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31|回复: 0

虚声:再聊几句疫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6 2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文章有很多比较激进的留言,情绪上可以理解。

  一方面,这波疫情确实比较鸡贼,来势汹汹。往年这个时候,都是疫情减缓甚至消退之时。今年反常暴涨,让部分人恐惧,主张坚决封控。

  ——谁家没有老人呢?以我个人来说,我爷爷奶奶都是90多岁,从他们的角度上说,肯定是严格封控最安全。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阻碍了经济流通,很多人生活和事业大受影响。尤其是很多人房贷面临断供时,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心血付之东流。因此有声音希望赶紧搞经济。

  ——谁家没有背负房贷的亲朋好友呢?尤其是体制外的打工者,很多遭遇封控就没了收入来源,多封几个月就可能断供。

  双方观点冲突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张文宏医生被网暴得很惨。

  疫情爆发之后,张文宏医生发表过若干极具争议的观点,备受关注。这次上海疫情爆发,让他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说实话,这种情况非常正常。古今中外任何时代,所有热点社会事件,舆论情绪都会像喷发的火山,总需要一个突破口(类似于背锅侠)。

  上海昨天无症状感染者又创新高,达到13088例。

  如果不是把无症状感染者分开统计,而是把它们标记为感染者,这个数字足以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但从乐观的一面看,这个数字应该比较接近拐点。因为4月4号是一场大决战,上海本身的力量已经全部调动起来,再加上江苏、浙江、安徽等兄弟省份以及解放军的大力援助,应该能对整个上海的人们做一个完整的摸排。

  上海的“精准抗疫”思路这次之所以会败给奥密克戎,就在于很多无症状感染者难以排查。

  只要把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找出来,基本上就能阻断传播链,从而让上海疫情在社会层面实现快速清零。

  当然从全球视角来看,清零也是阶段性的。在大陆之外的世界逐渐躺平的情况下,大陆很难一劳永逸地清零,阶段性拉锯是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说大家很期望上海快速清零?因为上海不仅是长三角龙头,也是中国最核心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大都市,封控影响真的很大。

  上海封控之后,很多中小城市就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比方说安徽淮南(草木皆兵典故的发源地),赶紧把自己封起来。

  我家乡是皖北农村,在上海封控之后又开始封村封路了。幸好我早有准备,提前拜托亲戚把爷爷需要的食物和药准备齐全。

  4月2号,村里去世一位老人(不是新冠),他的几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因疫情没有一个人回来送葬,是他在村里唯一的孙子将其连夜下葬。

  按照奥密克戎这个尿性,如果不能更精准地防控,说实话,很多城市封控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如果一直封下去,肯定也不是最终解决之道。

  我个人感受就是,以我接触的群体为界限,虽然疫情已经爆发好几个年头了,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基层的人们)对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依然甚少,还处于一种本能的恐惧之中。

  我深深地感觉到,咱们这几年对疫情的科普宣传还不到位。

  说实话,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疫情宣传方面是投入了不少资源的。但这些资源基本上都用于宣传疫情如何可怕、国外抗疫如何糟糕等层面,病毒科普宣传很少。

  这种宣传口径背后的逻辑就是,咱们忍一忍把病毒一劳永逸地清零。就像当年的非典,大家齐心协力让其消失。这是一个相当遗憾的现实。

  但新冠疫情这个尿性,决定了抗疫是一场持久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个人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在宣传口径上大力科普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知识。

  对敌人(新冠病毒)了解越多,打起仗越简单;当新冠病毒对绝大部分国人不再神秘时,疫情防控才能更为精准化,从而减少抗疫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9 10:31 , Processed in 0.1094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