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5580|回复: 0

时晨晨:8.1%,这是底线!今年,我们将见证历史拐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6 14: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半年数据出来了,比预期还差。

  下半年,要想完成5.5%的经济增长目标,实际GDP增速必须达到8.1%。

  8.1%,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1、2022年上半年,我国GDP规模为56.26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2021年上半年,我国GDP规模为53.217万亿元。

  因此,我国上半年名义GDP增速为5.73%(56.264/53.217),GDP平减指数为3.23%(5.73%-2.5%)。

  2、2021年下半年,我国GDP规模61.15万亿,全年GDP规模114.367万亿。

  5.5%的增速目标+通胀(GDP平减指数)3.23%=8.73%。

  也就是说,2022年GDP要想实现5.5%的增速,名义GDP增速得达到8.73%。

  3、若5.5%的增速,那么到2022年底,GDP规模有多大呢?

  114.367万亿*(1+8.73%)=124.351万亿。

  2022年上半年,我国GDP规模56.264万亿,那么下半年GDP规模需要达到68.087万亿。

  4、2022年下半年,经济增速是多高呢?

  名义增速为:68.087万亿/61.15万亿=11.34%。

  实际增速为:11.34%-3.23%=8.1%。

  也就是说,202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名义增速需要达到11.3%,实际增速需要达到8.1%,这样才能完成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

  接下来的问题,下半年能完成这个目标么?

  01

  疫情决定一切 下半年不乐观!

  先看一个先决因素,疫情。

  2021年,国内外疫情什么特征?

  欧美疫情大爆发,国内疫情控制较好,国内外形成了一个“疫情差”。

  这个疫情差,让国内需求得到释放,同时国外订单流入国内,才使得我国2021年经济增速高达8.1%。

  具体来看,2021年下半年,我国疫情零星爆发,西安、河南、深圳、天津等地,相继出现了奥密克戎疫情。

  从数据来看,新增本土病例不超过200人,涉及到的省份不超过12个。

  现在的疫情啥情况呢?

  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失控,蔓延至全国,月新增病例最高达到7万。

  我们知道,疫情爆发有个特征,每到冬季都会爆发一次,2020年、2021年都是这样,这跟病毒自身特征有关。

  仔细想想,你有几年没回家过年了?是不是一到快过年了,就爆发疫情了?

  所以说,下半年疫情爆发,几乎是确定的事情,差别在于严重程度。

  2021年,奥密克戎才刚刚爆发,最严重的西安日增也才一两百。对比一下上海,简直小见大巫。

  问题是,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又出现传染性更强的毒株,因此判断,2022年下半年日增数据肯定会远远高于2021年下半年。

  这意味着什么呢?跟2021年相比,下半年经济并不占优势。

  如果下半年再来一波大疫情,宏观经济基本上就歇菜了。

  我们看一下6月份的数据。

  严格来说,6月份是疫情消退,经济恢复正常的第一个月。

  因此,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等等,都会有个堰塞湖疏通效应,数据上会有一个强劲反弹,然后再慢慢恢复正常。

  实际情况什么样子呢?

  02

  基建:强弩之末!

  先看基建。

  6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2.04%,不含电力为8.15%。

  可以看出来,基建投资恢复得很快,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

  实际上,一季度,二季度,我国基建投资增速,基本上都是10%以上,一直很强势。

  可以说,上半年在疫情的扰动之下,房地产、消费等等,基本上都垮了,托底经济增长的,就是基建。

  关键问题是,下半年,基建还能这么强么?

  基建的关键,是资金。都想上项目,得有钱才行啊。

  1、先看一下,地方财政问题。

  跟2021年相比,2022年前5个月,各地财政进一步恶化。全国只有上海盈余,其他省份基本上都是赤字,并且赤字规模越来越大。

  这说明,土地财政垮台了,地方政府手里根本没啥资金。

  收入减少,支出又增加了,这两年,核酸等等防疫支出大幅增加,这些财政的钱都让一小波人赚取了。

  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并不富裕,财政本身很困难。

  如果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就能够明显感觉出来,比如,公务员降薪、津贴减免、教师降薪,甚至环卫工人工资也停发等等。

  2、那么基建靠什么?专项债。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专项债已完成93%的全年融资额度,下半年专项债融资空间所剩无几。

  上半年,基本上把全年的钱花完了,下半年怎么办?增量从哪里来?

  政策性银行授信额度8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筹资3000亿,差不多还能有1万亿的基建资金。

  这些资金撬动,估算下来,基建增速差不多为7%,四季度基建增速可能仅为4%。

  也就是说,作为上半年经济的支柱,基建已是强弩之末。

  03

  地产:烂泥扶不上墙!

  其次,看看房地产。

  6月份,房地产销售反弹得较快,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地产施工面积、房地产面积、土地成交额等等,仍然非常疲软。

  也就是说,销售反弹得很快,但是施工、投资等等反弹得比较慢。

  房地产反弹是有一个过程,是销售先起来,然后再是投资起来。问题是什么呢?

  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销售起起伏伏,但是房地产投资、施工、竣工等等,一直处于近些年低位。

  这直接导致一个问题,房地产库存面积挤压大。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7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3.5%。

  这个面积,差不多就是2016年以来,最高的水平范围之内。

  房地产行业,开发商只卖楼,但是不动工、不交房,对宏观经济来说,也就没有拉动作用。

  我们所说的,房地产行业是经济支柱,能够拉动长长的产业链条,具体是指,房地产动工起来了,才有这个效果。

  房地产只销售,不动工,对经济拉动作用当然很小。

  所以,我们看到,6月份,水泥产量下降了12.9%,其他相关产业也并没有太大好转。

  展望下半年,房地产会好起来吗?

  我们的判断是,会比上半年好,但是幅度有限,尤其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有两点理由:1、下半年,新房销售可能会严重低于预期。

  为啥?过去几年,开发商只开发,达到预售条件就停工,后面不完工,不交房,大面积烂尾,严重打击了新房市场的信心。

  我们从现房销售/期房销售的比值可以看出来,大家都不敢买新房了,而是买现房或二手房。

  另外一个就是,最近集体停贷的消息闹的太大了,极大的震撼了大家,所以未来新房市场销售,可能会持续下降。

  销售不行,后面的开发、建安等等,一系列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2、监管收紧,导致开发商继续爆雷。

  4月份,宏观经济最低谷,当时一个倾向就是,呼吁放松对房地产的监管,尤其是对开发商资金的监管。

  大家的设想是,给开发商腾挪的空间,让他们捋顺债务,重整经营,重拾拿地信心,然后继续投资。

  哪想到,开发商从监管账户拿了钱之后,楼盘烂尾不管了,终于惹怒了接盘侠。

  7月15日,西安住建局等5部门印发《关于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问题工作措施的通知》。

  《通知》共计六条十三款,分别在土地出让、项目建设过程、预售许可管理、预售资金监管、交付环节、信用管理等环节加强监管,防范楼盘烂尾。

  西安的这份文件,正式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开发商资金监管放松趋势。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更严厉的监管措施。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份文件对银行责任划分得很“苛刻”,银行监管不到位,不仅自己承担损失,购房者的损失也得银行承担。

  这种规定,银行会怎么做呢?当然是严监管,以后开发商想获得资金更难。为了弥补窟窿,银行甚至可能会对开发商抽贷。

  连锁反应就是,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死于银行抽贷。

  只要开发商还在不断爆雷,他们就不敢大规模拿地、销售、开发和投资。

  从这个角度判断,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也可能不如预期。

  04

  出口:双重打击!

  最后看出口。

  6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7.9%,显著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1.9%。

  二季度出口合并同比为13.0%,较一季度的15.8%略微下降,其中5-6月出口合并增速达17.4%。

  怎么理解出口数据呢?

  2021年巅峰的时候,出口增速高达30%,然后一路下降,整体是下降趋势。

  而5、6月份有一个小反弹。

  反弹的原因也很简单:1、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美元兑人民币汇率4月均值为6.4,5-6月均值基本上都在6.7左右;

  2、疫情导致交付延迟:4月交付的出口订单集中转移至5月和6月。海关总署指出6月上海进出口环比增长35.6%。

  展望下半年,出口增速会进一步回落,有可能跌至10%以内。

  原因是:1、国外生产恢复,疫情差转移过来的订单,慢慢又被国外抢走。

  2、美国开始逐步陷入经济衰退,海外总需求开始回落。

  所以,总结一下:

  下半年疫情仍然会反复,并且超过2021年下半年,如果按照当前的防疫政策,下半年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今年以来,基建是托底经济的重要支撑,但随着资金减少,下半年基建也是强弩之末。

  房地产一直都是烂泥扶不上墙,只销售不开发,没法拉动经济增长,下半年监管收紧,新房市场信心受挫,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也不如预期。

  国外需求回落,生产订单转移,两大因素将导致下半年出口继续下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

  4月份,是中国宏观经济最黑暗的时候;二季度经济增速仅为0.4%,也是经济的底部。

  下半年,经济肯定会爬出深坑,相对温和的复苏。但是,想达到8.1%的增速,很难。

  今年可能是有史以来,我们首次未能完成经济增长目标,这将是一个标志性拐点。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06:34 , Processed in 0.2656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