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0

姚尧:精读《商君书》第24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9 08: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君臣第二十三

  【题解】

  君臣,即君主臣民。在本文中,商鞅论述了君主统治臣民的方法,而这原本就是所有政治思想家都必须回答的课题。在儒家看来,君主应以仁义对待臣民,这样臣民方能以忠诚侍奉君主。如《论语·八佾》记:“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如《孟子·离娄下》记:“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可是在商鞅看来,用仁义统治臣民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会导致臣民不愿专心农战。商鞅在【23.3】中提出“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这样才能“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在【23.5】中提出“故明主慎法制”,要求一切言行举止务必合乎法制,这些都是与其法家思想所一以贯之的。

  【23.1】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①。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②。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白话】古代没有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时,民众纷乱而不得治。所以,圣人划分贵贱,制定爵位,建立名号,以此来区别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由于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所以分设五官来管理。人口众多就会有奸邪之事产生,所以就建立法制、制作度量来禁止。因此,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五官的职责分工,法制的禁止奸邪,都是不能不慎重对待的。

  【姚注】

  ①五官:古代分别掌管五种事物的官职,具体名称历代有所差异。《礼记·曲礼下》记:“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②度量:用以计量长度和容积的标准。《汉书·律历志》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轻重也。”

  【23.2】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不从令,而求君之尊也,虽尧舜之知,不能以治。

  【白话】处在君位而命令不行,就会危险;五官分职而没有常规,就会混乱;法制设立而私情盛行,那么民众就不会畏惧刑罚。君主有尊严,命令才能通行;官员受约束,政事才有常规;法制够严明,民众才会畏惧刑罚。法制不严明,而要求民众能够执行命令,那是不可能的。民众不服从命令,而要让国君求得尊严,则即便是国君能有尧舜那样的智慧,也是做不到的。

  【23.3】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①,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

  【白话】英明的君王治理天下,根据法度来处理政事,按照功劳来进行奖赏。凡是民众奋勇作战不畏死亡的,都不过是为了求取爵禄。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士兵有斩得首级、捕获俘虏的功劳,一定要让他的爵位足够荣耀,俸禄足够食用。农民不离开乡里,足够奉养双亲,供给军需。因此,士兵才愿意死战,而农民才不会怠惰。

  【姚注】

  ①廛(chán):古代一户人家所居住的房地。《说文解字》记:“廛,一亩半,一家之居。”

  【23.4】今世君不然,释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誉,故军士不战而农民流徙。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四旁无择也。民徒可以得利而为之者,上与之也。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①,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民去农战而为之。或谈议而索之,或事便辟而请之②,或以勇争之。故农战之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则国乱而地削,兵弱而主卑。此其所以然者,释法制而任名誉也。

  【白话】当今之世的君主却不是这样,他们抛弃法度而任人以智慧,背离功劳而任人以声誉,故而战士不愿作战而农民外流迁徙。我听说:引导民众的关键,在于国君的提倡。因此对于民众,可以让他们务农作战,可以让他们游说求官,可以让他们研究学问,这些都在于君主是如何实施奖赏。君主依照功劳奖赏,那么民众就奋勇作战。君主依照《诗》《书》奖赏,那么民众就致力学问。民众对利益的追逐,就像水向下流一样,对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加选择的。民众只要能够从中得利,就会乐于从事,因而关键在于君主的赏赐。如果瞪眼扼腕而吹嘘勇武的人能得利,如果垂示衣裳而高谈阔论的人能得利,如果长年累月在攀附权贵的人能得利——如果以上这三种人受到尊崇,没有功劳都可以得利,那么民众就会放弃农战而去做这些事。或者通过空谈来索取利益,或者通过依附权贵来请求利益,或者通过个人勇武来争夺利益。所以从事农战的民众日益减少,游荡混吃的民众日益增多。于是,国家混乱而土地割削,兵力衰弱而君主卑微。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形成,都是因为君主抛弃法度而任用徒有虚名的人。

  【姚注】

  ①垂衣裳:垂,垂示;衣,上衣。裳,下服。《易·系辞下》记:“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后常用“垂衣裳”来称赞君主垂范天下、无为而治,此处用以批判高谈阔论者游手好闲、不干实事。

  ②便辟(pián pì):君主的宠臣。

  【23.5】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辩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人君者不可不察也。

  【白话】因此,英明的君主重视法制。言论不合乎法制的,就不听从;行为不合乎法制的,就不推崇,事情不合乎法制的,就不去做。言论合乎法制的,就听从;行为合乎法制的,就推崇;事情合乎法制的,就去做。因此,国家得治而土地广阔,兵力强大而君主尊崇。这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当君主的不可不明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17:44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