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4|回复: 0

戍天九思:只有中美!中段反导不亚于“两弹一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0 1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解放军报》等多家官媒报道:

  “2022年6月19日晚,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据网上资料,此前中国还分别于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5日、2021年2月4日,共进行5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公开报道“达到了预期目的”的至少有3次,成功率很高,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可靠的陆基中段反导能力。目前,全球只有中国和美国具备陆基中段反导能力。但是,美国进行了10多次试验,成功率十分低。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是难度极大

  世界上有能力制造导弹的国家有30多个,拥有导弹的国家超过100个,但是,具有开发末段反导拦截技术能力的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以色列,具有开发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能力的只有中国和美国,具备开发上升段拦截技术能力的只有美国。

  不过,日本也进行过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都没有成功过;英国、印度由于购买了美、俄的末段反导产品,也具备末段反导能力。

  三个不同飞行阶段的反导拦截技术

  弹道导弹飞行是抛物线状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升段。即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导弹飞出大气层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中段。即导弹飞出大气层外,在大气层外向目标区域飞行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末段或再入段。即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气层,命中目标的过程。

  因此,与之对应的反导拦截技术也分为:上升段反导拦截技术、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和末段反导拦截技术。

  从防御效果看,反导拦截当然是越早越好,但越早难度越大,上升段反导拦截技术难度最大,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难度次之,末段反导拦截技术难度最小。

  因此,国际反导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地提前拦截,如果能在上升段拦截是最好的,但难度也是最大的。典型的上升段拦截技术有美国试验的装在波音747飞机上的ABL机载激光反导武器系统,2004年ABL成功地摧毁了一枚试验用的弹道导弹。但是,目前仍受限于激光功率。

  中段是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最高、速度极快的一段。因此,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实战系统,不仅要有先进的拦截导弹,还要有强大的远程预警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因为弹道导弹从发射到中段飞行时间很短,想要在中段实施拦截,就要尽可能提前发现对方发射的弹道导弹,同时要在其上方进行跟踪、计算飞行弹道,这样才能计算出最佳拦截点,紧接着将中段拦截弹发射到拦截点的位置,释放拦截弹头。这样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拦截过程。

  因此,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既可以是陆基的,也可以是海基的。但海基的会受限于舰艇吨位和导弹、雷达性能。

  美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海基反导技术,以“宙斯盾”作战系统为支撑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试验成功率超过90%。相比之下,其陆基反导系统仍有待完善,基于陆基雷达和固定拦截弹发射井的陆基反导试验多次失败。

  为什么中段反导能力不亚于“两弹一星”?

  中段反导能力战略意义重大,不仅因为能够据此构建起反核保护伞,还因为其技术难度极大。必须具备动能拦截器、精确探测跟踪与末制导技术、空间作战平台总体技术与平台战时测控技术等一系列导弹和太空前沿科技。一旦突破,就会大幅度提升国防科技的整体水平。

  另外,在高科技条件下,战略防御武器和战略进攻武器界限越来越模糊,一旦需要,战略防御武器可以立即转入战略进攻状态,并成为重要的战略威胁力量。中国已经4次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标志着包括信息处理、侦查预警、拦截武器、武器传输、制导精度和反应速度在内的反导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该技术的成功,既表明该拦截弹既可用于防御作拦截弹用,也可用于进攻作远程打击导弹用;也表明我国的战略导弹不仅是可以打击固定目标的弹道导弹,还是可以打击移动目标的高超音速导弹;特别是能够成功拦截高速来袭的导弹,进一步表明我国已建成战略导弹预警系统,以及我国的战略导弹技术和精度上了一个新台阶。事实上,东风—26公开宣称是核常兼备的导弹,也是这个意思,这与中段反导拦截技术上是一致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成熟,还标志着我国对高超音速导弹的制导控制技术和精度已经超越俄罗斯和美国,达到了世界上罕见的水平,说明我国的“航母杀手”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可靠了。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打造中段反导能力的战略意义绝不亚于“两弹一星”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07:11 , Processed in 0.1094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