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98|回复: 0

茶狐:美国经济「封建化」,我们的前车之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2 1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我看了很多材料,其中,「一组数据、一本书、一篇短文」让我印象深刻,三者结合起来看,好像突然理解了前段时间,国家出手调控数字平台乱象的深层次原因。

  一组数据

  知乎网友will shen整理了一组美国经济的数据,看完让人非常震惊。自2000年以来,美国GDP增量,主要来自3大部门,分别是:

  火灾部门 (FIRE Sector)Finance, Insurance, Real Estate ,也就是「保险、金融、地产服务」的统称。「火灾行业」是最典型的食利经济,不产生实际物质财富。

  IT部门 通讯和电信、数据网络、计算机系统设计及相关服务、电子出版业,互联网。IT部门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但也不能产生物质财富。

  行政部门 美国联邦和州的各级衙门提供的服务,更不能生产物质财富。

  这三个不生产物质财富的部门,对美国GDP增量的贡献,高得惊人。

  过去20年,占总增量的 75.54%;

  过去10年,占总增量的 95.19%;

  过去5年, 占总增量的 114.11%。

  也就是说,过去5年,实体部门不只是占比下降,而是绝对值的下降,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种态势造成了三个后果。

  第一,经济虚拟化。在「火灾」部门快速扩张的同时,生产部门萎缩,金融资产价格飙涨, 居民储蓄下降。

  第二,虚拟经济「火灾」化。尤其是大量虚拟商业地产,异化为新的「火灾」部门。所有以流量为逻辑的新经济都可归为此类,包括亚马逊,脸书,谷歌,阿里等等。这些虚拟「火灾」部门,比传统的「火灾」部门效率更高、危害更大、扩张更快。

  第三,「火灾」经济「封建化」。虚拟经济做大做强后,就形成平台经济,如谷歌的广告服务,FB的广告服务,亚马逊等电商的曝光率和排名服务,等等。他们以平台为依托,大数据为手段,划分势力范围,形成新「封建化」收租经济。

  欧洲封建体制的核心就是Land(土地)

  那么,什么是「封建化」?自从feudalism被译为「封建」,就衍生出一系列以「封建」为前缀的名词,形成了一个「封建族」名词群,如:封建割据、封建地主、封建军阀、封建余孽、封建思想、封建迷信,等等。

  其实,所谓封建,本意就是指「封地和建国」,天子把土地分给皇室成员或者功臣,并且赋予他们最重要的三项权力——财权、人事权和兵权,让他们成为封建领主,统治自己的封地。

  封建领主,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地主。土地是一切的根本,有了地,就可以收租,有钱就可以豢养打手,从而进一步巩固王权,长此以往,形成一个非常僵化的结构。

  封建制度的特点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效率,同时固化。全世界的封建时代,生产力几乎都是一样的,主要的外力就是牲畜,比如,牛、马、驴。生产工具也几乎一样,几千年间,几乎没有任何发展。

  封建社会为何固化?因为掌握权力的地主,没有改变的动力。地租收得妥妥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为啥要改变?

  现在美国的经济,已经呈现出一种「封建化」的趋势。

  经常看各种财经新闻的朋友,应该留意到很多以aaS结尾的单词,比如 IaaS、PaaS、SaaS,看了不明觉厉。其实aaS就是 as a Service (作为一种服务)。翻译成接地气的中文,就是「地主收租」。

  亚马逊就是美国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地主。亚马逊构建的生态就是所谓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AWS(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通过在全世界设立数据中心,向客户收取使用费。Amazon的B2C业务也是依托自家强大的AWS,商家可以进驻Amazon,收取费用高达成交额的10%,绝对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如果把物流也外包给亚马逊的FBA (Fulfillment by Amazon),那亚马逊就是毫无风险的万年生意。

  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包装,比如:

  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最典型的就是,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模式是混合地产式租金。

  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即你不再购买和拥有软件,而是进行订阅。典型的如微软的各种软件,Windows、office 之类,Adobe等,都可以归入此类。

  CaaS--内容即服务(Content as a Service)。流媒体服务,从迪士尼到网飞都是此类。你不再单独为某一部作品或者内容付费,而是要你采取订阅模式交月费和年费。

  拆开这些包装,本质上和封建制度下的地主收租,一模一样。只要有充分的想象力,你能够把你想象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地租化」。从卖产品变成收租。以FAANG+Microsoft为代表的美国IT业,几乎已经彻底「封建化」了。这几个大地主,基本上垄断了美国GDP的增量部分。

  他们每一家都是富可敌国,在2022年8月10日,市值分别是。

  苹果,2.6万亿美元

  微软,2.1万亿美元

  Google,1.5万亿美元

  亚马逊,1.4万亿美元

  Facebook,0.4万亿美元

  我要特别强调,不是说科技创新不好,没有美国这些公司开拓创新,我们现在,别说没有智能手机,可能电脑的操作系统还是DOS ,也许中国99%的人都没有用过DOS。但科技创新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垄断,然后不可避免形成「封建化」,一旦「封建化」,就带来两个恶果。

  首先,阻碍生产力发展。IT部门的大幅扩张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能被严重高估了。根据bloomberg的数据,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的信息化并没有提高美国的劳动生产率。

  其次,侵蚀底层群体利益。比如说,直播带货之前,消费者去购物中心的实体店买运动鞋,实体店养了店员若干,买完运动鞋的消费者,还会顺便去旁边吃个饭喝个咖啡,然后购物中心每年也养活了若干员工,还有背后隐藏的保安,保洁,等支持岗位。这就是完整的线下购物生态。而直播呢,你要买运动鞋,直播间就买了。养活了几个直播员工而已,主播还偷税。

  从消费者角度,直播带货也许可以带来全新的体验,更低的价格。但从国家的角度,存量GDP没变,就业少了,税收少了,当然要调控。

  问题是,以美国政商一体的机制下,打击地主,就是得罪财神爷,地主不给钱,你选举就没法搞,选举赢不了,政客就啥都不是,无解!

  一本书

  前几天,一个朋友介绍了一本书给我,名字叫《毫无意义的工作》。其实英文原名有点粗鲁,Bullshit Jobs : A Theory ,如果出版社直译,就是《狗屁工作理论》,大概率过不了审。

  作者David Graeber(格雷伯)说,早在1930年代,凯恩斯就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实现每周工作15 小时制。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是对的。在技术方面,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然而它并没有发生。

  格雷伯在研究中发现,那些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工作,占据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成为一种“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而且这样的工作正在不断膨胀中。

  所谓“狗屁工作”,根据格雷伯的定义,指的是一份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职业,其无意义或有害程度是如此之高,乃至从事这份职业的人都无法为其找出合适的存在理由。

  他在书中写道:「如果世界没有了农民、工人、护士、清洁工,人类的生活就会立刻受到灾难性的打击…哪怕是少了作家、歌手,世界也会失色不少…但如果世界少了私募经理、传销人员、公关人员、电话推销员,国会议员,那么人类是否会痛苦?就不好说了。」

  “不好说”是格雷伯的“客套话”,实际上格雷伯认为,所谓的上述大部分工作都是「狗屁工作」,对社会不仅没有正贡献,反而有负价值。

  按照格雷伯的标准,如今美国的「火灾」部门,还有各大收租平台,产生了大量的狗屁工作。

  一群最聪明的理科生,在空调房里研究大数据杀熟,与此同时,市中心开了几十年的夫妻店,正濒临倒闭。一起一落,财富从大众手里,转移到少数人的口袋,但社会总财富,却没有增加。

  另外一群最聪明的文科生,国会议员、法官、律师、会计师,他们拿着最高的薪水,过着最体面的生活,制定了一套最精密复杂的游戏规则。以至于,对一个普通美国人来说,生活就是I have bills to pay ,生活支出的大头并不是柴米油盐,而是各种bills(账单),保险费、会计师费、律师费、咨询费,等等等。

  在《毫无意义的工作》里,格雷伯为这种“狗屁工作大流行”的现象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框架。他认为这种大规模的“迫害”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经济问题,而是治理体系问题。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管理封建主义」。

  管理主义的背后就是「封建化」,以前的封建领主,摇身一变,成了企业主。在新的「封建化」框架里,员工就是农民、钱是子弹、销售是士兵、市场份额是领土,企业主则是封建领主。

  在以前的封建制度里,劳动者是农民,直接生产财富,在分配体系中,却获得最少,封建领主,不劳动,却拿走最多。而在新的封建制度中,那些对人类真正重要的岗位(如生产、制造)的角色,就像农民一样,被边缘化了。但那些对人类社会运转中看似并不那么重要的岗位(销售、金融服务业、运营),却成为了公司组织和社会分配资源中的核心部门。

  这种趋势如此之明显,以至于格雷伯在书中感叹道:「一个人的工作越是对他人有益,他得到的酬劳就越低。」

  而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就是大量“狗屁工作”的根源:人们开始不断地服务于极少「封建地主」的利益,进而形成了一种「倒金字塔」形状的财富漏斗。

  一篇短文

  2015年,马云在谈及对京东的看法时表示:“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此言论一出,立即引发了热议。马云的理由是京东物流会拖垮京东,因为京东战略出了问题,5万员工,有三四万的仓储员工,按照电商的发展速度,未来得聘请100万人,必然会搞死你。

  京东随后发起了反击,在京东黑板报发表了《我们会做好自己,时间将证明一切》的文章,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你起于讲台,纵横捭阖,大展云图。

  我兴于柜台,俯身躬耕,专注服务。

  你舌绽莲花,构建系统,俯瞰众生。

  我筚路蓝缕,傻大黑粗,建设商路。

  你建场收租,八方来财,轻松自如。

  我采销合一,质量把关,不敢马虎。

  你点钞机一开,好运自然来,

  我们羡慕,却不嫉妒。

  我子弟兵数万,努力做自己,

  尽心只为,感动主顾。

  一马悠忽不见,我自躬耕而行。

  心怀虚无之念,不必妄自多情。

  六年之后的2021年,刘强东带领京东物流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逼近2800亿港元,而马云的蚂蚁金服上市折戟沉沙。

  现在回头看,早在7年前,中国的平台垄断已经初现雏形。如果不是京东杀出一条血路,阿里就可能只手遮天。但无论阿里,还是京东,其实都是收租的大平台,只不过,阿里是轻资产平台,京东是重资产平台。

  阿里系没有在中国成长为一家独大的平台,是我们的幸运。反观大洋彼岸的灯塔,亚马逊一家独大,实体经济虚拟化。

  在管理虚拟经济这一块,和美国相比,中国有两个特点:维持竞争机制,执行有效管理。

  01 | 维持竞争机制

  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1年美国电商市场,亚马逊占据垄断地位,占美国电商市场45%的份额,沃尔玛第二,仅占据6.6%。eBay第三4.2%,然后是苹果4%。

  美国全国范围内综合性电商平台只有3家,亚马逊、沃尔玛、eBay,亚马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不仅份额领先,发展速度也领先。亚马逊不仅排名第一,也是全国性电商平台。

  2021年国内电商平台销售份额数据如下

  阿里8.5万亿,占53%

  京东3.2万亿,占20%

  拼多多2.4万亿,占15%

  抖音电商8000亿,占5%

  快手电商6800亿,占4%

  得物800亿,占0.5%

  唯品会1900亿,占1.2%

  苏宁易购2500亿,占1.6%

  中国电商市场格局要大变,阿里系的老大位置大概率保不住,而京东也不一定能稳坐第二,新老交替,一代新人换旧人。总而言之,中国的电商生态比美国健康得多。

  02 | 执行有效管理

  和美国相比,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只无形的手,进行调控。美国也有无形的手,但力量不大,受各方面制约,坏处是,做不成什么好事,好处是,也干不了什么坏事。这句话有点绕,但就是这么回事,这里就不方便展开说了,请各位体谅。

  美国平台经济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亚马逊一家独大,而是亚马逊一家独大的趋势不可逆。在可见的未来,eBay要么长期维持5%左右的份额,要么慢慢消失。随着数据鸿沟越挖越深,亚马逊的竞争力将无人能敌,市场份额大概率会增长到70%以上。

  中国调控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蚂蚁金服和滴滴出行。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这是绝不可能的操作。但中国就是雷霆出击。对于平台巨头的发展,当然有负面影响,比如,曾经阿里和腾讯的市值,都排名全世界前十。如今,腾讯跌到第15,阿里跌到第32。

  但对于国家的整体经济,这一系列组合拳,有没有效果呢?当然有。

  从短期来说,降低物联网公司的热度,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要不然,最聪明的人才都削尖脑袋去互联网公司,还有什么人安心做研发呢?还有什么公司脚踏实地搞生产呢?

  从长期来看,一旦各大互联网平台,像美国那样「封建化」,大量「狗屁工作」占据食物链的最顶端,社会僵化,上升通道狭窄,实体经济萎缩,这一切,对于一个「未富先老」发展中大国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痛。

  最后,还是让我们来看数据,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为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三分之一。并且,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时隔多年终于实现正增长。

  这就是中美两国经济模式的本质区别: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的总量高速增长,占比也开始回升。另一方面,美国实体经济占比,连续几十年下降,最近5年,绝对值也开始下降。

  总之,美国「脱实向虚」模式是一条不归路,只有在美元霸权的掩护下,美国的泡沫还能光鲜亮丽,一旦失去美元霸权,美丽的肥皂泡,就会瞬间破裂。美国的前车之鉴,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决不能重蹈覆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8 20:52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