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41|回复: 0

虚声:毛泽东走过的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4 16: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一小长假,疫情之前都是讨论去哪里;疫情爆发之后,变成纠结哪里不能去。就我本人来说,从2020年开始,从没有在节假日外出过,连体育馆都不去了。

  因为我真的担心疫情,并不是我自己,而是担心小幼崽。还有很多人和我类似,为了老人和娃娃,尽量不动。好在我的事情比较多,无聊的时候比较少。

  实在碰到无聊的时间,就翻翻毛选解闷。正是因为翻看毛选,才想到这个话题——毛泽东走过的路。

  本人有幸去过韶山、长沙、北京、上海、武汉、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等地,在那些毛泽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徘徊、瞻仰、反思过。

  毛泽东的人生起点是韶山冲。按照当今流行的说辞,他是19世纪的90后。

  中国的19世纪,是一幕宏大的史诗,出现过很多名垂青史的牛人。

  世纪初期出过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那代人。

  世纪中期出过孙中山、袁世凯、康有为那代人。

  世纪末期出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那代人。

  01 韶山

  关于湖南韶山的历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舜帝出巡到南方,让人演奏“韶乐”引来凤凰,而得名为韶山,非常浪漫。

  从自然环境看,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是一片与世隔绝、闭塞落后的穷乡僻壤;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当然不论穷乡僻壤,还是世外桃源,从风水角度来说都是一块宝地。

  尤其是滴水洞,典型的一个聚气之宝地,便于思索决策。在他成为历史巨人之后,需要精心决策时,他还是会回到滴水洞理一理思路,想一想问题。

  韶山冲的腹地,绿色山坡旁的小高地上有一片房子,就是他的家乡。如今那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堪称中国人气最高的地方之一。

  我去那里时,第一感受就是人多;但是透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很快便能想象并感受到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气质与心性。

  毛泽东在那里学会了种田、干农活、养猪与劈柴等农民必备的技能。韶山冲的乡间和田野,留下过他深深的足迹。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被父亲按照农民模式培养的乡村青年,最后会成长为历史巨人。

  韶山冲的毛泽东最大的收获,便是在繁忙的乡村生活中,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因为读书,让他的内心世界很快丰富起来。在他离开韶山冲前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世界。最显著的一个例子,便是留下一首个人标识度非常鲜明的传世诗篇叫《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写于17岁那年,毛泽东去大城市闯荡的前夕,带有浓郁的“王者霸气”。此后他便不愿继续当农民,去了东山学堂念书。

  正是在东山学堂,他了解了拿破仑、华盛顿、彼得大帝、林肯等世界级名人,并宣称“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伟人!”

  这原本是年轻人释放情绪的豪言。

  但此后几十年,他把豪言变成了现实。

  一年之后,他去了影响他人生的第一个大城市,长沙。

  评,韶山的毛泽东,本质是一个农民。

  02 长沙磨砺

  毛泽东在长沙当过兵、求过学、谋过生、创过业;过着贫穷的生活,却又粪土当年万户侯;

  但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他都雷打不动地干一件事,读书。

  进入一师之前,他曾经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但6个月之后,他便因“它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令人生厌”而离开。他决定自学一段时间,具体来说就是去湖南省立图书馆如饥似渴地看书。他每天早上开馆就进,直到闭馆才出,中午用烧饼或包子充饥。

  他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桌旁埋头苦读——

  形如苦修的老僧

  实如参悟天道之圣贤

  这份状态,和大英图书馆的马克思极为神似。区别在于,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是后半生;湖南图书馆的毛同学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启。

  也许他不是很注意形象,也他许家境一般、没什么资源,也许前途没着落,也许……仅凭这份心性,古来罕有!

  评,人类社会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最顶级的智慧可以从图书馆免费获得,但愿意去取的人并不多。但凡能对人类知识了解一个大概,便会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大多数人眼中的阶层,不过是少数人眼中的阶梯。

  长沙最重要的岁月在一师。

  那几年是他一生最为颠簸纠结的时间。

  后人看他,习惯用历史巨人的定位去仰视。实际上他的起点并不高,而且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一师那会儿,他急需要在思想上寻找方向,也需要在现实中寻找方向。行与知,都充满不确定性。

  不仅毛同学的人生之路充满不确定,整个世界都充满不确定,袁世凯在上演穿龙袍的闹剧,欧洲列强正在搞世界大战。

  那样的时代需要的不是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而是能影响大格局的超级巨星。

  这种人,不是任何学校能培养出来的。从秦皇汉武到华盛顿林肯这样的历史顶级巨星,从来都是自己在实践中成长出来的。毛同学,走的也是这么个路子。

  在那里,他的最大乐趣仍然是看书,常拿着书到离第一师范不远的南门嘈杂喧闹的大街边去看。

  在那里,他每天的第一课是洗冷水澡。

  在那里,他遇到了杨昌济、徐特立等大师级老师,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志同道合之精英豪杰为同学。

  在那里,虽然生活异常困窘拮据,甚至经常面临生存威胁;但他把自己青年时代之所学做了一个总结,写下那篇《心之力》: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

  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

  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作俑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精神相互养塑者也。……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文笔和思想,而在于流露出“王者意志”——以我为主,天下皆为我所用,即我与天地之契合。

  那时的毛泽东,还不是政治家与军事家,甚至思想上也尚未成熟;但他的“自我世界”在加速构建,为未来登上历史大舞台打下基础。

  走出韶山冲

  释放英雄梦

  漂泊而初心不变

  自我与天地契合

  评,长沙的毛泽东,蜕变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03 北京入世

  无论多牛的人,也得吃饭睡觉找工作,也要面临“入世”难题。

  毛泽东的入世,是从北漂开始的。他好几次去过北京,第一次是1918年。那是世界大战结束那年,西班牙大流感还在肆虐。只是那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不要说整体性动态清零,甚至连最基本的防控概念都没有。

  长安居、大不易。任何时代在首都漂泊,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北漂有三难:一难在成本,二难在能力,三难在机缘。

  毛泽东去北京的路费都是向朋友借的,开始时他住在杨昌济家(豆腐池胡同9号:坐北朝南的两进院子。里院北房住家属;杨昌济住外院北房的东边,杨开慧住西边;西侧2间为会客室,东侧的一间用来招待客人),和看门人同住一间小屋。

  后来他与另外七个老乡在景山东街三眼井租了一间小房。

  那是一个大杂院,叫吉安所,又称吉祥所,是清代宫内太监死后停灵出殡之场所,听起来蛮恐怖的,但它也不是普通北漂者们租得起的。

  大杂院里有几间破旧的房子,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1间、东房2间,据说之前是给抬灵柩的脚夫们住的,相当于古代的农民工房。

  毛泽东他们租住的是3间北房中的一间,使用面积大约也就10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小房,矮小破旧,属于一百年前最差的那种,比现在的地下室都不如。房东是一满族少妇,带有一位七八岁的女儿。

  房间里的设备陈旧简陋:一个土炕紧贴南墙,炕上铺了一条破旧炕席,存放书和衣物的网篮,只能叠放在墙旮旯里。为了让小油灯的弱光能照遍房间,只能把它挂在墙角上。

  小小房子里躺了七八个大小伙子,只能如沙丁鱼一样睡通铺,晚上翻个身都要先和旁边的人打个招呼。如果有人打呼噜或说梦话,其他人就痛苦了。

  生活窘迫到这个地步,不要说是未来的风云人物,即便是普通的“北漂”,也太寒酸了一些。他们八个人合买一件大衣,轮流着穿出去。

  这样的局面足以让很多人焦虑不安,但年轻的毛泽东从不焦虑。无论任何时候,他都是那个举重若轻的大个子。

  他去北大听课,并不断读书,疯狂给自己充电。

  他结交文化界最出名的文化大师,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他依靠强健的腿脚,走遍北京的每一处文化古迹。

  他依靠自己的魅力,获取了杨开慧真挚的爱情。

  最重要的是,他接触到马列主义,并确认了未来的路。那条路在上海滩沉浮时,越加明显。

  评,北漂的毛泽东完成了人生入世。

  04 上海决断

  他在1919年就去过两次上海滩。第一次是3月份,五四运动之前;第二次是12月份,五四运动之后;两次都是从北京到上海。

  1920年5月,毛泽东第三次去上海滩。这是他放弃留学法国之后,正式开启人生事业之路的起点。毛泽东这次去上海的路程走得分外有趣:

  他要从北京到上海,却“只有到天津的车票”;

  问同学借了十块钱,到浦口后已经身无分文;

  最倒霉的是仅有的一双鞋子也被贼偷了。

  幸好后来碰到一位湖南老友,借钱买了双鞋子、买票到上海。后来毛泽东给老师黎锦熙写信说:“京别以来,25天才到上海。”

  从北京到上海这段路,走了25天,可见辛苦。但是很快,他便在上海滩闯出名堂。

  他在上海拜访了孙中山、陈独秀等大咖,和陈独秀一起讨论了建党。

  毛泽东在上海的社会实践巅峰,是1921年参与中共一大,见证了组织的诞生。

  关于“一大”那些事,《不被理解的毛泽东》中已经有不少,就不再重复。

  一大上的毛泽东是异类。

  其他人都是西装革履,他穿着长袍,而且是不修边幅那种。

  其他人都是满口理论,说话引经据典,条条框框一大堆。他只做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一些基本情况。

  会议之外,他常常陷入沉思,在房间里走走想想。当时有人就调侃他是书呆子。那时28岁的毛泽东,人生前17年是农民,求学生涯中参加过学生运动,驱赶过军阀,绝对和书呆子扯不上。

  他在思索什么?一大确认中共诞生,宣布了一个拯救中国与世界的梦想。实际上当时全国党员加在一起也就几十人,资源几乎没有。

  那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理想和现实反差最大的一次会议。

  毛泽东是一个激情澎湃之人,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个务实之人。他在思索,理想和现实的鸿沟该如何跨越。

  从成功学角度看,毛泽东在上海最成功的时间是1924年。

  那时他既是共产党中央委员,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绝对算成功人士;而且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给了他不少慰藉。

  他在1937年回忆,那是他一生中“最安定、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

  按照一般人的标准,从1920在上海滩一无所有,到1924年位高权重;短短数年时间,如同魔术一般,够吹一辈子的。

  但是很快,他放弃了那一切。因为在他思想深处,想要救世。

  在上海滩,可以结交名人豪杰、可以赚钱混日子、可以干很多事,但不能救世。

  所以在1924年底,毛泽东辞掉上海的工作,回到湖南老家。

  在老家,他离那个沉默千百年的农民阶层又近了一步。

  最终他决定,去寻找人数最多的农民阶层,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他再一次出现在上海时,他的身影已经笼罩华夏大地,让上海滩出现过的所有过往的人物都黯然失色。

  评,上海滩的毛泽东,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

  05 井冈山惊世

  毛泽东之所以放弃上海的一切,是因为他预料到国民党右派最终会走上反革命之路。

  三年后的1927年,他的担心变成现实。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毛泽东和周恩来坚决主张武力反击。

  周恩来领导并策划了南昌起义。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抛出“枪杆子出政权”的惊世论断之后,去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发动起义之前,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遇到了一场危险,被乡团逮捕,但机智逃脱。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队伍去了井冈山,这个过程中确立了他顶级军事家和顶级政治家的历史地位。

  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中,毛泽东首先是顶级政治家,其次才是顶级军事家。

  实际在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中,他首先蜕变为顶级军事家。

  我之前的文章说过,在立体史观中,军事家有两种,要么是构建一种广为流传的军事系统,如孙武或克劳塞维茨;要么拉起一支战斗力非凡的队伍,如成吉思汗或努尔哈赤。毛泽东属于两者兼修,既构建了军事体系,又拉出了一支无与伦比的队伍。

  论述枪杆子出政权,不能证明他是军事家;发动秋收起义,也不能证明他是军事家;三湾改编才奠定了他军事家的身份。

  三湾改编的原则内容在《不被理解的毛泽东》中已经论述过,就是下面三条。

  原则一,实事求是。

  军事上常见的现象就是虚张声势。万人号称十万人,十几万人就敢号称百万大军。毛泽东则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原本的一个师缩减为一个团;下辖一、三两个营(二营空缺),另有特务连、卫生队、军官队、辎重队各一个。不搞假大空。

  不仅如此,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毛泽东宣布,去留自由,愿走的发给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相当于说,对将士们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自信的表现。毛泽东自信可以把队伍带到理想状态。

  纵观中共发展史,实事求是,一直是最高原则。大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时期,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搞经济,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偏离这个原则,就会遭遇挫折。

  原则二,党指挥枪。

  那个时代军阀遍地,不受制约,百姓深受其苦。毛泽东明白,如果枪杆子和老百姓对立,就是危害四方的猛兽;如果枪杆子为老百姓服务,将会战无不胜。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把枪杆子置于组织领导下,也就是党指挥枪的原则。

  毛泽东要求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设小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如此一来,不仅把松散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集体领导的力量,而且可以让组织起来的党员带动非党员,把整个队伍凝聚起来。这个原则从未动摇。

  第三招,给民主。

  都知道军队等级森严,最讲秩序。军令如山,军法无情,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讲什么民主?之前从没有人在军队讲民主。

  军队有民主可讲?在毛泽东的世界,有。具体措施: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

  士兵委员会的权限包括参加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长官要受它的监督。其实民主并不高深,任何组织都能用。

  要知道军队虽然讲秩序,但秩序只是级别高低、职能不同而已,并非人本身高下有分、贵贱有别。

  毛泽东本人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毛泽东虽然是队伍一把手,但他不搞特权,和士兵一样穿草鞋行军,脚被草鞋绳擦破,忍痛前行。

  将士们觉得领导太辛苦,临时捆了一副竹竿担架,要抬他走,他坚决不肯。他告诉大家:“大家走我也走,大家休息我也休息,我走不赢就慢慢跟着走。”

  毛泽东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将战无不胜。我将带你们勇往直前,我将带你们开天辟地。如此便把他的魂魄融入队伍。

  毛泽东通过这三招解决了困扰中国军事家千年的难题:让军队从依靠强人变成依靠制度。所以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来越强。

  当年秋收起义的残兵,如今已经壮大成地球村最强悍的军队(之一)。

  毛泽东直到上井冈山之后,才蜕变为顶级政治家。

  井冈山上,毛泽东既要挑粮,又要指挥打仗。

  他便利用夜晚的时间,在八角楼的灯光下读书写文章。

  其中最重要的两篇就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之前在文章里说过,这两篇文章:

  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阐述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为组织未来指明了方向。

  这些文章还不足以诠释他作为政治家的全部,因为所有这一切的根基是土地改革。

  1928年12月制定《土地法》。

  当然那版土地法并不完善,但却是解决很多问题的起点。有了土地法,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才有可能落实,马列主义中国化才有可能实现。

  评,蜕变为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开始向历史设计师的角色靠近。那个级别在历史上,也只有唐太宗、明太祖等寥寥几人。

  06 赣南沉浮

  井冈山虽好,但不是久留之地,地缘有着天然缺陷。对于初创队伍休生养息,却是一个好地方。但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得离开。

  1929年春节前夕,毛泽东和朱德带着红军去了赣南。那是一段极为艰辛的行程。

  转移途中,红四军第28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后牺牲。

  红28团是南昌起义的骨干,当时林彪是团长。身为党代表的何挺颖和林彪平级,绝对是当时的骨干精英。连他都牺牲了,可见当时红军处境之艰难。

  红军总司令朱德爱妻伍若兰受伤被俘,后在赣州英勇就义。朱德一生爱兰花,皆因思念伍若兰。

  危急时刻,毛泽东爱妻贺子珍亲自搞侦察。

  2月9日,红四军行进到大柏地境内时,正是农历大年三十,除夕。

  红军已经艰辛到年夜饭都成问题。当时毛泽东在王家祠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大柏地有利于伏击的地形,诱敌深入,歼灭尾追之敌。

  虽然重要战斗即将打响,但毛泽东没有忘记中国老传统。他决定在战斗之前让战士们吃上一顿年夜饭。

  毛泽东把想法告诉朱德之后,找来军需处长范树德,命令其一定要想办法搞到酒菜,让战士们吃上一餐年饭。

  范树德与下属们合计一番,决定先向群众打欠条,相当于借食物过年。经过一番忙碌,总算筹备到了粮食,并且杀了几头猪,再加上一点米酒,将士们的年夜饭准备好了。

  即便在最艰苦的年代,毛泽东也能保持务实本色。和那些只喊口号的政客不一样,他是真心实意地为跟着他的红军将士与老百姓谋福利。

  所以红军将士愿意跟着毛泽东干。

  因为毛泽东不仅会说好听的话,也会做实在的事儿。

  最危险的时刻发生在大年初二,也就是2月11日凌晨。在大雾与细雨中,能见度极低;红军利用有利天时地利开始反击。

  朱德亲自指挥伏在半山坡作为总预备队的独立营和直属队向山下猛冲。

  生死存亡关头,就连毛泽东也拿起一把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身边的警卫排长受伤了,毛泽东仍奋不顾身地向前冲。

  这是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第一次拿起武器冲锋,也是最后一次。

  此战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但天佑红军,毛泽东和朱德带领大家打了离开井冈山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缴获诸多战利品,从而奠定了红军在赣南的根基。

  红军到赣南之后,迎来新的机遇。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先后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并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后来博古带着中央去苏区之后,就让毛泽东靠边站。

  随后便是苏区沦陷,红军被迫长征。

  经过一系列失败之后,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复出,并在赤水河畔完成了一场奇迹般的战役。

  07 赤水河畔

  毛泽东一生去过很多地方,干过很多事。但无论什么时候,赤水河畔都不该被忽视。

  赤水河流经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又称美酒河;茅台、习酒、郎酒、董酒均源自那里,再加上泸州的泸州老窖和宜宾五粮液,那一带云集了中国名酒的半壁江山,号称酒三角。

  1935年的农历春节为2月4号;一渡赤水从1月29日到2月7日,正好涵盖整个春节。

  红军以新的战斗姿态出现在川南,蒋介石急令川军倾全力加强长江沿岸防务,规定上起滩头、下至宜宾、江津,沿江“赶筑工事,并于各要点构筑碉堡”;在宜宾至江津段,以军舰及装甲商船日夜“游戈江面”,严防红军渡江。

  同时蒋介石又让滇军、黔军联合蒋军嫡系,“追剿”红军;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叙永以西、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地区。

  那种情况下,强行渡江损失太大。

  毛泽东当即决定挥师东进,并于2月中旬二渡赤水河,回到赤水河东岸;之后占领娄山关,填写了那首豪气干云的《忆秦娥·娄山关》。

  回顾当时的场景,毛泽东在那首词里最想表达的一句话,应该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一切从头再来之意。

  如果从军事角度看,红军的战略态势仿佛并没改变,还在敌军的包围圈中,表面看相当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回到原点,有什么好高兴的?用得着填词抒情吗?

  纵观毛泽东一生,他也不会把那种级别的小小胜利放在眼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已经找到了带领同志们摆脱困境的办法。

  ——把西边的滇军调出来,引诱到包围圈中,那么红军就可以借云南方向空虚之际,西进再北渡长江,进入四川。相当于绕一个圈。

  红军要渡江向北。蒋介石也知道红军要渡江向北,拼命阻拦。

  军阀们也知道红军要渡江向北,拼命阻拦。按照绝对实力,没有任何悬念。

  结果红军还是成功渡江向北,就是因为毛泽东的这个计划。

  ——但是那个计划当时差点就破产。因为它欺骗性太强,骗过了所有人,不仅骗过蒋介石和各怀鬼胎的各路军阀,甚至把共产党高层那些人都绕迷糊了。

  客观说,前两次渡赤水是压力之下的被动选择。

  当时红军的其他高层都主张去进攻打鼓新场。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也以为红军要进攻打鼓新场。

  接下来毛泽东主动出击,指挥红军佯攻打鼓新场,吸引国军,再主动撤离;并于3月17号从茅台镇方向第三次渡过赤水。

  为了更好的诱惑效果,第三次采取白天渡河的办法,故意虚张声势,吸引国军注意力。

  红军以1个团伪装成主力,向古蔺前进,摆出一副急于北上渡江的姿态。

  蒋介石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于是调整战略,试图在赤水河西岸围困红军。然而他不知道,这正是毛泽东想要的效果。

  3月21号,毛泽东指挥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迅速、坚决地折而向东,由二郎滩、太平渡地区东渡赤水河,即四渡赤水,再次进入黔北,寻机南渡乌江。

  评——

  赤水河畔,毛泽东把实战指挥水平发挥到极限。

  他这种书生出身,却能在战场上拥有如此之高的指挥水平,历史上极为罕见。

  四渡赤水之战,摆脱了组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的被动局面,重新在战略上赢得主动地位,堪称组织和红军的涅槃之战。

  08 在四川

  红军长征在四川有三大特点:

  ——花的时间最长。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月进入四川;红二、红四方面军直到1936年8月才走出雪山草地;三大主力在四川历时1年零8个月。

  ——走了最多的地方,69个县(区)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迹;转战地域达30余万平方公里,总里程达21000余里。

  ——打仗最多,土门战役、松潘战役、阿坝战斗、毛尔盖战斗、包座战斗等,都曾影响红军的前途和生存。

  红军在四川面临三大难题:

  1、和蒋系中央军战斗。毛泽东指挥红军打出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经典战役。

  2、和四川军阀战斗。毛泽东通过“北上抗日”的政治宣传收拢民心、传播火种。

  3、和四川的山河天险战斗。毛泽东带领大家爬雪山、过草地,以超越极限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层压力结合起来,足以让历史上绝大部分的起义队伍灰飞烟灭;但是红军顶住了。

  作为中央红军核心人物的毛泽东,除了要解决红军面临的三层外部困境,还有来自野心家张国焘的内部挑战。

  相比外部压力,张国焘更危险。

  毛泽东在极为复杂的情况下,以迅速果断的方式处理了张国焘制造的复杂问题。

  关于张国焘这个人,朋友们可以参考之前写的《徐帅》。

  毛泽东和张国焘的博弈过程可能会有些敏感,但在《不被理解的毛泽东》中有系统而详尽的描述。

  评,在四川的毛泽东把博弈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09 陕北布局

  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布局。也正是在那里,他成长为历史巨人。

  首先毛泽东在陕北写了很多文章,其中三篇非常重要。

  1、《实践论》:描述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这样一个过程。比如毛泽东一生,从韶山到井冈山到延安,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2、《矛盾论》:事物本质上一分为二,对立的;但是在彼此交替作用时又合而为一,统一的;归纳起来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比如枪杆子出政权与党指挥枪,就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3、《论持久战》:全面系统论证了中日战争的走向和结局:中国大而弱,日本小且强。在日本的强势进攻下,中国应该采取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战术。

  这三篇文章成了一个时代的指导思想。尤其是论持久战,解决了困扰国人的“中国能否赢得抗日战争”的困惑。

  毛泽东精准地把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防守阶段、相持阶段与反攻阶段。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的活动,也是按照这个思想布局的。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发动内战。毛泽东又根据实际战略需求,在实践中把解放战争缩减为两个阶段,防守阶段与反攻阶段,直接省略了战略相持阶段。

  随后的抗美援朝,毛泽东又领导将士们打赢了立国之战。

  ——毛泽东确立了历史巨人的地位。

  这些所作所为,战略上是宏大的史诗,战术上又精妙无比。任何时候回忆都令人神往。所有这一切都在《不被理解的毛泽东》中有系统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16:2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