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8|回复: 0

李子熙:穿越黑暗,拥抱光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4 17: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个月,国内一些城市被疫情困扰,普通人的日子很难过。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老字号的饭店,以前生意火红得很,每次去晚了都没有位置,最近终于也捱不住了。

  有一天回家,我看到大堂经理和服务员们推着小餐车,在小区门口卖起了熟食和凉菜。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了捧场,我买了一盒腌萝卜片,十块钱,聊表心意。晚饭的时候,萝卜就着稀饭吃,酸脆可口,味道不错。

  一边喝着稀饭,一边刷手机,看到了不和谐的声音。目前“动态清零”已是基本共识的情况下,网上依然有人呼喊着要与病毒“共存”。

  冷静地想想,出现这种声音也属正常。

  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处境不一样,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认知,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

  至少从立场上,可以一半一半地来看。

  其中一半,是有人故意在带节奏。

  这类人的特点,是无论你怎么做、做什么、做得效果如何,他们都会唱反调,是一群不分青红皂白的杠精。

  疫情刚起来那阵,喊着“政府防控不利” “火葬场一地无主的手机”的是他们。今天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喊着要学欧美人躺平、要与病毒共存的也是他们。

  总之一句话,他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唯恐中国不乱。

  你跟他们没有必要解释,因为你怎么解释他们也不听,要么是真傻听不懂,要么听懂了装傻。

  你把医学专家的话贴在他们的脑门上都没有用,比如下面这条:

  上海复旦大学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如果中国没有大规模检测和严格的封控等限制措施,奥密克戎的传播可能导致1亿1220万例有症状病例、510万人住院和160万人死亡,主要疫情发生在5月至7月。

  短短两个月,会造成160万人死亡,就问你怎么“共存”?

  美国人口比我们少的多,医疗设备也比我们多,现在怎么样?

  新冠死亡人数超过了100万人!

  我们一旦像他们一样“躺平”,拿脚后跟都能预测地出来,我国新冠感染和死亡人数将是他们的数倍。

  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恐怕真的会出现“火葬场里一地无主的手机”。

  请问,一旦变成病毒肆虐的人间地狱,能保住民生、保住经济吗?能保住供应链吗?能保证那些魑魅魍魉不趁机闹事吗?

  这个逻辑不是很难理解吧?

  如果不执行“动态清零”,一旦新冠病毒形成不可阻挡的蔓延趋势,那将酿成更大的悲剧。

  到那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中,每家每户都无法独善其身,公共医疗资源被挤爆,公共服务体系会被击穿。

  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将陷入崩溃状态,你想安安稳稳地“躺平”?做梦去吧!

  活着都成了问题,你还有心情去创造GDP?

  到时候,那些带节奏鼓吹“共存”的人,又会出来带新的节奏,扣来一顶更大的帽子,说国家不珍惜老百姓的生命,请问你怎么回应?

  他们带起路来虎虎生风,你永远跟不上他们的节奏,所以根本就不要理睬。

  说完了这一半,再说另一半原因。

  实事求是地说,疫情管控之下,我们的民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毕竟疫情闹了快三年了,有问题很正常,没问题才奇怪。

  因为有瘟疫在,必然会影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必然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如从前,这个没那么难理解,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就像我一个同学所说:

  不清零吧,怕中招,家里还有老人孩子,怕他们被传染。“动态清零”吧,收入减少,怕有一天弹尽粮绝。

  遇到这种“两难”困境,任何人都会纠结,纠结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情绪,就会抱怨,说一些三七旮旯话,可能会难听一些,但本质上是在发泄情绪,而不是为了带节奏。

  面对这样的情绪,政府一定要积极想办法,一定要耐心地开导大家不要急,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

  回顾人类历史,从来没有持续不退的瘟疫,只是时间问题,要忍耐,要熬下去,再难也要熬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回顾中国历史,比这难一万倍的情况,我们都遇到过。

  不信就翻翻历史课本,看看我们被列强欺压的近代史,看看红军长征的故事,看看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历史,我们的先辈都咬牙扛过来了。

  今天的条件,比那时候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扛?

  眼前这点儿困难算个球啊!

  我们的肩膀就那么嫩吗?

  我不信!

  我相信人都是有精神的,是有斗志的,人没那么脆弱。

  尤其是我们华夏儿女,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

  我们的文化里有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基因,这基因帮助我们一直走到了今天,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这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要传承!

  这次困难,也是个机会,终于轮到我们这代人扛事儿了。一个不能扛事儿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注定走不远。

  我们一定要团结,要相信国家,要理解“动态清零”政策是最好的抉择。

  要清楚地知道,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政府掌握着海量的数据信息,我们一定要相信他们,要相信他们所作出的决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科学决策的结果。

  毕竟,立足于“人民至上”的方针宗旨,政府要为整个民族的命运前途着想,不可能在这种生死危机的关键时刻,做自毁长城的事情。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每一个中国人都懂,我党始终不渝的初心是什么来着——为人民服务。

  何况,你不要觉得自己是大聪明,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请问,你掌握的信息会比国家掌握的信息多吗?

  说完国内疫情,再说说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

  说起国际形势,必须说美国。

  因为哪哪都有美国,想绕都绕不开,到处伸出一条腿,想把我们绊倒。

  美国真的很忙,一边联合西方制裁俄罗斯,一边像只嗡嗡叫的绿豆苍蝇,围绕我们中国做各种各样的文章。

  在政治和外交领域,美国纵横捭阖,积极拉拢中国周边的几乎所有国家,妄图构建一个环中国的C型包围圈。

  亲美的韩国新总统一上台,韩国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北约组织的网络防御中心,成为第一个加入该组织的亚洲国家。

  我们的传统友好国家——斯里兰卡爆发内乱,政府倒台,幕后黑手指向美国,这是美国给印度送上的大礼包,为的是拉拢印度加入反华大合唱。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用切香肠的方式不断挑衅“一个中国”原则,试图将台湾变成东亚火药桶。

  本月,拜登急吼吼地召集东盟十国领导人,到美国公费旅游开会,说是商讨经济、贸易、科技、安全合作。

  但是我们都清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真正的目的是——围堵中国。

  中国与东盟之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美国人眼红,作为搅屎棍,要在中间搅合一下,让大家不能好好做生意,最好互相打起来。

  C形包围圈渐露端倪,之所以说是C形,不是O形,是因为我们北边的邻居俄罗斯,还在不惜一切代价与北约互怼,跟美国死磕。

  要是俄罗斯撑不住了,突然崩了,美国会在莫斯科扶持一个像乌克兰一样的傀儡政权,任其摆布。

  那时候,C形就会变成O形,我们就彻底迎接内循环了。

  在科技领域,4月25日,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布报告《美中技术“脱钩”:战略和政策框架》,预示美国很有可能推动中美竞争的常态化战略。

  说白了,以后中美碰撞,就跟过家家一样了。

  在金融领域,美国加息缩表的同时,重拳打击我中概股,本质是争夺股权资本,顺带利用传导效应,把我们的A股市场打趴下。

  山雨欲来风满楼!

  美国已经使出了嘬奶的力气,要跟我们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战、外交战、经贸战、科技战、金融战。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不以可怜的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场斗争,从我们的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的那一刻起,就不声不响地开始了。

  随着疫情的到来、俄乌战争的爆发、美国通胀压力增大,这场斗争越来越白热化。

  当然了,难过的不只有我们。

  美国也很难受,他们正在遭受经济滞胀的打击,美元回流也并不顺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只是因为发挥了美国低人权的“优势”,命苦不能怨政府,底层只能听天由命。

  欧洲也很难受,一方面,核战争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另一方面,由于不自量力地对俄罗斯进行制裁,造成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欧洲人面临的通胀更厉害、更持久。

  加上难民危机、欧元受创,欧洲这波经济衰退是板上钉钉的事。

  更难受的是亚非拉那些脆弱的经济体,今年会非常非常难过,光是粮食问题就够他们喝一壶。

  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发出警告,2022年将是灾难性的饥饿之年,38个国家的4400万人在饥荒边缘徘徊。

  还有我们的隔壁朝鲜,突然爆发疫情,进入渡劫模式。

  所以,今年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大家全都掉进了河里,比的是谁的水性好,谁能撑到最后。最后那个活着上岸的人,赢者通吃!

  我们已经憋气憋了快三年了,我们还差这几个月吗!

  说了这么多,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开源节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好好学习。

  最重要的,我们要团结!

  面对危机,要学会换个角度去看思考。

  所谓“危机”,并不总是坏事,它是一体两面。

  既有危险重重的一面,也有机遇降临的一面。危难之中总是孕育着机会,看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抓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人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都不会白白浪费,它们会化成养分,进入身体,进入灵魂,充实我们的一生。

  切记,所有过往,皆为序章,你若不负,千山不阻!

  一起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9 01:33 , Processed in 0.0912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