突从导火索来说,是始于苏联时期列宁将原属于俄罗斯的乌东地区送给了乌克兰,在一家的时候还好,可谁也没有料到强大的苏联会一朝解体,这就留下了隐患了。

  (列宁当年出于理想主义送给了乌克兰这么大一片区域,无意间致敬了地球搅屎棍带英帝国的一贯操作,乌克兰地图最南端的克里米亚是赫鲁晓夫送的)

  从前苏联独立出来之前乌克兰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作为国家的历史并缺乏内部凝聚的文化传统,一度乌克兰前总统在公共场合忘记乌克兰语怎么说,还要用俄语来问秘书,成为乌克兰政坛上的名场面。

  乌克兰国家运作一直存在问题,相比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很快找到自己政治核心重建了社会秩序,乌克兰则一直陷入到各种撕裂当中。在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三人轮番执政的政治闹剧中,乌克兰社会发展陷入慢性衰落当中。尤其是2014年以后,俄语区的乌东已经事实上独立,而乌克兰在内战中对俄裔确实有很多摆不上台面的手段,这导致克林姆林宫对收复乌东地区、教训乌克兰的情绪日渐提高。

  对于乌克兰来说,保护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是必然选项,而且现在乌克兰已经对欧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源源不断的军援更是让乌克兰高层赚的盆满钵满。不过从根源来说,俄乌冲途来自于北约集团对俄罗斯生存空间的挤压,冷战结束以后北约根本没办法将对抗半个世纪的俄罗斯视之为朋友,不仅没有接纳反而变本加厉的东扩。

  (图片需更新,芬兰、瑞典也加入了北约)

  俄罗斯从北向南全都被北约围的严严实实,针对谁不言而喻, 除了军事的对立态度,政治上的打压,贸易制裁,甚至还要对俄罗斯立国之本—能源动手。

  (北非直接管道供气欧洲以替代俄罗斯管线)

  只要北约军事集团还秉持冷战思维,只要还不承认俄罗斯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安全需求,俄罗斯的反扑就是必然,不是发生在乌克兰,就是发生在波兰、芬兰、高加索或中亚,在全新国际框架未形成前动乱是难以避免的。

  俄军前线表现与军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除了最开始突袭基辅失利以外,俄军九月初被乌克兰在哈尔科夫打了个反击,俄军军事表现不佳,这令俄罗斯军事威慑力相较开战前打了不少折扣。

  (蓝色为九月初乌军反攻一周内取得战果)

  俄军表现不仅仅是武器和战斗的问题更与其军事制度密切相关。

  第一:相较国内动员兵,普京更喜欢使用听令而行的私兵。

  包括车臣的“卡禄山”,以及叶夫根尼·普里戈任(俄罗斯餐饮业巨头,被西方称呼为“普京的大厨”)旗下的瓦格纳雇佣军。在长期军事行动中,普京更依赖国家体制之外、对其个人保持忠诚的“私兵”。原因也比较现实,控制”私兵”来实现某些军事目的要比通过层层国家机器去驱动正规军事力量效率更高,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力量严重退化后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并且是小规模冲突中的最优解,这一点跟美国黑水公司作为安保公司却执行许多美国陆军任务有异曲同工之妙。

  瓦格纳实际控制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与普京过从甚密,经常出现在普京的私人宴会上,且旗下的餐馆和餐饮原料供应商也负责普京与外国政要的餐品,叶夫根尼·普里戈任是普京的老乡,同样出身于圣彼得堡。所以西方称呼其为“普京的厨子”。2014年瓦格纳军团在乌东初次亮相,在卢甘斯克地区抗击乌克兰军队,最经典的战例就是在乌克兰政府军和极右新纳粹手中解放卢甘斯克机场,迫使基辅方面于2019年签署《明斯克协议》停战。旗下瓦格纳军团成立不过数年,军团“员工”有两万人,近年来活跃于非洲、中东、东欧等地,俨然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黑手套”,为俄罗斯政府处理一些不方便直接干预的事情。

  第二:俄格战争后“谢尔久科夫军改”和“绍伊古军改”把俄军改成了一个四不像,并未有效的提高俄军战力。

  从俄格战争以后,俄罗斯军方就发现了自己与现代化军队之间的区别,俄前陆军总司令毫不留情的批评:俄军目前的武器与军事装备状况与世界大国的水平不符,真对抗强敌会十分困难。当时谢尔久科夫希望效仿西方,大搞师改旅,改变俄军机构臃肿,指挥不灵,作战部队战力不强的面貌。

  谢尔久科夫(2007-2012)军改千头万绪,但如果论其重点,就是:

  全新的时代背景——核威慑下俄罗斯很难再次出现覆国级的战争。

  苏联遗留的包袱——大军队时代下形成的臃肿机构、人员过多。

  战争全新形式——优化军种编制,缩减传统陆军比例,打造面对全新战争形势的信息化、合成化部队。

  关于时代背景,俄罗斯人认识的很到位;关于苏联留下的包袱,俄罗斯甩的也很好,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军总兵力一度高达五百万人,传给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也是沉重的负担。目前俄罗斯现役部队100万人,基本甩掉了历史包袱。可是关于需要大量氪金才能形成全新作战体系,俄罗斯却迎面遇到油价下跌导致政府收入锐减。

  (俄罗斯累计财政收入:单位 10亿卢布,2007-2012是谢尔久科夫任国防部长时期)

  2008年以后国际油价掉头向下,俄罗斯财政直到2016年以后才有较好的增长,更没有余钱来打造现代战争吞金兽。本想减脂增肌,可结果光掉膘不长肉,不仅力量没增强、抗击打能力还下降了。缺乏经济基础且不说,战略对手和战略目标也没有考虑到较大规模的战争需求。更重要的是放弃了苏俄军队原来非常熟悉的全面动员体系,只强调精兵化、小型化,这样的部队收拾个把小国,去叙利亚打击恐怖分子是没问题的,可部队撒进乌克兰,就立刻面临兵源不足的窘境。

  等到绍伊古接任国防部长后又推翻前例,开始大搞旅改师,但一方面外行领导内行(谢、绍均非军人出身),同时财政情况也无明显好转。等到战场之上见真章,面对已经全国动员并有北约武器和情报支持的乌军,精兵式战斗就明显力不从心了。

  等到突击力量不足,难以打开僵局后,全面动员成为不得不选的唯一选择。

  为什么普京不及早进行动员

  表面上来看,总动员是俄罗斯为了打破僵局而进行全面动员。但实际上比这复杂一点。俄乌冲突已经打了半年,俄军战场上真实表现如何?普京应该早有评估,连决策层之外的斯特列科夫也早就明确说明如果不进行总动员俄罗斯将会战败。这种情况下才在一场败仗,形势陷入被动后进行全面动员,根本原因在于全面动员不符合普京的政治基础。

  普京出身于苏联特工,但其执政身份是叶利钦的继承者,是以自由派身份继承从苏联解体的政权。苏联解体以后上台的俄罗斯领导人,其防共之心甚于防西方。叶利钦1993年10月炮轰白宫,彻底毁掉继承于原苏联高层的议会势力。1996年叶利钦面对车臣独立、俄共逼宫内忧外患的形势,将手中还握有三分之二的国有资产股权卖给了寡头,并与七大寡头通力协作,政治上寡头确保叶利钦连任,经济上叶利钦维护寡头现有利益格局。

  所以普京基本政治光谱,是在强力部门的支持下,以自由派精英为基本盘,宣扬斯拉夫民族主义,对寡头势力又打又拉,以防范俄共反扑为首要目标的“民族自由派”。

  正是在不断打压俄共的过程中,整个俄罗斯上层建筑逐渐向右转。

  经济上:寡头化,不听话的寡头会人间蒸发,但换上的却也是自己人的寡头。

  文化上:回归传统保守,向东正教和民族主义回归,放出了俄罗斯现代政治中的怪物——皇俄派。

  军事上:倾向于职业化精兵,甚至是私人关系维系的雇佣军,并有意和从苏联继承而来的人民动员体制切割。

  舆论上:批评苏联,着力放大苏联的污点,强调斯拉夫民族主义。

  政治上:靠拢西方而不得,配合美国反恐战争,甚而一度考虑加入北约。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初期包括一直以来都在使用合同兵,甚至是雇佣兵,这样对普京的统治是最为稳妥的。

  所谓普京在三个鸡蛋上跳舞,正是亲西方势力、左翼势力、以及皇俄派。

  但目前三方平衡正在被打破。

  首先:是亲西方势力式微,俄罗斯政治经济全面倒向西方后并没有得到大方的接纳,反而获得落井下石般的北约东扩结果,眼瞅着北约逐渐扩张到家门口,不说传统逆子波罗的海三国,就连乌克兰都要被北约拉走了,沉睡在俄罗斯体内对“战略缓冲区”的需求在不断激发,终于在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中俄罗斯明确对西方说不,与西方关系逐渐从合作走向了对抗。在敌对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境内的亲西方势力逐渐式微,原代表人物梅德韦杰夫被雪藏。

  其次:是皇俄派势力逐渐壮大,在现代社会中鼓吹回归帝制的可行性很小。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摒弃,导致思想意识上出现真空。在这种“真空状态”中,由于对苏联骂太狠又对苏联之前时代吹太猛,直接引来杂糅着封建思想、宗教思想、民族主义思想的四不像怪物——皇俄派。

  由于皇俄派鼓吹大斯拉夫民族主义,恢复第三罗马帝国的荣光,其在军事领域中最为活跃,最为典型的就是斯特列科夫,其人曾任顿涅茨克共和国国防部长,为乌东地区独立立下汗马功劳,曾活跃在乌克兰内战中抗击乌克兰第一线,此人是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仅率数百志愿者潜入克里米亚,劝降当地海军、缴械驻地乌军;孤身潜入乌东地区组织武装力量击败乌克兰政府军,但在连胜连捷时被克里姆林宫以避免扩大影响为由强令召回。此人有勇有谋且非常熟悉乌东地区,按理说任用他出战肯定能激励当地俄军士气,但克里姆林宫就是将之雪藏,即使前线败仗也绝不任用,表面原因是斯氏本事大脾气更大,甚至给国防部长都安排“胶合板”的雅号(现任国防部长曾为建筑商)。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此人皇俄派的背景令普京难以放心。

  下令全面动员后,俄罗斯国内民众表现不安,毕竟上一次全面战争动员都是二战时候,老百姓早都忘记了全民动员是什么概念。一时之间俄罗斯出国旅游人数暴增,各地出现反对动员集会,也抓捕了不少人。

  (圣彼得堡警察和抗议人群对峙)

  也有不少媒体趁乱玩梗,联系高官的儿子问他们是否响应国家号召,好几个高官都中了陷阱。以上还算是正常的波澜,毕竟俄罗斯人民已经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了。但在动员令的国家强制命令下,肯定会对军警宪特等国家暴力机关更加倚重,以此保证征兵的数量和效率,同时保持社会运行稳定。如此一来,相当的权力就会转移到皇俄聚集的各个政府强力部门。对普京而言全面动员最大的危险不在于经济成本而在于皇俄派势力扩张。因为普京是挂着自由派的名义行民族主义之实,还属于一种“过渡形态”;皇俄派则是极端和纯粹的民族主义,对普京有更大的替换作用。

  皇俄派的制约与普京的决策

  刚才我们谈到皇俄派,这将是分析俄罗斯内部局势无法避开的一股力量,上文说皇俄派是杂糅封建思想、宗教思想、民族主义思想的四不像怪物,表面上看他有宗教站台,而且对沙皇后裔特别看中。实际上皇俄派并不等同于保皇党,俄罗斯早已没有了帝制的土壤,就算称沙皇也不可能是罗曼诺夫家族。

  (沙皇后裔婚礼,俄罗斯军区派出仪仗队开道,此举还被国防部长绍伊古惩处)

  本质上,皇俄派是斯拉夫民族主义倾向的外显,因为全盘否定苏联以后,俄罗斯历史上的辉煌就只剩下沙皇时期了。不过皇俄派看中的是扩张,这一点海纳百川,甚至编造出斯大林也是沙皇后裔,赐罗曼诺夫籍。真不知慈父在天若有灵会有何感想。对于皇俄来说,梦中都要恢复的是第三罗马荣光,自1472年迎娶拜占庭公主后就一直以第三罗马自居,誓要与西罗、东罗、神罗共争罗马正统。

  普京所言俄罗斯两次解体造成了严重恶果(1917年沙俄崩溃和1991年苏联解体),如果两次没有解体俄罗斯目前应该有5亿人口而非区区1.4亿。那么如果这个囊括五亿人口的俄罗斯大帝国重现人间,他的边界可能会到哪?

  (地图来源为地图帝)

  如果暂时考虑用一下沙俄在一战前的版图,那么往北将要囊括芬兰,达到瑞典,往西势力到达多瑙河,直面柏林,往南兵锋争夺伊斯坦布尔(或称君士坦丁堡),将黑海、里海彻底变成内湖,并毫无阻拦畅通的进出地中海。重现帝国旧日光辉才是皇俄派心心念念之所在,在他们眼中沙皇非血缘继承而来,而是能够成就这般功业才配称之为沙皇。

  由于皇俄派底色是扩张,所以特别受军警宪特等部门的支持,使得普京统治中的底牌——强力部门被大量渗透,导致俄罗斯政策越来越强硬难以有转圜的余地,将军和军官中究竟有多少仍保持对他的忠诚率,完全是未知数。

  之所以一段时间还能维持着政局表面稳定,和普京多年强硬执政有关,相当程度上满足皇俄派对沙皇体制下俄罗斯重回巅峰的幻想,既然坐在台面上的统治者不是沙皇胜似沙皇,好像也不需要换人。这就导致普京必须强硬也只能强硬。

  现在普京处境比较艰难,扩大战争全面动员将会动摇自己统治,可如果就这样罢兵息战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自己多年建立的威望也会一扫而光。

  不过普京不愧是成熟的政治家,胡萝卜加大棒处理的非常熟练。一边是国内大肆动员,宣称国内可以动员2500万动员兵,淹也能淹死乌克兰,不过初期先动员30万。并且期间不断对外放话,暗示可能使用核武器,要“使用一切可能手段保卫俄罗斯”。并同时开始示好,用215名乌克兰战俘和10名外国佣兵换回了56人。

  这种明显慷慨的行为,是回到谈判桌上的一种姿态。但如果谈判不成,接下来就是扩大化的进攻战略。攻势将一改原来风格,以歼灭战为主要军事目的,以此逼迫基辅屈服。这二者看似完全相反,但是目的却相同——结束战争。

  一旦冬季降临,10月结冰的乌克兰主要河流上将结上厚厚的冰层,冬季将出现大量可以利用的渡河点,同时国内动员兵集结完毕可以吸取上半年兵力不足的教训,集中起来发挥人数、兵器上的数量优势,届时会发生更激烈的战斗。

  俄乌的战争,世界的变局

  1991年克里姆林宫红旗落地,其产生的政治余波至今尚未消除。尤其是对于震中的俄罗斯来说,与其说苏联解体是一种历史的结束,不如说是一段斯拉夫民族厄运的真正开始。如同1840年被船坚炮利打开大门的满清一般,在一连串的军事斗争失利后帝国统治根基开始坍塌,满清覆亡后时隔近四十年中华大地才再一次重新整合起来,其中的苦难固不足对外人道,但大破大立的历史规律在其中隐隐浮现。普京执政之初曾高喊: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当年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真的能够执政二十年以上,而同时也着实能够体会到俄罗斯对强大的渴望。

  二十余年俄罗斯一直以军事威慑力保持自己的大国地位:

  2000年前后第二次车臣战争;

  2008年对格鲁吉亚发动闪电战;

  2014年武力保障下“和平”接收克里米亚;

  2015年介入叙利亚内战;

  2022年实行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

  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奠定了普京名号,借此风雨飘摇的俄罗斯终于得以稳定。但俄罗斯近年来国内局势正在发生变化。亲西方中坚力量日益消退,在长久以来军事胜利-领土回归的喜讯渲染下,普京与俄共及皇俄派之间的矛盾被暂时掩盖,但在军事失利下各方矛盾逐渐有激化的趋势。开战之后高呼效忠普京效忠俄罗斯的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江湖人送外号—卡禄山)在俄军失利之后痛批俄军高层战略失误,方方面面的压力随着俄罗斯军事威慑力的削弱而集中到来。

  俄罗斯此番军事行动招致美国和北约坚定反扑,除了武器供应、贸易制裁、舆论声讨,美国甚至不惜违背“自由贸易”基本原则要求俄罗斯出口石油限价,并且重新激活了已经“脑死亡”的北约,使得芬兰与瑞典也不再对俄中立。

  然而在战争的另一端,美国和北约日子也不好过。在加息周期遇到战争导致能源危机,使得加息政策效果打了不少折扣,给高悬的债务和大量泡沫的资产带来极大的风险。而西方各国遇到的通胀也是一个大问题,使得国内民生问题愈发严重,而通胀正是导致普选制政府倒台的重要原因。

  俄乌战争是克里米亚危机的后续,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后的7年,俄罗斯一直处于经济制裁之中,也变相使得俄罗斯做好与西方经济脱钩的准备。在经济层面上战争的意义比军事政治上的意义要更大。俄罗斯依靠能源作为武器成功挑战美元霸权,在守住自己经济秩序同时给美国送去了通胀,给德国和日本则带来“去工业化”套餐。

  在今年主要制造业国家中,只有中国保持顺差,德国破天荒的也出现逆差。而德国多个大型工业企业都开始向中国转移产能。权力对来源负责,所以普京必须对乌克兰采取强硬手段;经济对利润负责,所以西方产业资本自然会选择有着充分能源安全、庞大高素质工业人口、健全基础建设并且有着全世界最全工业品类的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和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祖国”。正是中国强大的国家实力,可以避免在俄乌冲突中“站队”,类似美国一战时的中立立场使得矛盾双方都对中国形成某种依赖:俄国依赖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才能具备继续战争的经济条件,美国依赖中国的生产能力才能控制国内民生用品的通胀。

  这种中立权本质上是“主权”延伸。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国,政客会受到非常强的施政约束,比如日本推行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官员和德国默克尔选定的接班人都莫名其妙地死亡。凡是有着本土意识的政治家,都会被终结掉其“政治生命”或者“生物生命”。就连安倍晋三也不能例外。所以,没有“主权”支持的繁荣,终归是被养肥的家畜,是危机中的牺牲品。德国和日本虽然也属于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但是其国家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本质上不具备“主权”,必须听令于“宗主国”的国家意志,只享有部分管理权,国家所有权不能为本国所“控股”的国家,只能沦为矛盾的牺牲品。而中国强大的独立性则来源于国家所有权在自己全体国民手中,中国决策无需境外势力的“批准”,也不受到各种势力的“渗透”,保持决策时的理性与克制。这种局面其背后,是几代人对“独立自主”的不懈追求:是在困难年代坚持推进“两弹一星”的魄力;是在对外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定力。这种战略决策勇气,正是华夏文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现实表现,自立才能自强的命题早为中国人所洞悉。所以在如今残酷的经济淘汰赛中,中国方能具备逆周期的调节能力,成为众多国家中的“逆行者”。

  国际格局变幻莫测,正所谓“后发先至”,真正变化的受益者往往是最后下场的决定性力量。战略定力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做支撑。由于自身的发展存在强大的自驱力,所以不需要对外投机和冒险,自然就获取各方的依赖。打铁还是要自身硬,“任他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自信与温和也许才是应对全球性大变局的最好姿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03:36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