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80|回复: 0

匹夫老牛:印度又双叒叕发生假酒案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8 2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发生饮用勾兑酒中毒事件,造成至少38人死亡。

  关注三哥的朋友应该经常听说不法商人兜售假酒导致中毒死亡的事件,就说近的:

  2019年2月,北方邦和北阿坎德邦假酒事件造成156人死亡;

  2020年7月,旁遮普邦假酒案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2021年11月,比哈尔邦假酒事件造成106人死亡……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的假酒中毒案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约1000人因饮用违法酿制酒而死,可以说是相当惨烈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4年就指出,酗酒是造成印度青少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酒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陌生的,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会买上几提好酒送上,如果不小心买到了假酒那可就尴尬了,所以我们一般挑中上等价格的买,太便宜的酒往往会被当成假酒。

  我们这里说的假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假酒,通常只是一些贴上名牌的劣质酒,只是难喝,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危害。

  而像印度那样动辄造成上百人中毒的酒才是真正的假酒,在非法酿酒过程,由于对于蒸馏温度把控不当,极容易产生甲醇,人体吸入30毫升就会致命,甚至还有不法商贩添加杀虫剂等化学物质,用来增强“酒劲”。

  印度的假酒生意十分猖獗,但政府的治理效果相当有限,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当官的根本就不把穷人的性命当回事”。

  印度的假酒市场十分庞大,每年售出的非法私酿高达20亿升,几乎可以占据正经酒水的半壁江山。据统计,每年有将近1000人死于劣质酒水,然而消费群体却有增无减。

  据印度国际烈酒和葡萄酒协会数据显示,印度民众平均每年饮用50亿升酒,其中假酒比例高达40%,主要消费群体是底层穷人。在开放饮酒政策的影响下,酒铺在乡村遍地开花,买酒更加容易,喝酒像疾病一样传播。

  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直接原因在于,真酒太贵,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消费正经酒水的经济能力。私酿虽然有风险,但贵在便宜,更受民众青睐;同时,由于低成本高利润,不法分子也愿意制造和贩卖私酒。对普通人来说,酒水的品牌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买贵了那就是智商税。

  印度真酒的贵不只是体现在民众买不起,而是本身价格就高的离谱。例如一瓶700毫升的威士忌售价为4000卢比,折合成人民币350元左右,即使在中国也不便宜了,但印度从事低端产业的就业者一个月才挣500元,普通家庭哪消费的起?而假酒每升才9毛钱。

  印度国父甘地曾在自己的家乡古吉拉特邦推行禁酒令,政府控制了酿酒业并苛以重税,结果却导致酒价居高不下,穷人只能购买假酒,与其说是因为收入太低,不如说是酒价太高。

  由于印度的烟酒生意都是国家专营的,垄断自然滋生腐败,官员从中捞油水,进一步推高了价格,所以人家卖烟是按根卖的,卖酒是按杯卖的,在外国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商品在印度却是大部分人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除了宗教意识极为严密的人群以外,谁又不爱酒呢?虽然印度是个宗教氛围浓郁的国家,但仍有2/3的年轻人有酗酒习惯,旁遮普邦每人每年平均喝掉10瓶烈酒。

  有需求就有生意,禁酒是不可能禁酒的,就像美国不可能禁枪一样,你不能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所以假酒就有了充分的生存空间。

  假酒之所以屡禁不止,腐败的官僚系统难辞其咎。假酒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口、生产、销售是因为酒贩、海关、警察是利益共同体,都是政府罩的,只要使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虽然中央政府早在2009年就通过了酿酒法案,严惩贩卖假酒的行为,但结果并不如意。当地媒体批评称,政府打击假酒只是隔靴搔痒,让民众喝得起真酒才是釜底抽薪。但想让政府开放酒水销售渠道,降低税收,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除了印度外,许多国家都曾在禁酒问题上努力过,有的失败了,有的至今仍在禁酒。

  美国是西方社会具有最强烈禁酒情绪的国家之一,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全面禁酒。

  在当时,公开饮酒是犯法的,只有21岁以上的人才可以凭借身份证在指定区域买酒。于是地下黑市应运而生,大量酒品从五大湖走私进来,全美酒精中毒者不减反增。

  在禁酒区,醉酒驾驶而导致交通意外的机率甚至比非禁酒地区还高。帮派接管酒的进口、制造和销售,通过非法贩酒获得了巨额利益,假酒害人当然也是家常便饭。

  20年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被视为禁酒所造成的,酒品黑市繁荣,敲诈勒索盛行,政府不仅增加了执行禁令的支出,还失去了酒品税收,国库大受影响,直到1933年才废止了第18宪法修正案。

  英国从未颁布禁酒令,但受到自由党的倡议,在一战时期,英国限制酒品数量和加税,并减少酒馆的营业时间。在往后的是十几年里,酒馆数量,酒品消费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俄罗斯自然是个喜爱饮酒的民族,毛子和伏特加总是分不开的,在大街上随可以看到宿醉的酒鬼。1985~1987年间,戈尔巴乔夫颁布部分禁酒的《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酒品销售时间和数量受到限制,饮酒场景被从电影中剪辑掉。

  北欧国家也有着节制饮酒的传统。除了丹麦以外,冰岛、挪威、芬兰、瑞典、法罗群岛都曾在不同时期实行过禁酒令,戒酒运动盛行一时。

  大部分穆斯林国家对于酒精饮料都有严格的限制,阿富汗、巴林、科威特、阿联酋、利比亚、卡塔尔、苏丹、也门、马尔代夫等一众国家,都严格禁止饮用和贩卖酒品,只有外国人和非穆斯林才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饮酒。

  如果你要去这些国家旅行,饮酒前一定要三思,否则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对中国人来说,我们有着举杯邀明月惆怅,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酒文化已经深深地浸入我国文化的发展当中。喜庆时刻总要喝上几杯,这本无错,但如果沉溺其中,也必然给自己、给家庭、给社会带来危害。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禁酒的历史。在古代,禁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粮食消耗,备战备荒。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一旦沉湎于酒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历朝历代在实行专卖政策、税酒政策或禁酒政策时,都对私酿酒实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即使在如今,党中央都一直强调作风建设,官员干部公职人员、军人或者特殊行业都是不允许在特定场合饮酒的。

  喝与不喝始终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关键是在于适度。互相尊重、节制是中国人民的优良品德,虽然我们国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和普遍的宗教文化限制,但这并不是成为酒鬼的理由,酗酒总归是害人害己的。在此还是要奉劝各位好酒的朋友,节制饮酒,一生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6 10:24 , Processed in 0.0781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