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34|回复: 0

刘晓博:两个国家禁止出口,会有粮荒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0 17: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5月10日)A股一开盘,南宁糖业就封住了涨停板。

  虽然涨停板很快就打开了,但到中午收市仍然放量大涨了6.4%左右。

  南宁糖业为何突然大涨?

  原因很简单:5月9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宣布全面禁止食糖出口,以稳定价格并控制商品囤积现象。

  全球一共有21个国家(地区)年产糖量超过100万吨,生产食糖最要的原材料是甘蔗和甜菜。

  食糖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为: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美国、泰国、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前十名的产量占全球的77.62%。

  巴基斯坦年产食糖750万吨左右,名列第八。俄罗斯年产食糖650万吨左右,名列第九。

  在乌俄战争爆发之前,业界就预测2022年全球“缺糖”,缺口大概是600万吨左右,接近于俄罗斯的年产量。

  当时的理由是:巴西连续遭遇干旱、霜冻等极端天气的影响,甘蔗歉收,食糖产量大幅减少。

  巴西每年的食糖产量大约是3300万吨,位居全球第一,相当于巴基斯坦产量的5倍。

  中国每年食糖产量大约是1030万吨,是巴西产量的三分之一强,但中国却是全球主要的食糖进口大国,2021 年全国累计进口食糖 566.62 万吨。

  中国每年的食糖进口量,就接近俄罗斯的总产量。

  现在的形势是:第一大食糖生产国巴西肯定会减产,俄罗斯的出口一定会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巴基斯坦作为主要产糖国,开始捂紧口袋、禁止食糖出口。

  这当然会加剧全球食糖短缺的局面。

  糖价波动,甚至飙升也就可以理解了。

  有报道说:目前国内糖市主销区到货量持续下滑,如上海、郑州等主销区现货交易基本停止,当地库存不断下降。

  食糖贸易受阻,并不是一个孤例。

  5月9日,商务部官网发布了下面这条消息:

  乌克兰之所以限制荞麦、黑麦和燕麦等农产品出口,主要是为了自保。

  乌俄战争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还会无限期打下去,这将直接影响乌克兰这个“欧洲粮仓”的农副产品产量,也会影响到俄罗斯这个农产品大国的播种、收割、贸易等。

  上图是乌克兰主要农产品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以及占全球出口量的比重。

  可以看出,乌克兰的油菜籽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最高,接近了20%。其次是大麦、玉米和小麦,占比接近10%或者10%以上。

  下图是俄罗斯农产品的占比情况:

  俄罗斯的小麦占全球贸易量的15.8%,大麦占了12.9%,燕麦占了6.3%。

  俄罗斯和乌克兰加起来,小麦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大麦则占了30%左右。

  所以,乌俄战争及其带来的经济制裁、反制裁,是影响2022年全球粮食供应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各种管制因素。

  粮食是非常特殊的商品,有时候5%到10%的短缺,就可能让价格飙升翻倍,并造成大量人口饿死。

  当粮食短缺的时候,粮食首先会变成国家之间竞争的武器,出现上文中提及的禁止出口的情况。其次,大的资金、大的企业会介入,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出生于印度的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是全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长期研究饥荒、食物短缺等现象,他的结论是:

  饥荒的特点表现为一部分人没有获得足够的粮食。然而却没有迹象表明,是粮食的短缺引致了饥荒。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只有建立起平等、富有政治责任感的社会氛围,饥荒才能得到避免。

  “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这的确是一个振聋发聩的秘密。

  粮食被人为控制,成为国家博弈的工具,成为富人发财的工具,或者正常的生产被强行干预,才是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天气、疫情、粮食减产等只是诱因。

  这令人想起老子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中国是人口大国,我们的粮食供应一直存在缺口。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程国强教授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对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和主要肉类的保障水平较高,但食用植物油、大豆的自给率比较低,分别为1/3和不到17%。在农业供给体系中,蛋白饲料原料供给自给率不到20%,短板最为突出。2000年,中国的食物自给率为93.6%,2020年降至65.8%。

  所以粮食安全问题对中国非常重要,超过了芯片安全和能源安全。

  前一段时间,有国外媒体炒作中国的“囤粮”问题。据说,美国专门对中国的粮食库存做过数据调研,发现中国2022年度全球粮食库存量占比,玉米达到69%,大米达到60%,小麦达到51%。中国主要品种的粮食储备占比,均在过去10年里提高了20个百分点左右。

  据说,哪怕今年中国颗粒无收,储存的粮食也够全国人民吃2年。

  中国是否储存了这么多粮食,我不清楚。但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21年全年进口商品量值表可以看出,中国的确在2021年加大了进口粮食的力度。(下图)

  在疫情暂时看不到尽头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进口大国,加大粮食储备当然是合理的,也是对老百姓负责的做法。

  手里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心中不慌,粮食价格才能更稳定一些。中国未雨绸缪,无可指责。

  但这不意味着粮油糖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波动。类似巴基斯坦禁止食糖出口,乌克兰限制粮食出口,仍然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也会影响国内价格的波动。

  尤其是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再进口粮食,价格就要贵不少了。

  所以,今年粮食方面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白:粮食价格波动,一定是受政府管制的。普通人可以投资相关粮食生产企业,买他们的股票、获得回报,但囤积粮食本身就不合适了,甚至可能是违法的。

  最后的结论是:

  疫情、乌俄战争均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粮、油、糖在2022年的价格波动性会比较强。由于中国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外汇储备,只要外部环境不迅速恶化,供应链、物流不被疫情过分干扰,粮食的日常供是有保证的。个别城市疫情封控期间的食品短缺,主要还是管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9:38 , Processed in 0.1875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