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5|回复: 0

风声君:丈夫纵身一跃,她成为上海女首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2 19: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2008年4月29日,一则新闻震惊了整个金融圈。

  九芝堂集团董事、湖南涌金董事长魏东,于当日下午在其北京"中海紫金苑"家中突然坠楼而亡,时年41岁。

  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此时的涌金集团正处于上升期,魏东本人也是资本市场最耀眼的年轻富豪,家庭幸福美满,实在没道理会自杀。

  只是魏东一直行事低调,从不接受任何采访,外界有关他的资料少之又少,使得坊间对他的死因众说纷纭。

  当时有传言说,魏东跳楼前曾被有关部门约谈,回来后便郁郁寡欢,一直没在公开场合露面。

  更有内部人透露,魏东生前曾接过某个重要人物的电话,是这个电话让他变得紧张不安。

  更多人则是怀疑涌金集团之前在九芝堂重组和收购国金证券过程中有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

  “涌金系”是魏东和妻子陈金霞共同创建的“家族私募企业”,通过从事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股权交易获得了大量资本。

  当时,著名的德隆系、鸿仪系、朝华系等诸多资本集团已经分崩离析,唯独“涌金系”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是,魏东的纵身一跃,最终将所有秘密都带走,也让显赫一时的“涌金系”蒙上一层阴影。

  2007年,40岁的魏东以50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富豪榜第148名,并在同期的金融富豪榜排名第13位。

  魏东跳楼这年,有媒体根据魏东名下资产和股份,推测其实际身家应该超过70亿元。

  2008年6月,就在人们对魏东的死因众说纷纭时,魏东的妻子陈金霞被公司推举为接班人。

  一时间,很多人怀疑一个女人能否扛起这上百亿元资产的企业。

  根据“涌金系”公布的信息,40岁的陈金霞是通过遗产继承方式获得魏东所持有的湖南涌金投资有限公司66.5%的股权,以及长沙九芝堂有限公司26.93%的股权,成为集团的实控人。

  成为“新掌门”不久,陈金霞便烧了“两把火”。

  她先是请出时任国金证券董事长的雷波出来辟谣,表示魏东和国金证券从未被有关部门调查,坊间传闻都是谣言。

  那时有记者不信,随后采访了湖南省证监局一位负责人,对方明确表示,魏东确实从未被监管部门调查过。

  这番动作总算消除了世人对魏东的怀疑,还了他的清白。

  接着,陈金霞和魏家人展示了魏东的遗书,不仅解释了魏东的死因,也交代了为何会由她来执掌“涌金系”的原因。

  2

  根据遗书的内容,人们才知道这位看似成功的年轻富豪,居然患有十分严重的抑郁症。

  一直以来,魏东身边的人已经发现了异样,可都没敢多想。

  每次开完重要的会议,魏东总会呆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不接任何电话;吃饭时,如果没人帮他调换菜盘,他会一直只吃面前那盘菜。

  同时,魏东本身还有很严重的强迫症。

  每次洗手,他总会觉得洗得不够干净,往往会反复洗十多遍;不管在哪开会,他永远不会选背对门的位置。

  不难想象,这其实是一种在高强度环境下造成的应激反应。

  金融圈复杂的人际关系,资本市场中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有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损失,魏东长期被高度紧张和焦躁不安的情绪笼罩着。

  这些内容都被魏东写在了自己的遗书中,还借此提醒大家要重视精神上的疾病。

  不过,最令人关注的是,魏东在遗书中写下“小陈,你重担在肩”这句话。

  这代表魏东在临死前,已将企业托付给了妻子陈金霞。

  陈金霞公布这份遗书时泪流满面,因为她虽然发现过丈夫的异样,可没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来源:百度

  而魏东平时极为要强,压根没把这些心理问题当作疾病来看,更不肯向妻子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

  陈金霞也不懂心理学,她以为丈夫太累了,想通过多处理点公司事务,帮丈夫尽量多分担点压力。

  遗憾的是,魏东的抑郁症因为没得到及时治疗,从轻度演变成重度,最终导致了自杀身亡的悲剧。

  魏东患上如此严重的抑郁症,或许要从他的发家史说起。

  1967年,魏东出生于北京一个金融世家,他还有个同胞哥哥魏峰。

  魏东的父母都是新中国培养的会计人才,父亲魏振雄曾被公派莫斯科留学,归国后在财政部从事会计制度的设计和制定工作。

  魏东出生后不久,父母调到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工作,随后又调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执教。

  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哥俩,最后都不约而同投身金融行业。

  1991年,24岁的魏东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

  魏东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工作,这是一家财政部唯一直属的信托公司。

  实际上,中经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

  公司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位置退下,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毕业就进入如此显赫的单位,父亲魏振雄的人脉肯定起了一些作用,而魏老爷子的能力显然不止于此。

  而在中经开工作时期,魏东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3

  1992年,一位上海姑娘走进了魏东的心里。

  这年,24岁的陈金霞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也被招聘到中经开工作。

  上海财大是全国财政系列内的重点211大学,也是财政系统主要的生源单位。

  陈金霞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资族,能考入重点高校,还能去北京端上“金饭碗”,可见她的个人能力并不弱。

  不过,金融圈是个“圈”,想入圈还得讲关系。

  金融系统内的高校彼此都关系密切,一所高校的教授往往同时担任另一所高校的论文指导老师。

  陈金霞读书时的导师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他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也是我国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首位博士生导师。

  吴教授看过陈金霞的论文后,大为欣赏,觉得这么好的人才应该好好为国效力,便向中经开推荐了她。

  刚刚加入中经开的陈金霞貌不惊人,但是做事果断,为人处事还有股上海女性特有的矜持和精明。

  因为比魏东进入公司晚,加之都是金融高校毕业,陈金霞喊他“师哥”,凡事都愿意向这位“师哥”讨教。

  虽说魏东家境不错,可在中经开这样背景深厚的单位,他只是个不起眼的普通职员。

  而且在家中,魏东的地位其实很尴尬。

  从小到大,他都只有乖乖听家里安排的份,从读书到工作,几乎没有一件事能自己做主。

  面对热情谦逊的“学妹”,心里乐开花的魏东摆起了“师哥”谱,不厌其烦地指点“小陈师妹”。

  如此一来,俩人关系越走越近,逐渐成为恋人,直至谈婚论嫁。

  就在俩人感情你浓我浓时,魏东的父亲魏振雄荣升为中央财大下属的中惠会计师事务所的董事长和主任会计师。

  右一为魏振雄

  这家有着金字招牌的会计事务所也是踩着时代节奏应运而生,后来为众多国有企业改制提供咨询和操作。

  不用说,魏老爷子的这些资源以及他的门生后来都变成了魏东的人脉。

  此时,市场经济大潮刚刚兴起,“资本”这个令无数国人还十分陌生的词,却成为某些有心人开启财富大门的“敲门砖”。

  1994年,27岁的魏东突然辞去中经开证券部的工作,先是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随即在上海青浦又以2亿元注册资金成立了上海涌金实业公司。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魏东好端端为何会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更想不通一个毕业才三年的大学生,为何有那么多钱注册公司?

  所有人直到一年后才恍然大悟。

  4

  1995年2月23日,中国证券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人的“327国债事件”。

  那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对决,有人赔到倾家荡产,有人却借此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称霸一方。

  所谓“327”,是一个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是指国家自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总发行量为240亿元。

  国债说通俗点,就是90年代初,国家为了经济建设而向老百姓借钱的一种债务形式。

  老百姓那时也没钱,购买国债的积极性不高,国家决定引入发达国家的交易方式,让国债更具流通性和价格弹性,从而刺激民众购买热情。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同时表示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

  由于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巨大的获利空间,很多股票庄家看好更有保障的国债期货市场,便悄悄入局。

  此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通胀率阶段,而这期间的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左右。

  1995年初,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预测,即将到期的“327”国债保值贴息率将维持在8%的水平,这意味着该笔国债到期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

  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开始大举做空。

  他们的对手正是魏东的“老东家”中经开以及众多市场大户。

  5

  其实,这就是两支资本雄厚的对手拿国债期货做赌注的一次资本博弈。

  同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这意味着保值贴补率竟然提高到12.98%。

  当天开盘没多久,中经开公司率领多支队伍趁机掩杀过来,一直攻到151.98元。

  就在万国证券被打得招架不住时,盟友辽国发见势不妙赶紧改做多头,使得327国债十分钟内暴涨近4元。

  由于万国证券是主力做空机构,327国债每涨1元,自己就得倒赔10多亿。

  被逼进死胡同的万国证券彻底慌了,在收市前8分钟违规下单,透支卖出国债期货。

  其中,万国证券居然将最后一笔730万口卖单的价位顶到了1.46万亿元,几乎是前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0。

  而327国债总价值仅仅200多亿元,若是按收盘价交割,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也将面临40多亿的巨亏,全部爆仓。

  可以说,这是一场完全没有赢家的厮杀。

  当晚22点,上交所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无效,当日327国债最终收盘价为151.30元。

  最终,万国证券亏损60亿元人民币濒临破产,后被申银证券接管;总经理管金生被捕入狱,辽国发背后的高氏兄弟人间蒸发。

  327国债事件最终的大赢家是以中经开为庄家的多方以及跟随者们,他们是真正的一夜暴富。

  其中就有28岁的魏东、29岁的袁宝璟、34岁的周正毅以及30岁的刘汉。

  此事件中无论是做空还是多头的机构,都出现了严重违规的行为,影响十分恶劣,以至于被外媒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令人感慨的是,这些在327国债中获利丰厚的“资本大佬”除了周正毅算是捡了条命,其余几位已都不在人世。

  鉴于327国债违规事件的恶劣影响,同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关停境内所有国债期货交易,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中经开因为有财政部的背景,被人怀疑与多名做空的大户有内幕交易的嫌疑,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2002年,显赫一时的中经开因为在资本市场,尤其是“银广厦”项目中存在多项违规操作,最终被中国人民银行强制关停。

  之前一年,时任中经开上海营业部的总经理戴学民因涉嫌贪污,立案侦查期间携款潜逃出境,最终还是被抓获。

  戴学民也因此被揭发为国债“大逃杀”中经开一方的直接指挥者,而他也是魏东曾经的上司。

  从魏东当年突然辞职,再到他大手笔在上海开公司,很难说背后没有父亲的调教和帮助。

  至于魏东是否与戴学民有什么勾当,是否牵涉内部交易,这一切已随着他的自杀而结束。

  此时陈金霞和魏东已经是夫妇,可以说是夫妻俩合力凭借曾经在中经开的背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不过,这对夫妇真正发家并不是仅靠327国债期货,而是他们长期在期货市场的征战。

  6

  魏东的涌金财经顾问公司成立后,主营项目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帮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规划。

  327国债事件后,“涌金系”又在银河动力、新湖中宝等公司法人股上获益颇丰。

  凭借精准的信息渠道以及对政策的把握,夫妻俩通过配股和法人股转让等一些股权交易获得了巨额回报。

  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并不稀奇,那时国内资本市场刚刚放开,无论政策还是相关法规都存在“先上车后买票”的滞后状态。

  这就给很多信息灵通,又对资本市场熟悉的人带来了致富机会。

  很多“消息灵通人士”通过提前知晓甚至预测政策走向,或是自己先行一步进入资本市场布局,坐等获利。

  不客气地说,魏东的涌金集团也是当时的受益者之一。

  除了信息渠道精准,魏家还对企业管理有着极为明确的布局。

  1999年,由于企业发展需要人手,魏东的哥哥魏峰也加入到企业。

  兄弟俩在企业内的分工明确:魏峰是CEO,负责企业的运作,魏东是董事长兼投资部负责人。

  自然,最隐蔽的是真正把控大局的魏家老爷子。

  陈金霞那时则在上海创办了纳米创投和汇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是为“涌金系”借鉴VC模式,投资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做好铺垫。

  说起来,魏东等人其实是利用中国经济转型期产生的政策机会,以“盲点套利”模式获取相对低风险下的高收益。

  所谓“盲点套利”,其实就是在人们不注意,或者比较容易忽视却又是关键点的地方进行投资,从而获得可预期的收益。

  在此期间,“涌金系”先后参与过三九医药、丝绸股份、首旅股份、诚志股份和茉织华等新股发行的配售,几乎都是到期后就全部卖出,利润十分丰厚。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涌金系”想在资本的海洋遨游,那就得有一支属于自己的舰队。

  哥哥魏峰加入后,“涌金系”正式涉足实业领域,并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旗舰”。

  “涌金系”随后以1.8亿元注册资金成立湖南涌金,并成立了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湖南涌金将长沙九芝堂收购到旗下,成为“涌金系”内真正控股的上市公司。

  随后,涌金系以旗下九芝堂为资本,不断在资本市场发力,又成为了千金药业的第二大股东。

  也是因为魏峰的建议,“涌金系”并购药业集团,只出钱但不参与管理,使得品牌发展一直十分平稳。

  不过,既然叫“涌金”,旗下就应该有金融机构,而且多多益善。

  7

  2005年,“涌金系”趁国内券商低迷时控股了成都证券,更名为国金证券,并借壳成都建投上市,“涌金系”持股市值当即暴涨超过13倍。

  2007年,“涌金系”又通过旗下的九芝堂与千金药业联合竞标,一举拿下长沙市财政局所持有的2791万股交通银行国有法人股。

  不久,交通银行A股上市,九芝堂和千金药业账面盈利达1.05亿元,背后的“涌金系”也再次获得了巨额收益。

  此时的“涌金系”已经集证券、信托、期货、基金管理、投资咨询为一身,成为资本市场真正的“黄金舰队”。

  而这支“舰队”为了顺利完成公司收购,避免股权集中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夫妻俩还玩了多次股权“左手倒右手”把戏。

  2000年,魏东将自己名下35%的股份转给了妻子陈金霞;两年后,因为收购九芝堂是在陈金霞和魏东名下两家公司在进行,为了保证大股东地位,陈金霞又将自己股份全部转给了丈夫魏东。

  虽说是夫妻,可这种股权转让的背后是数十亿级别的真金白银,要不是真正的互相信任,一般的夫妻还真不一定敢这么玩。

  2008年,一路高歌的“涌金系”因魏东的突然离世而搁浅,前景令人担忧。

  虽然经过魏家人一致协商之后,由40岁的陈金霞率领这支舰队重新起航。可在很多人看来,没有了魏东的人脉,“涌金系”的辉煌已戛然而止。

  有人选择了离职,有人则乘机落井下石。

  魏东去世后一个月内,九芝堂和千金药业一改往日以投资为主要收益的运营模式,将所持的交通银行股份全部套现。

  而“涌金系”内部也开始发生变动,原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因受王益案件牵连下台,导致新上任的冉云与内部元老不和,多名董事和金牌分析师相继离职。

  当副董事长王晋勇也离去后,“涌金系”在国金证券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此时,曾经亲如一家的九芝堂和千金药业多名高管,也宣布与陈金霞“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

  正所谓“屋漏偏遭连夜雨”,陈金霞执掌“涌金系”后,旗下企业上市之路变得十分渺茫。

  2009年12月,投资许久的赛轮股份创业板首发申请被否。

  2010年4月28日,旗下信得科技也因冲击创业板上市被否而被无限期搁置。

  庞大的“涌金舰队”几乎分崩离析,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丈夫的离世、元老辞职、人才流失、投资失败,种种不利的消息让很多人等着看陈金霞的笑话。

  好在魏家人,尤其是哥哥魏峰十分支持陈金霞,他表示无条件支持弟媳的决定。

  经过与魏峰的商议,陈金霞决定对“涌金系”曾经激进的资本运作模式做减法,断臂求生。

  8

  始终和丈夫并肩作战的陈金霞,比谁都清楚“涌金系”其实通过“医药+金融”的资本运作才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份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魏东丰富的人脉,更离不开某些不便明说的“信息资源”。

  魏东离去后,“涌金系”的金融资源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只有尽可能去金融化,将资金注入人脉需求较低的实业,才能保证整个体系健康发展。

  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陈金霞大刀阔斧地对“涌金系”资产做减持,将集团往PE业务上转型。

  陈金霞首先将手上的交通银行股份全部变现,随后又开始陆续出售包括九芝堂和千金药业在内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2018年,陈金霞将“涌金系”旗下控制和参股的A股公司从13家减少为6家。

  令人称赞的是,虽说看似“大甩卖”,可这些上市公司均是“涌金系”以IPO方式退出的PE项目,投资回报率颇丰。

  若按照当年魏东离世时70亿资产计算,10年时间的“涌金系”至少又赚了200多亿,陈金霞也在2019年成为上海女首富。

  而陈金霞依然不断将“涌金系”从各家非主营类上市公司剥离,仅专注于金融业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中。

  如今,“涌金系”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平台仅剩国金证券,占股仅为27.43%,对比早年超40%的持股比例,确实缩水了不少。

  从投资角度来说,陈金霞确实比丈夫魏东更为稳健。

  她在纳米创投、涌金投资等一级投资平台设立了诸多股权投资企业,多家已经实现IPO,正等待登陆资本市场。

  2022年,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中,54岁的陈金霞以380亿元财富,位列第531位。

  执掌“涌金系”的14年间,陈金霞一如既往地低调,不喜欢采访,从不在任何公开场合演讲。

  有时想找到她,可能还得去上海科技馆。

  这是她悄悄捐资修建的一家科普类的大型博物馆,而她还是馆内的一位义工,很喜欢给小朋友们讲解各种科普知识。

  陈金霞曾告诉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她小时候读过一本介绍居里夫人的书,也曾立志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从事实来看,她选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不过,这条路还没有走完,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17:1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