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42|回复: 0

刘晓博:压力不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8 1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4月18日)上午,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

  从数据看,疫情、乌俄战争等因素,的确给经济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正如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判断:“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先看GDP。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4.0%。

  4.8%的经济增速,低于今年的增长目标5.5%。拖累因素,是疫情下第三产业增长乏力。

  再看居民消费。

  3月的消费同比增速,已经下滑到了“-3.5%”。

  整个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

  根据国家统计的统计:2021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

  所以消费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一季度消费增长下滑到1.3%,3月份为“-3.5%”,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3月消费显著下滑,主要是两大因素:第一,疫情冲击,很多地方封控,消费很难进行;第二,疫情冲击下,部分行业员工收入大幅下降,没有能力消费。

  如果对消费细分,就会发现:餐饮是受影响最大的。

  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了16.4%!

  消费中同比增长最快的,是石油、成品油,主要是涨价因素。此外,增长比较好的是烟酒、饮料和网购。

  房地产方面,正如我们此前预料的,情况仍然不乐观。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7%,比1到2月继续下降。

  但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TOP100房企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7%,3月单月同比降低52.7%。

  为什么TOP100房企的数据,跟统计局的数据差异这么大,我也搞不清楚。按理说,在房子存在烂尾可能的风险期,大家买房会尽量选大房企,而不可能是小房企销售情况好过大房企的。

  房企开发资金到位增速,下滑到了-19.6%。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到了0.7%。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1558万平方米,下降20.3%。房屋竣工面积下降11.5%。住宅竣工面积12323万平方米,下降11.3%。

  从地区看,东北三省房地产最惨,无论是投资还是销售,都出现了崩塌式下滑。

  这再次告诉我们:人口是影响房地产的、最大的长期因素。

  如果人口不断流失,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房地产业将率先萎缩。到那时,地方政府因为缺少卖地收入,公共服务投入会大幅下降。最后,不仅基础设施更新难度上升,教育、医疗投入也会不足,导致人口吸引力进一步下降,陷入人口、经济的恶性循环。

  再看工业生产: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只有5%,也低于5.5%的年度GDP增长目标。

  这也跟疫情冲击有关,一季度苏州和深圳先后因为疫情部分停产。中国一共有3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处于4万亿元的水平,分别是深圳、苏州和上海。

  上海受到疫情冲击主要在4月,严重性远超深圳和苏州,估计今年前4个月的工业增长都不会太理想。

  投资方面,由于国家大基建、新基建提前发力,数据相对好看一些。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9.3%,虽然比1到2月有所降低,但比去年全年的4.9%还是好了很多。

  只不过,投资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国有控股投资占比上升,同比增速11.7%,民间投资增速为8.4%。

  每当经济到了下行周期,需要政策发力的时候,都会出现“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显著高于“民间投资”的情况。

  再看进出口。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综合来看,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疲弱,投资和进出口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这是需要警惕的,因为我们近年来经济转型,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提升居民消费,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带动经济转型。这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必由之路,美国就是以内部大循环为主、以居民消费为主的经济结构。

  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是我们的传统打法。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显示“城镇新增就业扩大,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目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0%、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

  16岁到24岁的失业率较高,值得关注。

  今天股市再次下跌,跟周末降准不如预期有很大关系。

  在美联储即将启动快速加息、大幅缩表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受到了一些制约。虽然“以我为主”,但需要“兼顾内外平衡”,这是为什么降准、降息都不如预期的重要原因。

  由于不能、也不想“大水漫灌”,所以2022年的经济回暖需要更大的耐心。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过度刺激带来的系列后遗症,尤其是贫富差距加大。

  新的压力下,中国试图走出新的复苏之路,而不是简单重演历史上的刺激。看懂这一点,对我们的投资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9:37 , Processed in 0.4688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