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82|回复: 0

时晨晨:数据越差 刺激政策就越强 下半年楼市失控?终于,刘鹤出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8 18: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宏观数据出来了,结果相当差,如果这个趋势下去,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一定会失控。

  领导也坐不住了,刘鹤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项举措,专门打击利益集团,稳定经济。

  4月18日,统计局公布数据,几乎所有分项数据都很差:

  1、总量:比预期差,也比目标差。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

  对比一下,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5.5%,一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目标值;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5%,一季度经济增速也低于预期值。

  2、消费:一直下滑,不断恶化。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1.93%。

  受疫情影响,断供的家庭数量急剧飙升,消费起不来也在预期之中,数据也显示,消费数据一直在下滑,不断恶化。

  3、房地产行业继续萎缩,没有复苏迹象。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仅0.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继续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幅度22.7%。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失速,已经降低至1998年市场化以来最低的增速,上一个最低点是2015年的1%。

  一季度,全国各地出台了上百项刺激楼市的政策,但是房地产销售仍然毫无复苏迹象。

  4、出口增速腰斩,疫情差优势慢慢消失。

  一季度,我国出口52260亿元,增长13.4%。

  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注意一下,2021年我国的出口增速接近30%,这个数字已经腰斩了。

  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拉动力量就是出口,这两年搞外贸的企业也赚了不少钱。

  随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制造业国家疫情基本“稳定”和复工复产,2022年我国出口压力会越来越大。

  总之,经济增长压力相当大。

  01

  打通供应链 刘鹤出手了!

  当下最关键的是什么?供应链!

  我们在4月15日的文章中曾经提醒,警惕5月份制造业危机席卷全国。

  3月份疫情爆发后,各地采取封控措施,即便有钱、有人、有项目,也得停工停产。

  物流是供应链的血液,物流运输受阻后供应链受挫,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生产、消费、进出口等。

  当下来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搞基建,疫情已经成为最大的阻碍。

  看几个数据:

  4月以来,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均值为80.6%,显著低于3月的111.8%。

  重点看,上海和吉林两地的货运流量指数上周仅为16%和15%,均为二者2020年7月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供应链有多重要,大家都清楚。

  4月11日至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工信部、银保监会等等,多个部门相继出台多项举措,表示要疏通供应链。

  问题是,供应链仍然没法疏通。为啥?利益集团阻挠。

  现在上海封控,一方面,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面有很多人缺吃缺喝,另一方面,各种团长和保供单位赚的盆满钵满。

  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质,被卡在上海外面进不去。现在南京发往上海的一柜货,从封锁前的4000元,涨到现在的近5万元。

  之前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质,好不容易到上海了,但是没有人接收,没人分发,甚至有人贩卖支援物质。

  4月16日,上海推进复工复产,公布了第一批666家复工白名单,要求企业签署复工承诺书,结果3M、杜邦、BASF等外企拒绝复工,为啥?因为把责任全推给企业个人。

  看一下复工条件:比如,要求楼栋七日阴,工人七日阴。

  上海每天确诊病例接近2万,已经累计这么多天了,相当于全面爆发了。

  这个条件会导致一大批人没法复工。

  要知道,制造业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人,企业也不会养太多闲人,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恢复供应链很有难度。

  怎么办?

  刘鹤亲自出马,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目的只有一个: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

  2、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

  3、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

  4、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

  5、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

  6、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7、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工作机制,集中统一指挥,分工分级负责。

  8、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9、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建立举报投诉机制

  10、用好12328热线,24小时专人值守,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从通行证、核酸检测,到举报电话,真是事无巨细都操心。

  刘鹤部署的措施越详细,就越能说明以前执行过于差劲,别有用心的人阻挠越严重。

  上海这次疫情,暴露了太多敏感问题,这绝不是上海的正常水平。

  02

  警惕下半年楼市失控!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什么境地呢?

  有一个大前提是,今年经济增速必须保持相当高的增长,也就是5.5%,这个目标我们之前说过,相当高。

  但是呢?一季度经济又相当差,增速只有4.8%。二季度开门黑,全国各地都爆发了疫情,投资、消费、出口均受重仓。

  如果供应链恢复不了,上半年经济相当差劲,那么只有靠下半年下猛药,才能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下半年有啥猛药?

  1、宏观上,货币大水漫灌,财政刺激。

  一季度宏观数据公布前一天,财政部长刘昆就撰文表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文章比较常规,重点强调了“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等,总之,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实,几天前,中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释放了一个信号:更多政策组合也在研究和储备之中。

  大家都清楚,目前财政政策相当关键,领导们也都在研究更多的刺激政策。

  另一个信息是,上周五晚上,央行也降准25个基点,释放5000多亿长期资金。

  这个降准幅度让人大失所望,导致今年股市开盘大跌。

  为啥央行不强刺激?因为货币政策其实没用,副作用很大。

  从理论上讲,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多是中性的,也就是没用。

  虽然短期内,货币宽松,会通过增加名义收入和购买能力,拉动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宽松只会抬高物价,并不会拉动经济增长。

  还有一个问题是,货币政策在紧缩时效果明显,但在扩张时效果有限。

  紧缩时,央行回收流动性,大家手中缺钱,购买力下降,总需求自然就会降下来。

  但货币扩张,央行释放流动性,这是财富的二次分配,必定不均衡,一定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而真正需要钱的人,必定分得钱少,因此货币宽松效果有限。

  当然,这是现阶段央行还有些顾虑,但是如果下半年经济失速,央行肯定会强刺激,只关注短期目标。

  那么结果是什么?

  0.5%的资金流入中小企业,19.5%的资金进入各类国企,80%的资金流入楼市。

  2、行业上,出口持续恶化,消费萎靡不振,只有房地产一条出路。

  因此,如果供应链恢复不了,上半年经济很差,那么下半年一定会强刺激房地产,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当下的房地产什么情况?一直不断刺激。

  政策刺激: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已经有60余城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合计超过百次。

  主要为救市政策,比如放松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降低房贷利率等等。

  利率下调:央行称,今年3月以来,全国基准利率、城市指导,银行自身全部下调利率,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

  楼市库存:商品房累计待售面积创2016年以来新高,2月份的增幅创历史新高。

  如果供应链恢复不了,上半年经济很差,下半年一定会强刺激地产。

  比如,全国范围内降低首付、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取消开发商融资三道红线等等,释放出“炒房”的信号。

  结果就是,2016年楼市疯牛行情重现,彻底击垮“房住不炒”以来的楼市调控信誉。

  现在不是6年前,不是10年前,房地产已经接近饱和,98%的普通人也已经耗尽储蓄。

  那么这一轮强刺激后,房地产很可能就会接受最后的审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9:37 , Processed in 0.1875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