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8|回复: 3

安民: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打一场抗疫的人民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5 1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疫情困扰人类快两年半了。今年3月份以前,尽管有武汉和西安封城,但中国抗疫总体上很主动,3月份开始,随着吉林和上海相继沦陷,中国抗疫变得很是被动,疫情导致封城,并进而影响经济。为此,我们需要对疫情做一个总结,认识这个疫情,提出全国有效的抗疫策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争取更多更大的主动。

  一、认识新冠疫情的特点

  全球新冠疫情,最大的特点是两个:一是高传染性;二是高变异性。

  1.高传染性。最初的新冠毒株,m0一说3.7,一说3.3,当然还有些其他说法,但总体上传染性相当强。而每一变异毒株出现,传染性都提高了。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更高,m0=9.5,三天传一代。上海到五一刚好两个月,累计感染已经达到578825人,这还是在早期流调隔离,后期严格封控的条件下出现的数据。如果不封控,上海现在的数据至少是累计1000万以上。这方面大家接触较多,不再多讲。

  2.高变异性。从原始毒株,到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新冠一直在变异。而且即使是奥密克戎,现在也已经发展出了很多亚种。变异是病毒生存和进化的必然手段,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因为越变异,病毒越是容易生存。

  而传播是新冠变异的唯一条件,越是大规模传播,变异得越快。这是病毒传播的规律。

  二、新冠变异的数学规律,导致传染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奥密克戎的毒株一定会出现

  前面,按照病毒传播速度高、中、低,病毒致死率高、中、低进行排列组合,现在进一步进行推演,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看下表:
  按此排列组合,可以列出9种组合。

  第一种,低-低组合。传播速度低,死亡率也低。这种组合已被淘汰,因为传播速度慢,竞争不过其他毒株。

  第二种,低-中组合。传播速度低,死亡率中。这种组合也被淘汰,因为传播速度慢,竞争不过其他毒株。

  第三种,低-高组合。传播速度低,死亡率高。这种组合一样被淘汰。道理同上。最初的原始毒株,应该是这种,它在武汉造成的死亡率是7.8%,传播速度尽管相较于其他疫情很快,但在新冠变异毒株中是最慢的。

  总之,传播速度低的,不管死亡率有多高,不管死亡率是高、中、低中的任何一种,最后都会被淘汰。淘汰的原因,就是因为传播速度竞争不过。

  同样的道理:

  第四种,中-低组合。传播速度中,死亡率低。淘汰。道理同上。

  第五种,中-中组合。传播速度中,死亡率中。淘汰。道理不变。

  第六种,中-高组合。传播速度中,死亡率高。淘汰。道理不变。

  也即传播速度中的三种组合,也会因为速度的原因而被淘汰。

  第七种,高-低组合。传播速度高、死亡率低,存在。奥密克戎就是这一类。但未来不排除出现传播速度更快的变异毒株,替代奥密克戎。但由奥密克戎向后面变异,那种传播速度更快的变异毒株,仍有可能是“更高-更低”的组合,也有可能是“更高-低组合”。即未来变异株,在传播速度上可以更高,但死亡率上,可以更低,也可以低,即跟现在死亡率相仿或比现在低,都有可能。这里,我将更低和低的,放在一起讲。

  第九种,高-高组合。这种组合还没有出现,我认为有可能出现,但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如果它长期存在的话,会让宿主死绝,最后病毒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因此尽管这种毒株出现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概率上仍然跟高-低组合一致,但这种毒株在传播上是不利的。可是传播是传播环节的事,它并不影响变异环节,对高-高组合来说,不管传播环节怎样,变异环节出现的概率不变。

  也即在病毒变异环节,它出现的概率仍然是1/3,但它一出现了,人类就将那个地方隔绝,到那个地方人死光了,这变异株也就灭绝了。也即到了传播环节,那种毒株最后会因为高死亡率而成为人类的禁忌,并导致人类把病毒弄死。

  第八种,高-中组合。即传播速度高,死亡率中的组合。这种变异株出现的概率跟高-低组合、高-高组合是一样的, 都是1/3。理论上,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在一次病毒变异中,传播速度高、死亡率低、中、高的变异毒株,出现的概率各是1/3,它们出现的几率是一致的。但每次病毒变异,这三种毒株各自出现的可能性都是1/3。因此,除非病毒停止变异,否则只要变异一直持续下去,最终高-中组合这种变异毒株一定会出现。现在多数人认为它不可能出现,但数学告诉我,它会出现。只是它出现后,相对于高-低组合,人类对它更为警惕一些,这种警惕对病毒后续的生存不利,但后续如何生存,是后续的选择,后续的环节,并不影响变异环节它出现的概率。

  当我这么写的时候,绝大多数读者往往会怀疑我的。我当然不是数学专家,但对这个知识的应用,并不需要特别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之于别人,对数学知识和传染病知识应用之不同,在于我心灵的自由,我没有任何束缚,我又特别相信数学。所以,我的判断会和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都不同。

  我的结论是,只要病毒不停地传播,不停地变异,最终一定会出现高-中组合的毒株。

  西方的防疫政策,特别是现在的躺平政策,特别适合于病毒的传播,也特别有利于病毒的变异。因此,在这一政策之下,要我改变我自己数学推理出来的观点,没那种可能性。

  这种高-中组合出现的理由,就在于它不可能让病毒在传播中自己完蛋,自己把自己干没了。所以它就会以符合数学规律的形式出现。如果我们考虑当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了5000多万人,此前它并没有不再传播的现实,相较于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以及在此前它的传播,新冠疫情现在的传播,真的相对温和,即使德尔塔,也没有达到西班牙流感那么个死亡率级别。所以,当西班牙流感那么高死亡率的病毒出现过时,我深知,如果高-中组合的新冠变种出现,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是数学规律和病毒传播规律结合的体现,有啥不可能的呢?

  下面只是从纯概率上来讲的。

  一次变异,出现高-低组合的概率是1/3,出现高-中组合的概率是1/3,出现高-高组合的概率也是1/3。

  连续两次变异,都出现高-低组合的概率是1/9,都出现高-中组合的概率是1/9,都出现高-高组合的概率也是1/9。

  连续三次变异都出现高-低组合的概率是1/27。等等。这跟彩票摇号的机理一样。这意味着,连续三次变异,只出现一次高-中组合或高-高组合的概率是26/27。

  这说明什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2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复工复产

  今年复工复产的压力大,发展经济的压力大。现在是上海、吉林,未来还会有哪些城市?

  但随着吉林市、长春市和上海的清零、解封,未来在伴随各城市常态化抗疫的同时,复工复产和发展经济,是必然选择。这三个城市眼前是抗疫成功+复工复产,未来所有的城市是常态化抗疫+开工生产和发展经济,而且最好不要再中断生产生活。

  七、对外输出

  一旦上海和吉林复工复产,那么中国抗击奥密克戎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国的抗疫体系和经济发展都承受住了考验。在此情况下,中国必将对外输出抗疫和经济发展方略。这是中国融入和带领世界走出疫情和经济复苏泥淖的必然选择。

  因为在目前的全球各国中,只有中国同时做到了走出疫情和经济复苏。中国走出疫情靠的不是躺平,而是抗疫体系,中国走出经济复苏,靠的是中国广阔市场和中国经济结构所具备的内在发展的韧性。因为结构决定功能。中国有那样的经济结构,就有那样步入复苏的功能。

  八、抗疫之争和俄乌战争之争

  今年以来,从冬奥会时放弃动态清零政策之争,到后来的俄乌战争之争,到上海抗疫之争,中国网络争锋突然汹涌而来,并且导致网民人群的分裂。这几场论争过后,中国人之间不是更团结了,而是开始分裂了。

  关于这个,我目前不想多说。我的结论就是,这个争论,争的是什么?

  抗疫之争是国运之争,是我们要不要把握中国抗疫主导权的之争,是中国抗疫到底要走美国路线还是走中国路线,中国发展到底要走美国路线还是中国路线,是路线之争,走什么道路之争,是到底该由谁来掌握中国全局和中国未来之争。

  明白了这个,就知道中国未来几年中,这些论争的背景会比较复杂。它实际上是中国道路之争还是西方道路之争。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因为中国科技长期落后,因此作为后发国家,中国一方面要发展自身,要发展成先进国家,一方面却要摆脱西方的控制,不能成为西方的附庸之争。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是天命,也是历史的必然。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一直都走在这一条命定的道路上。

  这要求我们,尽管要兼顾眼前利益,但一定不能因为眼前而牺牲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这个是区分一切分歧的根本评判标准。

  因此,后面中国必将发动一场舆论战,这场舆论战将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中国将再次走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跟我们的对手争夺中国的人心,争夺中国老百姓。也即,在开始大决战之前,必须做全民总动员。

  因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如果缺少人民,我们很难取胜。特别是在美欧日已经团结的情况下。如何团结自己,如何分化敌人,那才是中国未来若干年中最大的任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2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国的抗疫体系,是目前全球唯一被实践证明了能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的防控体系,但上海和吉林对奥密克戎的惨胜,表明中国需要加强常规防控体系建设

  1.中国的防控体系
  这是西安疫情时我画的中国防控体系图。上海跟这个差不多,略有些差别。就是二级水库的作用,在后期所有弱化,但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太快,这让流调从前期的主力,变为后期的辅助。二级水库和一级水库中,应该加一个圆圈,即检测系统。检测成为抗疫的第一主力。隔离仍在二级水库。三级水库中,无症状感染者,前期主要是隔离,上海现在是进方舱。隔离的作用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总体上,这个体系没有特别大的变动。

  流调仍然很有必要,但它的功能,从过去的主力,变成了只能是检测后的查漏补缺。也即中国的抗疫体系,总体层级不用怎么变化,但是会随疫情而有所变化,不同疫情,它的重心就会有所不同。

  2.中国疫情防控体系和功能的变化

  这个体系的最大功能:一是防疫重于治疗,这是思想,从面上,从系统上解决问题,是中华文化哲学观、整体观的体现。二是一个早字,只有早,才主动。三是检测。四是隔离。也即早检测,早隔离。疫情防控,从武汉当初的最重治疗,到现在的重心在于检测和隔离,这个重心的改变,是中国防疫体系适应病毒变异发展出来的功能。以后病毒如果变异出高-中组合,重治疗的功能会再次得到体现。

  3.中国疫情防控体系,主要是在九个字上做文章。第一个字是早,第二和第三个字是检测,第四和第五个字隔离,第六和第七个字是疫苗,第八和第九个字是治疗。这里面是深刻的数学关系。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疫情都有传播速度,传播快的疫情,可以用指数型传播这种数学形式来描述。因此,人类要想取得抗疫成功,必须用比疫情传播更快的速度来应对疫情,这就是快检测,快隔离,也包括快疫苗,快治疗。越是快速传播的疫情,人类的应对速度要越快才成。当疫情的传播速度快于人类的检测和隔离速度时,疫情没有办法控制,并最终走向失控;当疫情的传播速度低于人类的检测和隔离速度时,疫情就一定会得到控制,并最终清零。这其间其实是一种数学关系,我前期用几个数学公式来总结武汉疫情和上海疫情清零的条件,正是基于对这种数学关系的认识。

  4.中国疫情防控体系是被全球抗疫实践证明了的,是被全中国近两年半疫情防控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这套体系亟需总结推广向全国。

  特别是在上海即将完全清零,5月中旬基本全面解封的情况下,在吉林长春市、吉林市已经相当程度上解封的情况下,这三个城市完全战胜奥密克戎,表明中国抗疫体系的价值巨大。中国与奥密克戎的战争,既有天津、深圳、广州、南昌、杭州短暂封锁的应对办法,也有武汉、无锡等城市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应对办法,还有上海、吉林、长春拖延日久后但仍然能够清零的应对办法。中国有好些市、县有很好的应对办法,但老百姓并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对这些应对疫情的有效办法,建议国家卫健委和各省市县卫健委,应该好好总结出来,找到解决各个环节问题的最优解,然后在全国形成很好的统一经验,国家要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控办法,早有早的办法,晚有晚的办法,要把这些总结出来,并作为兜底的抗疫办法,推向全国。所谓兜底的抗疫办法,就是这种抗疫办法,是全国各地方最少、最低一定要用到的办法,各地方要采取比这些办法更多更好的办法抗疫,但一定不允许更少。一段时间后,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再补充或调整进来。

  5.动态清零政策是中华文化智慧的体现,是中国执政动员力的体现,是中国古老生存和发展智慧的体现。它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人的生命和健康,体现了中国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动态清零政策,在全体中国人民的生命面前,筑起了一道有效保护的长城,对平衡中国抗疫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新冠病毒没有长期降到极低死亡率之前,特别是在美国学术机构、军方、情报机构、美国全球病毒实验室大力研究病毒的背景下,在全美将中国列为竞争对手想将中国拖入新冷战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动态清零政策事关民族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它是中国在这个新时代所筑起的伟大新长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2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建立常态化抗疫体系,为中国经济发展护航

  1.常规检测和流调

  全国各省、市、区(县),建立自己的能应对奥密克戎和比奥密克戎传播更快的检测体系。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日常采样体系;二是检测分析力量;三是日常流调体系。

  (1)日常采样体系。

  第一,日常采样体系要求相对固定,足够方便,采样不能久等,不耽误大家太多时间。因此,这样的采样点就有一个空间布局问题,要求布局上就不能远,能照顾到布局空间里绝大多数人。布局时可以采用数学的办法:比如某市1000万人,要求常规采样两天全部采样完毕。假设采样点每天工作10小时,每个采样点4人,两组,工作时间相对均衡采样。假设平均一分钟采样6人,则1天3600人,两天7200人。那么全市应该布局的采样点至少是1389个。实际采样比这个复杂,那么全市采样点总数应该不少于1500个。

  当然,这只是举例,就是告诉大家,要用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先从面上来解决,再下功夫到点上,而不是相反。再如,如果这个城市这样采样,就需要招6000个采样人员。这些人可以从疫情导致的失业人员中去招,当然条件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包括工作态度要好,要经过培训等等。这样,就将抗疫和促进就业、促进消费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是全覆盖。就是全部采样点要能覆盖全市所有的人,而不只是一部分人。不能只采样部分人,漏掉一部分人。

  第三,采样点要足够安全,尽量不发生交叉感染。近期,上海出现部分人拒绝采样的现象,这个不利于抗疫。他们的理由是采样导致交叉感染。关于这个,国家相关权威机构要拿出详细的能够说服人的数据,讲清楚采样到底会不会产生交叉感染,交叉感染的比例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不采样,就没有办法进行抗疫,特别是在流调败于病毒传播速度之后。如果的确有交叉感染,那么就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标准采样流程,或标准采样方法,包括是不是需要消毒等等,用更科学的采样方式,来堵住采样的漏洞。

  (2)日常检测体系。

  第一,日常检测体系的建立,首先是个面上的工作。依然用上面的例子,比如1000万人的城市,两天检测完,则一天检测500万。如果一个检测点一天检测20万管,则需要建25个检测实验室。

  第二,关于检测,还有一个战略问题值得特别重视。就是要号召各医药器械生产厂家,要下大力气开发更灵敏、更低价的检测工具。目前的核酸检测,一定还要大幅度提高灵敏度。之所以一座城市感染了几个人,大家却要反复检测,是因为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还不够高,于是有的人就得十次二十次检测才能检测出来,这样一旦封城,时间就往往比较长,经济损失大。如果检测试剂灵敏度提高一倍到两倍,相应地,封城时间就可能会缩短一半或三分之二。当然,检测灵敏度越高,成本越高,检测工具的售价就越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思路,比如给封控区用检测灵敏度高的试剂,价格高点,灵敏度高,封城时间就缩短,检测总次数少,总体上价格可能高不出多少;再给防范区用常规检测工具,比如抗原检测+常规核酸检测。同时,抗原检测,也有个要提高灵敏度的问题。

  当然,一旦高灵敏度检测试剂得以推开以后,可以通过集采的方式,逐步降低高价检测试剂价格。

  (3)关于检测密度或检测频次

  所谓检测密度,简单地说,就是在某一个市域以内,所有人平均几天全民检测一次。2天,3天,还是5天,还是一周。按照现在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低于3天一次的检测,容易出问题。因为目前病毒3天传播一代。当疫情爆发,假如说某市那天有3000人感染,按照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假设一次检测估计只能检测出1000人,则3天后,按照上海疫情初期的传播速度,检测的速度跟不上疫情的传播速度。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数据,就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面对一个总体的检测样本,它平均几次能够全部检测出感染者,也即检测的灵敏度问题。如果所有的检测对象,检测1次只能检测出1/3的感染者,那么结果是下表中第三列的数据;如果所有检测对象,检测1次只能检测出1/2的感染者,结果就是第四列的数据:

  简单计算如下:
  这里只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要看每种试剂的具体数据。

  (3)日常流调体系,需不需要加强。流调体系仍然要保留,但是不是需要加强,这个仍然需要各地拿出自己的方案。

  2.各省市都要建设能够保底的隔离保障

  这次上海疫情,我一开始分析预判时,就指出核心问题就在于隔离点不够。上海这次抗疫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检测与隔离,而关键中的核心就是隔离点床位是否足够。最终上海建设了近30万张隔离床位,江苏和浙江还支持了近6万个床位,上海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是社会主义的当今中国,这个问题真的不敢想象,那么短的时间内,解决36万张隔离床位。

  今后随着病毒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某个大城市再次爆发不得不封城的疫情,只怕隔离床位很难再少于这个数。因此,在病毒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防疫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隔离床位的建设,一定要做好兜底工作。哪怕用不到它或用不到那么多张床位,也要有底线思维,建一批方舱医院,放在那里,同时要储备一大批材料,一旦疫情爆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设一大批隔离床位,能够很快应对疫情。

  当然,平时不用的方舱医院到底建多少,各省市可以边交流边摸索,比如特大城市不少于5万,大城市不少于3万,中型城市不少于2万等等。或者是按3万、2万、1万来备着。这个各省市县区可以自己论证,拿出方案。

  3.加强和巩固中国的治疗体系

  从武汉疫情开始,国家一直在更新中国抗疫方案,各地在加强地方医疗救治体系。这方面总体很好。但有几项工作需要加强。

  一是中医药抗疫总结工作要加强。当内外勾结攻击我国的中医药抗疫体系包括莲花清瘟时,我们居然没有进行有效的还击。而且这是在我们的主场。原因是什么?是我们没有对中医药抗疫进行特别有效的总结,并向社会发布。抗疫工作我们做了两年半了,中医药抗疫的效果各地都有,但缺少总结,或者有局部的数据,没有总体上面上的数据。中国需要有某个部门,比如国家卫健委,或者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之类的机构,承担起这一份责任,把这两年半以来,全国各省市县中医药抗疫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要拿出从点到面,从鲜活个案到整体面上的活生生的数据和案例,向全社会进行权威发布。当我们没有这样的数据时,国内外利益集团就可以攻击我们。如果我们做了工作却没有相应的数据,没有总结,我们给社会上,给外部世界的感觉就是底气不足。建议从各县市开始,给一个时间,一级一级地,把这项工作给补起来,最终拿出从理论到数据的相关报告,定期向全社会、全世界进行多语种的发布。

  二是要将一些有效的中药,包括现有抗新冠中成药以外的抗新冠水药,还有起预防作用的,能做成中成药的,一定要做成中成药,推向社会,推向世界。大家一定要清楚,靠水药只能在国内使用,是没有办法向全球推广的。

  三是要加强中药成分研究。学习屠呦呦的思路,对抗疫中成药的成分和各种水药成分的作用、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最终找到能有效对抗新冠病毒的中药成分,或者是成分的组合,并分离出它们,从中发现和研发出新的高效中药。

  四是国家出面,全面布局单抗和多抗新冠抗疫特效药,加大力度进行研发,争取像疫苗一样世界领先。

  五是要淘汰美国辉瑞神药。辉瑞疫苗研发造假,且隐瞒众多的副作用。这方面的证据我不再罗嗦了。同样,现在国外曝出辉瑞抗疫神药一样造假,根据高盛的药物研发利润可持续的思路,辉瑞神药不可能断病根,国外曝出一些停药即复阳的案例,表明辉瑞神药高价、低效、无法断根。对这样的药物,中国应该停用。

  4.加强疫苗研发

  疫苗是中国老百姓的身体抵御新冠的第一道防线,为中国全体老百姓建立了对抗新冠的第一道屏障。当然,这道防线并不扎实,因为它的抗体浓度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而且随着病毒的变异,有些疫苗能够被病毒所逃逸。比如辉瑞mRNA疫苗,比如灭活。

  目前全球的疫苗分两类:一类是需要跟在变异病毒后面进行多阶研发的新冠疫苗。一类是不用跟在变异病毒后面进行多阶研发的疫苗,就是高福院士领衔的重组蛋白疫苗。

  中国在疫苗的应用上,必须转换思路。不用进行多阶研发的疫苗,也即能够应对所有变异病毒的疫苗,以及对抗病毒有效率越高的疫苗,才是中国应该全面推广的疫苗。

  原因就在于中国财政。这个问题,可以化成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假设有两种疫苗,一种有效率是85%,一种有效率是75%,如果在中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推广,哪种疫苗最有利?

  第一步,假设对照组的感染率。即不打疫苗后的对照组,感染率是多少,可以设定为30%,极端情况可以设定为40%。一般用30%足够。因为现在西方国家的感染率差不多接近这个数。则中国14.12亿人,全面感染,30%的感染率。

  感染人数=141200*30%=42360万人。

  第二步,按75%和85%的有效率计算分别全面使用两种疫苗后的感染人数。

  第一种75%有效率的感染人数=42360*(1-75%)=10590万;

  第二种85%有效率的感染人数=42360*(1-85%)=6354万;

  然后按照两种疫苗分别对应的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数据,分别进行相应的计算,再按照全国治疗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平均时间、每天费用进行计算,分别算出在全国全面开打两种疫苗,最终各需要多少财政资金。将这个问题转化成财政资金的问题,最后就好取舍了。

  我的建议是,谁的防疫效果好,谁的代价低,就用谁。

  第三步,建议对现有的全国各种疫苗,要求各疫苗研发单位,将疫苗研发各阶段的原初数据,还有在全国、全球各国使用后的原始数据,统一上报到国家指定的单位,然后进行全国比较。对那些效果不太好但还比较有希望的疫苗,可以留一小块地方让他们实验并改进研发,全国至少90%以上的地方,90%以上的人口,应该使用效果最好的那一种疫苗,以保障国家财政安全。在此过程中,要严打数据造假。

  第四步,对那些数据一般的疫苗,被国家淘汰了的疫苗,由国家统一按1:2或1:3的比例补偿研发费用。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奖励企业的积极性,不让企业吃亏。但这些企业的疫苗,在国内就不用再生产了,他们可以向海外推广,但需要退出国内市场。对这些企业来说,特别是进行新技术路线研发的企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通过跟国家研发抗新冠疫苗,掌握了新的技术研发路线,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以后他们就可以用此技术进行其他疫苗研发。这样他们就也不吃亏。

  第五步,对每种技术路线的疫苗,中国可以保留一种或两种进行竞争。最后胜出的那种再跟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竞争,办法跟第三步和第四步一样。

  5.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研发

  关于这个,需要各地进行相关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的研发,做好平台建设。前期各地出现了健康码崩溃等等问题,都是系统建设不到位的问题。这方面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如果跟不上,一旦超量数据运行起来,非出问题不可。

  总之,中国各地抗疫体系的建设问题,必须从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中抽身出来,脱出身来进行全面的建设。这方面越是强大,中国抗疫问题就会越优秀;抗疫越优秀,最终全国经济就会表现越好。

  我的思路是,抗疫今后会成为一个常规的、常态化的选择,对任何城市,任何省市区,都是如此。既然这样,那就进行全面、深入的常态化的考虑。用常态化的抗疫体系,确保中国人民的健康,确保中国经济不再出现今年三四月份这样的被动。

  6.抗疫如何防输入

  第一,国外来人,按闭环管理原则、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

  第二,国外来物,所有物件,均进行严格的消杀,特别是港口,还有邮件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8 17: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