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08|回复: 0

时晨晨:楼市惊现重大信号 泡沫新标准出现!房价高估50% 透支到2035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9 1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冲击很大,中国楼市估值切换,回归经济学规律,挤泡沫阶段开始了。

  过去20年,中国房价狂飙突进,颠覆了社会常识,也冲击了多个经济学理论。

  问题是什么?

  任何违反常识的事情,必将付出代价。违规经济学规律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2021年6月份,郭树清讲话表示:“押注房价永不下跌的人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现在,中国楼市终于要回归经济学规律了,那么谁来付出代价呢?

  01

  重大信号:收入开始决定楼市!

  过去,中国房地产最大的属性是什么?毫无疑问,金融属性。

  中国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全世界最强。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晚,很多制度都是抄香港的,所以香港房地产有的毛病,我们一件儿不落下。

  更严重的是,我们还都是选择性的抄答案,把香港当年遇见的雷重新趟一边。

  香港为啥没有烂尾楼?因为1961年香港都已经把预售制的漏洞补上了。

  开发商卖期房可以,但是必须你得有足够的钱卖土地和完成项目才行。买家的钱都在专门账户里面,有律所专门看管。

  开发商想要动这笔钱,需要经过律所和建筑师等各方核准才行。完成项目后,买家的钱也先还银行,然后再打给开发商。

  2004年,香港又出台了补漏洞政策,即楼盘完成后,业主的权益优先于银行。

  也就是说,如果楼盘出了问题,得首先保证买家的权益,银行垫底。

  我们的预售制呢?监管账户形同虚设,权责不明,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到了买家这里。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开发商用很少一部分资金,就能撬动一个很大的项目。

  同一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全世界开发商都没法撬动这么大的杠杆。

  所以说,中国的房地产金融属性最强。

  中国房地产,金融属性最强,那么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也跟金融息息相关。

  中国房地产之前的估值逻辑也就是,金融逻辑。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货币超发严重,金融泡沫很大。

  所以,跟金融密切相关的房地产,房价也是一路飙升,泡沫严重。

  这期间,随着金融泡沫的起伏,房价也跟着涨跌。

  反映到数据上就是,房价跟金融指标高度一致。

  比如,M1增速与房价增速、M2与房价增速、社融与房价增速、利率与房价增速等等。

  注意,这都是过去。

  中国房地产最大的改变是,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之后,房子慢慢剥离金融属性。

  2016年之后,中国房地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部分城市房价也上涨了,但是房地产周期、影响因素等等,都发生了变化。

  房住不炒,叠加疫情爆发,极大的冲击了大家对房地产的预期,中国房地产也终于回归了经济学常识。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开始挂钩居民收入:

  疫情爆发之后,收入提升,房地产销售就抬头;收入下降,房地产销售就下滑。

  注意,这是重大的楼市逻辑切换信号!

  (来源:长江证券 伍戈)

  从楼市基本面上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人从1岁长到18岁,个子能长到1米8。从18岁到36岁,人的个子并不能长到3米6。

  道理很简单,任何行业都有周期,行业初期+杠杆,肯定会狂飙突进。

  但是行业周期末期,必定回归经济学规律。

  02

  基本面天翻地覆 中国楼市重新估值!

  现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早已经度过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接下来就是衰退期。

  几个关键指标:

  1、2019年央行数据: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户均拥有住房1.5套。

  对比一下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平均住房拥有率65%,户均套数1.15套。

  结论:中国住房拥有率,以及户均套数,远超发达国家,说明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饱和。

  2、统计局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3.2,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

  对比一下发达国家:日本33.5平米;新加坡30平米;德国、法国和英国不到40平米;美国65平米。

  结论:中国的居住面积,已经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说明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饱和。

  3、根据七普数据,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4%。

  对比一下,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一般是80%以上。

  客观上说,中国城市化进程还有一定的空间。

  但是,问题是什么呢?中国人口锐减,老龄化极其严重。

  2021年,中国净增人口48万人,2016年还净增906万,之前都是1000万以上。

  这5年,中国人口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

  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几乎板上钉钉。

  另外,中国老龄化问题严重,2021年老年人口突破2亿,老龄化率高达18.9%,属于深度老龄化社会。

  结论是什么?

  结合人口增长,以及老龄化因素,中国未来的城市化空间可能并不大了。

  因此,从基本面上看,中国房地产行业今非昔比,过去以金融属性为主,所以房价泡沫严重;

  以后,房子逐渐回归居住属性,就以民众收入为主,所以开始挤泡沫。

  过去被大家斥为伪经济学的“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等等指标,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新的估值标准。

  这是中国房地产基础逻辑的转变。

  03

  房价高估50%,透支到2035年!

  中国楼市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我们决不能刻舟求剑,不能盲目相信过去只涨不跌的逻辑。

  2021年,郭树清说了:押注房价永不下跌的人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现在,中国房地产回归经济学规律,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根据中国楼市新的估值标准,我们简单地计算一下。

  我们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简单地计算出我国总体房价收入比。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起飞就是2003年左右,那个时候房价收入比差不多6.5左右。

  2014年之后,房价一路飙升,房价收入比从7,一路飙升至2020年的9.2,2021年下降至9.1。

  用一般的统计数据来衡量,一个国家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是3-6之间,超过6就可视为房价泡沫。

  而中国房价收入比是9.1,所以,中国房价高估了50%(3.1/6),房价下跌一半才合理。

  或者,从分母来看,房价不涨不跌,中国居民收入翻一番才合理。

  什么时候中国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呢?2035年。

  按照“十四五”目标,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所以,结论很清晰,按照新的房价估值逻辑,中国房价被高估了50%,房价已经透支了未来13年的涨幅。

  再看重点城市的数据。

  从重点城市的数据看,中国楼市泡沫也很严重,2020年的平均值已经上升到了13.4。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根据另外的统计数据,低收入国家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13.2,中等收入国家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9,高收入国家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5.6。

  目前中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这组的平均数是9,而中国的数字是13.4。

  也就是说,中国房价高估了48.9%(4.4/9),接近50%。这跟用一般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一致。

  越穷的国家,房价泡沫越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只会下降不会上升。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哪些城市房价泡沫严重呢?

  从各城市看,50个重点城市房价全部存在房价泡沫,其中长沙房价泡沫最小,房价收入比仅为6.2;

  深圳、三亚、上海、北京、厦门房价泡沫最严重,分别高达39.8、27.1、26.2、23.8和23.1。

  在中国,任何奇葩现象,存在时间久了,就会有人给它弄一套“专门”的理论,给它“合理化”。

  你敢相信么,现在连核酸检测行业都成立了协会,要研究核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了。

  过去,高房价的理论支撑有哪些?中国人安土重迁、中国人六个钱包、丈母娘经济学等等。

  总之,只为了证明一件事:中国高房价是国际特殊案例,它虽然不符合经济学理论,但是也符合中国国情。

  因此它的结论就是,中国的房价泡沫是必然,因此别想着房价下跌。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刻舟求剑,简单套用以往经验。

  现在,中国人口减少、老龄化日益严重、住房拥有率、户均套数、人均居民面积等等,都已经接近和超过发达国家。

  中国房地产已经饱和,经济学一般规律开始发挥作用,居民收入开始决定楼市,这是中国楼市估值基础的改变。

  未来,中国楼市开始进入挤泡沫阶段,要么短时间内消化50%的楼市泡沫,要么时间换空间拖延至至2035年。

  所以,非必要不买房,谁投资房产谁“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6 20:58 , Processed in 0.1093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