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44|回复: 0

风雨锐评:超大动作: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1 19: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大变,需要巨大的变革决心和勇气!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是一个超大消息!

  根据种种迹象,这个《意见》的设计应该持续有相当的时间了,为何选择现在发布呢?

  风雨锐评认为,这与国内形势有关。

  新冠疫情以来,有一伙人鼓吹“与病毒共存”,一直误导国人。这一个月内,终于引发了上海大规模疫情,导致的灾难几乎难以收拾。

  在这帮人瞎BB、不断折腾之下,其它的计划很难实施起来。如果过早公布《意见》,搞得不好会造成某些混乱,新旧工作难以衔接。

  在上海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官媒全面炮轰共存派!态度坚决地说,“与病毒共存”和“躺平”抗疫,休想!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几乎等同于战争的抗疫,发表这样的文章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评论,而是吹响反攻敌人的号角,是射向敌人堡垒的大炮,这是你死我亡的斗争。

  必须通过斗争,营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才能为推进经济改革创造条件。所以这些评论之严厉,是罕见的。

  批判共存派的观点,关键在于如何评价西方国家目前的形势。

  西方发达国家放弃抗疫,选择“与病毒共存”,下场非常惨烈。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被迫接受残酷的现实,进而编造出“共存合理”的说辞,欺骗世界,特别是欺骗中国,企图让中国上当。

  奇怪的是,中国的一些人对西方的说辞竟深信不疑,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传声筒。不排除有的人是为了完成任务,吹着大喇叭使劲鼓吹。确实,经过这些大喇叭长时间的瞎吹,终于引发了上海疫情的大爆发。

  然而,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经过上海这样大的波折,以及官媒的重炮猛轰之后,我们注意到,往日那些鼓吹共存的家伙,最近纷纷改口转为支持清零。

  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共存派的这些家伙,以后恐怕没法再蹦跶了。否则,就应该直接上刑事手段!

  目前上海疫情虽然还没有出现拐点,但预计应该快了,风雨锐评预测,最多三天内应该出现拐点。可以说,国内形势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稳定之后,才有条件搞建设。所以,目前出台《意见》正当其时。

  从国际上来说,目前形势非常混乱,新冠疫情何时消逝?可谓遥遥无期,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能够真正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供应链、需求链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直白点说就是,除了中国以外,其它国家的工厂没法正常生产东西,老百姓手里也没有多少钱能买东西。

  中国的东西运到外国,很可能收不到货款。中国援助其它国家搞基础设施,可能被当国事强行变成“无偿援助”。就是赖账。

  这就倒逼中国不能不适当缩减与其它国家的经贸合作。这样一来,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该怎么办呢?

  有的人说,可以搞大基建,西部大开发。但基建投资回收周期很长,而目前各大企业缺乏的恰恰是效益。这意味着,基建规模过大可能会把国民经济拖入很深的泥潭。

  所以,大基建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不适合作为目前经济政策的主药方。

  主药方应该是通过内部挖潜,增强市场各主体的经营效益。所以必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1)拆除一些硬性或软性的障碍,使商品在全国各地流通无碍,从而使企业相对扩大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让一些低成本运营、有竞争力的企业胜出。《意见》中的原文如下:

  市场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之间的通道,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扩大市场规模容量,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

  (2)一些硬性或软性的障碍,本身就容易推高企业运营成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些成本可以降下来,有利于企业获得活力。《意见》中的原文如下:

  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这在表面上来看,没有问题。但有些企业不是靠质量取胜,而是搞歪门邪道,搞不当竞争,利用垄断排挤其它企业。这种“优胜劣汰”不但不能做大做强市场,反而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要求商家必须进行二选一,要么去拼多多,要么留在天猫淘宝,不能在两个平台同时开店。这就不是什么“优胜劣汰”,而是吃霸王餐。这一垄断行为遭到了国家的痛罚182亿元。

  所以《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

  这就是说,政府力量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介入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但是,不允许乱介入。

  为防止政府机关利用改革之机渔利,《意见》提出:“(政府)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

  也就是说,在依法合规的条件下,企业在全国各地如何运营都是自由的,理论上说,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经营,能够享受到的经营软性条件(法律法规政策)都是一样的,不得有任何障碍和歧视。

  经营效果的好坏,由市场说了算,“市场起决定作用”,各种人为的干扰和破坏都是不允许的。

  这是真正的全国经济性法律法规政策的大统一,也可能是有史以来在如此广阔的地域中,市场经济政策的大统一。所以改革力度可谓异常之大。

  风雨锐评认为,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将在新政策之下,利用互联网迅速做大做强。

  换言之,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经济格局。经营理念先进、产品质量优异的一批新企业,将淘汰一批旧的、止步不前的企业。

  崛起一大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之后,再参与国际竞争,就容易获得优势了。

  虽然《意见》指出立足内需,但绝非一些人所理解的搞“封闭经济”,与外部老死不相往来。

  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说,搞国内大市场,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因为只有国内的企业做大做强,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意见》指出:

  ●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

  ●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推动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改革,提高企业和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依托强大的效率和效能,中国经济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稳立潮头。

  如果说得更直白、尖锐一些,应该是斗争。一些国家将中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意欲趁当前全球经济混乱之机,一举搞垮中国。

  中国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不得不静下心来,先把国内的事情搞好。事实上,目前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是全球最大,利用这个超大规模市场,本身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不错,全球经济的确很混乱。但中国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国际阴谋势力是否了解这一点呢?其实他们很清楚。如果全世界只有中国在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经济一枝独秀,那么以后就再也搞不动中国了。

  所以这一次中国下定决心在上海实施“全域静态”(封城的另一表述)之后,阴谋势力已经感觉不妙。所以,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

  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在官网发布。该报告称:“尽早使用中医药能让轻型、普通型患者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世卫组织破天荒地专门明文肯定中医药!

  深入地解读这一事件,其实是阴谋势力认识到,西方国家也应该结束疫情了。如果只有中国一家埋头搞经济,其它国家一直受疫情折磨,未来恐怕永远也无法遏制中国。

  而目前真正能够遏制疫情的只有中药。所以世卫组织不得不羞答答地承认了中药的强大功效(仍带有很大的歧视,例如不提及中药对重症患者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将来西方国家使用中药平息疫情铺路。

  考虑到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的3月31日,正是中国决定在上海实施“全域静态”之时,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阴谋势力认识到利用“与病毒共存”策略欺诱中国,已经陷入彻底的失败,必须寻求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风雨锐评认为,新冠疫情的确存在今年或明年结束的可能。重要的一点是,中药防治新冠病疫的方法,可能会推向世界各国。

  当然,如果全球疫情结束,随后就将是更加残酷的国际经济竞争或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23:37 , Processed in 0.1719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