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2|回复: 0

匹夫老牛:韩国不简单,这一招,把中美都算计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1 18: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国军工界这两天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波兰开出的145亿美元大订单,包括980辆K2主战坦克、48架FA50战机以及648门K9自行榴弹炮,直接刷新了韩国军售的最高纪录。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舆论界对此是高潮迭起,各种夸赞,仿佛这是韩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象征。

  但军售界很清楚,韩国的成功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波兰根本没得选!

  乌克兰在被俄罗斯去军事化后,波兰一下子就成前线了,不论是从欧洲抑或是该国本身的安全考虑,都需要波军全面加强武备,尤其是陆军,可问题是波兰的国防经费有限,总共不超过150亿美元。

  CNN对于波韩军售交易的报道

  论陆战,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重型主战坦克,能造这玩意,并且技术还算不错的国家就中俄美德法以韩这几家。

  中俄坦克不用想,毕竟波兰是北约成员国,剩下的四家中,德国的豹2系列是最先进的,但武器系统太娇气,价格又贵,不适合跟皮糙肉厚造价太低的俄系坦克打消耗战。另外德国自己也要扩军,腾不出产能给波兰。

  其次是美国的艾布拉姆斯系列,受累于拉姆斯菲尔德的陆军飞行化改革,重型坦克的产线已经停产很多年了,波兰这单利润,还不够厂商重建生产线。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价钱倒适中,却是专门为中东的沙漠地形设计的,在东欧性能会打折扣。

  最后波兰能选的就只能在法国的勒克莱尔和韩国的K2间做选择,后者为了顺利拿下这笔订单,开出的条件让大波波难以拒绝:所有陆战系统的产线全都能转移,K2主战坦克韩方只生产180辆,余下800辆升级版在波兰本土生产,K9自行榴弹炮在完成648门采购后,同样在2025年实现本土化。

  作为欧洲的大前线,波兰和俄罗斯的对峙是长期性,武器系统更新一次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本土化的产线能。再说了,花145亿美元就能获得一套几乎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陆战生产体系,确实非常划算。

  所以,韩国的胜出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而真正轰动全球的是,韩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机KF21,竟然首飞成功了!

  尽管KF21自首飞以来,便因武器外置等低级错误而保守诟病,但它的出现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八个能自主研发超音速战斗机的国家,与美俄中之后第四个迈入隐身战机俱乐部的国家的头衔,已经足够抓人眼球!

  从技术层面讲,KF21可能连苏35都打不过,更别说比肩同类产品中战力天花板的歼20和F22了,但这并不代表它的存在没有现实意义。

  世界主要国家的空军在未来二十年,将从四代机时代进入五代机时代,能自己造的就自己造,造不了的就掏钱买。当然,五代机的技术含量之高,涉及到的工艺之先进,生产难度之大,还真不是一般国家能造。除了中美俄之外,找不出第四个国家了。

  问题是就这能量产的三个国家,也不会敞开肚子供应。F22短期内不会向外出口,一是技术太先进,美国怕外泄;二是F22的产线停产多年,重新启动产能优先满足本国的需求;三是F22造价属实太贵,性价比不是特别的高。歼20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巴基斯坦或许有机会获得。

  T50的症结在于隐身性能、航电系统、信息化水平都有缺陷,不仅明显逊色于歼20和F22,在叙利亚战争中甚至没在F35手里占到过什么便宜,而且价格又比较高昂,对于传统的俄系用户来说,买T50不如买Su35来得划算!

  现在这形势,有望大规模向市场供应的五代机,只有F35和歼35了。

  歼35

  歼35是由沈飞研制的多用途第五代战斗机,技术来源于早期的FC31,具体性能暂时不得而知,但长期从事飞机隐身技术和设计工作的原沈飞总设计师孙聪曾经说过,未来在FC31验证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战斗机,隐身性能可以达到歼-20同等水平。

  而与FC31完全不同的是,歼35在曝光时已采用中国空军典型的灰色战术涂装和低可视度的军徽,垂尾处还有类似于歼15舰载机的飞鲨标志,并且曾于今年7月登上过央视第四套节目。种种迹象表明,歼35将成为中国第二款隐身战机和第一款隐身舰载战斗机。

  所以,有外媒猜测,这款战机在各种条件成熟后,多半会被中国推向国际军售市场,与F35争夺第五代战斗机的订单。

  军火贸易具有极强的地缘政治属性,通常认为,一个国家买谁的武器最多就相当于站谁的队伍。这可愁煞了一些不愿意站队的国家,武器装备的迭新是必须要做事,买美国的武器会得罪中俄,买中俄的武器会得罪美国。

  怎么办?

  那只好两边都不买了呗。

  阵风战机

  2020年底,美国以暂停出口F35为威胁,要求阿联酋全面禁用并拆除华为的5G设备。次年,阿联酋宣布撤回50架F35的购买订单,同时以160亿美元的总价向法国达索重工购买80架阵风战斗机。

  2022年初,在中美对印尼的地缘争夺战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印尼国防部思索再三后决定,放弃从美国购买能够转移产线的F16V,同样以81亿美元的总价购买36架阵风。

  被视为智商检测机的法系阵风,能狂揽241亿美元的大单,基本上是捡了中美对抗的漏。

  这漏子既然法国能捡,韩国为啥就不能捡呢?

  KF21干不干得过阵风尚未可知,但至少有三大销售优点:第一、阵风是第四代战斗机,KF21号称第五代战斗机,招牌响亮。

  第二,阵风的产业链国产化程度高达90%,每个零部件的研制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因此平摊到每架战机的出口费甚是高昂,卖给印度的单价成本是2.2亿美元,印尼是1.9亿美元,阿联酋是2亿美元,而作为正儿八经的第五代战斗机的F35,也才8000万美元!

  KF21的国产化程度不高,估计勉强能上30%,所有最烧钱的环节全靠美欧早已成熟的技术支持,自己没花多少钱,出口价贼便宜。

  第三、韩国人对外军售从不讲武德,动不动就转移产线。对一些小国来说,即便KF21隐身性能垫底儿,甚至达不到五代机的标准,但能通过这笔生意拥有较为先进的战斗机生产能力,也是非常值得的。

  因此,CNN说KF21在出口市场很能打,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且欧洲在短时间内无法推出五代机,那么韩国拿下夹在中美间左右为难的国家这部分市场,几乎没有问题。

  不得不说,韩国人的经济账算得是真精明!

  然而,经济账归经济账,算得再好,却仍旧改变不了KF21在其本质上的一无是处!

  这与KF21国产化率低有关。

  KF21是出了名的万国贴牌,整机设计方案是洛克希德马丁提供的,机头是瑞典萨博公司搞的,发动机用的是通用电气的F414-GE-400,座舱盖是美国Texstras的,驾驶舱玻璃盖是美国汉普森工业制造的,驾驶舱增压和机身冷却系统是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的,弹射座椅是英国马丁贝克的,供油供氧系统是英国科巴姆的,紧急制动系统是西班牙CESA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以色列ELTA的ELM-2052。

  有人就不服了,C919组装你们说是技术高的表现,KF21组装你们却说没啥技术含量,这不典型的双标嘛?

  这其实犯了两个逻辑误区:

  首先,组装大型客机和战机的技术含量完全不同,一架大型客机的零部件最少四百多万个,最多八百多万个,而一架战斗机的零部件不超过六位数。

  其次,战机是军用产品,全球化那套逻辑不管用:军用产品是用来打仗的,韩国国土面积狭小,有三面临海,一旦爆发战争容易遭到全境封锁,出入通道一断欧美零部件进不来,KF21不就扑街了吗?

  或许又有人说,韩国能爆发啥战争,不外乎就是北边的兄弟嘛。

  那KF21更没什么用处了,因为就这点儿巴掌大个地方,远程火箭炮外加弹道导弹密集型火力覆盖,一股脑儿地往机场和高速公路砸,你连起飞的地方都没有,还咋打?

  总的来说,KF21对于韩国而言,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它最大的作用仅限于以其彰显的大国地位,提振韩国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心,而非保卫韩国的国家安全。

  不过中国有句俗话叫,矮子里面拔将军,韩国国力摆在那里,比不上中美俄这样的庞然大物不奇怪,但相较于它隔壁小日本那可强太多了!

  当年波音图纸和生产工艺摆在三菱面前,结果搞出来的F2战机简直是四不像,制空作战雷达看不远,反舰作战带的东西不多,对地攻击作战半径不行,比起他爹F16差得十万八千里。

  后来小日本不信邪,又搞了个心神,前半部分看着像F22,后半部分看着像F15,终极缝合怪也就不吐槽了,同样是有欧美供应商的鼎力支持,KF21好歹是从PPT上按计划飞出来了,反观心神,首飞日程一再拖延,好不容易飞起来又各种问题不断,三菱干脆摆烂不搞了。

  都是干爹的好大儿,差距为啥这么大呢,搞不懂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3 11:26 , Processed in 0.0937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