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9|回复: 0

安铮:全球通胀飙升,中国成为一股清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2 1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随着粮食、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通胀飙升,美欧多国5月通胀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不得不加快“勒紧”货币政策。

  与诸多发达经济体不同,中国物价水平总体平稳,最新公布的5月通胀数据继续处在合理区间,决策者仍拥有放松货币政策的选择空间。外界好奇,为何中国通胀率显著低于美欧?

  1 为何成为清流

  放眼全球,去年以来,长达十余年的低通胀时代暂告结束,全球正在经历通胀浪潮。

  发达国家方面,美国、英国、欧元区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分别达8.6%、9%、8.1%,“通胀见顶论”不攻自破。新兴经济体方面,土耳其、阿根廷5月CPI同比增长分别为73.5%、55%,呈现恶性通胀态势。

  相比之下,中国5月CPI同比增长2.1%,核心CPI(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0.9%,今年前5个月的整体通胀率增长1.5%,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全球通胀如火如荼,中国为何能成为一股清流?

  综合《南华早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和分析人士观点,中国通胀率不像美国、欧洲等经济体那么高,可能有几方面因素。

  首先,欧美多国之所以通胀水平高,疫情期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重要推手。

  以美国为例,两任政府先后推出总额逾6万亿美元的大规模救助计划;美联储不仅直接降息到零,还启动“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资产负债表在两年内翻倍至8.9万亿美元。美国高通胀的种子由此埋下。

  与欧美“开闸放水”形成对比,中国政府对全面刺激计划持谨慎态度,一直避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向市场注入过多流动性。

  其次,供需严重不匹配,是欧美国家高通胀持续的结构性原因。

  宽松货币政策叠加强劲财政刺激,总需求过度扩张。但在供应方面,欧美一些国家在能源、消费品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国内无法自给自足。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长期不能顺畅运转。俄乌冲突的爆发和西方一连串制裁火上浇油,全球能源、矿产和粮食等供应秩序受到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较为不同。其工业产能、贸易顺差都较大,粮食和煤炭基本自给自足,拥有应对大宗商品涨价的较大空间。外部压力下,中国政府通过产能释放、储备调节等多种手段,努力实现输入型通胀的自我消化,以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中国拥有大量战略商品储备,可利用它来遏制价格压力。”《华尔街日报》称,去年夏天,当局开始从国家储备中释放包括铜和铝在内的金属,还释放了大豆、大米和小麦的供应。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家伊莎贝拉·韦伯说,中国可呼吁国有企业充当缓冲剂,消化基本商品的更高进口价格,而不是立即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当油价过高时,中国炼油厂会“吃掉”部分涨价,从而降低车主的汽油成本。

  再者,“中国CPI篮子里商品和服务的占比结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南华早报》称,中国居民更重视衣食,美国居民更重视住行,而后两者更容易受到全球能源价格和国内货币状况的影响。

  有分析人士估计,食品在中国CPI中占比约18.4%,而美国为7.8%;服装在中国CPI中占比为6.2%,而美国为2.8%;房租在中国CPI中占比为16.2%,而美国为32%;交通运输在中国CPI中占比为10.1%,美国为15.1%。

  最后,美国政府实施的加征关税、贸易制裁等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措施,为高通胀推波助澜。

  特朗普任期内,四处挥舞贸易制裁大棒。拜登政府上台后不仅萧规曹随,还在关键产品供应链方面打起“去中国化”的主意,不仅扰乱正常贸易秩序,也阻碍全球供应体系顺畅运转,无形中增加供应成本,推高商品价格。

  2 未来走势如何

  围绕中国物价形势,外界还对另一个衡量指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很感兴趣。通俗地说,PPI就是一些不能直接被大众消费和购买的生产资料的价格情况,包括煤炭、汽油、天然气、钢材、纺织纤维等。

  去年10月,中国PPI曾出现13.5%的峰值涨幅,引起外界关注。不过今年5月,中国PPI同比涨幅为6.4%,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连续七个月回落。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一般来说,PPI和CPI相关性很强——如果生产材料价格上升或下降,消费者价格也会随之升降,传导周期为半年到一年。但近年来,中国的情况不同。2020年5月中国PPI下降3.7%,去年10月PPI同比增长13.6%,在此期间,中国CPI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人们好奇,为什么中国PPI没有传导到CPI?

  分析人士称,很大程度上与中国CPI的构成权重有关。受生猪和粮食周期的影响,中国食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出现分歧,PPI和CPI之间的相关性一直在减弱。今年前5个月,中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7%,而猪肉价格一直都是稳定CPI的重要因素。

  展望后期,舆论认为,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搅扰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中国仍需对输入型通胀保持警惕,但也不必过度担心其对PPI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19:04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