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40|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86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7 1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晁错论政

  【原文】匈奴寇狄道。

  【白话】匈奴入侵狄道。

  【原文】时匈奴数为边患,太子家令颍川晁错上言兵事曰:“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繇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白话】当时,匈奴多次侵扰边境,太子家令、颍川人晁错向文帝上书谈论战争问题,道:“兵法上说:‘有必定战胜的将军,没有必定战胜的民众。’由此看来,安定边境,建立功名,关键在于良将,不可不慎重地选择。

  【姚论】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资治通鉴》转载自《汉书·爰盎晁错传》中的,晁错对汉文帝的多篇上疏。其中,这第一篇史称《言兵事疏》,《资治通鉴》转载时在其开头部分删减极多,而这对于上疏的历史背景介绍是极其重要的,故将其摘录如下:

  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高后时再入陇西,攻城屠邑,驱略畜产;其后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气破伤,亡有胜意。今兹陇西之吏,赖社稷之神灵,奉陛下之明诏,和辑士卒,底厉其节,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大有利。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繇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翻成白话的意思是:臣听说,自汉朝建立以来,匈奴多次入侵边境。小规模入侵,则小规模获利;大规模入侵,则大规模获利。高后时期,匈奴再次入侵陇西,攻打城池,屠杀县邑,驱赶牲畜,掠夺财产。之后又次入侵陇西,杀害官兵,大肆抢掠。我私下听说,战胜之后的军威,可使民众士气百倍;战败之后的士卒,从此都将一蹶不振。自高后以来,陇西曾三次受困于匈奴,民心士气大受损伤,没有了克敌制胜的信念。现在陇西的官员,仰赖社稷的神灵,尊奉陛下的明诏,团结士卒,砥砺士气,率领大受损伤的民众,以抵挡乘胜攻击的匈奴,以少击众,杀死一王,击败敌众而获利极丰。这不是因为陇西的民众有勇敢怯懦之分,而是驻守陇西的将领有巧妙笨拙之别。因此兵法上说:‘有必定战胜的将军,没有必定战胜的民众。’由此看来,安定边境,建立功名,关键在于良将,不可不慎重地选择。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随即起兵灭义渠,以其地设置陇西郡和北地郡。其中,陇西郡的郡治就在狄道。高后六年(前182年),匈奴入侵狄道。高后七年,匈奴再次入侵狄道。文帝三年(前177年),匈奴右贤王入侵河南地,劫掠上郡,文帝以灌婴领兵,击退匈奴右贤王。文帝六年(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致信文帝,双方修好。不久冒顿单于去世,其子老上单于即位。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匈奴第三次入侵狄道,故晁错文中称“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大抵此次匈奴入侵陇西之初,汉军损失惨重,与前两次匈奴入侵一致,故称“民气破伤,亡有胜意”,后经陇西将士奋勇抵抗,击败匈奴,故而晁错在总结时称“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晁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向文帝上《言兵事疏》的,引用兵法中“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的名言,以指出保境安民的关键在于选择良将。

  【原文】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步兵、车骑、弓弩、长戟、矛鋋①、剑盾之地,各有所宜;不得其宜者,或十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指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②;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

  【白话】臣又听说:用兵作战,与敌交锋,有三件紧要的事情:一是占据有利地形,二是士兵训练有素,三是兵器适用锐利。按照兵法,步兵、车骑、弓弩、长戟、矛鋋、剑楯等各兵种兵器,都各有其用武之地。如果不得其用武之地,就可能出现十个士兵都不能抵挡敌人一个士兵的情况。士兵不经挑选训练,军卒不能训练有素,日常起居不精确,举止动静不集中,乘胜追击时跟不上,逃避危难时不统一,前队已在交战,后队还在懈怠,不能听从鸣金击鼓的指令进退,这就是平常没有训练的过错,会导致一百个士兵都不能抵挡敌人十个士兵。手中的兵器若不能完备锐利,那就等同于赤手空拳。身上的盔甲若不能坚实紧密,那就等同于袒露身体。弩箭如果不能射远,那就等同于短兵器。射箭如果不能命中,那就等同于没有箭。射中后不能插入,那就等同于没有箭头。这就是将领不省思兵器的祸患,会导致五个士兵都不能抵挡敌人一个士兵。因此,兵法上说:‘器械不锋利,就是把士卒奉送给敌人;士卒不可用,就是把将领奉送给敌人;将领不知兵,就是把君主奉送给敌人;君主不择将,就是把国家奉送给敌人。’这四点,是用兵最重要的关键。

  【姚注】

  ①鋋(chán):铁柄短矛。

  ②袒裼(xī):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内衣或身体。

  【原文】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桡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①,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②、木荐弗能支也③;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

  【白话】臣又听说:小国与大国的情形不同,强国与弱国的形势不同,在险峻和平缓的地势上,采取的战备也不同。自身谦卑地侍奉强国,这是小国常用的情形;联合小国以攻击大国,这是实力相当的国家常用的情形,利用蛮夷以攻打蛮夷,这是中央之国常用的情形。现在匈奴的地理形势与军事技术都与中央之国不同:奔驰于山坡上下,出入于山涧溪流,中央之国的马匹不如匈奴;在险峻倾斜的道路上,一边骑马一边射箭,中央之国的骑术不如匈奴;忍受风雨疲劳,不惧饥渴困顿,中央之国的士兵不如匈奴。这些,都是匈奴的优势。如果到了平原,地势平缓,利用轻便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作战,则匈奴的军队就容易打乱。汉军使用劲弩和长戟,发射和攻击很远的距离,则匈奴的弓箭就不能抗衡。身穿坚实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长短兵器相互交杂,弓弩射手往来驰骋,士兵按照十人、五人一组的编制向前进攻,则匈奴的军队就不能抵挡。骑射之官发射良箭,共同射向同一目标,则匈奴的革制甲胄和木制盾牌就不能抵御。跳下战马,地面格斗,剑戟交锋,近身逼迫,则匈奴的脚力就应付不了。这些都是中央之国的优势。由此看来,匈奴有三项优势,中央之国有五项优势。陛下又动用了数十万大军来诛灭匈奴的几万军队,以兵员数量的多寡来计算,可以采取用十击一的战术。

  【姚注】

  ①驺(zōu)发:发射良箭。颜师古注《汉书·爰盎晁错传》曰:“驺谓矢之善者也。……驺发,发驺矢以射也。手工矢善,故中则同的。的谓所射之准臬也。”

  ②革笥(sì):皮革制成的甲胄。

  ③木荐:木板制成的盾牌。

  【原文】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白话】虽然如此,兵器,终究是不祥之物;战争,终究是危险之事。所以,国家由大变小,实力由强转弱,这都是在俯仰之间就会发生的。用人的生死来争夺胜利,一旦失利就再难振作,届时就追悔莫及了。帝王的治国之道,在于能确保完全。现在前来归降的胡人、义渠、蛮夷等部族,其部众有几千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优势特长都与匈奴一样。可以赐给他们坚实的铠甲,棉制的衣服,强劲的弓弩,锐利的箭矢,再加上边塞各郡的精锐骑兵,任用通晓其习俗,笼络其人心的将领,再由陛下以明确的约定统率他们。如果遇到险阻之地,就派这只军队前去冲锋陷阵,如果是在平坦通达之地,就派轻车材官前去制服敌人。两支军队互为表里,各自发挥其优势,在此基础上又叠加人数优势,这就是确保完全的策略了。”

  【原文】帝嘉之,赐错书,宠答焉。

  【白话】文帝嘉许晁错,赐给晁错一封书信,答复他以作为荣宠。

  【姚论】

  如果只看《资治通鉴》的这一句话、九个字,给读者的感觉,仿佛是文帝极其赞赏,并且完全接受了晁错的建议,而这与实际情况还是有一些出入的。我们将《汉书·爰盎晁错传》的原文摘抄如下:

  错上言兵事,曰:“……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文帝嘉之,乃赐错玺书宠答焉,曰:“皇帝问太子家令:上书言兵体三章,闻之。书言‘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今则不然。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可以看到,此时的晁错与文帝之间关系并不亲近,对于文帝是否会采纳自己的谏言亦缺乏信心,故而在上疏的结尾自称“狂夫”“愚陋”,他说:“传言道:‘狂妄之人的谏言,供英明之主抉择。’臣晁错愚昧浅陋,冒死上奏狂言,仅供陛下采择。”

  文帝嘉许晁错,赐他盖有皇帝印玺的书信答复,以作为荣宠。针对晁错所说的“狂妄之人的谏言,供英明之主抉择。”文帝认为,谏言者不狂妄,就会沦为人云亦云;抉择者不英明,就会犯下战略错误。这两者,都是国家的大患。如果是让不英明的君主,抉择于不狂妄的谏言,那么听多少条上疏都没用,也得不出好的方案。

  因此,文帝之所以答复晁错,是因为觉得晁错才学过人,具有培养的价值,尤其是可以留作太子将来的辅弼,故而鼓励他继续关心国事,多献良策,不必太多顾忌。倒不是真的觉得晁错的上疏切中时弊,可以立即付诸实施。

  【原文】错又上言曰:“臣闻秦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夫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①。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愤怨,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③,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白话】晁错又一次上书道:“臣听说,秦朝起兵攻打匈奴和百越,不是为了保卫边境而拯救,是出于贪婪暴戾而想扩大疆域,所以功业未能建立而导致天下大乱。况且,起兵而不了解形势,则作战就会被人擒获,屯守就会士卒困死。北方的胡、貉之人,其生性耐寒;南方的扬、粤之人,其生性耐暑。秦朝的戍卒水土不服,戍守边疆的死在边境,输送给养的倒在途中。秦朝的民众被征兆戍边,就如同前往刑场赴死,故而征召因犯罪而贬官的人前往戍边,称为‘谪戍’。最先征发的是因犯罪而被贬的官吏以及赘婿、商人,接着征发的是曾经经过商的人,再接着征发的是祖父母、父母曾经经过商的人,最后进入闾里,征发闾左的贫民。征发的事进展不顺,上路的人愤怒怨恨,他们有万死的危害,却没有丝毫的回报。战死沙场之后,一算的税赋都不能免除,天下都明确知道戍边的祸害将危及自身。陈胜前往戍边,走到大泽乡时,为天下人首倡义兵,天下人像流水一样追随他,这就是秦朝以威势强制征兵造成的弊端。

  【姚注】

  ①偾(fèn):仆倒、僵死。

  ②市籍:秦汉时期在市(特定的商业区)内营业的商贾的户籍。

  ③一算之复:算,每人每年需要缴纳的税赋,不同时期金额不同,汉高帝时为120钱,汉文帝时减为40钱。复,免除税赋。戍卒战死之后,当然不可能再缴税赋,此应是指其家属必须代缴,不能免除。

  【原文】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白话】胡人的衣食来源,并不依靠土地,这就导致他们经常扰乱边境,往来转移,有时入侵,有时离去;这是胡人赖以谋生的方式,亦是中央之国的民众离开耕地的原因。现在胡人频繁在边塞游牧打猎,以察看汉军边塞防备的士卒,发现士卒少的就入侵。如果陛下不发兵救援,则边境百姓指望不到朝廷的救兵,就会有投降敌人的心思;如果陛下发兵救援,征发的数量少,则不足以战胜敌人;征发的数量多,则来自于遥远地区的援兵刚到,胡人的军队又已撤走了。这时候,如果不将聚集而来的救兵撤走,则军费开支极大;如果将救兵撤走,则湖人的军队又会再次入侵。如此连年折腾,则中央之国将陷入贫穷困顿而民众将不得安宁。幸得陛下忧虑边境问题,派遣将领官员发兵加强边塞防务,这是对边境百姓的极大恩惠。然而,现在远方的士兵驻防边塞,一年轮换一批,不能了解匈奴人的本事。不如选取常居的人在边境安家耕作,并且用以防备入侵,以便利用有利地势构筑高城深沟。在战略要地,交通要道,规划建立城邑,其规模不小于千户人口。官府先建造房屋,准备农具,再召募百姓,赦免罪犯,赏赐爵位,免除其家庭的赋税,给予冬夏季的衣服和官仓里的粮食,直至他们能够通过生产自给自足为止。对于驻守边塞的民众,如果不给予他们优厚的利禄,就无法使他们久居于危难之地。当胡人入侵时,对于那些能从胡人手中夺回所掠财物的,可以分一半给他,由官府为他赎买。如果边塞的民众能够获得这样的待遇,那么城镇邻里之间就会互相救助,与胡人作殊死搏斗。他们这样做,不是出于感佩皇上的恩德,而是希望保全亲戚和贪图钱财。与那些既不了解边塞地形又对胡人心生畏惧的东方戍卒相比,这些边塞民众的防御功效要高出一万倍。陛下应在当政之时,迁徙民众以充实边防,使得远方的民众再也没有屯戍边境的徭役;而边塞的居民,父子之间相互保护,再无被俘虏的忧患。这样利益惠及后世,获得圣明的称颂美名,与秦朝征发满怀怨恨的民众戍边相比,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原文】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白话】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招募民众迁徙到边塞居住。

  【姚论】

  在《言兵事疏》中,晁错称:“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又称:“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这是建议文帝对匈奴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认为汉军既有战术上的优势,又有人数上的优势,必定能够击败匈奴。显然,这个战略在文帝时期是不切实际的,故文帝只嘉奖其谏言的精神,而不采纳其谏言的内容。于是,晁错又上《守边劝农疏》,建议文帝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通过招募民众长期驻守边塞以防备匈奴入侵。这个建议是切合实际的,故文帝采纳其谏言。

  关于迁徙人口以戍守边境的做法,早在战国初年,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就已经实施了。《吕氏春秋·贵卒》记:“吴起谓荆王曰:‘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荆王死,贵人皆来。尸在堂上,贵人相与射吴起。”意思是,吴起对楚悼王说:“楚国有余的是土地,不足的是人民。现在您想用本来就已经不足的人民去打仗,以换得本来就有余的土地,这我是无法办到的。”于是,楚悼王下令将楚国的王亲贵戚迁居到偏远广阔的地方去开荒,使得这些贵戚们感到非常痛苦。楚悼王死后,贵戚们回到京城,一起用箭射击吴起。

  商鞅在秦国变法二十年而大获成功,吴起在楚国变法一年而万箭穿心,这固然有楚悼王病逝的偶然因素,亦是因其将王亲贵戚迁居蛮荒之地所致。王亲贵戚们身处蛮荒之地,只受其害而未见其利,故其疯狂反扑也是必然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量征发民众戍守边境,致使民众怨声载道,陈胜揭竿起义,天下重归战乱,秦朝由此灭亡。晁错有鉴于前人过失,在向文帝的上疏中特别指出,募民戍边的关键,在于要使边境的民众充分享受到政治、经济和生活上的实惠。惟其如此,才能让他们愿意久居于边塞的危难之地。

  广施恩德以使民众甘于久居边塞,而非以严刑峻法逼迫民众戍守边境,这是晁错《守边劝农疏》中的策论超越前人的地方,亦对后世的边防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错复言:“陛下幸募民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甚大惠也。下吏诚能称厚惠,奉明法,存恤所徙之老弱,善遇其壮士,和辑其心而勿侵刻,使先至者安乐而不思故乡,则贫民相慕而劝往矣。臣闻古之徙民者,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先为筑室家,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

  【白话】晁错再次上书道:“陛下召募民众迁徙以充实边塞,使得屯戍之事日益减省,物资运输日益减少,这对民众是极大的恩惠。下面的官员在执行时若真能与陛下对百姓的厚惠相称,遵奉陛下的法令,照顾所迁徙的老弱,善待其中的壮士,笼络人心而不欺凌,使先来的人安居乐业而不思念故乡,那么贫穷的民众就会感到羡慕而互相劝勉前往边塞了。臣听说,古代在迁徙民众前,一定要察看当地的阴阳调和,品尝当地的泉水味道,然后再营造县邑,修筑城池,划定闾里,分隔住宅区域,先为民众修筑房屋,配置器物,使民众到达后有房屋可以居住,有器物可以使用。这就使得民众不会留恋故乡而互相劝勉前往新城的缘故。又为他们设置医生、巫师,以医治疾病,主持祭祀。男女可以婚配,生死相互照顾,坟墓相互依靠,栽种树木,饲养牲畜,房屋完备安全。这就使得民众乐于生活在这里而有长期居住之心。

  【原文】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故卒伍成于内,则军政定于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幼则同游,长则共事。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昼战目相见,则足以相识;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所徙之民非壮有材者,但费衣粮,不可用也;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

  【白话】“臣又听说,古代在边境布防以抵御敌人的制度是,每五家为一伍,设置一个伍长;十个伍为一里,每里设置一个假士;四里为一连,每连设置一个假五百;十连为一邑,每邑设置一个假候,都是选择邑中有护卫能力、熟悉地形、了解民心的贤才来担任。安居则教导民众学习射箭的方法,出营则教导民众应敌的策略。因此,士卒在内完成编制训练,军政就能在外发挥作用。民众训练有素之后,就不让他们随便迁徙,幼年时一同游玩,成年后一同做事。夜间战斗时通过声音知晓,就足以互相救援;白天作战时通过眼睛看见,就足以互相识别。彼此间的欢喜友爱之心,足以令他们同生共死。在此基础之上,朝廷再以厚赏来激励他们,以重罚来威慑他们,则民众就会勇往无前而死不后退了。如果迁徙的民众不是强壮有力之人,那就只是空耗衣服粮食,不能用于充实边防。如果只是迁徙的民众强壮有力,却没有优秀的官员治理,那也不会取得功效。

  【原文】陛下绝匈奴不与和亲,臣窃意其冬来南也;壹大治,则终身创矣。欲立威者,始于折胶①;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

  【白话】陛下拒绝匈奴,不与其和亲,臣私下预计,他们冬季会南下入侵。要趁机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即可对匈奴造成沉重的打击,使其永远不能恢复。要想树立军威,始于筹备弓箭。如果匈奴来犯而不能将其击败,使得他们志得意满而去,那么以后就不易降服了。”

  【姚注】

  ①折胶:古人在秋天折树胶而制弓弩。

  【姚论】

  在上《守边劝农疏》得到文帝的采纳后,晁错又上了一篇《募民实边疏》,就募民实边的具体工作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主旨还是完善边塞的生活设施和居住条件,增强边塞对于民众的吸引力,使其不再眷恋故乡而安于久居边塞,这些都是周到细致之处。然而,守边劝农、募民实边皆为持久战的战略部署,非十年之功不能见其实效。可晁错在文章的末尾,又寄希望冬季一战而对匈奴造成沉重打击,使其永远不能恢复,这又体现了速胜论的战略思维。事实上,晁错才智有余而定力不足,虽然他能够准确揣摩文帝的心思而上《守边劝农疏》《募民实边疏》以逢迎上意,却终究难以掩饰其内心欲求速胜的急躁心态。文帝老练沉稳,故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至景帝时轻率冒进,依晁错之计贸然削藩,遂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的大祸。

  【原文】错为人峭直刻深,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白话】晁错为人,严厉刚直苛刻心狠,因其辩才而深得太子的宠信,太子家里的人都称他为“智囊”。

  【姚论】

  关于晁错得以成为太子家令的过程,《汉书·爰盎晁错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晁错,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与雒阳宋孟及刘带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又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太子急之。人臣之议或曰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之愚,诚以为不然。窃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于其臣者,皆不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技艺过人绝远,然于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也。窃愿陛下幸择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明于前。唯陛下裁察。”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由此可知,晁错最初是学习法家学说的,他追随轵县(今河南济源南)人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学,因熟悉文献经典而任太常掌故。后受委派前往齐地,追随九十多岁的伏生学习儒家经典《尚书》。待其学成归来,可谓精通儒法,故而深得文帝赏识,用以辅佐太子,历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又担任博士。于是,晁错向文帝上了一篇关于太子的疏,史称《言太子知术数疏》或《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文帝阅后十分欣赏,遂升其为太子家令。颜师古引张晏曰:“术数,刑名之书也。”又引臣瓒曰:“术数谓法制,治国之术也。”可见晁错所主张的,文帝所认可的,是太子将来要治理好国家,宜多学法家之术。而这样的内容,毫无疑问地又在《资治通鉴》中被删除了,现将晁错《言太子知术数疏》的全文翻译成白话如下:

  晃错又上书道:“君主之所以尊贵显赫,功名扬于后世,是因为懂得术数。因此,君主懂得如何控制臣下,治理民众,则群臣就会敬畏君主;君主懂得如何听闻谏言,处理事情,则不会被欺瞒蒙蔽;君主懂得如何安抚万民,则海内的民众必定会顺从;君主懂得如何引导忠孝事上,则臣子的德行就会完备。这四个方面,我私下认为,是皇太子迫切需要学习的。有些大臣认为,皇太子没有必要懂得太多具体事务的处置之道,我虽然愚钝,却真的是不以为然。我私下观察上古时期的君主,不能尊奉宗庙而被臣子劫持杀害的,都是因为不懂得术数的人。皇太子所读之书虽然很多,但还未能深刻理解术数,这是因为没有辨析探讨书中的道理。对书中的内容多有诵读,却不能理解书中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辛苦劳累而没有功效。我私下观察皇太子,他才智高超,驾车射箭的技艺都远超常人,可是对于术数方面却还未能掌握,这与陛下的心意是相关的(意指太子担心会遭文帝猜忌)。我私下希望陛下能在圣人的法术中选择一些可以用于当世的,用来教导皇太子,在适当的时侯让太子在御前陈述阐明。请陛下明察裁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22:15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