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65|回复: 0

罗天昊: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十大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3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眼光向内,深耕天下。

  近期,国家发布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期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44万亿,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疫情迫使全球各国孤立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战,也将会使中国的海外市场受到影响,统一的国内市场,对于提振消费,打通内循环,将至关重要。

  但是,建成统一市场,事实上隐含了很多先决条件。

  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简言之,有十大基础条件。

  (1)扫平国内关卡

  中国发展,急需奔驰;国内关卡,已成路虎。

  公路割据,严重危害了中国经济,制约了中国的崛起。

  中国公路高额收费问题严重,截止疫情发生前夕的2019年,全球收费公路总长约14万公里,70%在中国。各种过路费已达运输企业成本的1/3。广州到北京运输成本高于从广州到美国。

  如此高昂的成本,已经使中国国内事实上形成了重重关卡,阻碍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导致了遍布全国的“诸侯经济”。

  任由城市设置关卡,则未来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将成为孤城;

  任由行业垄断,则垄断企业都将成为内藏贪腐的独立王国。

  横向和纵向割据,都将危及国家的威权和稳定,埋下天下大乱的隐患。

  打破地方割据,从废除高速收费开始。

  不搞一刀切,到期的,盈利的,先废除。尚亏本的,允许收满了废。

  有争议的,公开账本,到底是盈还是亏?需要监督。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疫情过后,各地恢复生产,对于本已经损失惨重的企业来说,高额的公路收费,将成为沉重的负担,急需减免。

  (2)开放户籍

  放开户籍,人才自由。

  中国不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商品市场,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市场,户籍制度成为桎梏。

  户籍改革之难,难在户籍背后附带的一系列公民权利和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等。

  目前,中国逐步放开了3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但是中国多数省会以及以上城市都是500万甚至1000万以上人口大市。

  从人口总量说,中国户籍改革最难的,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从级别上说,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最难。

  剩下要啃的,都是最硬的骨头。

  (3)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普遍市场繁荣

  共同富裕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经济效率的要求

  若一国贫富悬殊,财富过于集中,将导致两头空的危险局面。富人的日常消费边际递减;平民财富不足,无力消费,最终国家整体消费萎缩,消费率降低。

  一个良好的社会,基尼系数应保持合理区间,既鼓励有才干者致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2021年中国基尼系数仍在0.46以上。贫富分化严重。远未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

  庞大的中产人口,是实现市场繁荣的基石。

  推动共富战略,适度缩小贫富差距,对于形成统一的市场,至关重要。

  (4)缩小区域差距,培养更多增长极

  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区域之间发展却不平衡。

  2021年,中国人均GDP最高为北京,达18.4万。最低为甘肃,人均4.1万。中国区域极差为4.49。

  就平均收入而言,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027元,甘肃为22066元。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直接造成购买能力的巨大差异,造成区域之间市场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优先于内地。未来,中国需要营造普遍式繁荣,培养更多增长极,广袤的中西部,是中国最广阔的市场腹地。成渝双城、长江中游等即将崛起。贵州十年狂飙,山西逆势增长,均成为惊喜。

  (5)建立统一的全民社保体系

  民有民享,全民所望。

  中国的社会福利分化:体制内享受超高福利,体制外福利缺乏。穷人的养老、医疗缺口巨大。

  贫穷和忙碌将降低人的智商。适度福利则可以激发国民活力。实现才智资源最佳配置。

  罗天昊多年来呼吁给国民两大定心丸:

  免费医疗,解决生死焦虑。

  失业救助,解决生存焦虑。

  目前各城市居民的社保基本是地方负责,产生了巨大的地区差异。社保也成为地方政府的负担。

  未来,中央政府应出钱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基金。地方再根据当时经济水平调节,以保持动态。

  (6)均衡全国的公共资源

  左手市场,右手权力。

  在中国,市场与权力交替决定资源配置。

  中国的公共资源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和省会等行政地位高的城市,分布严重不均。

  河南人口1亿,没有1家央企总部,也没有1所985大学,纵使无锡、苏州,佛山等经济强市,由于级别不够,在顶级大学设立方面也吃亏不小。

  商业竞争属于市场体系,以效率优先;公共资源属于权力体系,以公平优先。

  统一的国内市场,需要相对均衡的公共资源。

  改变以城市权力级别安排公共资源的模式,兼顾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总量。

  相对均衡全国的公共资源,唯有中央政府具备这个能力。

  (7)保留多元的产业与市场层次

  统一的国内市场,与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双位一体。

  未来需要警惕一个误区,统一的市场,不是整齐的市场。

  中国与欧美不一样。欧美国家内部差异相对小,美国最富的州与最穷的州,差距不多两倍左右,中国的区域极差,贫富差距,都非常大,注定了中国市场多元,产业多元。

  中国拥有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产业。

  相应,中国也应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层的市场。

  北上广深的繁华市场,可以有豪宅名车,奢侈品。

  偏远的农村深处,可以用拖拉机,拼多多的无数大众产品,也可以找到广阔的市场。

  各个地方政府,需要对市场保持尊重,官方大搞商贸城,这是九十年代曾有过教训。

  (8)市场主体的平等参与

  人分三流九等,难有统一市场。

  未来中国需要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国企,外企,民企,必须在同一个竞争环境下。

  事实上,在中国,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很多行业都不对民营企业开放,有很多行业虽然开放,但是双方地位不对等。

  未来,不仅需要以法律形式,确立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更需在实际政策层面,减少权力垄断,打破更多的行业准入禁忌。

  同时,国有资本应该在竞争性领域适度退出,更多关注国计民生的行业。

  (9)培育更多区域商业重镇

  当下,国家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五大国际商业中心。

  但是,这个布局是失衡的。

  北方拥有北京和天津两个国际商业中心,华东和华南各一个,广袤的华中,武汉和郑州的辐射能力强大,未来有望进入。西南的成都,西北的西安,华东的南京,东北的沈阳,也应会在下一批入选。

  未来,中国不仅需要更多商业中心,更需要更多经济中心。

  当下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全部在沿海,未来随着中西部发展,次一级的经济中心和商业,需要更多。

  国家在去年出台了物流节点城市。

  参见:中国九大热土:三大先锋与六大腹地

  (10)用高铁统一中国的时间疆域

  统一的市场:空间和时间。

  在时速40公里的时代,从东边黑龙江至最西的新疆,火车需要五天五夜。

  进入高铁时代后,时间巨变:

  从东至西,哈尔滨经北京、兰州至乌鲁木齐,也可控制在24小时内。

  从南到北,广州至呼和浩特甚至10个小时就可到达。

  在全球疆域大国中,中国是第一个将陆地通行最长时间压缩到一天一夜的国家。

  第一次从时间哲学上,统一了国家疆域。

  对于疆域大国来说,陆地运输远比航空重要。2019年,中国铁路发送旅客35.6亿,同年机场吞吐13亿人次,仅铁路的三分之一多。货物更是仅为铁路的5%。

  邮件、快递和电商,也出现高度统一市场。

  以辐射能力优先,战略性布局高铁,中国也将出现更多交通和物流节点城市。

  结语:

  事实上,在统一的市场之外,中国还需要安抚人心,弥合社会创伤。尤其是几年疫情,从武汉到南京、西安、上海,民心民意民利,需要得到最大的尊重。

  统一市场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空间,时间,人心。

  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2:56 , Processed in 0.3126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