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79|回复: 1

盛唐如松:左岸兄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5 16: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土耳其】

  有朋友提议说说伊朗。的确,很久没有写伊朗了。不过在写伊朗之前,我们先看看中东地区的另外一个国家--土耳其。

  中东是一块热土,以两河流域为界,右岸是沙特和阿联酋等一干逊尼派国家,左岸是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伊拉克和叙利亚则正处于两河流域核心地带。这样一写的话,我们会发现,从地缘上看大局,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富油的伊拉克和贫油的叙利亚这些年都饱受战乱之苦了。因为只要让这两个国家乱起来,左岸和右岸就可以分而制之,更容易让中东难以消停,无法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虽然逊尼派和什叶派世仇千年,但如果真有重大利益出现的话,兄弟阋于墙共御其侮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发生。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美国和以色列乃至欧洲存了这种分而制之的心思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能够让这两个世仇兄弟共御其侮的重大利益自然是,也唯一是西方的霸权存亡。为何这个霸权利益最重大,大家都知道,就不展开说了。

  说左岸的伊朗,为什么要先说土耳其呢?因为土耳其这些年干了不少有违常规的事情来,比如在北约内部搅屎,和俄罗斯勾搭,前不久又和以色列媾和,最为离谱的是,昨天,在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当口,土耳其竟然再次降息了。

  几乎所有的全球经济学专家们都说自己‘看不懂’埃尔多安的操作。自从美元在2020年因为疫情放水以来,土耳其就一直在降息的路上狂奔。最后就连土耳其央行的行长都看不下去了,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份专业报告给埃尔多安,指出他这种政治干涉经济的方式不但不对,更是在违逆经济规律,这会给土耳其带来巨大的经济灾难。埃尔多安也不跟他废话,直接一个‘滚’字,让他卷了铺盖。换人后,埃尔多安接着降息。

  从目前来看,土耳其央行行长的话是对的,因为在美元的持续加息中,土耳其不随着美元起舞,反而持续降息,导致土耳其国内通胀率高得离谱,而昨天埃尔多安的降息令下来后,必然会在土耳其国内掀起新一轮的涨价潮。

  美元的这次加息是它收割全球的老把戏。但由于强势美元的存在,即便所有的人看清楚这是美国的老把戏,也没有办法抵挡。强如欧元,也只能跟着美元起舞,小小一个土耳其,何德何能?能够对抗美元的收割?

  关于美元收割世界,让全球承担美国的通胀,我们以前就说过很多次,网上也到处都有这种文章和分析。但是然并卵,你看得再清楚,也架不住人家刀快。火云邪神说得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其实还有一种武功也是破不了的。那就是“天下武功,唯强不破。”武功再高的人,你去拍泰山一掌试试?目前的美国和美元,虽然走在式衰的路上,但依然具备不可否认的强大力量。所以,欧元不敢对抗,【欧元跟着美元也在加息】人民币也在迂回抵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波而动,既不硬抗,也不顺流,事实上,中国目前也在降息。】日元更是低眉顺眼,任由欺凌。【岸田文雄在纽约说日元汇率存在操纵行为,所以日本央行开始插手日元的‘市场化行为’】为什么土耳其敢于直面压力,反其道而行之呢?

  通过这些年对埃尔多安的了解,我们可以确定埃尔多安是一个能够看清国际趋势的政坛高手。自2016年起,他就开始向东看,联手俄罗斯反击美国,顺手还从俄罗斯手里拿到了叙利亚的一部分主导权,又在利比亚抢了俄罗斯的一部分话语权,两头通吃的埃尔多安,这几年吃得是脑满肠肥。如今美俄在乌克兰一决高下,埃尔多安喝着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吃着乌克兰的头茬粮食,然后又和以色列搞和平外交。一时间,风头无俩。

  这么顺风顺水的埃尔多安,为什么在土耳其货币政策上如此执着呢?我相信,一定是埃尔多安看到了趋势,所以他想提前下注,让土耳其在本轮的国际货币大战中再捞一笔,或者保住自己不被收割。

  首先我们看看不被收割是何道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说美国政府对自己的通胀高企不以为意是有底气的,因为强势美元的存在,导致美国的国内通胀可以通过美元在全球的流通从而实现外溢。也就是全世界人民都得为美国的国内通胀买单。这还仅仅只是强势美元的最基本功效。通过降息,加息,导致全球各国的汇率波动,经济困难,在适当的时期美国资本就可以对各个国家的资产进行收割。这是美国这么多年来屡次得手的老手段。土耳其不跟着美元起舞,主要目的就是不让美国有机会收割自己。只要土耳其保持低息政策,就能护住土耳其国内产业得以存续【降息有利于国内产业和消费市场的活跃度】。虽然这种保护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但埃尔多安希望可以尽量延续这个时间长度。他在等,也在赌。

  赌什么呢?又在等什么呢?当然是美元霸权的崩塌或收缩。如今这个世界,美元的收割伎俩已经世人共知,只是无人能够抵抗罢了。欧元倒是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但欧洲又被美国紧紧地攥在手里,如今更是用乌克兰危机把欧元掐得死死的。不要说对抗,在能源危机引发的通胀潮和产业倒闭潮中,欧元能不能活下去都已经是个问题了。不能用枪炮保护自己的货币,最终也就是只能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欧洲很肥,美国很贪。

  欧元不行,日元更不行,岸田文雄在纽约说日元汇率被人为操纵,事实上就是在提醒美国人,别搞我了,奴家真的受不了。他就差趴在联合国大厦楼下,朝着白宫的方向磕几个头来求饶了。那么谁才是埃尔多安的希望呢?

  自然是当前正在发生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我从来不认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只是单纯的自卫,也从来不认为美国人挑起俄乌危机仅仅只是为了分割俄欧。我认为早在2016年,埃尔多安就已经意识到或者是获知这世界将会出现一场新世界和旧世界的对抗。虽然胜负未知,但埃尔多安更愿意在新世界里谋求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在旧世界里,土耳其已经走到顶峰,再也无法向前一步。不然的话,为什么它一直谋求的欧盟成员国位置总是不能如愿呢?西方世界能给土耳其的也就这么多了。再多?想都别想。于是,埃尔多安只能另辟蹊径。最起码,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还有脚踏两只船的机会。

  但是仅凭俄罗斯在乌克兰打一场仗就能实现世界之大变局?显然不能。这个变局是宏观的,复杂的,更是需要经济产业实力的。就拿人民币来举例子,虽然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比很小。但目前中国的生产力以及市场规模是和美国不相上下的,甚至是有所超越的。所以,看上去人民币没有能力与美元对抗,但却足以具备与其割离的实力。反正双轨制也是美国迫不得已后的最终目标。而双轨中,哪一道轨更重要,更有前途,埃尔多安显然是想赌一把的。

  当然,土耳其由于身处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它能做的选择有很多,既可以返身重归美元体系,大不了被美国蹂躏一番,也可以和虚弱的欧元结合,大家抱团取暖,更可以融入新世界,成为新世界的主角之一。甚至还在梦想以突厥体系为基础自己独成一派。无论如何,埃尔多安都看到了新世界崛起的希望以及旧世界蹒跚的现实。所以,埃尔多安才敢于逆风而行。只不过,他到底能够逆风撑多久呢?他应该是希望越快越好,而他所看到的事实,也许正是支撑他撑下去的理由。而这些事实,或者是我们看不到的,或者看不懂的。

  左岸的兄弟,土耳其正在逆风而行,而伊朗呢?下集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6: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2:伊朗危局

  9月23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下令对伊朗解除部分制裁。乍听到这个消息,我是满心疑惑,这美国佬咋突然间对伊朗友好起来了呢?难道是抗不住欧洲的压力,终于对伊朗网开一面以帮助欧洲度过寒冷冬天了?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立马就熄灭了。基于美国人的尿性,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接下来布林肯说的话就很重要了。美国对伊朗解除的是互联网方面的限制。布林肯说:为了支持伊朗人民的抗争,为了让伊朗人民知道更多的‘真相’,美国决定放宽美国信息公司在伊朗的‘业务拓展’。

  于是我又有了一个疑惑。互联网这玩意儿,可不是你愿意进来就可以进来的,如果伊朗政府不跟你合作,你就是把口子开得像太平洋一样宽,也是没用。也就是说,布林肯虽然解除了对伊朗的互联网接入限制,但伊朗可以把门堵上不让你进来。所以,布林肯这一招基本没用啊。

  但这个疑问在经过进一步调查后我得到了答案。布林肯肯定不会做无用功,既然说要‘帮助’伊朗人民,就一定有办法做到。于是我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埃隆·马斯克以及他的星链计划。就在布林肯发布对伊朗互联网解禁后一天不到,马斯克就对外表示,将会以自己的星链项目支持布林肯所做的决定。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美国政府和资本的结合堪称完美。这时候,如果你还认为马斯克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你的脸就真的挂不住了。马斯克自己都在狂扇自己的脸了,你还替他护着,贱不贱啊。

  但我们知道,星链即便放开对伊朗的信号,但其实也并不能为伊朗人民所用,因为接收星链信号是需要地面设备的,哪怕可以把这个设备缩小到一个小小的盒子,但这个盒子伊朗人民可是弄不到的,伊朗政府不会傻傻地进口这种盒子来配合布林肯和马斯克的计划。所以,这批盒子一定会通过某些渠道进入伊朗,然后分配到伊朗各地,特别是那些热点地区,从而以这些盒子为中心,在伊朗内部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地下组织,从而可以指挥伊朗内部的动荡行动。而这个盒子估计在布林肯宣布放宽制裁之前,就已经进入到了伊朗。

  伊朗这次爆发的动荡已经持续接近十天了。目前的局势还在持续中。不过这次伊朗下手也很快,迅速切断了对外的互联网渠道,从而避免因为信息的混乱而导致更大规模动荡的形成。这其实已经是常规操作,每个国家都有1450的存在,只要有个风吹草动,他们这些人在互联网上散布的谣言的力量足以比拟一支军队的作用。基于国际话语权的缘故。一个非西方体系内的国家如果也像美国那样动用大笔资金对美欧等国实施这种互联网舆论攻击,一旦被抓住实证,国际处境就会很不妙。就像华为,欧美在半点证据都没有的情况下,尚且可以对华为以安全威胁为理由禁止华为在西方市场的业务开展。如果有一星半点的证据,那还不整死你啊。但让他们自己这样干,以舆论和谣言来颠覆一个国家政权的存续,则被自夸为民主和自由的胜利。

  所以,切断与外界的互联网联系是非西方体系国家在应对内部动荡时唯一的自保手段。但这样做的话,又会给西方国家带来限制言论自由的实证,从而对你进行更高层级的制裁和打击。总之,只要欧美各国还站在经济的高端,产业的高端,舆论的高端,那么你做什么都是错的,除非你做的正是他们想要的。

  这次布林肯的反应看似有点慢,在动荡发生近一周才发出解除互联网制裁令,似乎已经为时已晚。但马斯克和以色列联手,利用以色列的渠道把星链接收装备送进伊朗,却恐怕早走一步了。而且布林肯此举,作为亡羊补牢的措施更是非常不错的,只要大批设备进入伊朗并分配出去,如果伊朗队本次动荡得以持续,切断互联网这一招恐怕就不太灵光了,以后的岁月,也是如此。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伊朗方面必然要严阵以待,将来出现反间谍一样的方式来针对接收器持有者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伊朗这次出现动荡的原因是一件治安管理案件,也就是一位没有规范戴头巾的女士被拘押后致死。然后这件事就引发了民众的抗议。关于伊朗严格规范女性戴头巾这件事我们不予置评,那是人家的法律规定,处罚是可以理解的,但致死是一定要惩罚当事执法者的。所以,这件事说到底就是一个执法事件,如果非要把这件事上升到女性戴头巾就违背人性方面,作为外人其实也无话可说。因为从欧洲女人经常光着身子抗议方面来说,伊朗的确管得有点严了。但那是人家的家事,全世界信仰那个宗教的国家对于女性戴头巾都有或多或少的限制,在戴头巾这件事上,伊朗不是最宽容的,但也不是最严苛的。

  事实上,一直以来,伊朗都是西方国家攻击的对象,国内的动荡也不是这一回了。能不能扛住压力,伊朗应该会有较为成熟的手段来应对。这次动荡的时机却非常微妙。首先,是在上合峰会结束后不久,也是伊朗被纳入上合成员国后。上合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组织,其在亚欧大陆上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面对正在发生的俄乌危机,上合组织自然是地区稳定的一块重要基石。而且通过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时加入的范例我们可以看出,上合在选择成员国上是比较宽泛和宽容的。那么在伊朗加入后,右岸的沙特等国会不会也会考虑这件事呢?所以,杀鸡儆猴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即便这次不能颠覆伊朗政府,也得让中东的其他国家看看,择枝而栖的后果很严重。

  其次,乌克兰这几天宣布和伊朗断交,断交的理由不是伊朗的戴头巾事件,而是谴责伊朗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比较喜欢军事装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无人机一直是俄罗斯的弱项。而在这次乌东战场上,广阔的平原地带,恰好就是无人机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用武之地。但是令世人奇怪的是,伊朗突然间成了无人机生产大国。虽然很多年前伊朗就已经捕获过美国的无人机,但想要利用样品逆研发出来无人机却也并非易事,如果很容易的话,美国也不会这般费力地制裁华为了。毕竟很多东西需要材料和生产链来支持的。所以,伊朗能够和俄罗斯达成无人机输出合作,其背后一定还有其他因素在支撑。而这种支撑,正是西方所忌惮的,所痛恨的。那么斩断伊朗这个装备供给站,也是美国势必想要达到的目的。

  再其次,伊朗作为亚欧板块的中继点,虽然其位置不如土耳其重要,但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中东左岸最大的国家,连接从东亚到欧洲的任何一条陆上通道,只要从中东走,伊朗就是必经之路。能够把伊朗这潭水搅浑,就是砍断中继点的最佳出手处。

  当然,美伊之间的矛盾是由来已久的,即便没有以上因素,只要有机会对伊朗出手,美国就绝对不会放弃。这么多年来,事实已经证明一切,别说这种往火堆里添柴的手段,就是直接清除伊朗重要人物,美国干得也是挺多的啊。

  那么伊朗能不能度过本次危局?我觉得应该可以。毕竟伊朗经久风雨,被动荡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其次当前的国际环境对于伊朗来说,要比以前更好,在见惯暴风雨的哈梅内伊眼里。这个关口应该不算是最危险的一次。只是这样一来,中东那些想要择枝而栖的国家恐怕就得犹豫,就得胆寒一番了,而伊朗作为中继点的功能恐怕也得被打个折扣,这对于乌克兰目前的胶着状态来说,是有好处的。这大概才是美以最现实和最迫切的目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04:44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