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07|回复: 0

时晨晨:谁说房价不能崩盘?戳破泡沫 减免房贷 我们可能需要一场金融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5 2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切又回到原点。累了,毁灭吧。

  1、4月13日,国常会释放信号:“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此次国常会“适时降准”的措辞与2021年7月、12月类似。当时,央行在相关表述提出的2-3天后,宣布降准。

  4月份,中国降准基本已无悬念,最快本周五就可能宣布。

  在3月预期落空后,市场预期4月份降准或降息,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宽松,对市场释放信心,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又是同样的操作:“放水刺激经济,如果没有增长,那一定是水放得不够多。”

  2、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已经有60余城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合计超过百次。

  主要为救市政策,比如放松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降低房贷利率等等。

  比如,兰州直接把首付降低至20%,浙江衢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秦皇岛取消限购等等。

  虽然坚持房住不炒,但是房地产仍然是国民经济支柱。在出口和消费都疲软的情况下,房地产又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如果经济起不来,那么各地一定会出台更多的楼市刺激政策,房价大概率会再次失控。

  又回到过去:只有炒房客才能拯救中国房地产,只有房地产才能拯救中国经济。

  天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又回到过去。

  问题是,不放水不行么?不刺激楼市不行么?经济不增长就这么可怕吗?

  01

  房价暴涨暴跌的核心:分配不均衡!

  房价崩盘,影响究竟有多大?

  主流观点如下:

  1、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上游联系金属采矿,下游联系家电装饰,整个链条金融加持,对GDP的贡献高达30%。

  房价崩盘了,中国经济也跨了。

  2、地方财政是土地财政,有13个城市的土地依赖度超过100%,只有4个城市低于50%。

  过去5年,有3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万亿,有10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5000亿,卖地收入成为地方财力重要来源,已经持续了多年。

  房价崩盘了,土地财政也跨了,地方政府也破产了。

  房价真的不能崩盘?仔细考虑以下两个情况:

  1、从现在开始,大家用1万元/平方的价格赶紧全款买房。一年以后,出台限购限售政策,并把房子指导价格提升10万/平米。

  这样一来,这个城市一年之内就超越了国际大城市,成为全球大城市。

  2、从现在开始,全国都把房价减一个0,5万的房价变成5千,同时把收入、存款和负债也都减一个0。

  这样一来,房价就降低了90%。

  这里面牵扯到的经济学理论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实际汇率关系;通货膨胀和纸币流通理论。

  这种绝对房价的变化,以及平均变化,其影响好像并不大,比如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等等并没有变化,我国房价仍然存在泡沫。

  租金回报率:

  一般而言,按照国际经验,在一个房产运行情况良好的区域,应该可以在200-300个月内完全回收投资。

  如果一个地区需要高于300个月(25年),比如1200个月(100年)才能回收投资,则说明该地区有潜在的房产泡沫风险。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50个全国大中城市,平均租售比为1:611,也就是说全国平均需要611个月(50年)才能收回成本。

  其中最差的是厦门,1:975,成为租售比最低城市,需要81年才能收回购房成本;最好的是银川,1:289,是全国唯一一个处于合理租售比区间的城市。

  房价收入比:

  根据全球96个地区的统计数据,最高地区数字为30,最低的为0.8,平均值为8.4,中位数为6.4。

  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视为泡沫区。

  也就是说,正常人工作6年,差不多就能全款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中国房价收入比是什么情况呢?

  易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50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数据远远超过国际合理值,所有城市都存在泡沫。

  排名前五的深圳、三亚、上海、北京、厦门5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值都超过20。

  这意味着,在这几个城市买房,需要不吃不喝工作至少20年。

  单单解决住房这一块,中国人就要比外国人多工作14年,白白浪费14的生活和时间。

  所以:

  1、大家通常所说的,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平均的拉动全社会收入、资产和负债,而是只提升跟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和个人。

  比如,房地产行业自身增长100%,钢筋水泥增长60%,家电装饰增长50%,消费增长10%。

  因此,离房地产核心区越近,获益就越大。

  2、大家通常所说的房价崩盘的危害,或者对房价崩盘谈虎色变,并不是房价崩盘“平均”影响收入、资产和负债,而是影响不“均衡”,才导致各种问题。

  也就说,一切问题的核心在于,分配。而且是,不均衡分配。

  谁分配的?分配政策,也就是政策制定者。

  比如,过去20年,哪个行业得到的银行信贷最多?房地产行业嘛。

  在各种政策鼓励下,央行每一次放宽政策,释放的流动性都会进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成了最大的蓄水池。

  同时,由于自身属性,房地产行业既是最大的蓄水池,又是最大的信贷源头。

  02

  为何不戳破泡沫 重新洗牌?

  既然是分配政策导致了房价过高,那么能不能通过分配政策让房价降下来?

  或者说,能不能不刺激经济,不刺激房地产,让房价崩盘,让经济危机爆发?

  可以。

  房价崩盘、泡沫破裂、债务收缩、经济危机等等,肯定会影响各个方面,导致穷人、富人、企业、行业等等,全社会财富大洗牌。

  1、对于居民来说就是失业,大部分居民抗风险能力极低。

  奥肯定律显示,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

  经济衰退,居民失业率上升,大家收入减少,房贷断供。

  看储蓄率数据,下图最高的那个储蓄率,包括居民端+企业端+政府端。

  把企业和政府储蓄剔除,一个数据是,从26%下降至12%;另一个数据是,从10.59%下降至5.56%。

  两个数据都显示,居民储蓄已经腰斩了,民众兜里实在没钱了,抗风险能力严重下降。

  考虑到结构问题,情况更差。

  银行存款数据显示,5%的储户占个人储蓄总额的40%,余下的60%又95%的人口贡献。

  再具体看招行的数据,1.9%的储户占据了招行82%的存款,平均存款236万元,其中超高净值储户平均存款为2775万元;高净值储户平均存款152万元)。

  另外,98%的低净值人均存款多少?1万元。

  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大家兜里实在没钱买房子了。

  2、断供一定要拍卖房子么?房贷能不能延期,能不能减免?

  或者说,居民杠杆能不能转移给金融机构、企业部门或者政府部门?

  可以。别说减免房贷,甚至免费分房子都可以。

  居民的债务是银行的资产,房价下跌导致债务违约,进而对居民债务和金融机构杠杆,以及政府杠杆部门进行腾挪。

  理论上,一旦违约发生,债务关系就破裂,债务人应该破产或者清偿债务。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有时候任凭违约企业(机构或国家)破产或者清偿债务,不见得是一个最优选择,减免债务或者实行债务重组,很多时候对双方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现实中很多时候,允许债务人欠债不还也是一个对双方更有利的方案。

  比如,一家公司因为各种原因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账面上只剩5000万元,却有1亿元的债务。但如果公司继续经营下去,有50%的希望还能赚1.5亿元。

  债权人有两种选择:第一,申请破产清偿,债权人参与分配账上的5000万元;第二,进行债务重组,将债务减免到7000万元,同时进行债务置换,用更低利率的新债来帮助企业偿还旧债,让公司恢复经营。

  哪种方案更好?

  第一种方案,债权人最多就能获得5000万元;第二种方案,债权人最多能获得8000万元。最好的情形,公司获利1.5亿元,扣减债务7000万元,债权人最多获利15000–7000=8000万元。

  毫无疑问,债务重组是对双方更有利的选择,即所谓的帕累托改进。

  什么意思?欠债还钱并非天经地义,欠债可以少还,可以债务重组。

  这就债务的二次分配,杠杆的转移。

  3、关键问题是,戳破楼市泡沫、引爆经济危机、减免居民房贷等等,有必要么?或者说,到时候了么?

  没有。

  看看我国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除了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一点,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都没有达到极端水平。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到暴力去杠杆的地步。

  若非要引爆债务危机,最迫切的是引爆企业债务,把它们的杠杆转移给政府或居民,让他们轻装上阵。

  游戏还可以继续玩,还可以继续释放流动性,继续加杠杆,继续刺激楼市……

  所以,着急也没用,心累也没用,这个游戏还在继续。

  4、既然可以引爆危机,为什么不提前呢?

  创造财富,科学发明,艺术创作等等,归根结底都是基于人类的“动物精神”。

  经济危机最大的危害就是,打击了人类的动物精神,他们拒绝创造和劳动,整天在家里躺尸。

  当然,社会阶层固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等因素,也会同样抑制社会的“动物精神”。

  为啥会出现战后繁荣?就是看着满目疮痍的现在,心中有美好的未来,动物精神热情澎湃。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历史上也从未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温和去杠杆,最后都是暴力去杠杆。

  戳破楼市泡沫、引爆经济危机、减免居民房贷、甚至免费分房子等等,咋听起来是天荒夜谈,但并非不可行。

  无非是,站在谁的立场,做利益选择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9:37 , Processed in 0.4532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