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4|回复: 0

刘晓博:又一个大城市,出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3 2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地产救市“进行时”。

  昨天(4月11日)是苏州,今天是南京。

  昨天上午我写苏州的时候,公开的信息只有:苏州“二手房限售,由拿证5年调整为拿证3年”。

  事实上,苏州“不宣而战”的利好一共有三点,除了二手房限售5年改3年之外,还有:

  1、非本地户籍在苏州买房,社保(个税)累计满2年即可(允许中断),不再需要3年内连续缴满2年;

  2、外地人卖房后2年内无需社保或税单可直接购房。

  所以,苏州这一轮楼市松动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今天轮到南京。

  据“界面”等媒体报道:

  记者从南京市六合区房产交易管理中心确认,从当日起,外地户籍购房者,可在南京市六合区限制购买一套房,凭借户口本、身份证,已婚家庭携带结婚证等证明,即可前往当地开具购房证明。

  在此之前,外地户籍购房人要在六合区缴纳1年社保,以及开具工作证明才能开出购房证明。不过,外地人在六合区落户门槛较低,外地人凭大专及以上学历,只需居住证即可在当地落户。

  上图是南京行政区划地图。

  六合区和溧水区、高淳区算是南京的郊区了。每一轮楼市紧缩期,上述三个区往往是最后纳入调控政策的;每一轮松动期,它们往往率先放开。

  其实六合、溧水、高淳就根本没有必要限购——人家广州是一线城市,从化、增城都是常年不限购的。你南京一个强二线城市,有什么必要全域限购?

  广州和南京面积基本上相当,南京大约相当于广州的88%。

  上图是此次放松之前,南京楼市的限购情况。

  如果这一轮南京只是在六合“放松限购”,那么新政明显带有试探性质。未来溧水、高淳肯定会跟进。

  说实话,即便是六合、溧水、高淳都允许外地人无条件买1套,对当地楼市的帮助也很有限。原因是:

  第一,六合、溧水、高淳对南京本地人本来就是不限购的,本地户籍人口的需求已经充分释放过了。

  第二,外地人最想买的,是南京限购区域的房子。既然进入了松动周期,那么不妨再等等。现在贸然买了南京郊区的房子,打光了子弹,将来可能后悔。

  所以,南京必须再接再厉。

  你想振兴楼市,想吸引购买力,但不想拿出最好的区域和产品,只能说明诚意“有待提升”。

  下面我们来看看,南京这个城市投资价值有多高。

  老读者都知道,我判断一个城市的投资价值,主要看“权”和“钱”。

  所谓“权”,就是城市的级别、定位。南京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

  长三角的“太阳”是上海,所以苏南的小兄弟们——包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都唯上海马首是瞻,南京在苏南影响力受到制约。

  于是,南京非常明智地搞了江北新区,一是增强对苏北的辐射力,二是增强对安徽的辐射力。

  “省内不足,省外补”,南京因此被讽刺为“徽京”。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辐射安徽也不丢人。成都不也辐射西藏和甘肃南部吗?

  南京这些年发展势头是不错的。首先在GDP上超过了无锡,拿下了江苏第二的位置,成功进入全国(内地)前十,甚至超过了老牌直辖市天津。

  然后又在资金总量上超过了苏州,成为江苏最有钱的城市。

  最近几年出台的全国性规划中,南京地位明显上升。比如交通地位。

  上图是中国交通十三五规划中,城市交通地位的表述。

  第一层级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和重庆。第二层级有8个城市,包括昆明、乌鲁木齐等。

  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长三角主要中心城市,都屈居第三层级,是“全国性交通枢纽”。

  为什么长三角只能有1个城市(上海),进入前两个层级?而成渝、珠三角、京津冀等片区,可以2个城市同时进入最高层级?

  原因是:规划要独尊上海。

  这种局面维持了很多年。直到最近出台的十四五规划,才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四五规划中,第一层级的城市仍然是北上广深等7个,第二层级发生了巨大变化:南京、杭州跃升为第二层级,而且拿下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宁波也进入了第二层级,但位列最后。

  这意味着,国家改变了长三角的城市功能布局,有意在长三角培养出更多的、承担重要功能的城市。而南京、杭州首先被选中了。

  南京、杭州的权力(城市定位)获得了显著提升。

  再看“钱”,也就是我常说的“资金总量”,学名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下图)

  上图是2021年末,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的资金总量排名,香港列入观察。台北缺少最新数据,其资金总量大概在成都和重庆之间,整个台湾省的资金总量略低于深圳。

  所以,中国只有4个城市资金总量超过了10万亿人民币,分别是北京、上海、香港和深圳。其中北京到2月末已经突破20万亿,是第一个过20万亿的城市。深圳估计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可以超过香港。

  南京是内地的资金第八城,GDP第十城,说明其GDP略有低估。

  从“权”和“钱”两大角度可以看出,南京是比较有价值的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不错。

  第七次人口普查,揭示了南京的一喜一忧:

  喜的是:南京人口素质比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甚至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

  忧的是:南京人口竞争力一般,过去10年只增长了131万常住人口。总人口为931万人,不仅不如上海、苏州,也不如杭州、温州、宁波、合肥。

  南京的人口竞争力不仅放在全国不突出,放在长三角也不突出。

  所以未来南京的成败,人口是关键。

  怎样才能吸引人口?当然是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口趋势的背后是产业是否有优势。有了产业、有了饭碗,才有增量人口。

  南京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未来需要孵化、吸引更多企业,以企业为依托来吸引人口,做大做强。

  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一核三极”,也就是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高淳和六合,还被确定为区域门户。

  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终结,城镇化率提升速度明显放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买房子带有投资目的,在非一线城市都应该回归中心。

  只有一线城市、比较成熟的都市圈,才建议选择多中心的“新极点”。

  南京也是应该回归中心的城市,在新区只建议买江北新区核心区。次新片区首选河西,老城区结合地铁、学位、商业配套来选择。

  未来南京会扩容吗?会不会吞并镇江?

  现在看,难度极大。或者说在5年内基本没有可能了。

  国家城镇化战略发生了新变化,日前发改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

  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确需调整的要严格程序、充分论证。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国家发改委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还表示:“不能过多强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未来省会城市“外延式扩容”难度极大。南京虽然总面积不到7000平方公里,不算大,但也不算很小。目前下辖的市县都已经改为区,所以“内涵式扩容”没有空间了。

  如果外延式扩容,拿下镇江是比较合适的。但在当前政策下,国家不鼓励中心城市太大。

  国家为何调整大城市战略?

  第一,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本来就很大,如果再合并周边市县,密度会更大,遇到疫情、天灾或者战争,可能有很大风险;

  第二,大城市扩容会带动周边房价上涨。农民进城,消费能力有限,大城市郊区的市县,是很好的城镇化载体。都改为市辖区,不利于吸引农民进城。

  所以,南京做大做强暂时没有捷径,只能靠自己一刀一枪打拼了。

  不过政策也是有周期的,几年之后又会如何,有待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3:03 , Processed in 0.1718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