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43|回复: 0

时晨晨:紧急!紧急!人民币空头凶狠 央妈只剩贴身肉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7 2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币汇率爆贬,情况十分紧急,这次央妈真遇到麻烦。

  9月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贬值,第一次挑战突破7.0关口,气势汹汹。

  其中,离岸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6.97、6.98、6.99关口,最低跌至6.9949,距离7.0关口只剩51个基点。

  在岸人民币汇率连续6.94、6.95、6.96、6.97关口,最低跌至7.9797,距离7.0关口只剩203个基点。

  现在情况有多紧急呢?

  以市场为主体的空头,来势汹汹;以央妈为主体的多头,有效的工具却捉襟见肘,只剩下贴身肉搏了!

  01

  空头来势汹汹:

  美元异常强势 套息交易兴起 !

  目前,空头的一只力量是,做多美元/人民币(即做空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套息交易开始盛行起来。

  解释一下交易逻辑。

  8月26日,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出强烈的鹰派信号,表示美联储要更顽强的抗通胀。

  对市场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中美利差倒挂。

  8月初,10年期中美利差为+2个基点,而到8月29日中午时,中美利差为-45个基点,也就是倒挂45个基点。

  8月1日-12日,2年期和10年期中美利差分别为-90个和-3.5个基点,但是8月15日-26日,这两个期限利差的倒挂幅度就扩大至-117和-35基点。

  也就是说,中美短期利差由正向,变为倒挂;中美中长期利差,倒挂进一步恶化。

  对于交易员来说,这就存在无风险套利的空间,也就是套息交易。

  具体操作就是,在香港市场先借入人民币,它的成本是更低的人民币利息;然后再买美元,获得的是更高的美元利息。

  套息交易的获利就是:收入(美元利息)-成本(人民币利息)

  这个操作的结果就是,刺激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在鲍威尔讲话过后,套息交易的规模就逐渐起来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

  再从港币的角度,看一下人民币贬值压力。

  港币更加自由、更加市场,市场深度也远超离岸人民币,再加上香港和内地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港币汇率来大致窥探一下人民币汇率。

  按照逻辑,港币应该跟人民币走势一致,但是我们看到港币急剧贬值时间,要早于离岸人民币贬值。

  自5月份以来,香港金管局为了维护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多次出手,在市场上卖出美元,买入港币。

  3个月内,香港金管局直接下场干预汇率的次数高达,30多次,回收了1700多亿港币,消耗了24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最后看一下,市场做空香港的规模,创历史新高!

  根据香港交易所数据,近期卖空交易占港股总成交额的比例飙升至23%,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空头仓位主要集中在科技股上。

  当然,人民币汇率贬值,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美元指数飙升。

  美元指数目前已经突破110关口,屡次刷新20年来新高,自2021年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上涨了22%。

  相对而言,人民币汇率才贬值了6.7%。

  也就是说,相对于美元指数来说,人民币应该再贬值13.3%,即7.93,才达到均衡。

  总之,目前,人民币贬值动能就相当大,空头也来势汹汹,有恃无恐。

  02

  央妈稳汇率工具 捉襟见肘!

  关于汇率,先说一下我们的“立场”:我们支持汇率贬值,趁此机会,打破7.0关口的心理魔咒。

  为什么?出口已经垮了。

  9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8月份贸易数据,按人民币计价,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11.8%,前值为23.9%,增速已经腰斩了。

  昨天,后台也有朋友留言,自己身边做外贸的,订单差不多都降低了30%。

  所以,我们的立场就是,汇率贬值,刺激出口。

  但是,官方不一定就是这样想的,根据监管层的过去行为,我们猜测,监管层以稳定为大局,会出手干预汇率。

  比如,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短期内贬值(或升值)8%左右的时候,央妈就会出面干预汇率。

  现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也已经超过8%,达到10%,肯定会干预。

  另外,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市场多次冲击7.0关口的时候,央妈都出手强势干预了汇率。

  所以我们认为,7.0关口,仍然是监管层的一个底线区域。

  总之,我们的观点是,人民币汇率爆贬,央行必然会出手稳汇率,会保7。

  况且,央行已经放出风声,对于人民币汇率,“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现在的问题来了,央妈能保7吗?捉襟见肘,很难。

  1、先看已经使用过的招数,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我们上一篇文章讲过了,央行输得一塌糊涂。

  2021年5月31日,当日,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5%上调至7%,引导汇率贬值。

  效果:人民币汇率走势直接大逆转,由升值转为贬值,人民币汇率贬值1000多点。

  2021年12月10日,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7%上调至9%,引导汇率贬值。

  效果:人民币汇率只贬值了400点,升值趋势并未扭转,人民币汇率一直从6.38升值到6.3。

  2022年4月25日,央行20年来首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9%下调至8%,引导汇率升值。

  效果:当天,人民币汇率升值了400点,但是贬值趋势并未扭转,一直从6.6贬值到6.85。

  9月5日,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8%下调至6%,引导汇率升值。

  这个政策的效果几乎耗尽了,人民币汇率只升值了100个基点左右,随后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从6.95直接贬到7.0关口。

  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政策工具边际效应递减,并且在这次行动中作用也不大。

  2、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现在市场预期,央行会把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提升至20%,希望来稳定汇率。

  注意,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它跟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不是一个工具。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外汇存量的监管工具,对它调升和调降,直接调节金融机构的外汇杠杆,直接的影响范围宽泛。

  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只是针对金融机构的远期售汇(客户购汇)业务,直接影响人民币远期汇率价格,进而调节市场需求。

  如果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那么金融机构远期售汇(相当于客户购汇)需要先向央行交存更多美元等外币,而这些外币是没有利息的,这就增加了远期的售汇成本。

  上调20%,与不征相比,远期购汇的报价可能要相差300-500个点左右,但是这几百个点的成本,银行不会承担,而会让客户来承担。

  客户买美元卖人民币等购汇的成本增加了,需求自然会下降,人民币贬值就会得到抑制。

  这个政策的效果如何呢?

  2015年,8月31日央行宣布,未来将把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提升至20%。

  目的是,为了抑制人民币贬值。

  政策宣布后,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了500点。但是,等政策10月12日真正实施后,人民币汇率又继续大幅贬值。

  2017年9月8日,央行宣布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将从20%调整为0。目的是,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抑制升值预期。

  效果是,短期内人民币即期汇率累计贬值了1700点左右,但是随后又继续开启升值之路。

  类似的情况还有2018年8月份,2020年10月份。

  这个政策,短期内确实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影响幅度大概也就是500点-1000点。

  但是,这个政策并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之前的趋势。

  所以,我们简单推测,央行把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提升至20%之后,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短暂回调至6.90附近,但是随后会开启第二波破7攻势。

  03

  美元太强势!

  逆周期因子已经启动 但没效果!

  最后看,被给予厚望的,被称为人民币稳定救星的,逆周期调节因子。

  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确实扭转了人民币汇率走势。

  比如,经过2016年的大幅贬值之后,大家都预期2017年人民币汇率会破7。

  但是在2017年5月26日引入逆周期因子之后,人民币汇率直接大逆转,由贬值转为升值。

  2018年8月份,央行再次引入逆周期因子,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直线跳涨,接连升破6.82、6.81关口,23点更是升破6.8整数关口,日内涨914点。

  从历史上看,逆周期因子确实是稳汇率的救星。

  问题是,现在这个环境,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还是人民币汇率的救星吗?

  先看一下,逆周期因子影响人民币的机制。

  新中间价公式:中间价变动=前一交易日日盘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央行通过调节逆周期因子,来调节第二天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进而指引当日汇率走势。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逆周期因子是个“黑匣子”,但是逆周期因子的本质是恒定的。

  也就是,在16:30到第二天 07:30这个时间段,当美元走弱的时候,第二天人民币中间价会调强;当美元走强的时候,第二天人民币中间价会调弱。

  体现在图表上就是,缩小人民币汇率跟美元指数的“偏离”。

  2017年引入逆周期因子,为啥效果这么好?看看当时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指数的走势。

  逆周期引入之前,相对于美元指数的升幅来说,人民币汇率明显贬值过快,贬值幅度过大,不符合市场逻辑。

  引入逆周期因子,就是想扭转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

  而逆周期引入之后,美元指数大幅下行,在逆周期因子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向美元指数靠拢,也跟着升值。

  所以,逆周期因子作用大的前提是,引入之前,人民币汇率就过度贬值了;引入之后,美元指数下行,效果最好。

  现在啥情况呢?完全相反。

  在引入逆周期因子之前,美元指数已经大幅上涨,而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当“有限”。

  也就是说,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来说,人民币汇率不是贬值过多,而是贬值过少。

  如果此时引入逆周期因子,那么人民币贬值幅度只会更大,因为美元指数在16:30到第二天07:30这个时间段,更强势。

  最后再说一下,实际上,央行可能已经悄悄启动了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

  看一下8月30日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指数。

  8月29日,外汇交易中心的收盘价是6.921元,在16:30到第二天07:30的时间段内,美元指数仅从109.3731走低至108.7566,下降幅度为0.6165点。

  相对于其他交易日来说,这个变化并不大。

  如果没有逆周期调节因子,8月3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应该变化不大才对。

  但是,真实情况是,8月30日公布的中间价报6.8802元,跟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比,价差达到-408个基点。

  即,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强了408个基点。

  所以,央行可能已经引入了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因子,但是由于美元指数实在是太强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效果不明显。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央行稳汇率的工具:

  第一个,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实践证明这个工具没用。

  第二个,提升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历史经验看,短期可能会提振人民币汇率500-1000个基点,但是并不会改变贬值趋势。

  第三个,逆周期调节因子,这次可能是名声响效果差,并且可能已经悄悄使用。

  这样一来,人民币汇率形势就很明显了,由于美元指数太强势,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很大,同时央行的工具箱里,有效果的工具也捉襟见肘。

  因此,我们预测,人民币汇率靠脉冲或市场超调效应,短期内会跌破7.0关口,就像2019年和2020年那样。

  但是,央行还有最后的大招,直接命令或委托中资大行入场,真金白银的在市场上抛美元卖人民币。

  因此,我们认为,即便汇率破7之后,央行会严控贬值节奏,最终会把人民币汇率拉到7.0以内。

  上一次,811汇改,我们直接真金白银下场稳汇率,花费的代价是1万亿美元。

  也就是,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由39932亿美元下降至29982亿美元,缩水了25%。两年半的时间里,外汇储备减少了1万亿美元。

  这一次,稳汇率,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15:32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